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行人乱穿马路行为调查与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12 共323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行人交通违规行为心理探究
  【第一章】造成行人违规行为的潜在心理研究绪论
  【第二章】行人违规过街行为及其心理成因分析
  【第三章】行人乱穿马路行为调查与分析
  【4.1】国内外行人违规行为管理概况
  【4.2】预防行人违规过街行为的有效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行人违规行为治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行人违规过街行为调查与分析

  行人违章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行人的违章行为受其心理活动的支配,因此,为了解行人违规的原因及改善现有的交通环境,进行行人违规心理调查是很有必要性的。

  3.1 调查方案设计。

  3.1.1 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行人交通违规心理的调查,了解行人违规主要是在何种心理的支配下形成的,找到行人违规的真正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心理提出不同的改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改善行人违规现象,从而减少行人交通事故、保障行人安全,为行人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交通环境。

  3.1.2 调查范围与对象。

  为保障本次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是在石家庄范围内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再将调查的人群分为学生、上班族、老年人及其他四组,方便在以后的宣传教育时组织人群,方便管理。

  3.1.3 调查时间与地点。

  为消除人们对违规调查的抗拒心理,调查选择了人们放松休闲的时间,即将调查定为周五、六、日连续三天的上午九、十点,与下午五、六点,调查人员共 10 人,共发放 300 份调查问卷,分别在学校门口、公园、银行等候区、商场、工地各派两人进行专访调查。

  对学生的调查主要集中在石家庄铁道大学与石家庄二十一中学,在学生下课或者放学期间;对上班族主要集中在银行、商场、工地等;对于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公园。

  3.1.4 调查方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是派调查员针对市民随机抽查,进行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问卷调查,由于市民可能不理解本次调查的内容,对调查可能有抗拒心理,故采用一对一专访的形式,对被调查者进行内容的详细讲解,同时强调内容一定要真实,并且本次调查没有强迫性质,均为自愿,若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不参加。

  本次调查是针对行人交通违规心理的调查,通过对易于引发违规行为的六种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省时省力等)的了解与分析,采用问卷问题提出方法中的虚拟法制定问题,即先假定一种情景,然后要求被调查者在该情景下回答问题,例如"假如红灯期间,路口直行或转弯车辆较少时,您会插空过街吗?"问卷中制定了 18 道相关问题,其中 6 道为基本信息题,但问卷中并不要求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署名,这样被调查者就减少了顾虑,并能更好的做出真实的回答。

  在后续的问题中是针对不同的心理提出不同的情景问题,让被调查者在虚拟情景中回答,而不会为了自己的违规行为感到羞愧不敢做出真实的回答。

  3.1.5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预调查时,问卷分别通过网络和纸质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出 20 份。预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对问卷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进问卷,力图使问卷中得问题不仅覆盖对行人违规过街行为心理影响因素,同时做到贴合理论和简明易懂。

  在收回预调查的问卷后,吸取个方面的意见,改进了问题中的多个不良措辞,形成了正式的问卷调查表。

  在正式调查时,共发放 300 份问卷,除去填答残缺明显不全,并剔除存在明显矛盾重复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 253 份,有效问卷率为 84.33%.

  3.2 调查数据分析。

  将本次调查数据按照学生、上班族、退休/在家老人、其他无组织机构的人员进行分组分析。每一个群组都有一个组织机构,方便之后去组织学习,同样也方便管理。

  3.2.1 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学生调查中发放 10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 92 份,将被调查的学生分为三类: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其有效的人数分别为 27 名、30 名、35 名。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1)初中生。

  初中生各个违规心理所占比例(如图 3-1 所示),从众心理占据 28%,侥幸心理 14%,冒险心理 2%,逞能心理 8%,省时省力 3%,依赖心理 6%.

  由于初中生自我判断能力较差,缺乏交通安全知识,且对危险的预知能力也较弱,因此初中生大多会成群结队或者跟大多数人一起行走,故从众心理就成为了初中生违规行为心理中最为显著的。

  (2)高中生。

  高中生各个违规心理所占比例(如图 3-2 所示),从众心理占据 23%,侥幸心理 18%,冒险心理 27%,逞能心理 6%,省时省力 9%,依赖心理 3%.

  高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行为较为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弱,但又因思想不成熟,判断能力较弱,故从众心理与冒险心理就成为了高中生违规行为心理中最为显著的。

  (3)大学生。

  大学生各个违规心理所占比例(如图 3-3 所示),从众心理占据 25%,侥幸心理 16%,逞能心理 27%,冒险心理 3%,省时省力 5%,依赖心理 3%.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而社会、家长等对大学生的关注过多的在学业及工作上,忽视了交通安全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交通违规行为的纠正,现如今由于大学生行人违规行为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已经呈现了增长趋势,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素养。

  大学生在交通违规行为中最常见的心理是从众心理及逞能心理。进入大学的学生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社会,他们既想从学校、父母及以后即将迈入的社会得到认可,不想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遭到大家的眼神攻击,又想向他们展现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在交通行为当中,这些心理也成为了大学生违规的"始作俑者",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我们要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了解到违规是错误的、不安全的、有生命危险的,同时要让他们知道若要展现自己,应该将自己好的一面显现出来,而不是通过违规这种不良行为来达到心理的表现欲望,大学生处于过渡阶段,从高中家长与老师的保护与管束下,过渡到要自己处理问题,因此在大学刚开始阶段,学生的心理就有了明显的分别,有的学生会产生孤独感,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在交通行为当中也是,害怕成为异类,因此要"随大流",从众。又在大学里恋爱的占据了大多数,并且大多数男青年都会有在女友面前逞能的本能。因此从众心理与逞能心理在大学生交通违规行为心理中占据了显著的比例。

  3.2.2 上班族调查数据分析。

  上班族广义指在大都会里任何进行通勤的在职人士,例如教师、文员、甚至劳工等。我们将上班族分为两组,一组为脑力劳动者即教师、文员等在室内工作的职员,另一组为非脑力劳动者,即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的从业人员。

  上班族各个违规心理所占比例(如图 3-4 所示),从众心理占据 24%,侥幸心理 15%,省时省力 31%,依赖心理 7%,冒险心理 5%,逞能心理 8%.

  现在我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什么都追求"快",因此导致了大部分上班人士为了节省时间、节省力气就可以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因此在这一类行人的违规行为心理中最显著的就是省时省力心理。

  而在上班一族中又有一组群体是特殊的,他们便是从事于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的从业人员,这一组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大多学历有限、缺乏交通安全知识,且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低下及个别人的歧视等,都会造成他们心理的压抑与偏执,因此在该群体中违规比例很高,其各个违规心理所占比例(如图 3-5 所示),从众心理占据 23%,侥幸心理 16%,逞能心理 27%,冒险心理 9%,省时省力 7%,依赖心理 9%,而其中从众心理与逞能心理占据了主要。

  3.2.3 老年人调查数据分析。

  老年人因腿脚不便,反应稍迟钝,违规过街而引起的恶性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又老年人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比例比年轻人高,一旦因交通事故发生创伤,也会因本身患有的基础疾病影响康复,因此要对老年人的交通安全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本次调查数据结果中显示,老年人各个违规心理所占比例(如图 3-6 所示),从众心理占据 24%,侥幸心理 14%,依赖心理 26%,省时省力 9%,冒险心理5%,逞能心理 1%.

  老年人因为自身的年龄与身体条件,会更容易产生从众现象,认为跟随大家一起过会更有安全保障;还有老人认为,机动车撞人是要负责任的,开车的人不敢随意撞人,于是便大摇大摆的闯红灯通行,因此老年人违规的主要心理就是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