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桂林摩崖石刻的书法艺术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25 共2345字
论文摘要

  煌煌大观的桂林摩崖石刻,素被赞以“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的美誉。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低于元、繁荣于明清。从唐至清,形制之巨大,堪称首屈一指。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件、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为古代书法艺术之林。桂林石刻的主要类型包括摩崖石刻和摩崖造像,其中摩崖石刻共计2240 余处,是桂林石刻的主体部分。据《桂林市志·文物志》90 年代的调查,自南朝至民国时期共有石刻壁书 1643件,除无年数的 183 件之外,南朝齐 1 件,隋唐 37 件,宋代 457件,元代28 件,明代412 件,清代 479 件,民国 36 件。其摩崖数量之多,作品水平之高,可谓是唐宋书法具体而微的缩影。桂林摩崖石刻不仅是广西重要的人文景观、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广西珍稀的书法艺术宝藏。对桂林摩崖石刻的研究及其应用对于我们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西地域书法史的填补和完善,广西“八桂书风”的构建和丰富、广西高等书法教育的开拓和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1 桂林摩崖石刻对广西高等书法教育的开拓性价值

  桂林自古以来,便以山清水秀闻名遐迩,隋唐时期官吏政要、文人墨客纷沓而至,留下了大量的石刻景观,这些石刻随处可见,遍布石壁,尤其是两宋时期的摩崖刻石无论数量质量均居全国首列。“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在其著作《语石》中曾高度评价桂林摩崖刻石: ‘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

  桂林摩崖石刻虽然不像西安碑林对是名家之作,但亦不乏上乘之作,尤其是南宋三大家范成大、张孝祥、陆游的书作可谓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因此桂林摩崖石刻不仅是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也具有宝贵的书法艺术价值。

  1. 1 将桂林摩崖石刻纳入现场教学课堂

  充分利用桂林摩崖石刻的本土资源,将摩崖石刻引进教学课堂,“冲破石刻文字只用于历史研究、旅游观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书法艺术价值”转换广西地区高等书法教育的传统模式,创新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高等书法教育的新模式,丰富书法教育的教学资源,扩大桂林摩崖的艺术影响力。石刻文字不同于一般的法帖,它直观、真实、生动,我们在日常的书法教学中不妨将部分教学环节移至桂林摩崖石刻现场,选取其中的代表性作品讲解品评,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的欣赏原作的艺术魅力。如桂海碑林中翻刻的黄庭坚所书颜延之《五君咏》,此行书手卷结字奇特,长锋四射,坚如长矛,利若宝剑,凝练有力,消散俊逸,可谓是桂林摩崖中的珍品。再如普陀山下颜真卿榜书“逍遥楼”三字,可反映出颜氏楷书成熟时期的风貌,此三字楷体榜书雄浑遒劲,宽博大度,是难得的石刻佳作。再如龙隐岩《元祐党籍》为蔡京亲笔所书,为现在仅存两块于世的其中之一,此碑刻让我们看到了极其罕见的蔡京书迹。通过大量的欣赏,让学生深入了解广西本土丰厚的书法资源,提高他们的审美品评能力。

  1. 2 将部分优秀之作纳入临摹学习的范本

  桂林摩崖石刻的内容,可谓种类繁多,艺术风格丰富多样。

  石刻开幅有高于十余米,宽数米者,也有小幅不盈尺者,书体上篆隶楷行草一应俱全,并且有着书家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作品。

  这些经典之作,都可作为我们广西高等书法教育中学习临摹的范本,为我们在书法技法学习上提供更多资源。例如,南宋三大家遗桂摩崖书法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范成大的《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范成大壶天观铭并序》《范成大碧虚铭》《范成大鹿鸣燕诗并记》等作品体现着范氏沉稳含蓄、端庄典雅的艺术风格; 张孝祥《张孝祥朝阳亭诗( 三首) 》《张孝祥朝阳亭记》《张孝祥等刘仙岩题名》《题刘仲远像赞》《张安国冷水岩题名》的遗桂摩崖书法与其存世书法风格又有所不同,具有体格浑然天成、气度洒脱豪迈的艺术特点; 陆游的《陆游诗札》“意”境清远,堪为其代表之作。在广西高等书法教学中,可通过大量观赏的摩崖书作和对优秀的作品临摹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并且拓宽其艺术视野,桂林摩崖石刻对现代书学者提供借鉴与引导作用。

  2 桂林摩崖石刻对广西“八桂书风”构建的资源性价值

  “桂林摩崖石刻可谓是广西地区宝贵的地域性书法资源,它对‘八桂书风’的构建具有借鉴、指导的价值。”广西书法在全国一直处于劣势,自从“八桂书风”的掀起,以及“广西现象”的出现,打开了广西书法的市场,掀起了广西书风的热潮。然而对于桂林摩崖书法这样一大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得到全国书法界的关注,更没有得到当地书法界的高度重视,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与遗憾。广西书法仍然学习中原书家或是江浙一派的文人书家,并没有形成广西地域书风的一支特殊流派,众多本土摩崖作品都应成为广西书家的学习蓝本,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广西本土人士应珍惜自己“家门口”的书法资源,才能将书法艺术之路走得更长远,更有自己的特色与地域性价值。

  3 对我国书法史的研究提供弥补、参考性价值

  桂林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目前,大多书家学者都停留在对名人书札墨迹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历代文人在各地遗存的摩崖书法。桂林摩崖以其特有的展览形式、地域环境,激发作者创作出多种风格特征的作品,有别于其他书法墨迹的感观,较具有深入研究价值。尤其是宋代摩崖书法,其风貌多样: “端雅朗和、方拙苍郁、雄健率意、遒丽洒脱、浑厚凝重、肃穆谨严”且无论何种书体与体势,包括方圆、欹正、刚柔、肥瘦,巨制与小品等,应有尽有,体现了宋代文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深厚,为研究宋代书法史提供较有价值的资料。

  同时,它也是广西书法史上尤为值得关注的一部分,桂林摩崖书法的发展脉络对我们广西地域书法史的全面构建起着重要的弥补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黎东明.“八桂书风”与书法传统重建论纲[J]. 南方文坛,2008( 4) : 90-91.
  [2]陈剑之. 桂林石刻书法艺术与新高职的书法教育[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 1) .
  [3]赵晓娇. 桂林南宋摩崖书法研究[Z].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