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现代数字摄影与设计的语言传播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05 共1886字
摘要

  1 摄影技术语言的转变

  数字摄影技术语言是与视觉文化形态相互关联的。视觉摄影就是利用艺术设计进行的二次加工实践,它涵盖了诸多设计创新形式,从设计的装饰性再到设计的抽象性,通过强调摄影技术来结合设计思路与创意,从而进一步产生具有显着艺术特征的数字摄影作品。 数字艺术摄影文化传播是通过黑白到彩色,从简单到复杂的提高过程,通过设计的不断传播发展,数字影像效果也在不断地改观,传播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数字摄影通过设计创意作为载体,不断吸收新的设计思潮理念,把客观现实的作品通过形态语言的变化来更好的表现内涵与深度。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在数字时代来临的今天,数字摄影设计已成为一种跨界融合的学科, 尽管我们的纸质媒介,诸如报纸杂志的印刷品不断发展,但是这个设计过程是结合了摄影与设计的。 我们在摄影设计制作过程中,把拍摄好的图片进行最后的合成,通过 PHOTOSHOP 进行修改加工,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探索。

  2 摄影元素的艺术表达与设计创新

  摄影师克里斯运用摄影术创造出西方古典绘画的意境。通过不同的感受与组织使得摄影作品有了艺术化的表现,克里斯有一组人像摄影模仿了达芬奇着名油画《蒙娜丽莎》,比较突出的是,他把画面中的实体背景经过了慢速虚化,产生了一种速度感,带给人时光流年的历史感,把人物的凝神状态突出在画面中心的视觉点上,让人们在时光流逝和人的永恒性中找到了平衡。 设计中的摄影元素是实践之前对实践结果的一种假设,以及对实践过程的预先安排。 在当今数字摄影过程中,主流设计思维以培养思维逻辑为主要内容。

  在创作中我们要不断吸取经验,懂得总结技术难题,在创作的思想境界和表现摄影技术上,我们要看到各种不同的文化理念符号存在着,并将这些符号转变为自己的设计风格,创造出有新意且震撼的作品。 当然,这样的设计与摄影加工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练习。

  3 现代数字摄影与设计的语言传播特征

  视觉传达设计通过信息设计感动观者,设计的实现途径依靠媒体传播。 设计师利用制图软件技术与摄影技巧相互结合,经过后期制作与加工,使照片达到艺术化的渲染。

  当今艺术领域设计师必须具备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做到在综合分析条件下如何尊重相关学科建构体,尊重环境,抓扣主题,客观包容,用低碳理念指导设计创作,作品才能产生特色,这就是设计师素质界限。设想,设计师自己在地下挖掘个空间,忘我的,不顾一切的追求有限的理想,能够创作出好作品吗?设计师在构想阶段要综合思考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关系,这原本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可当下有部分业者,只是近距离的深爱小环境范围,其作品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好像与已无关。设计作品溶入环境是古人早已实践的观念,创造出“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着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了辉煌成绩。

  4 如何通过摄影表现设计的灵魂

  摄影在设计语言中对美的传播是它的永恒主题, 摄影师也可以和画家一样任意创建画面,利用拍摄的素材作画,借助强大的想像力完成作品,内容和现实世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素材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无论摄影师怎样解构现实,他也无法拍摄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基于这一点,摄影作品总能客观的表达出一个事实:摄影师都看见了什么。通过研究摄影师的常用素材你就能发现他的关注点。摄影师掌握了一定的时机把握能力,摄影的难点不是掌握技巧,而是怎样去运用它。 若能用心留意、记录,都能转换成一个个创作灵感。 设计技巧永远服务于表达,摄影师对于所摄题材的理解是摄影最核心的源动力。

  设计师通过摄影来展示自己的平面设计的作品也是常用手法,我们应该重视数字摄影。 对摄影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尤为关键。 摄影通过其手段的不同使人们或得美的感受,来加深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印象。 艺术处理的方案很多,首先就其摄影的角度来说,摄影构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摄影的角度对作品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5 结论

  摄影作品的文化品位很重要,作为一个数字摄影师,要具备独特的视角与构思,通过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背景来延伸自己的创作,提炼和加工属于自己的视觉风格。通过运用意象技法,结合艺术摄影制作技巧,传播其中的真善美,使华人摄影与设计艺术响彻全球。 数字摄影艺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必将宣传推动设计的发展, 创造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与理念的艺术作品,让中国数字摄影与设计艺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勇。数字摄影的文化冲击[N].人民日报,2003-04-11.

  [2]李砚祖。建构新的设计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C].清 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讨论会论文集[A].2001.

  [3]蔡军。设计、策略、教育--中国工业设计的思考[J].美术观察,1999(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