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黑河市非公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4 共2335字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总量小,发展不平衡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着“五多五少”状况,即个体工商户多,私营企业少;服务行业多,“三型”企业(加工型、创新型、外向型)少;城镇聚集多,农村聚集少;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小型企业多,规模企业少。

  (二)创新能力差,管理水平低我市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产品研发滞后,低附加值产品多,专利产品、自主开发产品少,缺少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融资渠道窄,贷款难度大融资难是企业反映非常普遍、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鑫盛担保公司)因资本金不足,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范围很小,数量很少。

  (四)体制不顺畅,服务手段弱涉及非公经济工作管理部门较多,而管理到位的较少。县(市、区)非公经济主管部门大部分没有负责民营经济发展的对应的科室和专职工作人员。乡镇(社区)普遍没有服务民营经济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同时,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某些领域仍存在服务“盲点”。

  (五)政策落实难,环境不宽松近年来,中央和省市陆续下发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但仍有一些职能部门落实不到位,个别行政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不同程度上制止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二、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点突出工业园区建设打破县域界限,严格控制争资源、争市场的雷同项目各县开花。把发展专业园区、特色园区作为发展的重点,即便是综合园区也要突出重点产业分类成区,制定园区产业规划。促进园区产业升级,力争“十二五”期末有 1—2 个园区在投资强度、产业集聚度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成为土地集约型、产业特色型、经济效益型、环境和谐型新型园区。同时,要创造条件在园区建设“区中园”(小微企业园),为小微企业孵化、成长和园区产业配套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政府设立的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在市、县(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企业涉及的政策咨询和行政服务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处理、一站式服务;成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积极整合和优化社会各类服务资源。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全市中小企业数据信息中心。综合各有关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库,定期分析、发布中小企业运营情况。充分发挥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协会等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在政府搭台,银企合作上做文章。建议市政府为财政担保公司增加注入资本金,提升担保能力,并确保担保资金投向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建议财政担保公司适当降低担保费用,扩大担保范围,为更多的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服务。要积极探索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或投资基金机构。帮助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发展资金。

  (四)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每年从民营企业上交税金地方所得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注入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必须严格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由政府主管非公经济部门提出使用意见,由市财政局监督使用。县(市、区)也要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五)加大企业用工招聘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积极举办各类招聘会,帮助企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培训力度,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本地企业提供合格员工。企业要拓宽招工渠道,多渠道招聘人才和熟练工。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员工利益,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六)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把启动内资与招商引资同等对待。加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自身建设。非公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县(市) 区,县(市、区)工信部门要设立中小企业股(室)及专职工作人员,尤其是要解决好乡镇一级机构、人员和经费问题。

  (七)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以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切实转变“管的”、着力减少“要的”、坚决取消“卡的”,全面提速行政办事效率。要建立完善以“四项制度”(服务代办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联合审批制)等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优化发展环境。

  (八)发展混合经济以民间资本为主,建立合伙制或股份制投资公司。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帮助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发展资金。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支持其通过“新三板”渠道上市融资。按照合作区、爱辉区的模式,在各县(市、区)推行“助保金”贷款,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九)加快技术创新,构筑孵化基地发挥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有关激励人才的作用,运用用人、评价、分配奖励等制度,吸引科技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争取国家服务环境改善项目资金,协调省级服务体系资金,支持创业(孵化)基地改善服务环境项目建设,强化创业基地综合服务能力。

  (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调整充实市发展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与重点民营企业联系制度。坚持并完善非公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调动各级、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