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23 共3678字

  第 4 章 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区域成员国之间在经济贸易历程中,为获得各自以及共同的发展而逐渐推进的,区域贸易模式的不同,必然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前面已经分析了欧盟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发展历程,也分析比较了二者的贸易模式,在此基础上,将讨论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4.1 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性安排及其对外关系的影响。

  东亚经济模式与欧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出于欧洲人民寻求和平与繁荣的愿景下,逐渐前进的,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而东亚的区域合作,并没有统一的政治意识与目标,只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推动下,发展而来的。纵观欧盟的发展历程,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欧盟发展的最初起点,它将相互合作的理念统筹到一个共同的超国家的机构管理下,从而推动一体化进程,这使得成员国都置身其中地促进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上,而不是置之度外,成员国都愿意并能够承担多定制的规则。东亚经济一体化仅仅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立合作的机制,并非是建立的一个超国家的地区组织目标。从而,欧盟经济一体化在强烈的政治合作下,更快地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经济的合作制度、合作机制在更有效地保障下指导经济的运行,与此相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严重缺乏区域合作以及政策协调解决机制,这正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交欧盟经济一体化差距最大的地方。在缺乏有效政策的东亚,区域各成员国无法进一步降低贸易、投资、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壁垒,面对金融风险,欧盟较东亚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欧盟与东亚的这种贸易模式决定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部,无论从金融监管、产业结构调整、汇率稳定性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东亚的差距都显得十分明显。

  欧盟的区域贸易模式,具有很强的国别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经济发展水平由内向外层层递减,形成的是较为稳定的一体化经济结构。内部的德国充当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引力模型更进一步阐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凝聚力。然而东亚地区,各国参差不齐,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而且具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多元化的历史文化等,东亚在区域性安排上,表现出的意识是很薄弱的。欧盟的一体化模式表明了,一体化建立在地区主义上,以地区利益为主,才能更好前进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单个的国家或区域其经济都无法避免来自外部的冲击。欧盟的贸易模式为"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东亚则表现出"外需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内需主导型"模式最大的效益在于它能更好地巩固区域经济合作,降低区域整体对外的经济依赖关系,不需要外部的经济力量来推动内在经济增长,从而表现出更加稳定、抵抗金融风险冲击力更强的特性,并且在面对即使爆发在区域内部金融危机时,各成员国都统一卷入其中,能在第一时间站在一条战线上。在区域对外关系的表现上,欧盟显得更加像是一个整体。但是,"外需主导型"的贸易模式,决定了其区域经济对外部经济较强的依赖关系,容易受到外部金融冲击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显得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在东亚各国经济水平层次不一,导致了各国在与区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上变得不统一,并不能更好地达成区域对外的一致性。

  4.2 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影响。

  欧盟作为最具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拥有区域内统一的货币--欧元。追溯欧元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欧洲逐渐走向货币一体化始于 1950 年欧洲支付同盟的成立,直到 1991 年 1 月 1 日,欧元在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欧元正式诞生。上世纪世纪 70 年代初,在国际货币危机的冲击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各国汇率波动不定,使得欧共体的农业政策难以实施,货币问题成为了主要的难题。为了实现固定汇率制度,"维尔纳报告"指出了明确的期望,以达到统一的货币体系。由于后来美国金融危机,大量美元流入德国,德国采取"联合浮动汇率"制度,这一举措遭到法国的反对,因此,"维尔纳报告"流产。经过法德两国彼此不断的协调,最终达成一致,即欧洲理事会允许德国采取临时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共同体并不实施联合浮动汇率。随着经济危机不断加深与蔓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法德为维护欧洲一体化,举行了一系列双边会谈,于 1971 年 12 月达成了《斯密森协定》,然而 1973 年美元的再次贬值,使得《斯密森协定》最终崩溃。之后各国的货币汇率制度走向混乱,只有德法在不断谈判中达成了协议。1978 年 7 月,在不莱梅峰会上,共同体首脑联合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同年 12 月,欧洲理事会决定建立货币体系,创立全新的参考货币,以稳定共同体内部市场汇率。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功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共体的货币联盟。

  欧元是在及其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归咎其内在原因,欧元的诞生与欧盟的贸易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在欧洲人民反思下,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贸易模式,欧元的诞生,正好应证了这一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发行统一的货币,没有政治的支持,仅仅靠经济的合作是绝无可能的。法德推进的欧盟贸易模式,有着健全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货币制度,是欧洲货币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统一的货币合作机制基本没有,这跟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缺乏保障制度是分不开的。东亚区域经济中,中国和日本在推进货币组织建设中表现相对更为积极,但是由于东亚的这种贸易模式,使得中国与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选择面向国际化,更多地与国际经济中其他区域经济体合作联系,而非较大程度上地局限于东亚区域经济体内部,从而人民币、日元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都带有强烈的国际色彩。

  4.3 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投资一体化的影响。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模式具有明显的国别结构,这种国别结构下,资本与技术的积累由内向外层层递减,促进着欧盟的产业结构升级。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国别结构中,内环国家主要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使得产品以及产业结构不断更替,资本和技术便向外环由高到低扩散。劳动力成本在内环国家逐渐上升,为了维持竞争力,内环国家的企业不得不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了内环国家直接对边缘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

  由于欧盟是"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欧洲统一大市场决定了欧洲投资一体化的模式。统一大市场具有边界开放的特点,商品、资本、 劳务以及人口可以在所有成员国内流动。这种自由流动,包括了生产过程在内的经济活动拥有了广阔的空间,使得资源在更为广泛地优化配置。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投资合作主要表现为能源合作领域。东亚区域贸易模式较为零散与开放,这不仅与区域内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有关,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区域各国的资源配置差异很大。经过"雁行模式"的发展与衰落,东亚区域的国际分工逐渐增强,次区域网络生产逐渐发达,并且带有结构清晰的特点,贸易模式演变成主要以产品内贸易为主。

  在"雁行模式"的发展下,日本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向外辐射,直接对外投资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新兴市场承接了日本转出的产业,获得一定的资本与技术,以实现向资本出口国的转变,新兴经济体完成工业化进程后,随着产业比较优势的逐渐消失,产业转移便进一步出现向更不发达地区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在"雁行模式"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表现出强烈的特点,首先,日本处于资本与技术的核心地位,向外输送资本与技术,其次,"东亚四小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转入地,同时也是资本与技术的转出地,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关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东亚区域通过投资实现的产业转移步入到东盟以及后发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便形成了日本不断地向外转移逐渐高级的落后产业,下一层接受日本转移出的产业后,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出,形成循环的动态效应。

  东亚区域网络生产模式的发展,源于雁行模式的产生以及衰落。国际生产网络是"企业为组织其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建立的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各种分工合作关系网络,其经营活动涵盖产品的研发、界定和设计,投入品的供给,产品制造(或服务的生产)、分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商业行为".国际生产网络衍生出生产外包(Production Outsourcing)、生产分工 Production sharing)、分散制造(dispersed manufacturing)、跨境(国际)生产分割(cross-border or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等一系列术语。作为国际生产网络组织者的跨国公司,将以往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企业间贸易转变为企业内贸易。从而导致以前在一个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其生产过程被拆分到几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组织生产。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便是这种国际生产网络的一种体现,从而在这种生产网络模式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的投资开始以跨国公司出现。目前,东亚区域各经济体形成了复杂的生产网络,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生产链较大的产业。垂直化的分工模式,使得具有较长价值链的产业更容易在东亚区域各国开展生产。东亚区域经济的内部投资关系演变为以跨国公司为基础,产品内分工为主的一体化投资模式,同时包括外包、分包、代工以及战略性合作等形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