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6 共297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武威市农村低保制度健全探析 
【第一章】凉州区农村低保体制构建分析导论 
【第二章】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武威市农村低保政策的现状 
【第五章】武威市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完善农村低保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农村地区低保制度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理论

  农村低保制度作为现代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不是一开始就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起发展的,而是经过了一个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农村贫困群众生存权、救助权、发展权得到保障的过程。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形成、发展主要是以下几种理论的支撑。

  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要举措,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面临着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城市和小城市,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差距,这些差距的出现造成了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在民生领域和社会公共服务之间巨大的差距,因此政府应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努力构建起一个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在养老、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构建起全民共享、基本一致的公共服务网络。因为,只有把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人民共享。

  2006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 年之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的施政目标,这为我国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了时间表,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一些重大项目的部署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这为解决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同时把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社会建设确定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明确提出要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作为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的重要手段。

  因此,这为解决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失衡,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长期欠账;农村居民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困难群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矛盾持续激化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所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服务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举措。(常修泽,2007)

    2.2 弱势群体理论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处于较贫困状态的一种社会群体。在社会学领域中,弱势群体是必然要出现的,他们存在必然是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弱势群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能否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有生活弱势群体、就业弱势群体、生理弱势群体、年龄弱势群体等类型。这些弱势群体的共同特征包括:一是收入较低。由于弱势群体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可能是客观的或自然的,如社会的制度安排,生理特征上的健康状况低下,先天或后天残疾等;也有可能是主观的或人为的,如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等,这些制约因素导致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经济上的低收入水平;二是生活上贫困。由于收入低,自身能力有限,这些弱势群体长期在贫困线边缘挣扎,生活水平低;三是社会地位低。由于收入低,生活困难,他们往往缺乏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和能力。尽管他们这个群体相对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没有自己相应的代表和组织,在一些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往往需要靠政府为他们提供保护;四是政治上没有影响力,参与政治的机会较少。

  因此,由于弱势群体的经济上的低收入、社会地位上的低层次,生活水平上的贫困化,政治上的低影响,导致了这一社会群体在要想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长此以往,当他们的切实利益得不到保护,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得不到尊重,政治参与上没有机会,就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政府必须承担起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和帮助责任,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村低保制度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杜娜,2012)

    2.3 社会福利理论

    社会福利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用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的道德观念出现,其中儒家学说中出自《礼记礼运》的“使老有所终”、“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代社会福利泛指国家向全体公民提供的一种能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社会服务、资金等内容的制度。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老人、儿童、残疾人、母子家庭等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衣、食、住、等方面的福利内容,而且包括文化娱乐,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福利是一种政策性的服务和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社会福利制度体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社会福利的层次较高。相比于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国家财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其目的是尽可能的提高全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二是免费试用性。社会福利一般是国家免费给全体公民提供的,被服务对象一般不会被收费,只要符合条件都能享受。三是普遍性。社会福利的受益对象一般是针对全体公民的,没有特定的目标群体。四是具有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当某些社会矛盾聚集和爆发的时候,政府都会适时的制定一些社会福利政策来缓解社会矛盾,起到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因此,完善农村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提高农村群众的社会福利,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发展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蒋伟,2013)

    2.4 转移支付理论

  转移支付是政府之间的一种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活动,多见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其目的是解决政府之间和地区之间财政收入失衡的问题。转移支付是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和解决贫富差距的措施。政府的转移支付一般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养老金、救济金、抚恤金、社会保险、失业补助等。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转移支付的用途一般是用于下级政府承担的某些的社会经济活动。其目的为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收入紧张的地区更好落实公共服务政策和支持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转移支付制度常见的有两种:一是一般转移支付。主要作用是对地方的财力进行补助,一般不指定用途,地方政府可自行安排支出。这项制度从 1995 年开始实行,其原则是公平、公正、循序渐进,适当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二是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国家为特定政策目标进行的财政资金转移活动,地方政府必须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在转移支付理论的发展下,为解决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因此,国家应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做到向西部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戴毅,20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