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5 共3067字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加速了社工专业的发展,也使其因此被誉为“朝阳专业”.为此,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专业教育也初具规模。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社会对其认可度并不高,使该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颇受“冷遇”,个别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甚至为零。因此,重新审视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本土化”思考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历程短暂,职业化道路还不长,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吸收借鉴了较多国外的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但是,我国的制度背景和文化环境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拿来主义”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以教材为例,现有的社会工作教材种类和数量虽然丰富,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翻译国外的文献资料。由于译者、编者不同,导致对专业术语的界定也不相同,一个概念多种叫法,学生往往会讲“译语”而不会讲“土语”.同时,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注重介绍和传授国外先进的工作方法,学生在理论上懂得“人家”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但在自身的实务工作中却不知从何入手[1].可见,由于东西方社会环境不同,照搬照抄西方经验、缺乏“本土化”思考不仅会产生“水土不服”,而且影响服务质量,也会使工作者产生挫败感而引发职业倦怠。

  (二)缺乏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偏低,社工机构人员辞职、“跳槽”现象严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专业价值理念的灌输是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之一[2](P26).社会工作具有特殊性,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价值理念。在以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实践环节,我们都更加注重方法技巧的传授和应用,往往忽略培养专业价值理念。事实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工专业服务关系的前提,也是社工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缺乏专业价值理念,不仅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也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的看法,甚至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及社会发展的看法。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社会认同度不高,工作人员待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单有技能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专业的价值理念,以此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和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达成。

  (三)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现有教学模式多侧重于理论知识课堂讲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努力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引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环节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但虚拟课堂毕竟不同于真实岗位,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存在较多限制。国外很多学校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需满足 800 小时的实习时间,而我国也对实习学时有一定要求。然而,我国大部分学校把集中实习环节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此时正值学生考研复习的冲刺阶段,导致集中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社会工作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专业的社工机构较少,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机构多为行政性机构,如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工会、妇联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实习单位处理一些简单的日常行政事务,难以接触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无法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二、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注重对学生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2011 年 11 月 8 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 18 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建设”.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认同度较低,加之就业状况不景气、工资待遇不理想等,社会工作专业面临招生难题。

  很多地方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经过调剂,被动选择该专业的。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加强专业方法和技巧培养外,还应加强专业价值理念培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内涵和使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的方式增设“社会工作伦理”“社工职业道德”等课程。在此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多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并根据学生的反映安排讲授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适当安排实践环节,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尽早接触社工实务,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努力方向,增加对自身和专业的认识,在实践中领悟“助人自助”.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想更好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必须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历史不长,多为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具有热情高、肯钻研、可塑性强等特点,使师资队伍整体建设具有很大空间。学校可以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重点扶持本专业教师科研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对国内外社会工作前沿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问题加强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同时,学校要与社工机构或政府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做到理论与实务有效衔接,促使教师向“双师”转化。

  (三)优化课程设置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防止实习流于形式,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3],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讲授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教学不必拘泥于地点,教师可根据实践资源情况,将学生带出课堂,或深入社区,或参与实地调查,或组织实验模拟课程,最终通过撰写报告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实践时间,也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巧。另外,鉴于“考研耽误实习”的情况,可以将毕业集中实习分散化,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校外见习学时间,让学生每学期都有接触实务工作的机会,边学边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健全学生成绩评价机制社会工作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成绩评价应将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尽量多样化,除考勤和期末考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实践作业、案例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按各自比例综合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避免“一张考卷定全局”的片面性。另外,应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成绩进行评定,不能仅以见习、实习报告作为成绩评定依据,而应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做好见习、实习笔记,并保持笔记的连续性,将此作为成绩评价的一项标准。此外,实习机构的评价也很重要,可以将其作为衡量学生表现和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学校应与实习机构加强沟通,请机构将学生的实习表现量化,便于成绩核算。总之,健全学生成绩评价机制,尤其是规范实践成绩评价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真正实现培养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结语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贫困者、老弱者、残障者或其他发挥社会功能有障碍的群体进行帮助,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本文通过探究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贺娟 . 新时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发展趋势[EB/OL].(2013-08-16)[2015-11-06].
  [2]王思斌 . 社会工作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王思斌,阮曾媛琪 .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2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