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哲学科学论文范文2016年汇总5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23 共24378字
  (三) 新格局的内容及特点

  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基本职能,育才是更高层次的育人,都包含着对“人”的人文精神、人格养成和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

  学生是形成新格局的首要前提。大学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且是关注学生当前、长远、全面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这既是大学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与价值诉求。这就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体现教育内在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合”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这也是“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所要达到的目的。

  学术是形成新格局的关键环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集中体现在“具体学科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学术人物、学术研究方法、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社会影响、学术传承和学术风气等内容”[4]。学生在学术习得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地去探寻“问题”的原委和答案,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术品格、品行,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术与学生对学术文化、学术价值的追求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中四学”新格局学术育人育才的影响力就能充分地体现和表达出来。

  学科是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本身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是学术研究开展及学术教育传承的组织机制。哲学社会科学设置的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 、专业(二级学科) ,都有自身的科学研究领域、逻辑结构和学科文化,学生在对某一个学科或学科群的学习过程中,把自己获得的“认识”通过思考、理解、归纳、抽象而上升为知识,再把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并在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中四学”新格局促进学生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学风是形成新格局的保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认为,学风包括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三个指标,对应的是治学风气、学习风气和学术风气。

  不同学校有不同但都具有独有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学风。学风归根到底是师生员工知、情、意、行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体现的风格,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大而显性的作用,是“一中四学”得以育人育才的无形力量和保障。

  综合来看,以“一中”为中心,“四学”之间相互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格局的有序展开,共同形成“一中四学”。此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科和学风育人育才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刻有效的育人育才方式。它与传统的管理、服务、实践育人育才方式和途径相比,有一个很重要的新特点,就是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增添了科学性、理论性、专业性和信息量,也增加了自主探索和协同作用的特点。

  三、形成“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5]。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应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由系统而专业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才体系、综合发展体系、教材体系等体系为基础并支撑构建而成的,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蕴含的育人育才功能“怎么用”? 具体在高校形成“一中四学”新格局的过程中,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一) 树立学生成长新思路,解决真懂真信问题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关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当前,在大学生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确存在不知为何物、人云亦云、不想学不愿学、理解不深不透的现象。客观上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密度不可谓不频,为何效果不尽如人意?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懂”和“信”两个字。但大学生“懂”和“信”不会自发产生,从何而来?

  主渠道是来自课堂教学,来自教师。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广大教师自身的真懂真信问题。只有教师自己真懂真信,才能更加自觉地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渗透到研究和教育教学全过程,避免空洞的大话说教,从概念到概念、从教条到教条,而是用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授课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离不开”深刻在学生脑子里,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发现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几个必修的学分去对待,要把“懂”和“信”体现在行为行动中,伴随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是来自于高校的管理和服务之中。学校的学术讲座、规章制度、各种竞赛比赛、社团活动、环境文化等,都包含着丰富的育人育才资源。从学科角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在课程体系的结构、功能、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学生的质量。从实践角度,高校应坚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继续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探索实践育人、“互联网+”育人等“育”人的方式方法,形成社区、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维一体的网格化教育合力。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高校应按“三贴近”的要求,避免“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的刻板“思政话语”体系,使学生听得“懂”,“信”其真,方能用得上。

  再次是来自学生亲身的体验、感悟和自觉接受。只有在学术文化、学科文化、学风氛围的熏陶下,学生才能具备自己“懂”的世界观、方法论; 只有在学校和社会大熔炉里的生动实践中,真切感受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给人民带来的幸福,体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信”,进而践其行。否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终将是徒有其形而无其质。

  (二) 树立学术育人新理念,解决学术价值育人育才问题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到“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不太相称”在高校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学术成果还没有真正转化成为育人育才的“生产力”。

  大学的文化是“育人为本”的文化,大学育人的特质是学术育人。长期以来,高校育人更多表现的是教学、管理和服务育人,较少把学术育人作为大学最根本和最普遍的育人工作去看待,忽略了学术育人是大学区别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最显着特征,也是维护、实现和发展学生最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达 63 万人,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 80%以上,还有规模庞大的在校学生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高校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着作约 11 万部,发表论文约 131万篇,承担各类研究项目 132 万多项,提交各类咨政报告 2.3 万篇[6],涌现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但这些学术思想、观点和方法并没有完全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转化成学生“精神独立成人”的内在需求。因此,树立学术育人新理念,这不仅是高校学术育人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和要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