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小说《看不见的人》简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26 共2761字
论文摘要

  《看不见的人》 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他在美国黑人文学界和美国文学界的地位,被称为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了一个美国黑人青年在美国南部与北部遭受的种种不幸待遇, 而这种经历使他开始思考自我的存在价值,追寻自我。突出主人公在黑白两种文化中经历了一个寻找自我,发现失去自我,而后又在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看不见的人的地位, 意识到自己只有与黑人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找到自我的过程。

  在小说开头,主人公是个勤奋、追求上进的好学生,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生长在美国南方,黑人的传统文化在白人主宰的主流文化中处于受排挤的地位。他从小接受的是白人所提倡的是非观念与价值观。一些黑人教育家,如布克塔·华盛顿主张“黑人要逆来顺受。 只有通过勤奋、俭朴、自我控制和侍奉宗教才能提高社会地位,并通过学会一技之长取得白人的尊重”。他心怀成功的梦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黑人这种让人看不起的地位,而在他的思想所及范围内,他看不到黑人传统文化的价值, 要想取得让人羡慕的社会地位,证明他的存在,他能做到的自由选择就是谦虚地听从白人的教导,通过改造自己适应白人社会。 为了被白人社会接受,他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黑人大学,嘴巴里塞满了血时仍然继续他的演说,阐明进步的秘密在于谦卑。 主人公一方面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想被社会接受;另一方面,在生存环境的压迫下,受他视野的限制,为了寻找自我的价值,他做出的自由选择就是按照白人的模式去改造自己。

  主人公在追求自己成功的理想过程中处于一种孤独的境地,人与人之间无法真正交流,他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丧失了自我。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描写了主人公参加一场屈辱的拳击赛,十个黑人孩子互相攻击供白人取乐,当格斗场中只剩下主人公与身材最为魁梧的塔特洛克时,在主人公的眼中,塔特洛克脸上毫无表情, 眼睛里闪现出对主人公的仇恨和极度恐惧,同为黑人却没有那种令人温暖的兄弟情谊,主人公想和他沟通,却换来雨点似的拳头打在身上。 与黑人兄弟没有真正交流,同样在与白人的交往中,也是如此。 当诺顿向主人公讲述他女儿的故事时,主人公却认为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件危险的事:“没有人能理解你。 他们甚至会讥笑你,认为你太傻。 ”他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与周围的人,尤其是像诺顿这样有身份的白人是没有真正的沟通的。

  在荒谬的世界中,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品中的主人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可却换回一次次地被命运作弄。主人公想得到布莱索校长的赏识,规规矩矩地按他的指示去做事,却被指责为连“棉花地里最哑的黑杂种”都不如。他服从白人的命令却与布莱索的意图发生了冲突。他弄不明白为什么讨好白人的唯一办法就是对白人撒谎,不理解成功的布莱索校长所说的,他不让白人看到白人想要看到的东西而是让白人看到黑人想要白人看到的东西。本想通过教育这个途径成为一个成功的黑人,却被开除校籍,要去一无所知的北方社会奔波,他第一次开始感到迷茫,寄托他全部希望的七封“推荐信”却写着“务必使这小黑鬼继续奔波”,成为他获得工作道上的障碍。 在自由油漆厂工作,却毫无根据地被工会会员们当成工贼;在工厂受伤送入医院,却被当成医学实验品;当他在兄弟会中干得很有成就,却又遭人嫉妒,被说成个人主义者,被迫停止在哈莱姆区的工作改为到纽约市南区就妇女问题发表讲话。原先在兄弟会工作的托德·克里夫顿被白人警察在街道开枪打死,主人公感到悲愤,组织了哈莱姆黑人群众进行了葬礼游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受到兄弟会领导的指责。 他认识到兄弟会只是把黑人群众组织在一起的工具,他们随时有被牺牲、抛弃的危险。为兄弟会服务,出卖了自己,也出卖了整个黑人群体的利益。 想借助兄弟会去为黑人谋利益,取得成功只能是天方夜谭。 他按照白人所提倡的价值观去奋斗,却处于被欺骗被利用的悲惨命运,他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白人的眼里,他仍然是工具。他在混乱中落入地下室后,他在意识到他原先扮演的角色都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的真正身份是个看不见的人。 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他原先所追求的理想都破灭了。 从美国南方到美国北方,主人公面临着复杂的外部世界的变化和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他的肉体和精神遭受着双重折磨。

  当主人公意识到他以前所信奉的 “谦卑走向成功”,以丧失自我为代价去迎合白人意志,结果换回来的是“看不见的人”的地位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重视自己的价值观念,开始逐步探索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 他放弃白人给他灌输的价值观念后, 对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他成为看不见的人后,他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听到平常听不到的东西。他在边吸大麻边听爵士乐中进入幻觉。在音乐里,他感觉听到一个老年妇女在唱圣歌,然后看见被拍卖的黑人女子,最后听到黑人传教士在布道,他在歌声中去寻找黑人的历史经历。他回忆起他在手术的朦胧中想起黑人民间传说中的兔子大哥,想起那些令他心灵震撼的黑人音乐与歌曲,从这些象征着黑人民族文化的东西上他感到了温暖,他不再拒绝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是以一个黑人身份、以一个看不见的人的地位与白人作斗争。 正如文中所说,在与独营电灯电力公司作斗争的过程中,他感到自己充满了活力,生气勃勃。在“发现自己是个看不见的人,才意识到自己是个活人”,才开始认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真正存在。他意识到人只有遵从自己的传统文化, 发扬黑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才能在白人的主流社会中找到自我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拉尔夫·艾里森曾说过:“我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发展也就是从黑暗到光明、从无知到觉悟、 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这也是通往自由的路。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在寻找自我、失去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中,揭示了黑人在美国的生存困境, 揭露了美国历史已久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分离, 表现了美国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在《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无名无姓的写法, 具有深刻的含义。 对于主人公而言, 在白人的社会中, 他是不被他人所重视的 “无形人”,名字对他毫无意义;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主人公的经历可以有更普遍的意义。小说中关于自我身份的发现之旅也带有普遍意义, 它将超越时代和地域、超越种族和文化,是人类生活中的某些共同体验和感悟,有着无尽的文学魅力。 我们现代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 发现自我的存在, 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才能找到在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陈 晓菊.荒谬的极限处 境与自我追寻———《看 不见的人 》之存在主义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5):21-25.
  [2] 王慧平.人的自我本质的追寻与探索———评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109-111.
  [3] ELLISON,R.看 不见的人[M].任 绍曾,译.北 京:外 国文学出版社,19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