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设备管理论文

当前煤矿机电行业的问题及机电管理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26 共2604字
论文摘要

  1 当前煤矿机电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电专业队伍难以稳定,机电技术力量薄弱。调查表明,现在煤矿中从事机电维修工作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一些矿井尽管没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

  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机房硐室、机道、头面达标率低。

  1.2 对机电专业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经常发生。设备故障较高,因电气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几乎年年发生。用电管理“两票三制”坚持不严,带电作业,约时停送电时有发生。培训方式落后,教育形式单一枯燥,给岗位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结果是事故频发。

  1.3 机电检查力度不够。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在安全监察中,不能严格尽到应有的职责。实际检查工作中,走马观花;很少深入采掘工作面去发现问题,检查的问题不能督促及时整改,设备的使用监督不到位。

  尽管各地方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 2 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一些地方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机电管理人员不足,机电专业组织未能健全,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1.4 设备存在隐患较多。煤矿机电设备老、旧、杂,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完善,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机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或试验及记录不规范。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

  非阻燃的电缆、输送带仍在井下使用。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2 针对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2.1 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授予职权,统一管理。矿井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都要因地制宜、因矿而异,不能一个模式,但应相对稳定。当前,建立与生产系统并列的机电管理结构体系是发展方向,对于井型较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矿井,设置机电管理科,负责全矿机电技术、设备管理、机电工作调度,对全矿机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井型小、生产环节简单、设备拥有量少的矿井,机电管理科和机电工区可以合二为一,有利于减人提效。

  2.2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要做好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开展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训目的,根据实际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培训内容;分类、分层次地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对培训结果和员工培训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企业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变化、设备的更新等不断研究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务求通过培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技能素质的目的。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不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2.3 提高机电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工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包括工人评定技师),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

  2.4 努力加强矿井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地方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明成.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5):122.
  [2] 钱平.简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9):89.
  [3] 李霞,张本梁.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5(2):169.
  [4] 王雪冰,徐后如.浅析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21):287.
  [5] 齐传新.煤矿企业安监管理工作之我见[J].现代班组,2010(9):65.
  [6] 向成鹏.浅淡乡镇矿山企业机电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7):302.
  [7] 王世强.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