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影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22 共719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 
【绪论】影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因素研究绪论
【第一章】 “一带一路”战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与条件 
【3.1 - 3.4】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资风险 
【3.5】以美国为例的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结语/参考文献】我国丝绸之路战略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13 年下半年,中国国家主席***在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以及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曾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主席在演讲中提出主张亚欧国家之间采用创新合作模式共同致力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①倡导中国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政府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形势,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区域内国家之间合作交流、发展繁荣的有力保障。

  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我国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整体上来说,我国幅员辽阔,但是我国早期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的,利用东南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而言,地域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速度较慢,尽管后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包括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中国沿海地区和广大的内陆地区的开放发展环境差别还是很大,格局很不平衡,中国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开放仍然受到诸多的制约因素。从这一方面来说,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有利于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为中国广阔内陆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其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样强调区域内的相关国家共同打造、共同开发,以共同发展、共同获利的原则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共同繁荣。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深化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增进海路沿线国家之间合作发展的新战略。在当今的 21 世纪,海路交通是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通道,因此,保证海上航道的畅通与安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政府提出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区别于以往欧美以追求霸权为宗旨的海权论,它作为新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强调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和共赢,致力于 21 世纪海洋新秩序的建设。

  中国-东盟携手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也是我国政府在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情况下,力争通过相关国家之间合作的方式,为中国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创造和平与稳定的外部环境,努力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和平与发展之路。但是在当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存在领海岛屿争端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携手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能否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今,一些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在领海岛屿方面和中国存在争议,又以南海地区最为激烈,而南海地区争端牵扯国家众多,其中越南、菲律宾最为明显,越菲两国在东盟十国中占据两席,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必经之地,中国能否处理好与越菲两国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一带一路 ”的建设。

  中国-东盟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除了受到诸如领土领海争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来自区域外大国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以美国为例,2011年 7 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计划。美国当时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主要针对阿富汗,目的是美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后,仍由美国主导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从而继续维护美国在欧亚大陆腹地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①以及美国力量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进而操控该地区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另一方面,在亚太地区美国极力主导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 协议),TPP 协议代表着美国的经贸理念和利益诉求,它将成为中国与海路沿线国家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挑战。TPP 协议故意抬高门槛,中国短期内难以加入,使得亚太经济一体化很难成为现实,也会影响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长远来看,可能使得亚太地区的国际环境更加纷繁复杂。

  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还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都体现了中国作为上升中的大国不走大国称霸的老路,而是选择走开放、发展、合作与共赢的新道路的体现,这正是古代丝绸之路所代表和蕴含的精神。“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各有侧重,其中一个主要针对陆上通道的发展完善,另一个主要针对海路交通的发展完善,二者相互配合,有利于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设。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项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的战略,而是以中国的发展为契机,实现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战略,通过合作共建,让其他国家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一带一路”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延伸,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不再仅仅着眼于商贸往来,更多的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文侧重于论述“一带一路”战略出台的背景与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的基础与条件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诸多挑战,特别是当今中国在南海地区与周边国家存在较多的领海岛屿争端,中国-东盟携手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南海争端,但可以为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一个契机。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的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方面,正如朱显平、邹向阳在其《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一文中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合作的首要目标是“发展”,但也不局限于此,经济发展带的建设将扩大本地区内的需求,增加供给能力,支持各国的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促进投资增长、改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目标。刘育红、王新安在《‘新丝绸之路'

  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一文中,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了“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地正向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主题还包括能源合作与安全方面。袁珂、房乐宪在《欧盟对中欧亚地区的能源博弈--政策内涵启示》一文中指出,中欧亚由于地缘政治优势以及丰富的能源资源历来在大国博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个大国势力都希望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加之该地区内部错综复杂的局势又使得这种地缘政治角逐更加复杂。楼春豪在他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风险与挑战》一文中指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制定出台的重要战略决策,有助于中国推动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同体建设、共同繁荣,通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拓展沿线相关国家之间经贸合作、区域整合、互联互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①三条路线中两条都涉及到了中亚地区,可以看出中亚地区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中亚国家经过独立之后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并且依托丰富的物产资源,已经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我国与中亚国家因地域临近而具有地缘优势,因经济差别而具有互补优势,为相互间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能源、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将双边经济、文化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使中亚地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和外交领域的又一战略前沿。庞昌伟的《能源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突破口》一文,文章认为中亚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与周边区域能源合作的典范,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石,并倡议复兴“古丝绸之路”,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覆盖范围,以促进亚欧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白永秀、王颂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向背景与地缘战略》一文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亚欧国家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构想,贯穿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且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刘薇在其《’新丝绸之路‘战略下的中亚地缘政治》一文中提到,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提出过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地缘发展战略,但每个国家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中国政府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展现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开放发展的共同意愿。

  (二)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的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最早出现在朱显平、邹向阳在《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一文中,该文首次提出了“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认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的建设,对于中国和中亚地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作用。从中国发展的战略层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文章,包括张福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及举措》,这篇文章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与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事关我国国防、边疆、经贸、能源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安全问题,它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缩小东西部贫富差距,推动我国经济整体上均衡发展。胡鞍钢、马伟和鄢一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途径》一文中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对于当今时代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集政治经济、内政外交以及时空跨越为一体的新型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中国向西开放以及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需求。尹艳林在其《多元平衡:对外开放新战略》一文中论述,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随着国情世情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十八大之后中国的对外政策由“多元平衡”取代了“内外联动”,要求我们把握对外开放国策新内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进程。郭琼在《中国向西开放视角下的中哈关系》一文中认为,十八大之后,新一届政府领导人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出发,进一步加大向西开放的力度,全面深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深度,***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十分清晰地勾画了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框架。全毅等人着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方略》一文中,认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身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国际层面出发,亚太地区发展迅速,成为大国力量角逐的重要阵地,加之中国发展迅速引起了周边国家的防范心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可以有效缓解美国主导的 TPP 协议对中国的挤压。周方治在《中泰关系-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析视角》一文中指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经济和安全连个方面。在经济层面,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合作框架,对于东盟而言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可以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还可以化解中国崛起的压力;在安全层面,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以亚洲安全观为核心的安全合作框架。袁新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这篇文章中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是续写古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赵龙跃在其《新丝绸之路:从战略构想到现实规则》文章中认为,新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中国为实现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构建经济开放体制,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而出台的。长久以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是新时期拓展我国同周边国家全面合作的重大举措。上述几篇文章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从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等层面阐述了构建“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涉及到我国西部地区深层次的开放发展以及中国与欧亚国家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但是较少论述“一带一路”战略在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产生的经济影响入手,结合政治、文化层面对于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交流、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内涵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三)关于“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的挑战的研究

  周方治在《中泰关系-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析视角》一文中指出,中国和东盟虽然是邻里关系,但是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东盟之间始终存在着战略缺信。构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中国与周边国家战略互信缺失、南海问题等,中国和东盟只有携手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赵龙跃在其《新丝绸之路:从战略构想到现实规则》一文中谈到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面临的复杂局面与挑战,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国积极推动 TPP 协议、TTIP 协议等超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二是世界主要大国不断加剧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凝聚力下降,短期内难以实现一体化。①卢昌彩在《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一文中认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可能比“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加困难,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投资环境亟需改善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矛盾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袁新涛在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 21 世纪海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中指出,美国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俄罗斯实施“欧亚经济联盟”战略以及日本不断搅局南海围堵中国都是“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挑战。杨恕、王术森在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一文中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一些问题。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形态来看,呈现出非均衡对称的经济结构,经济带东西两端连接着东亚和欧洲,基本上属于发达经济区,但是各类资源短缺,发展空间较小;而中间地带辽阔狭长,属于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出台的背景与意义,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与条件,加之,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的建设又涉及到诸多沿线国家,每个国家的政治环境迥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意味着“一带一路”在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本文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文章首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一带一路”的具体内容,阐明其出台的背景,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多个层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与条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中国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为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与实施,中国政府出资设立丝路基金,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另一方面,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加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作为“开场曲”和“旗舰项目”会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起到示范性作用,这些都属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与条件。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在构建过程中的挑战。关于挑战主要是从中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之间的南海问题、中印两国之间战略互信缺失、俄罗斯的中亚政策、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阻碍等方面来论述的。美国早前出台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加上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都将会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构建产生影响。

  (二)重点解决的问题

  重点:“一带一路”战略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难点:“一带一路”战略构建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三)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是刚出台不久的新事物,国内外对它的研究大部分还正在进行当中,并且大多数学者是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开进行研究,而本文主要是以中国提出的构建“一带一路”为研究对象,并且把二者视为一个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整体,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形成的背景和意义,着重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诸多挑战。

  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在 2013 年下半年最新提出的发展战略,研究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虽然已经有学者从经济发展、贸易往来、政治影响等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研究,但本文主要是在战略的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出台的背景,面临的挑战。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以及对于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笔者通过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等一些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并且通过暨南大学网上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等网站查阅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资料。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相关网站提供的网络资源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筛选和总结。本文力图以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运用和借鉴地缘政治、国家利益、相互依赖等国际关系宏观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以中国积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分析论述“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