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维多利亚文学及其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08 共5031字
论文摘要

  马修·阿诺德( Matthew Arnold) ( 1822—1888) 是英国近代着名诗人、散文家、教育家、评论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曾担任了 10 年的牛津大学教授。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强调文学的客观性、文化性和社会性。
  他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多佛海岸》作为阿诺德诗歌的代表作,特别能体现其文学批评理论的内涵,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要想更好地理解这篇诗作,就需要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阿诺德生活的时代属于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文学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自然带有宏大与多样性的特点。了解维多利亚文学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阿诺德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创作有很大帮助。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

  维多利亚时代指的是维多利亚女王( 1837—1901) 在位的 63 年。在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到达顶点。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还要大。因此,维多利亚时期的典型特征就是富庶。然而,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使得这种富庶更像是对普通大众犯下的罪行。一方面,有贵族奢华的庄园; 另一方面,有农人破败的茅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 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国家存在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
  维多利亚文学作为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自然带有宏大与多样性的特点。它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或浪漫地或现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中各种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也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巨匠,包括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其中,有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勃朗蒂姐妹、哥斯凯尔夫人( 1810—1865) 与特罗洛普( 1815—1882) 等,他们倡导 18 世纪的现实主义,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对不人道的社会机构、堕落的社会道德、拜金主义的盛行及大面积的贫困与不公深感愤慨,在作品中真实描述了人民的生活,无情批判了残酷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努力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社会参与意识。以托马斯·卡利尔( 1795—1881)为代表的散文家同小说家一起,也对不公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口诛笔伐。这一时期的诗歌在风格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标新立异的特点。诗人罗伯特·布朗宁创造了一种诗体小说,即把小说对人物的塑造方式用到诗歌中。从小说的角度看,它将重点从单纯对故事的叙述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究; 从诗歌的角度看,它使得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带有心理分析的因素,为 20 世纪的现代诗歌开辟了道路。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与时代精神,它所体现出的高度的社会活力、脚踏实地的精神、善意的幽默与无羁无绊的丰富联想都是空前的。

  二、关于马修·阿诺德

  阿诺德的声名首先来自他的诗歌,而其诗歌灵感则来自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歌德、华兹华斯。他的诗歌数量虽然不多,但诗歌创作成就卓着。尽管如此,但阿诺德的兴趣早在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就发生了转向,先后从事散文创作、文学批评、社会批评、政治批评、宗教批评和教育批评等,并且在每个领域里都硕果累累、“罕逢对手”。阿诺德的诗歌创作集中在 19 世纪 50 年代,1860 年后主要从事散文写作,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和社会评论。阿诺德的诗作主要收集在《诗集》( Poems,1853) 、《诗歌二集》( Poems: Second Series,1855) 和《新诗集》( New Poems,1867) 中。其批评论着有《评论集》( Essay in Criticism,1865)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Culture and Anarchy,1869) 、《文学与教条》( Litera-ture and Dogma,1873) 、《评论荷马史诗译本》和《评论集》等。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期待的“百科全书式人物”,正如今日英国着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评价: 阿诺德无疑代表了“维多利亚最后一代文化伟人———既非学人亦非以文谋利者,而是穿越诗歌、批评、期刊杂志和社会评论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发自公众领域内部的声音……与柯尔律治、卡来尔和罗斯金等人一样,阿诺德表现出知识分子的两大古典标志,而与学术知识分子形成对照:他拒绝被绑缚在单一的话语领域内,他寻求使思想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三、阿诺德的文学批评理论

  阿诺德一生都在研究“广义的教育和人的内心转变这一问题”,他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理论也建立在这一认知之上。概括而言,其文学批评理论就是超然无物、宣扬善美、高度严肃和人类行为。

  ( 一) 超然无物( Disinterestedness)

  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学批评的第一要务在于批评家要“去个人化”,即避免用“功利的视角”( practical views of things)分析作品,因为束缚在政治、现实中的思考与批评无益,批评家要跟随自然的法则,这一法则能确保人以更加灵活的思维思考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 二) 宣扬善美( Propagate the best)

  作为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马修·阿诺德对文学批评的功能给出了新的定义。他认为,文学批评既不是纠错,也不是展示批评家个人的学识与影响,因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宣扬“世界上最好的思想与语言”( the best which hasbeen thought and said in the world)。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任务只在于通过宣扬善美来启迪更加真实、鲜活的思想,它不考虑其现实的结果和应用。

  ( 三) 高度严肃( High seriousness)

  “高度严肃”是马修·阿诺德评价一位诗人时所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他非常关注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认为诗歌的形式与优美是次要的。他强调,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人生的批评”( a criticism oflife),如果诗歌违背了道德准则,那么就是对人生的背离,漠视道德就是漠视人生。诗人与批评家应该认识到,诗歌的本质是对生活的批判,只有通过诗歌的力量与美丽把思想应用于生活,从而帮助人们学会“如何生活”( how to live),诗人才能成就其伟大。

  ( 四) 人类行为( Human actions)

  马修·阿诺德认为,诗歌的永恒主题应该是人类活动,诗人借助于对过去故事的回顾、沉思来愉悦自己,同时通过再现历史来愉悦读者。
  马修·阿诺德这些文学批评理论的提出,修正了当时文学批评的狭隘性,即使放在今天的文学批评中,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四、关于《多佛海岸》

  马修 · 阿诺德一生都“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矛盾与挣扎,大约创作于 1849 年的抒情诗《多佛海岸》在将近 20 年后的 1867 年才得以发表。这首创作于阿诺德新婚蜜月期间的 4 节 37 行小诗,何以能作为马修·阿诺德的代表诗作? 为何连批评大家 Stefan Collini 都认为它“难以分析,其中的细节和隐喻广为熟知而难以推陈出新”? 这是因为诗歌中所蕴涵的诗人所倡导的文学批评理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 一) 客观性

  “今夜大海宁静,/潮水正满,月色皎洁,/光照海峡。”( The sea is clam tonight. /The tide is full,themoon lies fair / Upon the straits. )( L. 1 - 3) 诗人在诗歌的第一小节开篇就描述了大海、潮水、月光三个自然存在的事物,这也是夜晚的多佛海岸一眼可望的景色。然而如此美丽的景色不会是永恒的存在,因为就在此时,“法兰西海岸的灯火/渐趋迷离,终至消隐; 英格兰的悬崖耸立,/在宁静的海湾里显出巨大的阴影”。( on the French coast the light/Gleamsand is gone; the cliffs of England stand,/ Glimmeringand vast,out in the tranquil bay. )( L. 3 -5) “渐趋迷离,终至消隐”表明时光无情地流逝,“巨大的阴影”暗喻再美好的事物依然暗藏污垢。开篇几句中的“is”和“lies”表明诗人盼望美好事物长存,而第一节以大海“以颤动缓慢的节拍,送来/千古悲鸣”( With tremulous cadence slow,and bring/The eternalnote of sadness in)( L. 13 - 14) 作结,则表明了诗人情绪的转变,他终于意识到光明与黑暗的交替、潮水的涨落、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自然的法则、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二) 文化性

  把文化置于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心地位,马修·阿诺德是第一人,他因此而被后世文学批评家誉为“统领英国批评界那片荒芜之地的、最出色的批评家”和“英国文学学术批评的奠基人”。他生活在物质丰富但精神信仰缺失的维多利亚时代,面对精神荒原化和社会巨变,阿诺德举起了文化的大旗,推崇以文化愈合新旧世界的裂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阿诺德所言的“文化”是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一切“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的总和。
  这样的文化需要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等手段获取。掌握了文化就使“我们能做到尽可能接近事物之坚实的可知规律,使我们的行动有根基,不至于那么混乱,使我们能达到比现在更全面的完美境界”。而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是西方文化的精髓。因此在诗歌《多佛海岸》的第二小节,诗人引入了索福克勒斯的意象。索福克勒斯是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思想意识的特征。他认为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因此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即使处在命运的掌握之中,也不丧失其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索福克勒斯就是希腊精神的化身。这样一位关注人类命运的智者,也“在爱琴海边听到这吼声,/心中想起人类的苦难/如潮汐涨落; 我们/在此遥远的北海之滨聆听,/也听到了思想的声音”。( Sophocles long ago/Heard it onthe Aegean,and it brought / Into his mind the turbidebb and flow / Of human misery; we / Find also in thesound a thought,/ Hearing it by this distant northernsea. ) ( L. 15 - 20) “同样的涛声,/ 也给我们启示。”
  ( Find also in the sound a thought. ) ( L. 19)说明在文化的指引下,人们可以以更加睿智的目光审视当今的社会。希伯来精神作为“信仰之海”虽然“也一度满溢,好似灿烂的腰带,/把世界的海岸缠绕。/但如今,我只听到/它落潮悠长的哀号,/伴随晚风的呼吸,撤退”。( The sea of Faith/Was once,too,at thefull,and round earth’s shore / Lay like the folds of abright girdle furled. / But now I only hear / Its melan-choly, long, withdrawing roar,/ retreating, to thebreath / Of the night wind…)( L. 21 -27) 索福克勒斯听到的悲鸣、信仰之海的消退,都在说明文化精神在诗人所处的时代极度缺失,思想的荒原引发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危机,这表明了诗人对文化重要性的肯定。

  ( 三) 社会性

  阿诺德一生都在履行“教育人”,以期“转变人的内心”的诺言。这样的认知同样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多佛海岸》中,诗人提到了代表希腊文明的“索福克勒斯”和代表希伯来文明的“信仰之海”,这两大文明正是社会及道德的基础,“但如今,我只听到/它落潮悠长的哀号,/伴随晚风的呼吸,撤退”。“我们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旷野,/无知的军队在黑夜中交锋,/混乱、挣扎、逃逸、惶恐。”( And weare here as on a darkling plain / Swept with confused a-larms of struggle and flight,/ Where ignorant armiesclash by night. )( L. 35 - 37) 这些“无知的军队”( ignorant armies) 是什么? 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这本书中指出,野蛮人( Barbarians) ( 贵族阶级) 、非利士人( Philistines) ( 中产阶级) 和群氓( Pop-ulace) ( 劳动者) 是存在于当时英国的三大阶级,这三大阶级之间的斗争、实力和权利的此消彼长,造成社会的动荡,引发“无政府状态”的恶果,而这正是阿诺德最担心的问题。他“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还无力诞生”。马修·阿诺德生活在繁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却具有先见之明,看出这一世界精神荒芜的真相,之后,以过人的眼光和清晰的判断对这一时代发出了自己尖锐的批判之声。

  五、结语

  作为诗人、批评家的马修·阿诺德不同于生活在同时代的其他英国文人,他们被看似强大的国家景象所迷惑,民族的激情与豪情掩盖了其精神世界的荒芜,而阿诺德清楚地看到“这眼前的世界/虽然看似梦乡,/五彩缤纷、瑰丽新奇,/其实没有欢乐、没有爱情、没有光明,/没有坚贞,没有和平,没有对痛苦的援助”。他冷静客观地认识到社会的病症所在,并在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直面社会问题,提出以文化复兴来解决信仰缺失的问题。他走在了时代思想的前列。

  参考文献:
  [1][英]特里·伊格尔顿. 人生的意义[M]. 朱新伟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1.
  [2]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Park Honan. Matthew Arnold,a life[M]. New York:McGraw - Hill,1981.
  [4]贺淯滨.“甘甜”与“光明”———马修·阿诺德新译 8 种及其他[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5] Stefan Collini. Arnold[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
  [6][英]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