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阻碍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8 共93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苏州休闲农业建设问题探究
【第一章】 阻碍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因素研究绪论
【第二章】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历程与现状
【3.1 - 3.3】昆山巴城镇休闲农业
【3.4 3.5】吴中区东山镇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第四章】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深层探讨与路径选择
【第五章】促进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苏州休闲农业提升路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政策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亦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自 2004 年以来,我国政府已经连续十二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密切关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在中央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三农"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取得了诸多喜人的成绩,例如: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2004-2013 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年均 9%的高增长速度等。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继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之后,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必然选择。

  (2)产业背景。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逐年壮大,截至 2012 年底,全国有 9 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超过 180 万家,其中农家乐 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 3 万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 8 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 2400 亿元,从业人员 2600 万人。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迅猛发展,先后形成了农家乐、采摘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市民假日农园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我国休闲农业产业正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3)区域背景。

  苏州市位于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级市。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苏州市屡屡抓住改革开放之先机,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从以乡镇企业着称而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苏州模式",再到城乡一体化率先发展的"苏州之路",苏州市始终以先行先导的姿态扮演时代的弄潮儿。2014 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将苏州市列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升格为国家级试点3.作为城乡一体化率先发展的地区,苏州市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统筹城乡、促进"四化"协调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经营形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兴未艾。针对休闲农业的发展,2007 年苏州市政府专门出台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区(点)管理办法》,并于 2008 年 1 月批准《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1.2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旨在通过较为系统地梳理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历程及现状,结合对苏州部分典型休闲农业场所的实地调研,客观地反映出当前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瓶颈,进而在对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本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1.1.3 研究意义。

  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

  本文通过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探讨中,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考。另一方面,苏州市作为城乡一体化国家级试点以及"四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地区,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为苏州市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政策建议,不仅有助于苏州市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1.2 休闲农业的内涵。

  1.2.1 休闲农业的起源与释义。

  休闲农业一词源于英文的 Agritourism/Agro-tourism,是由农业(Agri-/Agro)和旅游(tourism)两个词组合起来的[1].中文提法的"休闲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 1989年台湾大学举办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2],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虽然表述不一,但大致意思是相近的。根据台湾"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3].

  1.2.2 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的异同。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对休闲农业的内涵亦没有一致的认识。在众多相关的研究文献中仍出现诸如"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与休闲农业混为一谈的概念词汇。因此,有必要对几个常见易混淆的、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概念做简单的界定。

  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均是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为人们提供农村观光、农业体验等服务项目,将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产业形态。观光农业重点强调农业和农村旅游资源的观赏性与体验性,注重人们对休闲、放松、体验、文化的需求,与休闲农业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二者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而休闲农业"休闲"的含义与观光农业"观光"的含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休闲不仅仅包括观光,还包括农村度假、农业留学等内涵。

  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一样,均将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农家生活和人们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强调人们对休闲的需求。而休闲农业与都市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都市农业的定位必定是都市区内或者都市周边郊区的农业旅游资源,而休闲农业则恰恰强调了远郊农村原生态的农业旅游资源,休闲农业中所涵盖的纯粹的农耕文化、村落文化是都市农业所不具备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寻求人类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兼顾发展的可持续思想应运而生。1987 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报告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4].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谋求有限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休闲农业具有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兼顾休闲观光旅游的经济效益、带动社会就业的社会效益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风貌的生态效益,需要在保证当代人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的基础上,不影响后代人对农业资源的需求。

  (2)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逐渐扩大,"三农"问题日益严峻。本世纪初,中央政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积极推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共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八大再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发展即将工农、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统筹规划、综合研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破解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休闲农业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既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城镇居民休闲需求、维护城乡生态环境的新型业态选择。从乡村角度来看,发展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服务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农业业态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从城镇角度来看,远郊乡村发展休闲农业,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闲观光、体验放松的好去处,不仅有利于引导城镇居民亲近乡村、享受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且在城镇居民休闲观光的过程中有利于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此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友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现代化理论。

  农业现代化理论,起源于二战后的西方国家。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odore W. Schults)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腾飞,必须要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农业就必须从劳动者素质、管理经营方式、科技装备等方面进行改造。农业现代化理论内涵丰富,延伸众多,2006 年由"台湾农委会"在"新农业运动--台湾农业亮起来"中提出的"三生农业"便是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现代农业从传统以粮食生产为主轴,发展为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之'三生农业',也就是包括生产粮食的一级产业,农产品加工的二级产业,以及运销、休闲、文化体验的三级产业",即强调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三大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正是农业现代理论的具体实践,"三生农业"理论指导下实现休闲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功能。其一,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形态,必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农业生产,应该在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提供休闲、观光、采摘等服务活动;其二,休闲农业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休闲农业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充满乡村气息,乡土文化充溢的生活氛围,从而达到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效果;其三,休闲农业的资源禀赋必定是生态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与完善的生态修复机制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也是吸引游客、维护游客的最为基本的砝码。

  (4)农业全民共享理论。

  农业全民共享理论是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林国庆教授首先提出的,理论的运用体现在台湾正在实施的"平地造林"政策。该理论强调农业是全民的农业,非农民的农业,非农部门应该转变传统观念,给予农业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农业全民共享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粮食安全,农业全民共享的首要体现就是粮食安全,粮食无疑关乎整个国家所有国民的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因此粮食安全必定是全民所关注和承担的;第二,全民生态,农业所拥有的生态资源是全民共享的资源,而农民只是这些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替全体公民管理,而最终生态的维护有待全民的共同努力;第三,文化共享,城镇化发展之前绝大多数国民均是农民,农民传承了长达数千年的乡村文化,这种乡村文化具有特定的传统性、稳定性与全民性,文化的共通要求乡村文化的保护必须要求全民的作为;第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与发展趋势,而农业现代化过程则不可能只依靠农业部门独自的努力,而要依赖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结合,通过非农业部门输送人才、科技、资金帮助农业部门实现农业现代化。所以说,农业必定是全民的农业。

  在农业全民共享理论指导下的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全民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在以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的基础上,要注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传承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1.3.2境外研究综述。

  休闲农业的起源可追溯到 19 世纪的意大利,而后在欧美、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地逐渐盛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没有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做出统一的界定,欧美习惯用乡村旅游的概念,而日本、台湾等亚洲地区则倾向于用休闲农业的称呼[5].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包括休闲农业的定义研究、休闲农业发展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以及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休闲农业的定义研究在国外研究休闲农业的文献中,出现众多类似的词汇,例如"Agritourism"、"Agrotourism"、"Farm Tourism"、"Farm-based tourism"和"Vacation Farms"等等,虽然这些词汇都描述了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概念,但是不同学者对其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别。Evans and Ilbery(1989)支持采用"Farm-based tourism"的说法[6],定义其为"吸引人们到农业领域旅游的一种现象";Oppermann(1996)和 Ollenburg andBuckley(2007)主张采用"Farm Tourism"的说法[7][8],Ollenburg and Buckley(2007)定义其为"城镇居民在运作中的农场环境中通过参与、观光和教育享受为其提供的活动和服务"; Kizos and Iosifides(2007)倾向于"Agrotourism"的提法[9],定义其为"由农民在农村地区开发的小规模的、家庭的或合作社形式的旅游活动";Sharpley(1997)、Sonnino(2004)以及 Marques(2006)则主张"Agritourism"的提法[10][11][12],Sharpley(1997)定义其为"包含了农业环境、农产品以及农村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2006)认为休闲农业的本质是人类用宽松的心态,通过农业领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休闲方式,具有与自然的交融性和文化综合性的鲜明特点[23].毛帅(2008)在综合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辨析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三者的关系与区别,并提倡用语"休闲农业"取代"观光农业"[24],从而更加契合"休闲"的内涵。周舜年等(2007)在众多已有对休闲农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休闲农业的本质是结合农业产销与休闲观光的服务性产业,其发展应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以农民利益为依据,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经营形态[25].范水生,朱朝枝(2011)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学者给出的众多休闲农业的定义,提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为载体,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型态[26],据此,详尽阐述了休闲农业"三农"、"三产"、"三生"、"三美"和"三力"的内涵。

  (2)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研究文献汗牛充栋,呈现出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探讨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局面。曾克丽(2012)重点研究了当前我国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分析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其他政策的基础上期望政府站在"三农"工作的高度,从扶持行业发展的角度,在争取专项财政资金扶持方面取得突破[27];张国斌等(2007)、常疆,刘新华(2007)分别以浙江省、湖南省为例研究了休闲农场发展中的土地管理与利用问题[28][29];俞益武等(2007)重点探讨了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方案的设计,在综合考虑农业管理与旅游业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休闲农业管理所需注重的十个项目[30];冯维波(2001)以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越的区位条件是休闲观光农业获得旅游收入的基本前提、生态经济管理是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1];史冰清等(2007)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分析了休闲观光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认为休闲观光农业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利用发展农村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劳动力就业渠道,从多方面、多层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32].

  此外,亦有不少学者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入手,分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郭焕成,吕明伟(2008)在详尽分析我国农业旅游规模与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并从规划、管理、服务以及政策等方面提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3];付华等(2007)认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开发的发展历程,当期应从组织管理、技术支持、服务质量、产品设计等方面规范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34];冀献民(2007)强调发展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注重突出特色,并加大宣传与研究工作[35];帅娅娟(2008)重点研究了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各种模式,披露我国当前休闲农业模式单一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休闲农业需走多模式道路[36],等等。

  (3)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大陆地区的启示。

  刘煜,张延龙(2007)、陈文强(2009)、李飞(2008)均在总结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经验对大陆的启示,其中包括:政策的大力支持、休闲经济与休闲产品的开发、休闲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37][38][39];王茜(2011)通过分析比较台湾和湖南两地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深入分析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台湾的经验从发展观念、规划经营、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管理服务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40];吴加志(2007)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出发,提出休闲农业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理想转型模式,应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科学地推广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1].

  4)休闲农业实证研究国内学术界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不乏实证分析,陈励颖等(2007)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对福建省休闲农业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及市场营销 SWOT 分析,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研究表明福建省休闲观光农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42].张强,魏福芹(2008)以北京等都市的先行案例研究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强调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农村的经济繁荣,而且对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43];张跃西(2013)以浙江金华茶文化旅游为例,从文化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人才战略、服务战略等方面提出发展茶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44];孔庆书等(2013)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 2011 年河北省 12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别从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了有效性测度,并从效率、规模收益、指标射线量和松弛变量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45];柯彬发等(2011)、陈志峰等(2012)以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和福建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模糊 AHP休闲农业营销绩效评价模式[46][47].

  (5)苏州市休闲农业研究苏州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先导的地区,近年来,其休闲农业的发展备受国内学术界的关注。邓志强,王卉,王文(2010)构建SWOT 战略分析框架研究了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8];李欣(2013)提出当前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规划滞后、季节性强和产品品牌化较低的问题[49];孙其勇(2013)、王和才等(2009)和韦宏(2014)分别针对性地研究了苏州休闲农业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以及休闲农业产业品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50][51][52];王和才,蔡健,梁荣华(2009)在分析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州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53].

  1.3.4 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外休闲农业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休闲农业内涵的定义、休闲农业发展具体问题的探讨以及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对于国内研究而言,国外学术界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起步早,研究领域更为宽泛。在研究地方休闲农业发展瓶颈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中,国外学者更加关注休闲农业发展的效率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并且深入挖掘农村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人力资本,针对性地研究女性劳动者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研究兼备广度与深度。

  国内学者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内涵的探讨、问题研究、两岸休闲农业比较研究以及休闲农业的实证研究。其中,对休闲农业内涵的探讨虽然众多学者表述不一,但意思相差无几,在综合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为导向,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全民涉农体验为目的,为全民提供休闲、体验、教育等相关活动和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对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大体包含从观念、政策、规划、人才、服务、产品设计、管理、技术、宣传等视角提出问题和建议;对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则多强调从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加强两岸合作交流的途径来促进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实证研究方面,相比于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现有的实证文献多以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为主进行具体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分析;具体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的文献中,方法上兼具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内容上包含了现状问题研究、休闲农业相关文化研究、管理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虽然现有文献研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但是缺少对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的系统研究,也没有对苏州市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路径分析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历程及现状,实地调研考察苏州部分典型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重点探讨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以及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表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界定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提炼本文的研究设计方案,以及探讨本文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主要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历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选取相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张家港金麦穗休闲农庄、巴城休闲农业基地和东山镇休闲农业基地等四个苏州典型休闲农业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分别探讨四个典型休闲农业场所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和面临的发展问题;第四章,根据上一章苏州典型休闲农业场所的分析,进一步研究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本质问题,并提出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第五章,分别就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本质问题、现实问题,给出促进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提出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展望。

  1.4.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在对苏州市整体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时,以及探讨工商资本进入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时,均采用了定性分析法;在探讨苏州部分典型休闲农业场所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和发展问题时,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在以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参考,探讨苏州休闲农业发展所处阶段时,以及比较园区模式和家庭农场模式发展休闲农业时,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三点。其一,系统地研究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包括全面系统地梳理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历程、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禀赋条件、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二,在以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历程为参考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苏州休闲农业发展仍处于探索与倡导阶段,并不具备与休闲农业成熟发展相匹配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其三,辩证地思考园区模式发展休闲农业的不足,提出家庭农场模式才是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明确指出只有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发展休闲农业才可能实现苏州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本文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限于能力,本研究仅对苏州休闲农业发展本质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而针对家庭农场模式如何推进、现有园区模式如何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如何建立和操作等更深层次的具体问题,还有待笔者继续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相比于数据分析,本研究更侧重于理论分析和定性分析,虽然通过对苏州部分典型休闲农业场所进行调研获取部分数据资料,但整体来看,由于休闲农业统计体系尚未建立,数据获得存在较大障碍,因此文章在数据支撑方面略显单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