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民国初期中国人如何理解与接纳摄影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作者:夏羿
发布于:2017-06-12 共5787字
  内容提要: 晚清以降,摄影作为一种新媒介由西方传入中国,伴随着社会文化政治的剧烈变迁,国人对摄影媒介的认知也出现了变化。研究发现,传统绘画的审美意志首先接纳了摄影,国人普遍在绘画框架中理解摄影媒介。伴随着印刷业的兴起,摄影广泛嵌入大众社会生活,期间有关真实性的阐发普遍形塑了摄影另一媒介特征。清末民初国人对摄影媒介认知的变化,呈现了中国视觉现代性形成的历史过程,表现出一种面向真实性、疏离表现力的文化倾向,正是这一倾向孕育了新的摄影媒介文化。
  
  关键词: 晚清明初 摄影技术 传统绘画 真实性。
  
  1860年前后,中国广州、上海、香港等沿海地区陆续出现照相馆,直到1920年前后,摄影技术广泛运用于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期间大约历经了60年。本文立足这段时期,考察国人如何理解与接纳摄影。清末以降,西方器物纷至沓来,摄影作为舶来品,无可避免染上一些东西交融的“生成因素”.进一步而言,早期国人对摄影的认知,往往伴随着西方观念的调和与改造。
  
  一、摄影术的初步接触。
  
  早期的摄影活动,多在旅行地和照相馆两个空间展开。西方旅行者们拍摄了大量涉及战争、风景、古迹、社会风俗的照片,并以明信片的形式在西方传播。比较重要的摄影者有,法国海关总检察官于勒·埃及尔、英国人费利斯·比特和约翰·汤姆森、美国人弥尔顿·弥勒等等。
  
  来华摄影者们对闭关许久的中国充满好奇,拍摄内容并不固定。如今,保存下来的照片中,我们看到裹小脚的妇女,严肃而充满怀疑的官员肖像,衣着褴褛的街头民众等等。另一方面,“分身像”与“化妆像”开始在照相馆流行。所谓“分身像”鲁迅曾戏谑地说:“较为通行的是先将自己照相两张,然后合照为一张,两个自己亦或如宾主,名曰‘二我图'.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求己图‘[1].
  
  事实上,以上无论传教士对摄影的使用,还是国人在照相馆中的创作,都还没有涉及对摄影这个媒体特征的思考。在传教士手中,摄影不过是略显笨重的复制器材,照片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的观看欲望,将东方的神秘呈现出来,呆滞、木讷成了中国人的统一表情。在国人眼中,对摄影的关注则多倾向”奇技“一面,洋人发明的又一新鲜玩意。
  
  1873年,英国医生贞德在”中国第一本摄影术专着“中试图改变国人对摄影”奇技淫巧“的认识。翰林学士完颜崇厚为书作序,言其”明白晓畅,开数十年不传之秘,且刊叙自何人创始,可见一艺之难,专习者积数十年心力,甫能得其奥妙。惟望后来者能神而明之,推陈出新,庶不负德贞医士翻译之苦心,且于光学化学中更有进境也“[2].奈何这”第一本摄影专着“仍然取名《脱影奇观》。慈禧拍摄的化妆像,以及不愿拍半身像的忌讳,怕被摄取魂魄的担忧,其背后都萦绕着”叫魂“的意味。
  
  与洋人交往过的知识精英,显得开明一些。诗人倪鸿表达了初遇摄影的感受:”五羊城里赁层居,闺中婑媠携妻掣。洋钱日获满一车,吾闻其事疑虚诬。一片先用玻璃铺,徐以药水换面敷。纳之木匣藏机枢,更覆七尺巾幂疏。百年之内难模糊,在镜中央岂可访。“[3]同样,孙次公诗云”添毫栩栩妙传神,药物能灵影亦新,镜里峨眉如解语,胜从壁山唤真真“[4].相对北京而言,居住广州的倪鸿对拍照并不恐惧,但其流露出的仍然是对摄影魔幻式的奇妙感。
  
  真正对摄影有些体会的人出现在1876年。《申报》刊登上海日成照相馆,导演补拍淞沪铁路完工的广告,称”本店现蒙申报馆主托,照至吴淞火车轮影像,订于此礼拍照日五点钟,携带机器前往停顿火车处照印“,其中”惟肖物图形,尤须点缀“[5],将摄影与画比较,提出摄影还需”装潢点缀“.同时,见多识广的王韬也进行了类似比较,他认为摄影”纤悉之处,无不必现“[6],绘画显然望尘莫及。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国人对摄影术虽有所接触,但仅限于少数人中,对摄影的认识近乎”神奇“,并未有意识地将摄影放置于原有知识框架中理解。即便最高明者,王韬止步于”画不如“.当然,摄影的传入及其初步接触,为此后国人对摄影特征的认知打下了基础。
  
  二、造美:摄影媒介的艺术表现特征。
  
  1923年,对何为高明的摄影,康有为给了”画片、画理“的标准。他总结”上则层云堆叠下则波光万道极画片之奇观“,又云”繁忙中寓恬静之状,盖尽摄景之能事,又参以画理者也,后有摄者。当无逾于此“[7].画的标准”需有自我个性的表现,美术上的价值,诗里表示出他们特有的美感“.在康有为眼中,优秀的摄影就等同于诗画。郎静山”集锦摄影“便是诗画标准集大成,”人们看他作品的时候,实在说不是摄取的影片,而是读画。有的精心结构,大气磅礴,有的淡淡数笔,秀逸非凡。“[8]顾颉刚则在《大风集》开篇言及摄影的价值在”从极不美的境界中照成它美“.
  
  徐悲鸿更是直接。在他支持下舒新城拍摄照片出版,他还撰文这样评价:”其中若倦若雨后,浑穆已极,若昂首则宋人佳画而山居则比散落极诣也,又若努力若斜阳芳草皆倏,乎瞬息之妙境也。“[9]徐悲鸿将《雨后》评价”浑穆已极“,《上居》”更是达到了印象派名家的水平“.以徐悲鸿在艺术界的名声,摄影作品无疑提升了艺术价值。因此,不少论及摄影者,直接肯定摄影是艺术的结论:”摄影是一种有价值的艺术,和音乐、国画、雕刻等一样的具有创作性与历史性,它能胜过一般艺术,更容易被大家了解与接收“,同样这种结论是”摄影之学人皆知为美术之一端矣“[1].
  
  在时人看来,摄影和画有关,却又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但到底有何不同,各有见解。王洁之认为”绘画上有笔调的特性,摄影上也有光调的特性“,”我有一个朋友是画家,他对于摄影感到兴趣了,置备一架摄影机,曾学习了两年拍过三百多张片子,其对于曝光和景深,尚不能达到别人对他绝对原谅的正确程度,他的摄影容易的美梦方才打破。取景与结构的美化更不必说起。“[2]在王洁之眼中,摄影将自己的难度建立在技术操作上,就好比绘画中的笔法,需要长期训练。这样的看法事实上受到了不小挑战。如刘半农承认摄影三分钟就学会了,但转而认为摄影的难度在于”构图“.《半农谈影》的后半部分几乎都在谈论”画主与陪从“的问题,他说”所以照相不但要善于取形,而且要善于取光,但是,如果没有形,光就无从附着“.
  
  横向比较,摄影发展史的初期,中西方共同碰到了艺术合法性的问题。两个不同场域中的摄影者们恰好都选择了以绘画作为标杆。究其原因,摄影的”图画“形式,一开始便让人感到和绘画似曾相识。不同的是,西方摄影以一种”对抗“绘画的姿态出现,画家们集体恐慌,绘画针锋相对地回击:”罗塞蒂对摄影的态度是,大胆参考照片,但不把画画成照片那样,因此在其绘画中较少能直接感受到照片的存在。“[3]受到摄影冲击后,偏重写实的西方绘画的美学趣味开始偏向象征主义。本雅明就敏锐地发现:”从达盖尔成功地固定了照相机暗盒中的影像那一刻起,人们就可以分辨出画家和技师的不同了。“[4]中国的现实却又不同,画家们不仅接纳了摄影,甚至为摄影获得艺术地位奔走,这种现象和当时画家心态不无关系。
  
  摄影媒介的”造美“特征运用于艺术创作上,建立了一套评价规范。首先,”画意“是评价一张摄影图片价值高低的基本维度。康有为理解的”画意“颇为典型,”画“强调摄影和画形式一致,而价值在”意境“.也就是说,摄影第一价值并非新闻或信息,而是能否符合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高”意境“.王昌龄认为,所谓”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5],强调”意境“之余,如果能够获得一些收获还必须”用思“.顾颉刚认为陈万里摄影图片”善于取景,从敏捷的心灵里抒发出来,从极不美的境界中照成它美“,而陈万里之所以摄影水平高,就因为”充满中国画的神韵“[6].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备受推崇,他将绘画与摄影在暗房中加工为一张照片,颇有中国山水画样式,主题多为仙境配合高人。”本来集锦的方法,在摄影方面,原来是一种补救画面,或者是点缀画面的技巧“,但在更多时人看来颇有价值,”能有国画的精粹,实在说不是看摄取片,而是读画。“[7]也就是说,读照片如读画,而且是有国画精粹的意境之画。郎静山自己直言不讳”所采构图理法,亦与吾国绘事相同“,”今有集锦之法,画之境地“[8].虽然当时《时报》、《申报》聘请郎静山为摄影记者,然而他始终将绘画之乐,视为摄影追求。
  
原文出处:夏羿. 清末民初国人对摄影媒介的认知[J]. 江苏社会科学,2017,(01):200-2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