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从众心理论文(优秀范文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0-03-17 共6509字
  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下面是从众心理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从众心理论文第一篇:《啥是佩奇》走红背景下网民的态度与心理特点
 
  摘要:近日, 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官微发布了一款时长约6分钟名为《啥是佩奇》的宣传短片, 该片讲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深山里的留守老人李玉宝, 为了给城里的孙子准备春节礼物, 问遍全村啥是佩奇的故事。最终, 李玉宝的执着化作了过年团圆时的甜蜜。该宣传片一经发布便刷爆社交平台, 成为了近些年来最刷屏的爆款宣传片, 同时也成为了网民热议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啥是佩奇》走红展开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网民心理特征。
 
  关键词:《啥是佩奇》; 实证研究; 网民心理;
 
  一、绪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网民们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中, 围绕网络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来表达出自身的情感态度。因此, 分析热点事件背后的网民的心理便成为探究热点事件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选择《啥是佩奇》刷爆社交平台这一典型的网络热点事件, 以网络问卷为调查法为研究方法, 通过对问卷内容和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该短片背后的网民心理特征。
 
  二、网民对《啥是佩奇》的态度的实证分析
 
  (一) 调查对象
 
  调查问卷的研究对象为网民, 随着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传受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 在这样一个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时代, 网民对热点事件讨论的参与热情飞速上涨, 所以网民便是《啥是佩奇》这一热点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二)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次调查共回收249份, 其中有效问卷223份, 本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受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职业、年龄、户籍等。第二部分:受调查者了解《啥是佩奇》短片的渠道。第三部分:《啥是佩奇》对受调查者的影响。
 
  (三) 数据分析
 
  1. 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的有效对象为223名网民, 其中女性占64.89%, 男性占35.11%。学生占总体比例的36.72%, 而上班族占51.47%, 待业及其他占11.81%.小于19岁的人数占9.83%, 20岁到29岁之间的人数占32.74%, 30岁到39岁之间的人数占38.7%, 40岁到49岁之间的人数占12.37%, 50岁以上的人数占6.36%.城市户籍的人数占53.7%, 农村户籍人数占46.3%.
 
  2. 被调查者了解《啥是佩奇》的渠道
 
  据调查问卷显示, 43.73%的调查者是通过微博平台了解《啥是佩奇》短片的, 38%是通过微信朋友圈中的转发渠道观看该短片, 而15.35%通过朋友及周围人的谈论中了解该短片, 2.92%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该短片。
 
  3.《啥是佩奇》对调查者的影响
 
  根据问卷的结果显示, 网民在观看《啥是佩奇》之后, 讨论宣传片中表达的亲情所占的比重为32.65%, 26.3%的网民言论关注《啥是佩奇》衍生作品, 18.4%网民言论讨论城乡差距, 12.74%的网民言论称赞宣传片的艺术水平, 6.39%的网民言论分析宣传片对电影正片的影响, 3.52%的网民言论表达其他观点。
 
  三、《啥是佩奇》背后网民心理特征分析
 
  (一) 分享心理
 
  从分享心理动机来看, 《啥是佩奇》短片重点满足了网民呼吁与倡导的动机, 网民通过转发《啥是佩奇》或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该短片内容, 来与他人分享自己对宣传短片中所展现的情感的支持态度, 引发其他人的共鸣, 并呼吁和倡导大家常回家看看, 多多关心父母家人, 并且通过回帖量以及评论点赞量实现个人的社交需求。
 
  (二) 从众心理
 
  《啥是佩奇》在微博上的疯狂转发以及在微信朋友圈的刷屏现象更是充分体现了网民的从众心理。网民依托微信朋友圈病毒式的传播能力和爆炸式的传播效果, 使得《啥是佩奇》短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 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增强了该短片传播时效性, 扩大了短片的影响力。《啥是佩奇》在朋友圈刷屏这一网民的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微信朋友圈这一强关系联结。首先, 人们更易于相信熟悉、亲近的人所发布的信息, 朋友圈作为一个熟人群体满足成员关系较亲密的条件, 朋友圈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其次, 朋友之间较于陌生人之间更有趋于相似的价值观取向, 朋友圈成员对于事物的态度更趋向于一致, 使其在关注的信息内容与发布的信息内容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三) 情绪的自我宣泄心理
 
  《啥是佩奇》短片中“只为孙子一句话, 爷爷问遍所有人”、“想尽办法去无功而返, 眼看不能为孙子准备新年礼物, 爷爷焦急万分”、“新年鞭炮响起, 爷爷跑到山头电话询问, 却听到儿子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之后的无比失落”以及“除夕夜, 爷爷在城里阖家团聚时, 兴奋地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孙子”等场景使得观看者尤其是在城市打拼的年青一代产生深刻的共鸣, 网民们转发、评论该影片也是一种同宣泄自身的情绪的方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宣泄着对父母无私付出的感恩、对团聚的期望, 在农历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刻, 《啥是佩奇》给了大众一个回家团圆的理由, 而短片中的那只用鼓风机做的佩奇, 就是瓦解双方心理防线的最好的方式, 同时也是网民宣泄自身情绪的一种手段。
 
  四、结语
 
  《啥是佩奇》作为2019年开年爆款短片, 一经发布便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得到部分网民对《啥是佩奇》短片热议的焦点问题的关注程度, 分析该短片走红背后体现的网民心理特征, 包括分享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情绪的自我宣泄心理, 从而对《啥是佩奇》这一网络热点事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婧.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特点及网民心理探究[J].安徽文学, 2018 (5) .
  [2]牛新权.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心理效应分析[J].政工研究动态, 2009 (16) .
 
从众心理论文第二篇:从众行为的概念、成因及干预策略
 
  摘要: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从众行为发生。一个人, 当他以个体身份出现时, 道德和良知往往能阻止其行不义之举。而形成集体之后, 他们可能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 道德和良知突然失位, 感受到了集体赋予他们的力量, 便开始突破底线。在分析阐述了从众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所产生心理原因, 并就理性从众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从众行为; 网络舆情; 理性从众;
 
  一、概述
 
  著名日本交响乐团指挥家小泽征尔于1959年参加了在贝桑松世界指挥大赛, 并一战成名。演奏中, 小泽征尔发现乐谱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 并提出疑问。然而, 在座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是小泽征尔自己的错觉。这让小泽征尔不免也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 但当他再次阅读乐谱时, 他还是向陪审团坚持乐谱有误的想法。这时, 陪审团集体向他致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陪审团故意设下的陷阱, 在这比赛中, 只有他坚持了乐谱有误的判断, 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试想, 若小泽征尔没有坚持己见, 而是听从了权威人士的话, 改变自己的认知, 继续演奏, 试问小泽征尔还会赢得贝桑松指挥大赛的第一名吗?从众的力量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小至无法影响一个人的想法, 大至可以影响一个社会。
 
  孤立的个体很清楚, 当在孤身一人时, 即使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 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 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 并且屈从于这种诱惑。制约、良知也会被摧毁。当然, 群体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孤立的个人可能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 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 甚至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群体常夸大自己的感情, 因此它容易被极端感情所打动。演说家的出言不逊, 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 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也往往都是感动群体的捷径。理智的统治者大多会选择从众性统治, 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 也许不是理智的选择。要想掌握这种本领, 智力或推理也许并非最佳的选择。不管刺激群众想象力的是什么, 采取的形式都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 并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 或仅仅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
 
  二、网络舆情的从众行为
 
  互联网时代到来, 其方便性使人们更容易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浏览的资料和信息, 开阔人们的视野, 充实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有共同目的、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通过媒体平台共享资源、交流心得, 自成一群, 这便是网络群体。网络舆情指以网络为媒介, 反映出网民群体的情感、认知、需求、观点等, 是社会舆情新组成的部分。通过社交网站, 网民既是信息接受者, 也是信息发布者, 网民可以通过微博、博客等接收和随意倾诉自己的情感、想法、观点等。但另一方面, 由于操作门槛低了很多, 网络舆论环境信息真假难辨、舆情形式复杂难控, 网民所发布的信息多是受到个人的观点影响, 有失真实, 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行为暗藏于虚拟世界的各个角落, 它的突发性、发展的迅速性以及内容的外延发展都超过了人们对现实生活方面的认知。
 
  许多人都玩过类似于信息传达的游戏, 第一个人接收信息, 传给第二个人, 第二个人传给第三个人, 直到最后一个人。信息在传达到最后时, 最终信息往往已经是与原信息内容有显著性的差异, 因为信息在传达过程中会存在传播者自己的认知。现实生活况且如此, 更何况网络的信息真假难辨, 人云亦云便成了杀人于无形的武器。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 (Nick Vujicic) 也曾在演讲中提过, 民众的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理奔溃, 最终投向死亡。他曾说过, 也许你的一句话是许多人都说过的一句话, 但可能你的这句话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年, 柑橘蛀虫事件只因网民无中生有, 网民从众大肆宣传柑橘蛀虫, 导致2008年10月下旬, 原本销售量仅此于苹果的柑橘严重滞销, 湖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柑橘无人问津。直至10月21日, 四川省农业厅对此事首次召开新闻并表示尚未发现疫情点, 才打破谣言。一则网络不实的消息, 国人损失高达15亿人民币。相同, 网民也会因谣言或声誉、人气等从众地购买某样物品。刘江、朱庆华等人对我国网民网购的从众行为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人气和声誉越高, 则被购买的次数越多 (2012年) , 这便是消费从众。
 
  三、随处可见的从众行为
 
  从古自今, 人是感性的群体动物, 孤立的个体, 会将自己往某个熟悉的、认同和被认同的群体靠拢并成为一个群体的个体。从众行为会使个体更容易被某群体接受。从众行为小到网购, 大到社会, 随处可见。古语有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说的也是一种从众行为。大学中, 时常可以看见入校时随机安排的宿舍或班级, 一年左右时间, 便会出现舍友集体出席活动、集体努力学习等行为。郭奕江的《暴动的羊群》中写到, 羊是一群温顺的群体动物, 羊群都会看领头羊“行事”。书中写到, 一个牧羊人在赶羊的时候, 领头羊带领羊群往山上寻找水源, 突然在山上失足掉入水流很急的瀑布中, 其他的羊群见状也跟着跳入河中, 牧羊人费了很大的劲才阻止了要跟着往下跳的羊群。即便如此, 牧羊人还是损失惨重, 可见领头羊的选择会决定整个羊群的“生死”。
 
  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国王的新衣》里, 骗子虽然刚开始利用国王和大臣们的虚荣心, 但到后面时, 就是人民从众地附和国王的新衣是多么地美。正如商人聘请明星为自己的产品代言, 而后就开始从名人效应往从众效应转换了。从众行为往往是商人惯用的手段, 销售人员也常常在推销过程中表示某商品是明星产品, 是许多人都在用的, 以让客户对从该商品的人气度判断该商品的实用性。然而, 该如何有效避免掉入商人设下“陷阱”, 我们必须理性地分析信息的全面性、可靠性, 不以人气和声誉为购买标准, 增加自己的知识更能帮助自己分析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不盲目地受销售人员的暗示, 盲目购买所谓“高人气明星产品”。
 
  身为国之栋梁的青少年们, 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青少年就业选项是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政治家等都关注的问题, 择业从众则是专家们要面对的首要敌人。所谓择业不只是学生选择从事什么工作, 也是学生选择什么专业的决策。中学时常常可以看到同家乡的孩子往往会一起上一所大学, 选择一样的专业, 而非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心理学家针对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做出许多与择业有关的量表, 但仍很难降低学生的从众行为, 导致学生为了与自己好朋友在一起而选择了不符合自己兴趣、能力、性格等的专业或工作。因此, 校方在帮助学生择业时, 需要让学生理解从众效应的存在, 并且劝解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工作。
 
  从众是群体动物的适应手段,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完全避免从众行为, 但我们应该要知道如何当一个理性的从众者。校方在教案设置上, 应该要设置相关的心理教学方案, 让学生知道如何理性、正确地从众, 避免成为有心人的利用对象。此外, 社会媒体在传播消息时也应该要先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避免传达错误的信息, 更应该避免诱导网民传播错误信息。政府也应该设立网络调查专案小组, 针对一些不实的谣言进行处理和止谣, 避免出现类似橘柑蛀虫事件的再次发生。不但如此, 媒体在做宣传时, 应该呼吁网民理智地看待事情, 不应以暴力处理事件, 不报不实之传闻, 要知道蝴蝶效应往往就是源于一件小事。
 
  四、理性从众
 
  作为社会人, 理性从众不但有助于个体更快适应环境, 还可以增进社会和谐。从众是一个社会人不能避免的行为, 一个理性的社会人应该看清事情的本质再决定是否从众, 而非盲目地跟随主流, 最终造成蝴蝶效应, 引发更大的祸端。
 
  从众行为本身是中性的, 适当且恰当地从众会让个体更加快速地融入并适应环境。室友们都去健身, 而只有自己在房间里打游戏, 久而久之室友们的话题增多了, 自己却很难融入室友间的友谊;相反, 若大家都一起去健身, 在过程中一起成长, 一起追求健康生活, 室友间的相处也更加和谐, 对宿舍的归宿感也更强, 也更容易获得亲密感摆脱孤独感。除了刚刚从众获益, 还有消费从众也会让人在心理上感到平衡。一个人买了一个股, 若股为熊股, 则心有不甘;若从众地跟一群人无意间买了熊股, 则有亏损的不只有自己还有别人的心理安慰。
 
  此外, 孤独个体不做的事, 从众地成为群体的个体, 即使做从众做有违伦理的事, 个体也会从心底认为自己所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 只因个体所属的群体给予的精神支持让个体有动力去完成所谓“伟大”的事, 更不会认为自己是“异类”。相反, 孤独的个体, 会因周围没有人支持自己而制止自己去做有违伦理的事, 以免自己成为“异类”。或许, 避免成为“异类”就是大多数人从众的因素, 毕竟“异类”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异类”, 他们不理会世俗眼光, 特立独行, 坚持自己的坚持。而这些“异类”中, 有的最后获得了大家的赞同并成为英雄。印度著名女拳击手Mary Kom坚持己见, 在一个女生就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学习拳击的社会里, 勇敢地坚持自己, 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终成为了唯一当时一个世界女拳击冠军。但是, 要特立独行也要有独到的眼光和想法, 在坚持自己想法的同时也要增加自己的可以独到的资本。Mary Kom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不断通过努力坚持打拳, 身体力行地告知全世界女生也可以打拳击, 空有想法而不实行不努力是不会使Mary Kom成功的。
 
  由此可见, 盲目地从众和盲目的特立独行都是不行的。不随意盲目的从众, 增加知识储备, 建立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 不使自己太容易受到环境暗示而从众。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是好事, 但不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便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坚持己见, 空口说白话, 纸上谈兵相等于盲目的特立独行。
 
  参考文献
 
  [1]郭奕江.暴动的羊群——浅析网络舆情中从众行为及其引导[J].观点, 2014, (37-38) .
  [2][法]勒庞著.文筝译.乌合之众[M].2013.
  [3]李云捷, 伍永亮, 张同航.从众行为的心理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31) :75-76.
  [4]王朝辉, 李心丹.从众行为与“波动性之谜”[J].宏观经济研究, 2015, (04) :80-89.
  [5] 柏芳平.群体决策中从众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10, (06) :31-37.
  [6]云祥.“路西法效应”与刑讯逼供——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刑讯逼供[J].西南是有大学学报, 2013, (01) :71-74.
从众心理论文(优秀范文8篇)
第一篇:《啥是佩奇》走红背景下网民态度心理特点 第二篇:从众行为的概念、成因及干预策略
第三篇:不同人际信任状态下从众行为倾向分析 第四篇:创新产品新颖性和实用性评价上的从众效应
第五篇:社会从众的神经结构基础与参与神经系统 第六篇:不同氛围“从众” “不从众”诱发脑电差异
第七篇:儿童从众现象成因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八篇: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