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外派海员跨文化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航海教育研究 作者:冯琳琳;赵春生
发布于:2020-05-09 共9602字

  摘    要: 为研究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状况,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6名刚刚结束实习的外派海员,旨在调查外派海员实习生的跨文化交友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使用问卷法调查50名外派海员,旨在了解外派海员跨文化人际交往总体情况,从而对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由于人员流动性强、语言能力不够、文化冲突等,外派船员与外国同事普遍缺乏深入交流;交往过程中存在等级鲜明的特点;往往通过以国别划分的“小团体”来获得归属感;“互惠型交友”成为外派海员的交友价值取向。相关专业需要重视外派船员英语交际能力,以消除语言障碍,并开设跨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增加对不同文化习俗的理解。

  关键词: 外派海员实习生; 跨文化人际交往; 文化冲突; 语言能力; 访谈; 问卷调查;

  一、引言

  跨文化人际交往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行为源和反应者之间的交际[1]。学者Samovar和porter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当信息发出者是某位文化的成员,而信息接收者是另一种文化成员”时,就是跨文化人际交往[2]。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蔓延,国家之间在经济和教育上交流越来越多,跨国公司陆续建立,留学热持续高温,跨文化适应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目前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为境内外留学生,如陈向明教授使用扎根理论法研究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考察人际互动中的交往特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交往过程中在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变化[3]。另有研究发现在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很难发展亲密的友谊,两者交往停留在浅显层面,多表现为点头之交,没有深入的思想交流[4]。这和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对韩国留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发现中韩学生互动频率低、交往程度浅,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紧张,易产生误会[5]。已有研究显示,刻板印象、语言能力、文化距离以及惰性心理都会成为影响跨文化人际交往水平的重要因素。

  《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规定》第2条中对外派海员有明确定义:外派海员是境内企业派遣到外国籍或港澳台地区籍的船舶上提供劳务并进行管理的中国海员[6]。从这一定义能看出外派海员处境的特殊性,海员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织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要想融入其中,困难可想而知。许多外派海员正是因为无法忍受文化差异造成的孤独感而选择了放弃,坚持下来的海员也时常感到与其他海员之间因文化背景差别太大而造成的隔膜和不适[7]。
 

外派海员跨文化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对外派船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派船员的心理健康方面。如学者谢鸣[8]对上海外高桥口岸的600名国际海员(其中包括外国外派船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问卷表的形式记录其自觉症状、工作环境等因素,发现国际海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上与普通人群组成的常模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海员的心理健康指数较低,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呈现一致性。张晓[9]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246名远洋海员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远洋船员的阳性总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外派海员的跨文化人际交往情况却没有得到重视。研究聚焦外派海员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其跨文化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将北京XYS船舶有限公司的海员作为研究对象,共有56名外派海员实习生参与研究。其中访谈对象6名,由于海员职业的特殊性,6名均为男性,年龄在24~26岁之间。本文对受访者做匿名处理,分别赋予其编号A—F以保护受访者隐私,6名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问卷调查对象为50人,其中,航海技术专业24人,轮机工程(管理)专业18人,电气工程专业7人,其他专业1人;学历为研究生的2人,本科生21人,专科生25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为2人;英语口语掌握程度熟练的7人,比较熟练的19人,英语水平一般的22人,不熟练的2人。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二)研究工具

  1.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主要涉及外派海员个人简要介绍、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经历(包括困难)、对经历的解释与建构、跨文化教育接受情况。在确定基本框架后,与两名外派海员实习生进行半结构交谈,在此基础上对访谈的问题进行细化。

  2.调查问卷

  为了进一步验证访谈结果,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主要涉及英语水平、交往的程度评价、交往内容、交往人群以及影响交往的主要因素等。

  (三)研究过程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深度访谈6名外派海员,旨在调查外派海员实习生的跨文化交往及交友特征及他们对于这段经历的理解。另外,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问卷发放,研究共发放5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主要采用扎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分析步骤是:转录与核验、意义还原与断句、第三人称转化与简化、开放编码、核心编码,接着进行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在深入分析阶段本研究将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相结合,具体表现在:首先对一名外派海员实习生进行案例分析,接着通过几个主题对所有外派海员实习生的跨文化人际交往状况进行类属分析。另外,对所收集的量化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主要目的是对深度访谈结果进行进一步反思和佐证。

  三、结果分析

  (一)一位外派海员实习生的个案调查

  在本研究所调查的6名实习生中,C的故事最具有代表性,他的经历可以为其他实习生的情况穿针引线,同时体现本文接下来讨论的主题。因此,以外派海员实习生C为例完整地、动态地呈现其跨文化人际交往经历。实习生C来自湖北武汉,2015年进入武汉某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他于2018年2月21日第一次上船。

  (1)人员流动频繁难有好朋友

  在交友方面,他觉得船上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存在好朋友。船上人员流动很快,没有人会在同一条船上做一辈子,所以船上的朋友只是短暂的,他觉得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彼此能聊得来、没有矛盾的都叫所谓的朋友。他实习的时候主要跟水手或者机舱的人员交往,跟一个缅甸的水手关系较为密切。平时船靠港的时候危险性比较高,他认为朋友的表现是彼此协调、互相关照,时刻注意到对方的安全。

  (2)做不到“入乡随俗”

  对有些风俗难以接受。他和朋友几乎没有正面冲突,但水手开玩笑时会竖起中指。刚开始他很吃惊,因为他的观念里如果是好朋友的话就不应该做出这么粗鲁的举动。吃饭时,他看到水手用手抓饭,一般不会一起吃,只会不动声色地快速吃完后走开,他接受不了成年人用手抓饭吃。

  (3)发自肺腑却遭到拒绝排挤

  在船上,他和一个乌克兰籍二副因为一句话发生过矛盾。他对二副说:“I will treat you as well as my girlfriend.”二副听了非常生气,怀疑他的性取向有问题。他解释也不奏效,二副一直耿耿于怀,从那之后他们之间就有隔阂了。二副看他不顺眼,找他麻烦,那几个月他过得很煎熬。他觉得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么说很正常,只是表示双方关系很亲近。所以在他看来,这是文化差异。

  (4)交友观的变化

  他在船上和岸上的交友观不同。他觉得在船上责任感很重要,因为船员是风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所以他的朋友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其次,他的朋友一定要开朗,因为船上是个封闭的空间,交往的趣味性很重要。而在岸上交朋友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每个人主要对自己、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即可,对朋友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责任意识。他在船上工作时间久了,在家基本上不交朋友。

  (二)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问题分析

  1.交流不深入: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普遍特征

  根据受访者对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描述,“交流不深入”是普遍存在的情况。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的外派海员实习生对“我和外国同事除了工作之外,没有过多交往”这一表述同意或基本同意。实习生C认为船上的朋友只能算是同事,他们之间并没有深入交流,他想跟外国人无话不谈,但是做不到,有一些东西因为语言差异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特别是深层次的东西。

  对于“如何算是深入交流”,实习生A和E将“谈及个人隐私”作为重要标志:

  一个人如果向你谈他的家人、他的隐私,可以向我倾诉他的苦水,这就表明他已经向你敞开心扉了。(实习生A的访谈记录)

  (我和他们的交流)一般不深入,偶尔一两次会涉及比较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家庭、爱情、钱、未来、工作。我跟他们也就是一般朋友,不会分享自己的隐私。(实习生E的访谈记录)

  这反映出中西方隐私观念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阻碍外派海员的跨文化人际交往。隐私被界定为“个体或群体防范外来‘接触’和干扰的一种保护观念和机制”,又分为个体隐私和群体隐私。群体隐私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极端重要,而个人隐私常常被用来交换以建立友谊关系。中国人与同行的人打招呼、聊天倾向于打听家庭、经济收入等“私事”,那是因为同行的陌生人是潜在的朋友,极有可能成为“圈内人”,圈内人自然是互知底细,不必隐瞒[10]。上述实习生A和C的访谈记录也体现出两人对外国同事向自己袒露家庭、个人经历、爱情等“个人隐私”的期望。然而相比之下,西方人则注重个人隐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不愿提及个人私事[11]。

  除此之外,语言能力和时间因素也是“交流不深入”的主要原因。交流中使用自己比较熟悉的语言符号才能自如地表达情感,而英语作为交流的桥梁,对于双方而言都不是比较熟悉的语言。他们在沟通过程中需要努力地进行语言转换,维持英语的交谈使双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情感的表达与流露需要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需要以熟悉的语言系统为依托。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随着韩国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障碍会逐渐减小,语言水平越低则交往障碍越大[5]。另外,外派海员实习生一个合同期是6个月,受访者也提到“我们最多也只是6个月的朋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船上人员的流动性使其无法与外国人建立长久的关系。

  2.等级分明:外派船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特殊形态

  “等级”是指事物的高低次序,在外派海员跨文化交往中主要表现为职位的高低以及国家间贫富差距、国际地位的不同,这两者影响个体对交往群体的选择以及对待跨文化冲突的态度。

  本文的访谈对象是高级船员实习生,其上有高级船员(轮机员、驾驶员、船长),其下有普通船员(水手、机工)。外派船员在船上的跨文化人际交往表现出等级分明的特点,与上司的交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因为职位保持距离感,另一种是因为职位产生交往意愿。而对于自己的下级普通船员绝大多数表现出不理睬,拒绝与其交往。有四位实习生谈到了自己的做法:

  船上还有非常大的一个群体,是我们的领导。船上的等级是非常分明的。领导只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玩,下班之后也不会主动来找我们,所以我们和他们的交往也是比较少的。(实习生A的访谈记录)

  我基本不理睬普通船员,他们让我拿工具,我就不拿,跟他们基本上没有交流。跟师傅交流的比较多一点,主要是工作上的交流。在休息时间主要是和相同级别的船员一起玩。船上还有乘客,乘客挺友善的,我们会带他们参观船,会一起吃饭。(实习生C的访谈记录)

  二副、大管轮他们对我也挺好的,但是我们不算是朋友,就是很普通的交往。他们是我们的上级,我跟他们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是表面上有一些交往,并没有深入交流。(实习生D的访谈记录)

  国家的贫富差距、国际地位不同,在跨文化交往中会出现一种“权力关系”,这使双方处于不对等状态,除了国家的因素之外,个人因素也导致自卑感[12]。

  我主要是和XXX(国家名)人在一起吧,不会和XXX(国家名)人在一起玩。他们学历比较低,思想也比较落后,有点看不起他们,在心里面鄙视他们。(实习生E的访谈记录)

  欧洲人像XXX(国家名)人,他们自视高人一等,明显感觉到他们觉得自己国家人比较优秀,感觉有时瞧不起我们亚洲人,并不只是针对中国人,他们瞧不起所有亚洲人,觉得亚洲人不如他们欧洲人。那些欧洲人明显是不和XXX(国家名)人交往的,但对中国人相对还好一些,毕竟我们中国还比较强大。(实习生D的访谈记录)

  在权力关系中,一方面,每个参与者都力图减少其他参与者的自主余地和自主性,从而使得其行为具有较大可预测性;另一方面每个参与者都在力图系统地保护自己的自主领域和自由余地,而且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自主领域和自由余地,以减少自己行为的确定性[13]。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权力关系在面临文化冲突时最终指向达成怎样的行为共识———该遵从谁的文化、怎样的文化。在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中,国家背景力量强的个体或者领导层所属的文化圈子往往占据优势。例如,A在访谈中提到,领导层的文化是主流文化。当船上的领导层文化与自身文化发生冲突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服从领导层文化的行为方式。比如,在烧烤活动中,A发现外国同事“各顾各的”,不主动烤东西给领导吃,虽然他想先烤好给领导,但是看到这种情景就抑制住了内心的想法,他选择观察模仿身边人的做法。可见,A是通过模仿习得主流文化规范,而对自身原本的规范选择抑制。

  3.小团体:外派船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支持与对抗形态

  船员处境特殊,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织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在这个小型“联合国”中,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小团体”往往以国别为划分依据,正如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绝大多数外派船员(52%)会选择向船上的中国人倾诉;相比之下,只有6%的外派船员实习生会向船上的外国人倾诉。这也是“小团体”给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个体带来的支持力量。外派船员实习生C表示中国人在一起比较有归属感:

  下班时间跟外国人虽然在一起交流,但会觉得没有一种归属感,感觉交流时对自己的心理触动不大;跟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挺好的,我们在一起玩、一起吃,觉得没有和这个世界隔绝。第二条船上都是中国人,一起讲中文,归属感比较强一点,就不那么想家了。(实习生C的访谈记录)

  其次,“小团体”也表现出对抗性。E在船上曾经受到一位船员的欺负,被欺负之后就只能忍气吞声,无法直接表达对抗情绪,因为害怕受到“小团体”的集体欺压。受访者A也提到:

  最常见的就是会和自己国家的人在一起形成小团体。我的一个朋友就和XXX(国家名)的小团体发生过矛盾,因为那个家伙性格比较强硬。XXX(国家名)小团体里面有老大,还挺强势的,然后他们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我跟他们倒没有肢体冲突,主要是语言冲突。船上就我们两个中国人,我们俩都是实习生,也没什么权力,只能互相安慰、苦苦挣扎了。(实习生A的访谈记录)

  总的来说,“小团体”的存在对于外派船员的生存来说有利有弊,会给外派船员带来归属感,但使他们容易产生“惰性心理”,因为个体倾向于选择比较轻松的语言及文化环境进行交往。正如兰州大学刘莎[14]的研究所述:外来者倾向于用自己固有的文化方式来行事,不愿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和行事习惯,因此会寻找相同文化群体进行接触,而这样的行为取向阻碍了外派海员的跨文化人际交往。

  4.互惠型交友:外派海员实习生的交友取向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所有的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会希望获得某种利益,作为回报,也带给他人利益。交换的东西涉及物质、精神财富等[15]。在访谈中,每个受访者都谈到了友谊的条件,其中多数人提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为我提供帮助”是友谊的必要条件,以下受访者的访谈记录片段均说明了这一点:

  他非常有经验,对我的培训比较系统化,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给我讲了很多东西,无论是专业方面还是平常生活方面。感觉他比较真诚吧,他业务能力比较强,这个方面比较重要,跟他在一起我能进步。(实习生B的访谈记录)

  有一次我过生日的时候,铜匠跟大厨商量专门给我一个人做了个烤鸭,放在我房间。他是偷偷给我做的,没有经过船长的同意,我觉得他们挺关心我的。我们之前玩得也挺好的,但是从那件事开始我觉得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把我当作朋友。船上就我一个中国人,他们玩的时候都会叫上我,怕我落单。(实习生D的访谈记录)

  比如说你工作比较辛苦的时候,他们会主动让你休息,主动关心你,这让我感觉就是朋友了;船上的大厨做饭非常不好吃,我的领导每次一上岸就会带我下船去吃一些好吃的。这些是最简单的例子。(实习生E的访谈记录)

  以上片段中提到了很多作为朋友必须具备的特质,比如业务能力强、乐观开朗、乐于助人。之前提到过外派船员实习生与外国人达不到精神上的交流,可以看出交往停留在“互惠”层面,是一种缺乏理解的“互惠型”交往。哈贝马斯建立交往行为理论体系,将焦点转向理解论,提出交往是以我们的“生活世界”为背景,个体使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相互状态和各自计划的工具,以期行动上达成共识,相互理解是交往的核心,而语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6]增加对彼此文化背景的了解,走向基于相互理解的跨文化人际交往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5.应对文化冲突: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必经之路

  文化差异影响群体的交往方式,在跨文化人际交往过程中,文化差异常常会引起群体间的冲突。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的外派海员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会因为礼仪习惯的不同而产生负面情绪,44%的海员曾因为价值观不同和外国人发生冲突,46%的海员认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会阻碍跨文化人际交往。

  实习生F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遇到了饮食习惯差异的困扰:

  船上的印度人吃饭用手抓,他们整天吃鸡肉,吃咖喱饭。我们几个中国人就在那边看着,和他们说话他们不怎么听得懂,看表情觉得怪怪的。还有我吃饭时候会发出声音,老外也觉得怪怪的。有一次我跟老外一起吃饭,他说了句让我很尴尬的话:你让我抓狂。(实习生F的访谈记录)

  实习生C因为人际距离的差异和一位同事关系破裂:

  在中国,如果我想对你好可能会这样调侃“我对你就像对我女朋友那样”,这在我国文化里应该算是一个正常表达,如果你这样对我说,我应该会感到很高兴。但是,我对一个乌克兰二副说这句话,他就非常生气,他怀疑我的性取向有问题并一直耿耿于怀。我那几个月都很煎熬啊!(实习生C的访谈记录)

  文化差异导致中国与外国船员在相处过程中的正面冲突或者隐性冲突,一定程度上阻碍跨文化人际交往。在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上,对比以往研究可以发现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对交往质量的影响呈递减趋势,这几位外派海员都能够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并能够理性看待、包容理解。

  当时就感觉,这就是差异吧。文化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体制里,人与人之间确实是有差距的。(实习生B的访谈记录)

  这就是文化的不同,我们都知道这一点。这与个人无关,这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我们就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我只想知道你们的文化,你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也想让你知道一下我们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不是小孩子了,也不会说谁对谁错。(实习生A的访谈记录)

  我又不好意思说别人,因为人家的风俗就是这样。我不能以我的标准去衡量其他人,我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事情,他们国家他那个地区都是这个习惯,如果说他们他们肯定会不高兴呢,彼此包容。(实习生D的访谈记录)

  四、结论与启示

  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特征表现为:交流不深入、等级分明、存在“小团体”现象、交友取向为“互惠型”。而英语交际不熟练、文化冲突成为影响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外派海员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消除语言障碍

  目前外派海员资格考试在语言能力方面要求较低,且没有针对外派海员的英语交际能力设置准入门槛。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对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开设外教课,采用情境对话的教学形式,但学员参与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外派海员的专门培训。因此,需要提高外派海员英语交际能力的准入门槛,以考试为导向,提升外派海员口语交际能力,为跨文化人际交往扫除基本障碍。

  (二)开设跨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增加对不同文化习俗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受访者表示在学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跨文化教育,并且职前培训也没有涉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课程,他们对于异国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电影、网络、杂志等媒介。因此,外派海员的跨文化教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跨文化人际交往过程中,48%的外派海员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会因为礼仪习惯的不同而产生负面情绪,44%的海员曾因为价值观不同和外国人发生冲突,46%的海员认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会阻碍跨文化人际交往。因此,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涉及不同国家种族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政治与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另外,需要关注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程度,促进文化习俗从“单向导入”到“双向理解”。外派海员A表示自己以前就知道很多外国人有宗教信仰,但是在交往过程中还是发生了冲突:

  我们两个在信仰问题上发生过分歧。他觉得世界上有上帝,但是我觉得没有上帝。我们俩后来就开始争论,声音越来越大就吵了起来。他说我这是谬论,我说他是无稽之谈。

  同样的,C在谈到缅甸人“手抓饭”时说:

  我看他们用手吃饭,只会不动声色,我平常吃饭比较慢,如果看到他用手吃饭,我就会吃得很快,然后从他的面前消失。我又不能让他消失,所以我自己消失算了。

  C知道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但是对这种文化还是表示不理解。可见,虽然现在对于异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没有做到“理解”,仍然成为跨文化人际交往的阻碍因素,因此跨文化教育要将文化差异从“文化知识”向“文化理解”层面过渡。有学者提出“文化移情”的概念,移情是指在承认文化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消除文化差异与环境背景的分离状态,设想自己处于他人的立场中,对文化差异进行充分理解,从而因体验他人的经验而产生愉悦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还能恢复原来的心理状态,看到自己原有的文化。[17]

  (三)优化管理,增加对交往行为的关怀与干预

  人际关系对外派海员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而目前缺少对外派海员交际的必要指导与干预。建议多方合作,协助外派海员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刻板印象、偏见以及歧视存在于群体交往中,构成跨文化交往障碍,也是个人难以跨越的鸿沟。刘宏和赵欣[18]通过实证考察发现“延伸交往”可以为群体间融合交互提供新的思路。“延伸交往”并非直接交往,而是当个体看到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建立了友谊并成为朋友时,人们对外群体的态度可能发生积极的转变。这也为外派海员跨文化人际交往提供启示,通过“延伸交往”的前铺,可以减少外派海员的交往阻力。因此,一方面相关职能负责人应加强与外派海员实习生的交流、沟通与心理建设,另一方面为外派海员与船上领导、同事的交往搭起良好互动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潘晓青.美国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适应质性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4,36(08):74-81.
  [2]蔡荣寿,金芳颖.跨文化交际通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243-244.
  [3]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周源.在华留学生人际交往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5]张鹿.中韩本科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规定[EB/OL].(2005-12-23). http://www. mofcom. gov. cn/article/swfg/swfgbi/201101/20110107352444. shtml.
  [7]崔乃霞.挑战在前,家在后中国外派海员生存现状调查篇[J].中国海事,2011(08):5-7.
  [8]谢鸣,俞秋蓉,王征.上海外高桥口岸国际海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5,38(01):42-45,58.
  [9]张晓,周元丽,曹春景.远洋船员SCL-90测试结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2):803.
  [10] 何道宽.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62-70.
  [11]陈恒汉.为了忘却的记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37-138.
  [12]马丽卿.海洋旅游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147.
  [13]张银岳.社会行动的逻辑:传统的以及当代的视角[J].桂海论丛,2009,25(06):80-83.
  [14]刘莎.在京韩国人跨文化人际交往特征分析—对望京“韩国城”居民的田野调查[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5]张宏如.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 2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8.
  [16]王添淼.“实然”的声音——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交际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37-38.
  [17]沈骑.论跨文化教育的移情[J].教育评论,2008(02):43-46.
  [18]刘宏,赵欣.积极的“延伸交往”对群体间态度的影响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7(02):119-127.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冯琳琳,赵春生.外派海员实习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20,37(01):96-10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