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东西夹缝中的现代阿拉伯知识青年成长史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1 共5002字
论文摘要

  《哈立德之书》(TheBookofKhalid)是阿拉伯裔美国文学中的第一部小说作品,1911年由由美国托德·米德公司于首次出版。小说作者埃敏·雷哈尼是美国文学“叙美派”的先驱,他不仅活跃于20世纪的阿拉伯语和英语文坛,而且频频亮相于政界,其数量丰富、体裁多样的作品不仅带给读者融贯东西方文明的别样风情,作品深刻宏厚的思想哲学更给世人以无限启发。
  
  《哈立德之书》创作于雷哈尼旅居美国17年后返回黎巴嫩之际。小说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既有作者对自己前30年人生的回顾与反思,更包含一个东方少年移民西方后的成长记录,尤其宝贵的是,雷哈尼以诗人的笔触记录下他以哲学家的敏锐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现代工业文明与人类文明遗产、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科学与信仰等问题的思考与感悟。因此,小说以其诗样的语言,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被奉为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文学、哲学、宗教乃至国际关系领域仍有发人深省的启示意义。
  
  一、世纪之交的阿拉伯移民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大叙利亚地区的基督教徒由于不满奥斯曼土耳其政权的政治高压和日益凋敝的困窘生活,纷纷离开祖国,怀着对自由与财富的向往寻梦美国,小说主人公哈立德正是那些移民中的一员。哈立德出生于黎巴嫩附近一个风景优美但贫瘠沉闷的小城巴尔贝克。哈立德的父母都是虔诚本分的马龙派基督徒,但他本人却宗教信仰淡薄,他的叛逆、我行我素与古朴保守的小城格格不入。从一头驴子起步,哈立德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拥有了巴尔贝克最好的马。可是,“他从没满足于可见的地平线,无论它多宽广多美丽。他的灵魂总是渴望远在视野外的,看不见的地方。”(Heneverwassatisfiedwiththeseenhorizon,wearetold,nomatterhowvastandbeautiful.Hissoulalwaysyearnedforwhatwasbeyond,aboveorbelow,thevisibleline.)同时,由于和表妹的爱情屡受挫折,不久他以一百个英国金币的价格将马卖给一个英国旅行者,用这笔钱哈立德与自己的好友萨克伯移民去了美国。经过重重波折与苦难,两个少年到达美国,在纽约的叙利亚人社区租下一间潮湿阴暗、破败不堪的地下室落下脚来。和那个时期来自叙利亚的移民一样,他们也开始以叫卖十字架等所谓来自宗教“圣地”的小饰品为生。最初的生活艰苦非常。住下不久地下室就遭了水淹,他们仅剩的最后一点财物几乎在积水中丧失殆尽。
  
  在他们的辛勤经营下,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每天,两人挑着货担行走在广阔的郊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大声叫卖冒充来自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的念珠、十字架等小饰品,晚上回到地下室盘点可观的利润,开心又满足。”(EverynightafterbeatingthehoofinthecountryandmakingsuchfabulousprofitsontheirfalseHoly-Landgewgaws,theyreturntotheircellarhappyandcontent.)短短三年两人就积下一笔丰厚的财富,“哈立德和我每人都开了一个银行户头,各有一本存折,但我们几乎从不从中取钱”。(Inthreeyears,KhalidandIacquiredwhatIstillconsiderahandsomefor-tune.Eachofushadabankaccount,andacheckbookwhichweseldomused.)时光飞逝,转眼5年过去了,随着哈立德和伙伴生活的日趋稳定,他们对美国,这个曾代表当时物质文明与自由制高点的国度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发现了工业文明繁华背后的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精神空虚。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与每况愈下的精神与道德水准,哈立德又开始了发自儿时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不屑于再用这种不诚实的手段谋生。
  
  坚持以诚实手段开创伟大而有意义人生,哈立德烧掉货物和货担,坚决地结束了生意,开始一系列冒险。他曾一度寄希望于西方的文化,他发奋学习英语,疯狂阅读西方文学、哲学、科学,各个领域,各种流派的著作,为买书、听演讲而花光自己的全部积蓄。然而,当哈立德身无分文时,昔日的道德偶像却因几块钱的门票而冷酷将他拒在演讲厅的门外。那时,他幡然醒悟:“这些人根本不是自由思想家,而是厚颜卑鄙之徒,他们大肆宣讲精神的净化之道,其实他们自己的心灵与灵魂才最该好好清洗净化。”(Thesepeoplearenotfreethinkers,butfreestinkards.Theydoneedsoaptowashtheirheartsandsouls.)失望之余,哈利德将昔日奉若真理的书籍一页页烧掉,用火苗与灰烬祭奠自己早夭的愿望。理性令他失望,于是他投入另一极端,将一切都交给直觉,陷入醉生梦死的波希米亚生活。遗憾的是,那里他仍没有找满意的答案。而后,他又寄希望于西方民主法律制度,当了一段时间的律师助理,还做过一阵子社区竞选募捐员,但最终均不如人意,惨淡收场。事实上,以上各种途径不仅没有使他通过诚实的手段过上体面的生活,而且正是由于坚持道德操守的做法,哈立德还给自己引来了牢狱之灾。因为揭发上司贪墨,哈立德被上司诬告入狱。几经危难,好友萨克伯倾尽财产才换得他的无罪释放。一连串的打击和折磨极大地消磨了哈立德的健康与精力,筹足旅费后哈立德带着对西方的深深失望,和冒险后遗症———肺结核离开美国,奔向黎巴嫩静谧的雪松林、慈爱的母亲和纯真的爱人。
  
  可是,哈立德没有料到,返乡并没有带给他预期的慰藉。巴尔贝克还如他离开时那般沉闷而贫穷,而多年的美国生活却带给他没有料到的身心变化。返乡后的哈立德与自己与家乡更加格格不入。他和马龙派教会冲突不断升级,最终被开除出教区;而他与表妹玛丽·奈佳玛的爱情不被教会认可,哈立德的固执,教会和家庭的双重施压使奈佳玛最终屈服出嫁。最终,在爱人出嫁那一天,哈立德万念俱灰带着破败的身体与破碎的心灵,黯然离去,遁入山林。
  
  露宿在黎巴嫩的雪松林中,过着最最简朴的生活,大自然的造化不仅使哈立德恢复了健康,更抚慰了他痛苦的灵魂。在“麦加清真寺方形石殿的隐居”中他找到了上帝,在“大自然这座宏伟的庙宇中”他找到了上帝(ereinthisgrandMosqueofMature,IreadmyownKoran.I,KhalidaBeduininthedesertoflife,avaga-bondonthehighwayofthought,IcometothisgloriousMosque,theonlyplaceofworshipopentome,tohealmybrokensoulintheperfumedatmosphereofitscelestialvis-tas.)得失的拘囿,不仅将目光投向被压迫奴役的东方阿拉伯民族,更投向了现代工业社会在利欲中迷失了自我终日忙碌中蝇营狗苟的众生。为了沉寂多年的祖国不再继续沉寂下去,为了千千万万急需心灵拯救的东方人和西方人,哈立德走出了山林,乐观无畏地担起早已朦胧感知而今终于明了的神圣使命———联合东西方,带领人类向着自由与进步前进。他像阿拉伯历史中的先知那样孜孜不倦地向世人宣讲自由与解放,宣讲知识和科学于自由与解放的重要,他鼓励叙利亚人民团结起来推翻奥斯曼政权的统治,实现阿拉伯民族的振兴。
  
  二、东西夹缝中的现代阿拉伯知识青年成长史
  
  《哈立德之书》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成长小说”。它真实地记录了以主人公哈立德为代表的现代阿拉伯青年身处东西两个迥异的世界,在东西两种制度与文化碰撞与冲突中顽强成长的曲折过程,深刻剖析了以哈立德为代表的受过东西文化洗礼的阿拉伯青年知识分子面对工业文明,面对现代科技,面对现代社会的利弊而对东西方两种文明的辩证反思。
  
  小说缘起于“我”———小说的叙述者,一个不知名的小编辑,在埃及开罗的科第维亚(Khedivial)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一部署名哈立德的手稿,这引起“我”的浓厚兴趣,故事由此展开。解读手稿,寻找作者哈立德,构成了小说的主体,这一过程贯穿全文。除去作为缘起和铺垫的序言部分,小说依照哈立德的手稿分为三大部分,依次标题为:“致我的兄弟———人类”、“致我的母亲———自然”、“致我的创造者———上帝”。三部分历时性地记叙了哈立德移民美国前、移民途中、在美国以及重返故里叙利亚后的经历。小说沿着两条叙事主线展开,一条是哈立德的手稿和他的好友萨克伯对手稿所作出的补充———回忆性的口述和萨克伯的著作“个人史”;另一条则是第一人称叙事者“我”,从旁观者与记录者的视角对哈立德的手稿以及哈立德这个人物所做的评论。两条线或平行或交叉,立体而深刻地展现了哈立德由桀骜不驯的风发少年,到愤世嫉俗的阴郁青年,到最终成长为豁达乐观的睿智青年的崎岖坎坷历程。
  
  生于黎巴嫩,长于美国,迥异的国度、迥异的文化使得哈立德的成长尤为波折,他为成长付出了涅槃般、重塑血肉、痛彻心扉的沉重代价。尽管生活本身就是苦多于乐,然而爱思考的哈立德的成长几乎从没有快乐。去美国之前,在家乡黎巴嫩,哈立德天马行空的自我意识和他对自由的极度渴望使他与家乡沉闷保守的氛围格格不入,不仅自己被人视为浪子,遭人排斥,而且还使家人蒙羞,因此他是不快乐的;在美国,拜金主义与物质至上的功利氛围以及工业社会人与人间的冷漠关系同样令他格格不入,他始终游离于社会,那时的他不仅不快乐而且还迷茫苦闷;而从美国返乡后,他先是痛失爱人,而后又遭到同胞放逐,最终当他最终大彻大悟,解开心结而快乐起来时,等待他的却是强权的迫害以及疾病和死亡。哈立德悲剧性的经历再一次彰显出成长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所特有的沉重主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然而,雷哈尼特殊的人生经历与文化经历使他对这一经典论题新的阐释。在抒写哈立德成长的过程中,雷哈尼不仅重申了成长小说的永恒主旨———个人成长受益于社会,个人在与社会的磨合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最终走向成熟与完善;而且,他还提出了宝贵建议,指明走向成长的方向。哈立德成长所历经的坎坷向我们证明,东方与西方、理性与直觉、科学与信仰、精神与物质,远古与现代……没有绝对的对立,没有绝对的完美,更没有绝对的优劣。单一地盲信任何一种主义或文明是不明智的,成长需要吸取百家之长,发展需要物质与精神共同进步;由一元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开阔的眼界、开放的头脑、包容的胸怀是现代青年实现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无论出自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妄自菲薄或刚愎自用都是愚蠢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世界的进步与全人类的解放与进步。
  
  三、雷哈尼的自白与反思
  
  一定程度上,《哈立德之书》也是雷哈尼研究的重要传记资料,其中包含了大量宝贵传记信息。和哈立德相同,埃敏·雷哈尼和本人也出身于黎巴嫩的马龙派基督徒家庭,12岁时他和家人移民去了美国。小说关于哈立德地下室生活的描写,正是他早期生活的真实写照。29岁时雷哈尼第二次返回祖国,在黎巴嫩一呆5年,那是雷哈尼一生极其关键的5年,他的很多重要思想与观点形成于那时,他也是在那段时期创作完成了小说《哈立德之书》。可以说这部小说承载了雷哈尼思想哲学形成的脉络,展示了雷哈尼思想与哲学的雏形。也正因于此,雷哈尼研究者们常以“哈立德主义”作为他思想观点的代称。
  
  通过塑造哈立德这一人物,雷哈尼释清了东方与西方、精神与物质、信仰与科学、理智与情感、上帝与自然所带给自己的多年的困惑,他不再迷茫,他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他认清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与职责。在小说《哈立德之书》中,雷哈尼第一次全面且深入地剖析了东西方文明的各自的优点与缺陷,借助哈立德之口,首次大胆提出他享誉后世的通过超越东西方文明与文化而调和并解决两者间矛盾与冲突的思路,首次创造性地做出东方与西方那看似没有交集的两极终将通过文化间的互补与融贯而实现融合,走向统一的预言。
  
  正如梭罗幻觉自己“听到了不同鼓手所击出的鼓声,”雷哈尼借助自己笔下的哈立德,将目光“跨越不可见的边界”,他热切渴望自己能像阿拉伯历史中的先知那样从僵化的文化积层中为人类提炼出一种全新的生活。
  
  四、结语
  
  阿拉伯裔美国文学于20世纪萌芽、发展并走向繁荣,在这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传统。阿拉伯裔美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与阿拉伯裔美国历史、政治、批评等密不可分,它们有着互证互释、相互补充的关系,因而作品往往具有相当强的文化价值、诗学价值和文学交流史意义。
  
  作为第一部阿拉伯裔英语小说,《哈立德之书》的文学价值,文学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难以言述。无论从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流散文学、成长小说还是现代阿拉伯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哈立德之书》均是具有高度研究价值的经典作品。而且,尤其宝贵的是,这部小说调和东西方文化的精神追求对阿拉伯裔美国文学乃至阿拉伯知识界均影响深远。有人甚至称赞“正是这部小说给了哈利勒·纪伯伦创作《先知》的灵感”。
  
  小说对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的阿拉伯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与思想的深刻剖析与精细刻画,小说所极力宣扬的抛弃仇视与敌对,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不同宗教与文化、关注不同宗教与文化的共通性,通过互补与融通实现民族发展与全人类共同进步的的思想观点在911之后的当代世界尤为发人深省,对于处理东西方国家关系,处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处理东西方文化关系极具启发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