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探讨如何破解大学生人生理想困惑的难题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李俊义
发布于:2020-03-03 共5858字
人生理想论文经典热门范文10篇之第十篇:探讨如何破解大学生人生理想困惑的难题
  
  摘要:人生理想决定着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虚无理想、从众理想、理想泛化、寄托式理想、理想与专业脱节等人生理想的困惑。造成困惑的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需要通过社会理想教育、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丰富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理想,搭建具体理想实现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理想; 理想教育; 就业指导;
 
  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期望,是现实生活和学习路上的灯塔。大学是踏入社会前的一种准备,人生理想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决定着大学生以后的路要怎么样走,会对其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人生理想不仅仅是关乎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更是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是积极的。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利益者对大学价值的多元化追求,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面临诸多困惑, 如何破解大学生人生理想困惑的难题,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人生理想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困惑
 
  大学是联系现在和未来,由家庭走向社会的一个中转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大学生对大学的价值诉求与社会需求, 空间的局限性以及时间的不可倒流性等错综复杂纠结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人生理想的困惑。具体表现为七个方面。
 
  (一) 自律主导的管理方式与自控力不强引起的虚无理想、从众理想的困惑
 
  大学的自由让大学生忘掉了自律,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没有方向感,随波逐流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造成堕落、慵懒,与最初的人生理想背道而驰。因为未能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对未来不能把握,对人生的发展是一片空白,毫无计划。面对大学充裕的时间,却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不知道要走向哪里,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成为最大的迷茫和困惑。因为找不到归宿点,在与现实的碰撞中一次次地改变,一步步妥协,对前途感觉茫然,却又备感肩上的压力巨大。
 
  大学期间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以后的路怎么走,观念和行为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所谓的理想是来自于外在的影响而非自身真正的追求,有从众倾向。他们盲目追求他人的脚步,埋没个人的理想。别人考证自己也跟着考,别人考研自己也跟着考。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未结合自身进行充分的考虑。
 
  (二)理想的泛化与时空的限制性之间的困惑
 
  人生理想的指向是专一的, 甚至是唯一的。因为境况的差异,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从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对个体而言,每个人的理想则呈现出独特性。时下,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人生理想是希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自己的职业和目标,找到知心的异性朋友,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由于理想的泛滥,实现理想的时间与空间被拉长和延伸,在短暂的大学时光和有限的校园空间,根本无法承担泛化的理想。大学生不是疲于理想的抉择,就是看着时间的流失而不知道究竟该做些什么。离毕业时间愈近,愈发现泛滥的理想愈难实现,就愈不明白上大学的真正意义。
 
  (三)寄托式的理想与自主择业之间的困惑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制度的影响, 上大学就等于就业的观念影响广泛。找一份好的工作、理想的工作是几乎所有大学生的共同宿愿。而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状况下,当把就业寄托在上大学遭遇市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选择时,大学生就开始犹豫上大学的决定是否正确,上大学的价值究竟多大,就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造成心理的失衡。这种困惑一方面加剧了进入社会的恐慌, 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极端事件的频发与此有着关联。另一方面,接受不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在自己编织的大学梦里沉醉。
 
  (四)人生追求与所学专业偏离的困惑
 
  人生追求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当大学生被按照招生规则安排到特定专业学习时,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符合的矛盾就必然降临在某些人身上。由于大学生群体兴趣的广泛性和高校办学资源的有限性, 达到兴趣和专业的一致性难度较大。偏离引发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无奈的现状使大学生处在要追求还是要接受, 要理想还是现实的十字路口中徘徊,不知道怎样的选择才是对的。
 
  (五) 专业取向的职业追求与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的困惑
 
  当大学生把人生理想与未来的职业结合,定位于所学专业时,必定会有意识的训练特定的职业技能。实践性课程设置的数量与质量成为大学生评价大学价值的主要标准。以对以后的工作和实践是否有用为标准,大学生就怀疑某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认为实践性课程数量不足,理论课程与实践严重脱节。当高校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内容陈旧与社会对人才实践操作要求提高不一致时, 大学生就产生学的东西零碎松散、无任何实用价值的困惑。
 
  (六) 前景的不确定性与自身境况的可测性之间的困惑
 
  这种困惑突出反映在本科生对继续考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的选择中。如果考研,担心三年后社会上的研究生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样多,自己依旧没有学历的优势;同时,又要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年龄的增大形成了婚姻压力。如果工作,严峻就业的形势下,则担心能否找到工作,工作又是否理想。因此,在前景和自身境况相比较,无法确定利益孰大孰小的状况下,思想处在矛盾徘徊中。在毕业之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之时,面临职业选择时往往表现出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1]。
 
  (七) 人生准则与现实生存法则之间失衡的困惑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大学里听到或看到一些学校内部和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这让大学生感到郁闷。有的东西不能绝对量化,但如果已经过于偏离量化就必然会注入更多的主观推断,觉得人际关系复杂,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再如高中时那样的坦诚和信任,没有了真正的友谊,大家都是在互相利用,体会不到集体的温暖,生活中会非理性的莫名其妙的吵架。书本上所阐释的做人道理,如李白所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准则格格不入,在人生与现实之间的心理博弈中找不到平衡点,甚感困惑。
 
  二、成因
 
  造成大学生人生理想困惑的成因, 涉及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是多种因素错综复杂交织的结果。其成因可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
 
  1.人生发展规划的缺失。从跨入大学校门之日起,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就没有明确的规划。一方面是对未来从未定位。觉得上了高中就应该上大学,无理想可言,不知道学什么、干什么,虽然完完整整地上课、听讲,却并不明白其价值,是圆了大学梦却更加找不到未来的路。二是不知如何科学定位。即使做了定位,但对决定的事情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达到什么水平,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不知道要学什么,怎样去学,总觉得是在做无用功,没有学到东西,无清晰地发展思路。
 
  2.自我认识偏颇、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强。大学生就如初生的牛犊,敢想敢做,敢为敢当。然而往往是自我期望过高,与实际联系太少,努力和付出总想收到好的效果。
 
  信念不够坚定,行为上懒惰,做事没有恒心和毅力。步入大学后,就觉得自己已经老了。甚至单纯的认为,大学只是避免过早步入社会的一个避风港。
 
  大学与高中相比,课业负担减轻了,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上课成为一种机械式的听讲,对专业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减少, 总是浪费和虚度时光。由于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有时就丧失了方向感。没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找不到目标。迷茫中有些无聊,因为无聊才迷茫。过去是拼命地学习,现在是拼命地无聊。
 
  3.潜意识中知识本位使然。知识本位观念对人生理想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 潜意识中的知识本位———高分心态支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认为受人尊重就得换来资格证、等级证这些敲门砖。四级过了忙六级, 六级过了考其他的资格证书,丧失了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长时间的机械式运作也磨平了人生的追求。另一方面,没有了高中一堂接着一堂的课程,没有了起早贪黑的忙碌和疲惫,感觉碌碌无为,劳而无获,缺少了抓紧时间的意识。
 
  (二)客观方面
 
  1.社会环境、校园文化中激励性氛围的淡化。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注重实用,偏求功利,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一并涌进大学生的视野。部分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人生理想功利、务实,人生理想目标的确定追随市场[2]。外在的声音和行为无形中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产生消极影响。
 
  受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文化至上的影响,高校的校园文化充斥着浮躁的气氛, 让人变得自主、冷静、理智很难,保持下去就更难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取得眼前的利益,忽视了知识的积累及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感觉大学生活与想象的离得太远,不具有太强的激励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
 
  2.高校办学定位趋同化的影响。科学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是高校在各自的办学层次内有序竞争。我国高校办学的一个不良趋向是“升格风”,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向着一个方向发展,追求“高、大、全”。这种状况与社会所需的做人、为人处世、社会实践能力的价值诉求相背离,大学生感觉学的东西华而不实,使用价值不大,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知识往往是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到一起。部分课程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及就业并无多大关系,却仍然占用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3. 固有学习观与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背离。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强,更加重视素质的培养。虽然要学的必修、选修课程加在一起很多,但大学生不是天天要去上课,时间较自由。高校里众多的社团可供大学生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给即将踏进社会的学子以熏陶。然而,固有学习观下重视成绩的思想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传统的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大学的教育模式及管理方式,高中与大学出现衔接不畅的问题引发了大学生对人生理想的认知冲突。
 
  4.相关利益者的期望缺乏一致性。至于为啥读大学,从小到大,小学、中学、大学似乎就应该是人生的轨迹,但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在上高中的时候,教师、家长都说要考大学,乖乖听话的学生就把大学作为目标,其所有的努力和奋斗多少都夹杂着他人的期望。期望是来自外在影响而非本身真正的体验。因此,就出现了他人希望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内心深处产生抵触情绪。因找不到学习本专业的动力和热情,对目标产生质疑和动摇。不知道未来该通向哪里,是从事自己不爱的职业, 还是为梦想粗茶淡饭,是遵从父母的想法过父母梦想的生活,还是为梦想背离别人期待的人生轨迹。
 
  三、对策
 
  理想可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人生理想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中社会理想处于最高层次, 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一般统称为个人理想, 从属于社会理想,但并对社会理想的形成起着影响。
 
  针对大学生人生理想中的困惑,从其形成的原因探析, 应该将校内与校外, 他律与自律,专业、职业与理想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从理想的四个方面着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同时积极搭建理想实现的平台。
 
  (一)开展社会理想教育
 
  大学生没有理想或缺乏正确而远大的理想,就可能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甚至可能为追求个人私利而滑向邪路[3]345。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才能给他们以前进的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大学生个人的人生理想不可能也不应当脱离社会的现实,只有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理想与追求,大学生才会产生实际理想和个性特征。要进行正确诱导,提高大学生分辨正确理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树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比较稳定而具体的现实奋斗目标。教会大学生反思自我的理想与追求,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理想。
 
  高校应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激励大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他们把具体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同高尚的理想信念联系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二)强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加强职业理想引导
 
  高校应改变传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式,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期间,将“纸上谈兵”式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堂课程实施方式,改革为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人士共同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立专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随时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完善毕业生随访制度,结合本校专业、生源等情况, 增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三)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搭建人生理想实现的平台
 
  在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培养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将基础知识、智慧和能力运用于解决社会各种实际问题[4]。从当前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看, 其业务发展方向是社会导向的,主旨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开设满意的、充足的专业实践课程既是高校的职责,又是大学生将职业理想转化为人生理想、将抽象理想转化为具体理想的桥梁。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过少、课程内容滞后、比例过小而影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优化专业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比重,规避浓厚说教的课程实施方式,突出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搭建人生理想实现的平台。大学生通过职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见习、实习,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获取丰富信息,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做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职业幻想变为具体的人生理想。
 
  (四)丰富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
 
  丰富社团活动, 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大学生积累经验, 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以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来熏陶、引导大学生的意志、情感、道德理想和价值观的形成[5]。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具体单位和社区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义工、志愿者等形式的服务社会的机会,增加接受校外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学校则可以学分要求等形式加以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
 
  (五)推行导师制,将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在校大学生数量增多,相对单一的辅导员管理制度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监督管理及教育引导往往流于形式。加之,历来高校师生松散关系的现实,高校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高校中推行导师指导制度, 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专业理想,又指导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学习。导师同时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培养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有利于大学生从高中时代严格的他律管理方式下过渡到适应大学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模式下,有益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时间紧迫感,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面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困惑,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需要将引导和管理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点击查看>>人生理想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原文出处:李俊义.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困惑、成因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2):113-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