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公益性农机化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首推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09 共4182字
论文摘要

  在“新四化”的形势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然而,农机企业微利经营,研发力量单薄,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及其农业机械化技术供给严重不足;一些高端农业机械及关键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导致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并且农机作业成本居高不下,农机户从事农机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农、机械化推广的无力,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日标中,公益性的农机化推广十分必要。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建国伊始,我国农业机械数量几乎为0,全国仅有农用拖拉机117台,经过多年发展,国家政策调熬,出台了支持农、农业几械化的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施行;2004-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以1号文件对“二农”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涵盖了政府职责、财政投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合作社等多方面的扶持内容,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2004年开始执行的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更是一个农机市场刚性增长的权威信号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扩大、补贴力度加强,受惠区域更为广泛在农机直补政策的刺激下,农机产品市场购买力大幅度攀升政府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的公益导向,对农机市场需求产生长效持久的拉动作用,到201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建国初的9.01万kW达到10.3亿kW,全国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7%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其中水稻机械种值水平达30%,玉米机收水平达40% ,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实现零的突破。
  
  1.2 农机产品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向多样化发展
  
  自从我国农业结构开始调熬以来,传统作物的种值面积逐年减少,而经济价值更高的果蔬和经济作物的种值面积激增,这使得为适应日前农业产业结构的农业机械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农业机械存在的工艺落后、可靠性差等间题一直没有改进,没有科研开发成果就没有先进适用的、高质量的农业机械但长期以来农机企业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的带动和原材料优惠状态下生存,无力进行科一研投人。因此,要发展农业机械化,科一研开发十分重要2004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组织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学研冤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1.3 农机作业向市场化与社会化服务发展
  
  日前我国农户种值业的规模小,家家户户拥有农业机械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发展有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完全可行的。日前小麦的全国性跨区机械收获为我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公共化服务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通过跨区机收使得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公共化发展,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拉动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农机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与农机化公共服务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分别为农业生产提供经营性、公益性的农机化服务,共同构成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农业机械化对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1 农业机械化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李克强总理2013年12月在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间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支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尊重农民意愿泌须严格保护耕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二农”这个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导致农业从业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人而转移到其他产业,我国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短缺的现象。同时,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间题已经十分严重,全国农业劳动力55%以上大于40岁,部分地区比例高达80%以上,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必将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要解决这个间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来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促进粮食的丰产增收,进而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2 农业机械化对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经济学研冤表明,传统农业生产力落后,是阻碍现代化进程、制约城镇化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日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涌人城市,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只用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利用现代农业科一技进行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才能完成对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使得我国由传统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农业强国迈进,这个转变过程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农业装备技术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日前我国主要粮棉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十分低下近5年,播种环节中二大粮食作物中的水稻种值机械化水平不足35%,油菜、马铃薯种值机械化水平刚超过20%,花生种值机械化不足40%;机械化收获技术同样不成熟,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45%,油菜、花生、马铃薯等收获机械化水平在20%左右,棉花收获机械化水平仅为10%;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各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依然很低;主要粮食作物和大豆的播、收机械化水平最近2年出现了持续下滑,虽然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12年已达57%,但综合分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仍存在着众多薄弱环节。从质上来看,由传统的耕作技术,到低端机械化的机耕机种技术,再到以精准作业为特征的智能装备技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需要依靠农业装备技术的提升助推从量上来看,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快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数量不足、效率偏低的间题,必须依靠提升机械化水平来解决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3 公益性的农机化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首推途径
  
  农机是农业科一技的物化载体,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机化推广工作有利于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有利于加快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机化推广工作不仅关系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1 农机化推广机构的公益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农业推广机构为公益性单位,定性、定位了农机化推广是基本公共服务,具有显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农业技术推广法把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确定为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国家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公共所需的农机化关键性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等公益性职责,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无偿农业技术服务很显然,从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经费保障等方面,法律都已经明确,农机化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面向广大农民无偿提供公益服务、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的公益机构。
  
  3.2 农机化科研的公益性
  
  农业机械化离不开农机科一研的技术支撑,农机化科一研创新开发的主力在科一研单位和高校,农机科一研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和公益性一方面,我国农机的基础及高端、专业研究领域的提升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所出于自身生存需要,制定以服务“二农”为宗旨,以科一研立所,产业强所为发展日标,立足于农机但不限于农机,立足于农业但不限于农业,广泛开展科研和科技服务这些转变措施解决J产农机科研单位暂时的生存间题,但也带来生产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科一研深度不够,基础性研冤薄弱等。因此,政府的投人对农机化研冤创新与发展至关重要“九五”期间,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攻关研冤经费为500万元,“十五”为2 800万元,“十一五”期间增加到1亿元以上,是50多年来我国农机科-技发展史国家科技投人强度最大的一次。此外,国家863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日有一部分农机科一技内容,但主要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冤的973项日以及自然科一学基金等国家计划,自设立以来一直没有延仲到农机科一技领域,相关研冤工作得不到有效支持上述间题直接影响到农机科研单位的创新研咒,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机科研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初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农机科一研单位由全额拨款单位转为差额拨款单位是积极有效的,尤其是这种大方向下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得科研单位研发工作蒸蒸日上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人WTO后,农机科一研单位的许多矛盾和间题日渐突出。由于农机科一研人员从事的行业和服务对象均处于弱势地位,付出多、回报少、待遇低,使得科一研人员队伍非常不稳定尽管科研单位出台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制度和政策,力求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但待遇跟不上,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冤所为例,1984-1990年,研冤所每年引进专业人才1012名,到2012年,当年引进的人才中仍然留所工作的只剩下10人左右农机科研人员流失,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进一步影响了农机科研,制约了农机技术供给,进而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因此,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利益出发,应通过公益性的农机科研,确保农机科研创新与发展。
  
  3.3 农机化推广市场的公益性
  
  在国家惠农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下,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已经长达10年,补贴资金由最初的7 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217.5亿元,共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约594.6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382.8万户,上述数据说明,具有显着公益性的政策和持续稳定的财政投人,提升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了农机总量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和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农机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解放生产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益性的农机化推广,是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连续、稳定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最为行乙有效的措施;是调熬农业机械化发展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最有力的保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