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从语音层面探讨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10 共8600字
摘要

  人类语言中充满了隐喻,隐喻研究源远流长。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理论将隐喻归属于语言修辞范畴,认为隐喻只是一种用来修饰话语的修辞手段。然而,现代隐喻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修辞学范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索隐喻的本质、功能及工作机制。其中,理查兹(Richards) 提出了隐喻研究中着名的 "互相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 ,指出隐喻是人类 "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 (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lan-guage)[1].此后,布莱克 (Black) 将此理论发展成为专门解释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理论[2].20 世纪 80 年代,莱考夫 (Lakoff) 和约翰逊 (Johnson)发表了他们合着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书中明确提出了 "隐喻概念体系" (Metaphorical Concept System )[3]的新理论,这一理论将隐喻纳入了思维和认知的研究领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不仅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极具创造性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用某一领域的认知经验去解释和感悟另一领域事物的认知活动,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在更广阔的领域中考察和诠释隐喻认知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目前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上。我们知道,语言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符号系统,它由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层面组成的。既然语法和语义都属于隐喻范畴,那么语音作为语言系统的最基本层面理应存在隐喻现象,也就是说,语音隐喻 (Phonetic Metaphor) 也必然是一种重要的隐喻认知方式。本文将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语音层面来探讨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

  一、语音隐喻的提出

  虽然隐喻研究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语音隐喻却是一个崭新的话题。1999 年,Ivan Fónagy发表了题为 Why Iconicity 一文,文中他第一次提到了 "语音隐喻" (phonetic metaphor) 这一语言学术语[4],并根据语音的发音方式和所表达意义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提出了有关语音隐喻的三个原则:

  (1) 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的发音方式对应原则。

  (2) 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3) 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种类情感的原则。

  在 Fónagy 看来,人的发音器官会因所表达情感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表达生气、愤怒、藐视或憎恨等消极情感时,发音器官会处于紧张状态,并导致咽喉肌肉收缩,传递的是一种不友好或敌对的情绪; 在表达悲伤或痛苦等情感时,舌头会自动向后使劲; 在表达高兴或温柔情感时,舌头会向前运动,咽喉肌肉也会相应放松。同时他还指出人的感觉器官是彼此相通的,即存在着 "通感"现象。

  所谓通感现象是指人们可以用其他感觉器官代替听觉去感受声音,这样声音就被赋予了形状、气味、颜色、温度及重量等特征。Fónagy 最后给出的结论是: 人们在表达某种情感时,其发音器官会相应地进行调整或变化,这样就产生了语音隐喻。然而,Fónagy 并没有对语音隐喻做出比较清晰的定义,只是以语音成分之间所存在的相似性为出发点论述了在语音层面存在跨域喻指的可能性。同时,他也夸大了人的情感和发音方式在语音隐喻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尽管如此,语音隐喻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是轰动了隐喻研究领域。

  在国内,诸多语言界学者纷纷从认知语言学、文学或诗歌欣赏等不同领域对语音隐喻进行分类和论述,其中最早对语音隐喻进行研究的当属李弘教授。她于 2005 年发表了 《语音隐喻初探》 一文[5],认为 Fónagy 所论述的语音隐喻应该归属于语音及其所指对象之间的象似性问题,并将这种隐喻叫作语音象似性 (phonetic iconicity) . "象似性主要讨论语言形式在音、形和结构上与其所指(客观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所表意义) 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6]

  李弘教授虽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 Ivan Fónagy 的语音隐喻理论所存在的缺欠,同时也从语音修辞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语音隐喻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但她却没能充分论证语音隐喻存在的依据以及所产生的语义和语用效果。另外,她对语音隐喻的分类出现重复现象。本文将借助于国内外有关语音隐喻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语音隐喻的存在依据及表现形式。

  二、语音层面存在隐喻的理论依据

  要想论证语音层面是否存在跨域喻指现象,我们首先得明确什么是隐喻。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不是单纯的修辞手段,通常被定义为 "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 (a cross - do-main mapping in the conceptual system )[7]203.所谓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实际上是不同所指之间所进行的映射,这种映射的基本前提是不同所指间必须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点。能指就是声音表象,所指则相当于概念系统。隐喻是基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而实现的。隐喻没有固定的语言单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甚至还可以是一部鸿篇大作,只要能从彼类事物中感受到此类事物,就可以称为隐喻。

  语音隐喻作为一种跨域喻指现象,必然要求不同的能指在语音层面上存在着相同或相近。正如Vuletic 所说 "语音隐喻是不同的意义通过各自能指的相似性或相近性所进行的联想。"[8]398此处的能指就是语音成分,而语音所表达的不同意义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联想完全取决于词与词内在的理据性(inner - motivation) ,即相同或相似的语音成分。

  (一) 语音隐喻存在的语言学依据

  作为交际手段,语言属于人类的交际符号域,它与客观物质世界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域。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它的象似性 (iconicity) ,符号能指与所指间的理据性主要由语音象似性来体现。语音象似性中音义的关联性使人们有理由猜测语言起源于对声音的模拟。在语言中,词语所具有的特定发音方式总是与一定的情感即语义信息相呼应。人们在说话时所做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使用这个词、这个句子而不是那个是有据可寻的。从语音层面来看,每种语言中的词汇都具有丰富的含义。根据1978 年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普通话共有1 382 个音节,也就是说汉字有 1 382 种发音,而常用汉字约为 6 700 个,其结果必将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同音 (近音) 异义字 (词) .英语不同于汉语,它是一种拼音音节文字,但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同音或近音字 (词) .大量同音异义词的存在为以语音相似性为前提的隐喻思维的构建奠定了语音基础,也为语音层面的隐喻现象提供了存在的理据。语言学家束定芳认为: "采用一种语音形式而不采用另一种往往是由于表达意义、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的需要。因此人际隐喻涉及语音变换的部分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语音隐喻。"[9]

  英语中典型的例句如下所示:

  (1) A: Why are parliamentary reports calledBlue Books?

  B: Because they are never read.

  在此,借助 read (过去分词) 和 red 这对同音异形异义词的特点,B 巧妙地利用了语音的相似性,用颜色词 red (红色) 来跨域映射动作词 read(读) ,实质上是用 red 的颜色域解释了同音异义词read (过去式) 这一动作域,这种表达风趣、诙谐,使人过目不忘。在汉语中也存在类似现象。例如刘禹锡在 《竹枝词》中写有这样的诗句: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和 "情"是一组同音字,在句中前一个"晴"指的是天气 "阴晴"的 "晴",而后一个"晴"则指 "爱情"或 "感情"的 "情",此处以"晴"音隐喻 "情"义,和前面的英文句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上例句表明我们有理由将 Fónagy所论述的语音相似性理解为音义之间的隐喻映射,即语音层面的跨域喻指现象。

  (二) 语音隐喻存在的心理学依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音隐喻的存在符合省力原则。众所周知,尽管人类的发音器官完善于其他动物,但其功能还是有限的。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中都有容易发出的音和难以发出的音,因此在人际交流中我们无法保证轻松自如地发出每一个语音。但通过使用语音隐喻就能用发音容易的词代替发音较难的词。语音的特点是,当发音类似的词连续出现时,我们可以在发完前一个词之后,无须调整发音器官就能不费力气地发出后面的词。例如在英语中如果要表达 "从生到死"这个含义,我们会想到很多表达方式,如: from first to last; from thecradle to the grave 或 from birth to dying day 等,但人们更愿意选择 from birth to death 或 from womb totomb.原因是 birth 和 death,womb 和 tomb 的发音相似,这种表达形式听起来更生动、更形象,也更省力,并达到了语音、语义和语形上的多重统一。

  语音隐喻的存在也符合 "心理词库"的存储方式。"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 是一个心理语言学术语,指的是人脑中对词汇知识的长久记忆。

  心理词库这一假设最早由 Aitchison[10]提出,他认为人脑对词汇的记忆如同一本词典,人们所熟悉的词汇总是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或方式储存在一起,其中包括很多含有发音、书写、语义、语法功能以及语用等项目的词汇条目。在我们的大脑中,词首、词尾以及节奏类似的词总是被紧紧地绑在一起,尤其是在习语中,这些语音相似的词能够彼此唤醒,从而产生语音隐喻。因此,以语音相似性为前提的语音隐喻是心理词库的重要存储方式。

  三、语音层面上的隐喻和传统隐喻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知道传统的隐喻主要体现在语义层面和语法层面,其代表人物分别为莱考夫 (Lakoff) 和韩里德 (Halliday) .语义是语言的最高层面,所谓语义层面上的隐喻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即从源域语义到目标语义的认知过程。

  (to say one domain in terms of another) .例如:

  (3) Life is a long and tough voyage.

  (4) Arguments are wars.

  在这两个句子中,我们分别用 voyage(航海) 和wars(战争) 作为源域来解释或定义 life(人生) 和 ar-guments(辩论) ,并将源域词汇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的词汇上,使我们对"人生"和"辩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从而使语言得到了升华。

  而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就是 "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 (即一致式) 通过隐喻转为另一种语法形式 (即隐喻式) .语法隐喻 (grammar metaphor)不光是词汇变异,更是语法成分和语法结构的变异。" (隐喻程度不强的字面意义表达称为 "一致式"(congruent form ) ,反之为"隐喻式" (meta-phorical form )[11].例如:

  (5) A.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worldlast year.

  B. Last year saw great changes in the world.

  A 句使用的是一个规范的陈述句,其中 greatchanges 是动作的执行者,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反映了客观事实,句子结构完整,符合事实发生的物质过程,是一致式; B 句采用的是倒装结构,句中的环境成分 last year 充当了事实的感受者,而原来物质过程中的动作执行者 great changes 却成了感受的现象。虽然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和 A 句相同,但其结构的选择属于一种心理过程,与事实状况一致的物质过程不符,所以 B 句是隐喻式。改变句子的语法结构使不同的语法结构域之间得到转换,这就叫语法隐喻。

  (一) 语音隐喻与传统隐喻的区别

  语音隐喻既不同于语义隐喻也有别于语法隐喻。首先,语音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时在语义上根本就没有联系,它不是直接用一种事物去感悟和认知另一种事物,我们不能把语音隐喻简单地理解成认知域之间的相互映射。因此,我们不能用Lakoff 的概念隐喻定义去套用语音隐喻。另外,语音隐喻也不同于语法隐喻,因为我们无法从本体和喻体之间找到任何体现关系,即相同的语法结构无法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体现。所以,我们也不能用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的隐喻理论去考核语音层面的跨域喻指现象。

  (二) 语音隐喻与传统隐喻的联系

  尽管语音隐喻有别于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体系都包括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语音为语言的最基本层面,语义则是语言的最高层面。选择哪种语法形式也不是随意的,它是人类语言表达过程中一个再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语法隐喻实际上是将语义重新映射到语法上的过程,也是一种语义现象。另一方面,虽然语音隐喻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语音形式代替另一种语音形式,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音义关系代替另一种音义关系。所以,语音隐喻也是语义的替代。

  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基于语音隐喻而形成的成语、俗语和谚语,其中习语可谓是语音隐喻的仓库。笔者认为,人类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既然语言源于语音,那么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 也必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所谓语音隐喻就是在语音层面上所进行的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

  四、语音隐喻的表现形式

  语音隐喻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 (诗歌、诗文对联) 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我们熟悉的歇后语、民俗文化、广告语、新闻标题等都有借助于相同或相似的语音进行语义联想的隐喻现象,但关于语音隐喻的分类至今还没有定论。李弘教授把语音隐喻分为音同异义类隐喻、歇后语和诗文对联、基于完全音同形同异义的语音双关、语音仿拟、押韵表达和民俗文化中的语音隐喻等六种形式。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存在重叠现象,因为歇后语、诗文对联及押韵表达都是借助于音同异义而实现的隐喻。本文主张将语音隐喻分为谐音双关语音隐喻和仿拟语音隐喻,因为同音异形异义类隐喻、同音同形异义类语音隐喻以及一词多义语音隐喻都是通过谐音双关而产生隐喻的。

  (一) 谐音双关语音隐喻

  谐音双关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方式,它运用字词之间的音同或音近的和谐关系,在本无关联的两个词之间建立一种稳固的并行关系,形成一个语形中并存两种意义的结果。谐音双关经常通过同音异形异义词、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形异音异义词来体现谐音隐喻的效果。

  1. 同音异形异义类谐音语音隐喻

  同音异形异义词指的是发音相同而拼写及词义不同的词。同音异形异义现象在汉语言中俯首可得,其中许多歇后语就是谐音双关语音隐喻。而英语同音异形异义词相对有限,但却属于最基本词汇,使用广泛。在英语中,人们经常利用同音字词的歧义构成谐音双关。例如:

  (6) A: What fur did Adam and Eve wear?

  B: Bear skin (Bare skin) .

  (7) A: Who is closer to you,your mom or yourdad?

  B: Mom is closer,because dad is father (far-ther) .

  这两个句子分别借助 bear 与 bare; father 与farther 的音同关系,构成音义之间的隐喻映射,这一点与汉语的谐音双关基本一致。例如: 你遇到一个久病不愈的朋友,你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对方摇头答道: "外甥打灯笼---照旧 (舅) ".在这个例子中,人们就是借助于能指"旧"与所指"舅"之间存在的相同语音来进行跨域联想,从而形成语音隐喻。抛开歇后语本身的字面意义,整条歇后语的真正含义在于 "谜底"部分的谐音照舅 "照旧".汉语中类似的例子还有: 河里捞不到鱼---抓瞎 (虾) ; 过时的挂历---废话 (画) ; 扯着胡子打秋千---谦虚 (牵须) ;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 (挑皮) ; 老虎拉车---谁敢 (赶) ; 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 (盐) ; 白开水画画---轻 (清)描淡写; 鼻子里面插大葱---装相 (象) 等。这些例句都利用了同音联想而构成谐音双关,它们既保留了传统语言的深厚意义,同时还具有了风趣、幽默、含蓄或讽刺等效果。

  2. 同音同形异义类谐音语音隐喻

  同音同形异义字 (词) 是指发音和拼写完全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词) ,有时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而且不同意义之间没有联系或至少在共时的层面上找不出联系。同音同形异义的谐音双关常常被作为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法,在汉英语言中普遍存在。例如:

  (8) A: What colors would you paint the sun andthe wind ?

  B: The sun rose and the wind blue.

  (9) A: Will liars be honest after they die?

  B: No,they lie still.

  在例句 (8) 中,rose 有两重作用和含义,一是名词,意为 "玫瑰色",二是动词的过去式,意为 "升起",在此句中拼读完全一致。而颜色词blue (蓝色) 恰好又与动词 blow (吹) 的过去式blew 同音。通过同音映射,从而获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例句 (9) lie 含有 "躺"和"撒谎"两个词义,通过词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以 "躺"的语音来映射 "撒谎"的词义,实现语义双关。在汉语中也不乏这种表达。例如:

  (10)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这是我国清朝的一个秀才说的话,结果他居然为此被砍头,原因就是清风中的 "清"和清朝的"清"同音又同形。再如,毛泽东在 《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道:

  (11)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此处的 "杨柳"表面指自然界的杨花柳絮,实指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忠魂。作者借自然之物,表达自己对亲人及烈士的怀念之情,情真意切,让人难以忘怀。

  3. 多义词的谐音语音隐喻

  一词多义与同音同形义异词相似,都是指发音和拼写完全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词) .区别是它虽然也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但不同的意义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看作是一个词具有几个不同的义项。如:

  (12) 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

  (13) Microsoft opens a new window.

  例句 (12) 是一则银行广告,意思是 "树上是长不出钱的,但我们的分支银行却能让您的钱开花结果".branches 是一个同音同形异义词,它既指 "树枝"又指 "分支机构".本句就是利用 "树枝"这个象征单位来跨域喻指另一个象征单位"分支机构".同时 branches 作为分支机构这个词义又与前面的 money 一词相呼应,前后两个分句达到了和谐一致的隐喻效果。例句 (13) 中的window 也是个谐音双关,既指 "窗户" 又指 win-dow XP "软件",此处意指投入市场产品。

  汉语中也有大量的以一词多义为基础的谐音相关隐喻现象。例如: 鲁迅在 《"碰壁"之后》中曾写道"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大家都已经吃到冰淇淋,在那里冷一冷了吧".因为刚吃了冰淇淋,所以 "冷一冷"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降温的意思,而实际上却是说把事情 "放一放",此处,作者用温度域里的 "冷"跨域喻指感情域里的"冷",这就是运用了 "冷"字的多义性达到语音隐喻的效果。

  (二) 语音仿拟 (parody)

  语音仿拟就是套用或改动现有表达中的语音来创造新词语的修辞手段。如上所述,隐喻是通过惯例性或创造性、概括性或具体性及现实的或有把握的联系把不同范畴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方式,语音仿拟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并得到广泛使用。

  如下广告:

  (14) 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rest andplay.

  这则广告就是仿拟了两句英语谚语,An apple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不找我) 和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boy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此广告语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都与原有的谚语极为相近,意思是 "一天一块巧克力,工作玩耍都不累".还有一则银行广告写道:

  (15) The BERD is in hand.

  BERD 是欧洲建设发展银行 (the Bank of Eu-ropean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的首字母缩写词。BERD 与 bird (鸟) 是谐音词,它套用了英语成语 A bird in the hand is two in the bush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这则广告利用了 bird in hand(现实的或有把握的) 的表达式,目的是想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把握住这家银行是可以获利的",通过语音套用所产生的特殊的隐喻效果是其他词语或表达方法所不能代替的。

  汉语的四字成语常被仿拟,例如: 羊城晚报曾刊登一篇题为 "老马识屠 (途) "的文章,其内容是讲述一位姓马的老人寻找非法屠宰场的事。这种套用成语的标题不仅生动有趣,更让读者产生一睹为快的冲动。还有一篇题为 "魂断烂桥"的文章,它套用了电影名称 "魂断蓝桥"的发音,极大地讽刺了我们生活中出现的豆腐渣工程。许多广告更是采用套用成语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例如: 食全食美 (十全十美) ---电视食品广告; 趁早下斑(班) ---化妆品广告; 百衣 (依) 百顺---制衣广告; 随心所浴 (欲) ---浴器厂广告; 骑 (其)乐无穷---自行车广告; 无胃不治 (无微不至) ---胃药广告; 一明 (鸣) 惊人---眼镜店广告; 咳 (刻) 不容缓---咳嗽药广告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巧妙地利用其谐音所产生的效果,使语言生动有趣,易懂易记,特别适合作广告用语。

  这样的套用虽然不是规范的语言表达,却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是民族语言文化的一种延伸。

  从描写主义语言学的角度看,这种以此音来喻彼义的表达方式可以称为语音隐喻。

  结语

  综上所述,语音隐喻是指不同的所指通过其能指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语音成分在语音层面上所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虽然语音隐喻的研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但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它和传统的隐喻一样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在语音层面进行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是语言运用中一种无法取代的推理认知手段,它所产生的隐喻效果有时甚至超越了语义和修辞层面的隐喻,因而被广泛地用在习语、歇后语、诗文对联、民俗文化、广告、网络及新闻题目等方面。语音隐喻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语音修辞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语音隐喻作为一种思维认知方式也大大拓宽了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和运用,将隐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RECHARDS I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98.
  [2] BLACK M. Models and metaphors [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3] 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 -6.
  [4] FONAGY I. Why iconicity[M] ∥FISCHER M O. Form miming meaning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msterdam: JohnBenjamin,1999.
  [5] 李弘。 语音隐喻初探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 (5) : 70 -74.
  [6] 王寅。 象似性: 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 (4) : 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