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4 共6023字

  第二章 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皖北水资源现状分析。

  一、皖北水资源概况。

  (一)水资源总量。

  2000-2013 年期间,皖北水资源总量均值为 142.21 亿立方米,仅相当于安徽省水资源年均量的 20.34%,水资源总量由 2000 年的 164.38 亿立方米下降到2013 年的 93.63 亿立方米,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除 2003 年和 2007 年等个别丰水年外,其余年份皖北水资源总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皖北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气候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受降雨影响,皖北地表水资源量丰枯变化差异较大,且近年来多以枯年为主,降水量快速下降,导致该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极度缺乏。2008-2013 年期间,皖北地表水资源量连续 6 年低于 100 亿立方米,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10.46%,地表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相对于地表水,皖北地下水资源量较为丰富,约占安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的 35.24%,绝对量相对较大。但皖北地下水资源呈大范围面上分布,单位面积可开采模数为每平方公里 8 万立方米,仅适宜用于农业灌溉,难以作为工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集中供水水源。由于水资源总量的约束,导致皖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度匮乏,2013 年仅为 297.01 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 17.23%,远远低于国际人均 500 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从变化趋势上看,皖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由 2000 年的 604.05 立方米下降到2013年的297.01立方米,呈现显着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形势十分严峻。

  (二)水资源分布。

  安徽省内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总体上呈现由南到北递减的态势,与安徽水资源分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徽省内的人口分布,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着。

  如下图 2-2 和图 2-3 所示,皖北是安徽省内主要的人口聚集区,人口分布主要位于第三和第四分位,而与人口分布地位不同的是,皖北的水资源分布则全部位于第一和第二分位,与皖南和皖中相比,皖北水资源总量极其匮乏。2013 年,皖北常住人口约为 2580 万人,占安徽总人口的 42.82%,水资源总量为 93.63 亿立方米,仅占安徽水资源总量的 15.99%;而皖南和皖中同期的常住人口分别为 1185万人和 2259 万人,水资源总量分别达到 264.93 亿立方米和 227.03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皖北的 7.53 倍和 3.38 倍。

  皖北内部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总体上以两边的阜阳和宿州的水资源最为丰裕,而中间的淮南和淮北等地的水资源分布则相对匮乏。2013 年,淮南、淮北、阜阳、亳州、宿州和蚌埠六市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 6.1 亿立方米、6.01亿立方米、24.78 亿立方米、19.76 亿立方米、22.88 亿立方米和 14.1 亿立方米阜阳和宿州的年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 40.63 亿立方米和 31.72 亿立方米,分别是两淮之和的 2.5 倍和 1.9 倍。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总量的分布类似,也以两淮最为匮乏,阜阳和宿州较为丰裕,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由于受到水资源短缺的限制,皖北人均用水量偏低,供用水量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 年,皖北人均用水量为 429.83 立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少 61.07立方米;总用水量为 76.88 亿立方米,仅占全省总用水量的 25.97%,相较于皖中和皖南地区分别少用水 39.89 亿立方米和 25.49 亿立方米。从用水结构来看,农业是皖北的用水大户,其次是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2013 年,皖北农业用水总量为 41.93 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 54.54%,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 94.25%;工业和生活用水分别为 22.9 亿立方米和 11.3 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 29.79%和 14.70%;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皖北生态环境用水量有所上升,2013 年达到 0.75 亿立方米,约占总用水量的 1%.由于皖北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用水方式过于粗放,导致皖北耗水总量较大,平均耗水率较高,2013 年,皖北总耗水量为 46.95 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高达 61.83%,相较于全省平均水平高出 11.83 个百分点。皖北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2013 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 52.0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14.83 个百分点,水质治理进程较为缓慢。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水资源公报(2013)》、《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数据整理皖北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差异较大,地区间用水量、用水结构以及用水效率存在显着差别。从人均用水量来看,2013 年,淮南市人均用水量达到 740.2立方米,远远高于皖北人均 297.8 立方米的平均水平,而同期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的人均用水量分别为 231.1 立方米、210.5 立方米、205.4 立方米和 225.6 立方米,仅相当于淮南市人均用水量的 31.22%、28.44%、27.75%%和30.48%%.从用水结构来看,淮南市和淮北市的用水结构主要以工业用水为主,2013 年两市工业用水总量分别为 9.24 亿立方米和 1.83 亿立方米,分别占两市总用水量的 53.13%和 36.97%;皖北其余各市用水结构则以农业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均超过 50%,最高的蚌埠市达到 68.99%.从用水效率来看,淮北和宿州两市的用水效率最高,万元 GDP 用水量分别为 70.35 立方米和 109.83立方米,约为皖北平均水平的 49.40%和 77.12%;用水效率最低的淮南市万元 GDP用水量达到 212.23 立方米,是皖北平均水平的 1.49 倍。皖北内部水污染治理情况差异较大,2013 年,亳州市和淮南市水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 77.80%和 87.50%,超出皖北平均水平 25.73 个百分点和 35.43 个百分点,而皖北其余各市水质污染情况则较为严峻,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低于 50%,其中,淮北市和宿州市分别只有33.30%和 30.00%,分别低于皖北平均水平 18.77 个百分点和 22.07 个百分点。

  二、皖北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较多,如水资源量、耕地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等,是一个多指标评价问题,各单项指标之间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不同的特征对水资源承载力产生综合影响,其评价结果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而物元分析理论作为解决不相容问题的有力工具,能够有效解决多因子评价问题中各单项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准确.因此,本文运用物元分析模型对皖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一)物元分析模型。

  1.经典域和节域。假定所研究的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指标有n 项,分别以ncccL,,12表示,同时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指标等级可划分为m 项。则表示第 j 等
 


  4.目标年水资源承载力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函数表达式。结合水资源承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综合确定目标年水资源承载力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函数表达式如下:

  

  (二)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是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本文参照全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已有研究成果①②③,根据皖北地区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确定如下指标并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划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

  本区域水资源供应充足、开发利用程度较小,水资源与经济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可适当提高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增大经济发展规模。Ⅱ表示水资源承载力适中,本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一定规模,水资源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Ⅲ表示水资源承载力较差、已接近饱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三)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物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 2009-2013 年皖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结果如下表3-3 所示。2009-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与Ⅲ级标准的关联度分别为 0.1555、0.1592、0.1540、0.1619 和 0.1490,均大于与Ⅰ、Ⅱ级标准的关联度且其值均大于 0,表明 2009-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属于Ⅲ级。

  评价结果表明,近 5 年来皖北地区水资源供给应不足,水资源承载力较差,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变化趋势上看,皖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对 I 级和Ⅱ级的综合关联度有所减少,对Ⅲ级的综合关联度有所增加,表明随着皖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日益严峻,水资源承载力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皖北内部来看,各市 2009-2013 年水资源承载力均属于Ⅲ级标准,水资源承载力最大的是宿州市和亳州市,最小的是淮南市和淮北市,但各地水资源承载力的差距有逐渐变小的趋势。

  第二节 皖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规模。

  2000-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经济规模不断增大,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0 年的 923.2 亿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5398.8 亿元,年均增长 14.55%,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30.38%下降到 2013 年的 28.36%,下降了 2.02 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速来看,皖北地区 GDP 增长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按 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GDP 增长率从 2001 年的 5.16%上升到 2013 年 10.05%,增长了 4.89个百分点,但近年来,皖北地区的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从 2010 年 13.68%下降到2013 年 10.05%,下降了 3.63 个百分点,现阶段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00-2013 年期间,皖北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显着提高,由 2000 年 19.24%增长到 2013 年的 28.08%,增长了 8.85 个百分点。2013 年,皖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7125.56 元,约占全省平均水平的 62.33%,仅相当于皖中和皖南地区的 52.28%和 37.38%,皖北地区发展水平与皖中、皖南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从皖北内部来看,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内部发展极不均衡。2013年,淮南市和淮北市人均 GDP 分别为 34897 元 32996 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31684 元高出 3213 元 1312 元,除淮南市和淮北市外,皖北其余地区人均 GDP 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人均 GDP 分别只有 16071元、18768 元和 13839 元,与两淮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密度是衡量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效率的重要指标,2013 年,淮南市和淮北市的经济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3141万元和2582万元,比皖北地区平均水平高出1679万元和1120万元,而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和阜阳分别只有 945 万元、1029 万元、1676 万元和1078 万元,与两淮差距较大。

  二、产业结构。

  2000-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2013 年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为 1014.26 亿元、2367.29 亿元和 1704.67 亿元,三次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33.0:32.9:34.1 调整到 2013 年的 19.9:46.6:33.5,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分别下降 13.1 个百分点和 0.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上升 13.7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对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安徽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3 年皖北第一产业比重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出 7.6 个百分点,这与皖北是安徽省农业主产区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第二产业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8.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皖北工业化严重滞后,尚未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其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虽略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总体水平不高,比重偏低。2013 年,皖北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 589.3 万人、535.7 万人和 521.4万人,总体呈现"一、二、三"的就业格局,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由 2000 年的 63.1:15.1:21.8 变为 2013 年的 35.8:32.5:31.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显着下降,减少了 27.3 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0-2013 年期间,分别上升 17.4 个百分点和 9.9 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皖北内部来看,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别。2013 年,淮南市和淮北市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仅为8.1%,第二产业比重分别达到62.0%和 67.2%,相较于皖北其余地区,两淮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迅速,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 24.6%、24.8%和 25.6%,第一产业产值仍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较大份额,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 40.5%、42%和 41.1%,工业化率均低于 50%,与两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皖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各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小,除淮北市外,其余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均在 30%左右。从就业结构来看,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和阜阳市均以第一产业为主,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到 43.1%、42.5%、49.3%和 41.5%;淮南市和淮北市就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二产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到 40.8%和 34.4%,此外淮南市和淮北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 38.8%和 31.6%,均高于皖北平均水平,就业结构与皖北其余地区相比显示出较强的合理性。

  三、城镇化水平。

  2013 年,皖北地区常住人口 2581.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088.8 万人,城镇化率为 42.2%,比安徽省平均水平低 5.7 个百分点;户籍人口 3152.5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594.0 万人,非农人口城镇化率为 18.8%,比安徽省平均水平低4.1 个百分点,从城镇化率指标来看,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安徽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变化趋势来看,2009-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 2009 年的 39.0%上升到 2013 年 42.3%,年均增长 2.05%,而同期安徽省城镇化率由 2009 年的 42.1%上升到 2013 年的 47.9%,年均增长 3.27%,比皖北地区增速快 1.22 个百分点,皖北城镇化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从皖北内部来看,地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13 年,淮南市、淮北市和蚌埠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 66.7%、58.5%和 49.7%,比皖北地区平均水平高出 19.75 百分点、11.55 个百分点和 2.75 个百分点,而同期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的城镇化率仅为 34.4%、36.2%和 36.2%,显着低于皖北 46.95%的平均水平。从非农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13 年,淮南市和淮北市分别达到 45.9%和 43.0%,比皖北地区平均水平分别高出 20.3 个百分点和 17.4 个百分点,而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的非农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只有 10.7%、13.2%和 12.8%,与两淮差距较大。2013 年,皖北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小,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分别为 22460 元、22604 元、22738 元和 22919 元,仅有阜阳市和宿州市落后于皖北平均水平。

  第三节 本章小结。

  本章以皖北 6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 2000-2013年期间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并运用物元分析法对皖北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00-2013 年期间,皖北水资源总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除 2003 年和 2007 年等个别丰水年外,其余年份皖北水资源总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皖北内部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总体上以两边的阜阳和宿州的水资源最为丰裕,而中间的淮南和淮北等地的水资源分布则相对匮乏;皖北人均用水量偏低,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用水方式过于粗放。第二,皖北水资源承载力较差,总体属于Ⅲ级标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威胁到皖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2000-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显着提高,但与皖中、皖南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2013 年,皖北产业结构为 19.9:46.6:33.5,第一产业比重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出 7.6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