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奶牛养殖模式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19 共63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在农场的推广
【第一章】农场新型奶牛养殖技术研究引言
【第二章】奶牛养殖模式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农场技术驱动型养殖模式的优势及效益分析
【第四章】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推广的目标与关键问题分析
【第五章】国际奶牛高产养殖模式的推广经验借鉴
【第六章】促进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推广的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技术的奶牛饲养模式推广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养殖模式。

  模式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当通过积累和总结而得到的经验,并对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是从不断重复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

  只要是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存在某种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这就是模式。

  养殖模式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使养殖生产达到一定产量而采用的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规范化养殖方式奶牛的养殖模式主要是指奶牛养殖过程中,奶牛养殖户在产前购买(包括场地构建)、产中管理、产后销售等过程中与其他利益相关体进行沟通的行为模式。

  2.1.2 奶牛养殖模式的类别。

  (1)按养殖规模分类。

  按照奶牛养殖规模进行分类,我国的奶牛养殖模式分为散户养殖模式、奶牛养殖小区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模式。

  奶牛散户养殖模式是指: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农户自身为一个养殖单位,饲料的生产、喂养到人工挤奶等各个环节完全自理的一种奶牛养殖模式。

  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是指: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农户将各自的奶牛迁移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的特定区域从事奶牛养殖,这个特定区域称为小区,小区由养殖大户、政府或有一定实力的个人管理经营的一种奶牛养殖模式。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模式是指:在奶牛养殖过程中,饲养规模达到一定的标准,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和养殖技术的一种现代化的奶牛养殖模式。

  (2)按生产资料要素分类。

  按照生产资料要素进行分类,我国的奶牛养殖模式分为:劳动力驱动型养殖模式、资本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等。

  劳动力驱动型养殖模式是指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以劳动力的投入量为驱动,通过大量的劳动力投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牛奶产量的一种养殖方式。

  资本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是指在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更新奶牛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奶牛养殖的总体规模,从而达到规模优势,降低养殖成本的一种奶牛养殖模式。

  本文着重对于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因此,将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定义界定如下:

  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主要是指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以技术为驱动,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配种、养殖、挤奶等一系列过程中取得相应的数据,并运用网络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完整的奶牛养殖方案,提升奶牛养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奶牛体质,加强奶制品质量,增加奶牛单产量的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模式。

  2.1.3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也存在着各自的理解,本文中,笔者总结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三点认识:

  第一,从狭义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就是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中的服务为主要推广内容,运用服务与行政相结合的推广方式,通过技术的传递与指导,形成示范效应,以此来增加农业技术的传播与应用的一个过程。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让农民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加强他们在农业生产中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中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是一种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第二,从广义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是以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推广教育的方式,提升农民的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生产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推广方式。农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他们普遍具有文化素质低,思维局限性等特征,同时,他们还始终与土地保持着联系,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利用沟通、教育等方式,让他们从思想上提升对于科技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具备现代化的科技兴农意识,提高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决策的科学性,使他们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引导,以此来改善他们的生产手段,从而加快我国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第三,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农业技术推广有了更加深层次的含义。进入 21 世纪,信息化已经与经济发展的一切活动紧密相连,农业技术生产也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如何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资源,让更多的人分享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这是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最主要目标。从根本上而言,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更像是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通过对农民的需求分析,制定长期发展的推广计划,运用培训、沟通、座谈以及实践等方式,提升农民自身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他们对于信息的采集与运用的能力,从而引导农民做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科学的决策,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农业技术推广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丰富的。

  在原始农业阶段,农民对于技术的需求是主要方面,当时的农业技术推广只是停留在对技术的推广与传播过程;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农业技术手段的不断被应用,农民的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民除了依赖于技术之外,信息便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涵,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她新的意义,推广的方式也由此前的灌输式指导变成了引导与培训为主的农民教育;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他们的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现代了与企业化,农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需求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信息、资金、设备的咨询更加迫切,此时,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特征则表现为"信息咨询".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他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丰富,扩展。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在我国的含义,应该介于广义与侠义之间,并没有达到发到国家所谓的"信息化时代".

  我国要继续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升自身农业的综合素质水平,积极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向"信息化"方向发展[29].

  本文主要涉及到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研究,所以在此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概念的介绍,为后文的详细推广做理论基础。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扩散理论。

  美国学者罗杰斯(E.M.Rogers)在《创新的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一书中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农业创新采纳行为的扩散,即有个别少数人的采纳,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纳。这一过程是创新在农民群体中扩散的过程,也是农民的心理、行为变化的过程,是"驱动力"与"阻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当"驱动力"大于"阻力"时,创新就会扩散开来。典型的创新扩散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要经历 4 个阶段。

  (1)突破阶段。农村社区中创新先驱者,如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等,与一般农民相比,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外界联系较广,生产经营较好。同时,他们信息灵通,思维敏捷,富于创新,勇于改革。他们有强烈的改革要求,感到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就必须改革落后的技术和经营方式。这些需要激发起他们参与改革的动机,这种动机是一种驱动力,促使他们对采用农业创新跃跃欲试。在采用创新的起步中,还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如传统观念的舆论压力、旁观者的冷嘲热讽以及万一失败引起的经济损失等。还有,他们必须付出大量心血和劳动来进行各种试验、评价工作。他们一旦试验成功,以令人信服的成果证明创新可以在当地应用而且效果明显,就实现了"突破".突破阶段是创新扩散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2)关键阶段。关键阶段的特点是人们都在等待创新的试用结果,如果确实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则这项创新就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引起人们更高的重视,扩散就会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关键阶段实际上就是创新成果由创新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早期采用者可以说是农村社区中的潜在的改革者,这些人也有较强的改革意识,也非常乐意接受新技术,只不过不愿意"冒险",比先驱者更稳妥一点。这些人对先驱者的行动颇感兴趣,经常观察,寻找机会了解创新试验的进展情况,也从各个方而征询人们对创新的看法。一旦信服,他们会很快决策,紧随先驱者而积极采用创新。

  (3)跟随阶段。当创新的效果明显时,除了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继续采用外,被称为"早期多数"的这部分农民认为创新有利可图,也会积极主动采用。这些人刚开始可能不理解创新,一旦发现创新的成功,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主动采用,所以此阶段又叫自我推动阶段。

  (4)从众阶段。所谓从众阶段,是指当创新的扩散达到一定的阶段时,创新扩散已经如同一股不可逆的潮流,不需要任何动力,周围的群体会主动的进行推动,而并不需要任何示范和动力,最终,使得整个创新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被认可,并逐步付诸于实践[30].

  2.2.2 行为改变理论。

  行为(Behavior)是人在意识支配下一切有目的的活动。行为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团体行为,都是由具体的人所表现出来。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活动受意识所支配,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预见性和能动性。行为总是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农户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决策的依据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自己所付出的代价达到最小,农户所有的生产行为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具有理性的行为,并在奶牛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中贯彻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农业推广的目的是要引导和促进农民行为的改变,而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是动力和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动力因素包括农民需要、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农民需要是源动力,是行为改变的内在因素,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是拉动力和推动力,是外在因素。农民行为改变的阻力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文化程度、农业环境等方面。

  动力因素促使农民采用创新,阻力因素阻碍农民采用创新。因此,农业推广人员应在农民是否采用创新行为的动力和阻力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增强动力因素,减弱阻力因素,实现农民行为的进步与创新,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2.3 产业组织理论。

  在亚当·斯密理论的基础之上,在 1881 年马歇尔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组织"概念,同时指出产业组织是产业的资源。此后,经济学家开始对市场垄断和竞争进行深入研究,产业组织理论也逐步从微观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产业组织理论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特定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该理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对西方国家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活动的加强,国际间产业经济活动准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由此引起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系列新变化。

  产业组织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利益关系等,产业内部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与发展不仅影响各利益主体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不小的作用,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关联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一个产业内部各主体关系及产业运行发展的基础理论,因此也构成乳制品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本文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

  2.2.4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在在经济发展的一段时间内,伴随着企业产品数量的上升,每个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但是通过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能够降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利润和效益。从历史的角度,追寻规模经济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最早提出了收益分配理论。理论的研究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亚当斯密在问题的提出中,首先从价值的形成开始,阐述理论意义上的收入归属问题,他主张员工的工资、利润以及地租等构成了商品的价格或价值。换句话说,国家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投入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全部年产物,其总体价格可以顺利分解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和资本利润。

  更重要的是劳动工资、土地地租以及资本利润恰好构成了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世界财富的形成是由劳动换来的而非金钱的购买。在此基础上,亚当·斯密特别针对收益、地租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述。

  事实上,真正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的经济学派,它揭示出经济生产的规模大量性,在这方面比较有建树的经济学家是张伯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及罗宾逊等经济学家,其中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在工业生产上生产利益的规模化集群效应界限最为清楚,大规模工厂的利益主要集中于工厂专职机构的改革与应用中,进而对市场采购、规模销售、经营管理以及特别的技术来划分。同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还深刻分析了规模经济生成的两种主要路径,一个是要依靠企业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通过规模效率的提升以及组织管理结构的改善形成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另一种是要合理建立在多个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分工与合作的有益结合、并合理优化区域分工的布局设置实现分工的最优化,最终形成外部规模效益。通过对内外部规模效应的对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进一步挖掘了规模经济发展运作规律,并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变革,规模经济就会实现企业规模报酬上升、规模报酬不变以及规模报酬下降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美国的另外一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于 1970 年在《经济学》中的研究指明":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得以顺利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一般情况下要低于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大量资金的筹措辅以管理模式上的优化升级和监督层次上的上升",同时他还指出,通过对比影响企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的主动性的影响,按照之前的研究观点来看,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以后,在经济生产规律的作用下,伴随着企业成产成本的快速降低,慢慢就会实现规模经济的适度性,但是如果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但会因为管理行为的非经济型的行为进而导致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

  通过对规模经济理论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通过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而使得企业经济适应能力以及资产的管理能力得到最大效用的激发,进而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有效提升,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并购需要成本,在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中,当企业从规模经济的发展中受益时,在规模不经济的现实情况下就需要企业产品数量的提升时这种现象才会伴随发生,所以规模不经济现象就成为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来讲并购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并购的过程中,企业也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以免并购风险的发生,影响企业的规模效益[31].

  2.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第一部分对本文所用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即模式、奶牛养殖模式、以及奶牛养殖模式的分类,其中,着重对于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进行了界定,旨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概念基础。第二部分对本文写作过程中所需理论进行介绍:创新扩散理论、行为改变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