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预防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有效办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04 共2947字
论文摘要
  随着煤矿机电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方面推广应用,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它贯穿于矿井生产战线的各个环节,遍布于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而煤矿机电事故是制约煤矿 安全生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造成人员的伤害和设备的损失,还可能诱发煤矿其他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是保障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诱发煤矿机电事故的致因较多,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着手,重点实施科学管理、科技应用、全员培训等主要措施,实现源头治理,做到防患于未然,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1. 科学管理、预见隐患、积极预防
  
  在日常生产中运用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采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1)在日常生产中必须坚持以《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为指导,自觉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倡"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的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科学、标准地制订各岗位的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对煤矿生产过程实施控制、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把煤矿生产的全过程出现的问题,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预防,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质量互变"客观规律的指导作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引起质变,质变和量变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而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始终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暂时不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但随着隐患的积累,若不及时根除,必然酿成重大事故.因此建立标准化的设备管理制度,科学的设备保养措施,严格的设备检查方法是必要的.按照设备的四检制(班检、日检、旬检、月检)要求对所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有计划、按步骤、全方位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
  3)严格执行《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安全规程》、《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标准,做到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化的安装、标准化的使用、标准化的维护和检修.通过制订实施各岗位、各环节的标准化措施,为设备运行提供一个标准的运行环境,使设备得到精心的维护保养,抑制煤矿机电事故隐患的滋生,消除产生煤矿机电事故的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率.
  
  2. 应用科技手段,实现煤矿机电设备本质安全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是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根本途径,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机电设备本身具有安全性,实现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超前预防.
  1)由于煤矿生产的安全特殊性要求,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要有足够的强度、严格的防爆要求和完善的电气保护.由于井下空气湿度大,电气设备受外力作用使绝缘破坏,易发生触电、漏电、短路故障.该故障的存在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等危险,因此《煤矿安全规程》第 445 条规定,井下电气设备选择矿用防爆型设备.
  2)由于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纷繁复杂,包括认识、疲劳、磨损、检查和维护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及其他因素.通过事故分析,查找事故的直接原因,在确定了事故因素的同时,把事故原因反馈到设计阶段,进行设计修改,实现设备的升级改造,制造更加本质安全的设备.因此要做到:
  ①不断改进实现生产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机械化、自动化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煤矿机电设备本质安全的必然要求.本质安全要求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就是通过合理分配人一机功能,适应人体特性、人机界面设计、作业空间布置等方面,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性和可靠性,使操作者的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降到最低,从而减小操作差错.
  ②实施本质安全的重要措施就是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安全防护、联锁安全、控制安全、自动安全、隔爆安全、可调安全、自动调节安全、跳闸安全、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③总结分析是预防事故的一个重要阶段,吸取事故教训有利于措施制订的针对性、有效性.
  3)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必须运用安全生产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可能性,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设计时遵循"人机合一",实现人的各种特性与机器功能的最佳匹配.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就是本质安全化的具体体现,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事故.
  
  3. 确立终生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
  
  提高安全意识追溯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根源,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不安全行为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要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主要采取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两方面对策,旨在通过全员培训和特种作业培训,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控制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1)机电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差,会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就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体现了安全管理的广泛性、全面性、群防性的特点.要求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守安全"的目的,从整体上普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按照《矿山安全法》第 26 条规定,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只有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源上预防事故.然而,在煤炭行业中有些单位不重视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的迫于应付和"走过场",忽视安全培训,轻视安全教育,对事故的预见性较差,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必须坚持和确立全员培训的目标.
  2)煤矿机电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除了要进行通用性的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外,还必须进行特殊工种岗位培训,特种作业操作实体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通过培训考核,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煤矿机电事故的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作业人员的培养要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操作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较好的人员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并定期进行考察、考核、调整.重大危险岗位作业人员还需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训练,有条件的单位最好能对作业人员进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测定,避免由于作业人员先天性素质缺陷而形成安全隐患.
  3)培养作业人员高度的安全责任心,缜密的态度和职业规范,在培训中要熟悉相关的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关于设备、设施、防止工艺参数变动及泄漏等方面的危险、危害知识和应急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强对新进入岗位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加强对转岗、复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经常性地进行每天班前、班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目标,安全技术规程的学习和教育.逐步规范全过程安全作业的行为,提高自觉防范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意识,实现对机电设备事故的主动预防.
  
  结束语
  
  总之,进行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一定要从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只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坚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树立"缺陷和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行、有患必除",才能实行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目的.只有加快煤矿机电设备现代化、自动化的进程,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目标,才是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根本方法和最佳途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