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呼伦贝尔市肉羊产业化经营概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13 共3887字

  2 呼伦贝尔市肉羊产业化经营概况

  2.1 呼伦贝尔市概况。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西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北部,中部被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直贯,其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俄罗斯相接壤。

  呼伦贝尔市东西宽 630 公里、南北长 700 公里,总面积 25.3 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 21.4%.气候的总特征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地区的植被分布受气候影响由森林向草原过渡。目前全市天然草场面积 1.26 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33.2%.退耕还草面积 100 万亩,退牧还草面积 480 万亩。2014 年,全市 GDP1522.26 亿元,人均 GDP 为 60152 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20674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24787 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10751 元。

  呼伦贝尔市现辖 13 个旗市区,其中一个区:海拉尔区;五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 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翰尔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74 个镇(含两个矿区)、23 个乡(其中 13 个民族乡)、25 个苏木(其中一个民族苏木)、36 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辖地区的具体情况如表 2.1 所示。其中牧业四旗包括新巴尔虎右旗、陈旗、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牙克石市西部、额尔古纳市南部的草原总称为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西部,相关牧业四旗的草场概况如表 2.2 所示;牧业四旗为呼伦贝尔地区的主要草场,其面积为1.08 亿亩,占全市草场面积的 72.1%.

  2.2 呼伦贝尔市肉羊产业化发展概况。

  2.2.1 肉羊基本生产情况。

  肉羊产业是呼伦贝尔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特色产业;近 10 年来,呼伦贝尔地区的肉羊生产情况较稳定,其中存栏量在 600-800 万只浮动,羊肉产量在 10 万吨左右浮动(见图 2.1,2.2)。据统计,2014 年,在呼伦贝尔市畜牧业中,全年牲畜出栏 868.8万头,其中羊的出栏 681.12 万只,占呼伦贝尔牲畜总数的 78.4%;全市肉类总产量为26.27 万吨,羊肉产量为 9.8 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 37.3%.

  2.2.2 农牧区肉羊产业化总体概况。

  呼伦贝尔市林区主要分布在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旗的大兴安岭一带;牧区主要分布在满洲里市、新左旗、新右旗、陈旗、鄂温克旗的呼伦贝尔草原;农区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的平原。

  呼伦贝尔牧业地区截止到 2013 年末,牧区有牧民 6.38 多万人,牧户近 2.2 万户。

  随着近年来呼伦贝尔肉类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牛羊肉类产业已成为该地区该类产业的特色经济支柱。2014 年,牧区有大小肉类加工企业共 31 家,牧民专业合作社 336家,产业化从业人员近万人。并在畜牧业经营模式上出现了大户带贫困户、连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

  随着对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视,呼伦贝尔地区肉羊产业发展优势区域逐步转向农区,2014 年,农区年产值 500 万元以上规模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32 家,增加值 23亿元;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 22 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5 家;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了 4289 个,比"十一五"初期提高了 2.5 倍。在农区养殖肉羊的主要饲料为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等;种植业由原来的二元产业结构转变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在农区饲养方式为舍饲和半舍饲,发展农区畜牧业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可将牲畜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循环利用,缓解了肉羊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为牧区养羊业的全面复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从生产方面来看,农区畜牧业已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畜牧业的主导;2013 年呼伦贝尔牧业年度牲畜存栏 1882 万头(只),占牲畜总量的 72.8%.2014 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 1955.4 万头, 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 34%;农区牲畜头数达 1421.5 万头,占全市牲畜总数的 72.7%.对于品种改良方面,呼伦贝尔市引进了如澳美、德美、西门塔尔等种公羊,以提高肉羊产业的生产率。

  2.2.3 肉羊产业化经营现状。

  近年来,呼伦贝尔地区将农牧业产业化的经营发展作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努力培育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畜产品原料基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以此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各种产业化组织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

  (1)产业基地建设。

  呼伦贝尔市地理位置优越,草场资源丰富,处于东北肉羊产业带;该地区依托肥沃的土壤资源、充沛的水资源等,大力发展农牧业,已成为全国重点肉羊产业基地之一;呼伦贝尔市各地区不断加快标准化规模种养殖基地建设,推进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了保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各地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自建、合作等形式,建立自己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和支撑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据统计,截止到 2012 年底,牧区流转草牧场 1142 万亩,牧业四旗 1000 只羊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 741 个,500 只羊以上的养殖场达到 2680 个;截止到 2013 年 5 月末,有机牛羊养殖基地 78 处(480 万只羊、8 万头牛)。2014 年,呼伦贝尔农区年出栏 500 只肉羊的规模场数 592 个;全市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 721 万亩,其中肉羊产业化基地 360 万亩。如阿荣旗作为呼伦贝尔地区的肉业核心区,2014 年,全旗已全面启动养殖小区 87 个,发展养殖示范屯 120 个,培育肉牛、肉羊养殖大户730 户、示范户 4560 户,肉牛出栏总量 20 万头、肉羊出栏 200 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 6.3 万吨。

  (2)龙头加工企业。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大力扶持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加工流通方面的大型龙头企业,突出抓好肉牛、肉羊和乳业加工;2011 年,全市现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01 户,其中国家级 2户、自治区级 42 户,市级企业 57 户,拥有产业化协会及专业合作社 799 个。如表2.3 为 2011 年与 2014 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概况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全市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153 户实现销售收入 302 亿元,同比增长 31.6%,带动农牧户 15.4 万户;2014 年全市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156 户,总销售收入增加到 397 亿元,同比增长 32%,带动农牧户 16 万户;由此对比看出近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在逐步发展壮大。

  2014 年,呼伦贝市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156 户,其中,35 户粮食加工企业加工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53.8%,47 户肉类加工企业加工量占肉类总产量的 51.4%,26 户奶制品加工企业加工量占鲜奶总产量的 68%,7 户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工量占马铃薯总产量的 9.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 48%.全市现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23 户,其中国家级 1 户、自治区级 55 户、市级 67 户。

  (3)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因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和牧民增收、提升了畜牧业竞争力、保护了牧区生态环境、推进了新牧区的建设。据统计,截至到 2013 年底(见表 2.4),全市牧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 311 个,比 2010 年增加 146 个,到 2013 年已有自治区级示范社 3 个,呼伦贝尔市级示范社 29 个。入社牧户 5379 户,比 2010 年增加 2796 户,入社牧户数占牧区总户数的 25.2%,比 2010 年占比增加 10.3%.

  目前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主要类型为:农牧民自发型、能人大户或嘎查干部牵头型和龙头企业或专业技术部门领办型;截至 2013 年底,农牧民自发组合专业合作社 308 个,其中由村组干部牵头 36 个。随着专业合作社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涉及的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具体表现为:从初办合作社时的生产互助、技术互帮、信息互送到资金、技术、劳动等形式的合作;从生产领域逐渐向着生产、运输、加工及牧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方向推进。表 2.5 是 2013 年各类专业合作社在牧业四旗的分布表,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牧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按产业划分:以种植业为主合作社有 5 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合作社有 291 个,以服务业为主的 8 个,其他类型 7个;按经营服务内容划分: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有 190 个、运销和加工服务等 23 个、生产服务为主的有 98 个。由此看出,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已由单一领域向畜牧、种植、加工、流通、销售、信息技术服务、农机服务等多元产业扩展。同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带动农牧民增收,受益牧户现在已达到 7946 户。如 2012 年陈巴尔虎旗入社牧民人均年收入已达 31937 元,比全旗人均收入增收 8789 元;比 2010 年入社牧民人均年收入的 23215 元增长 37.6%,其入社牧民明显高于非入社牧民收入,且有效地调动了牧民入社的积极性。

  据统计,2014 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 953 万亩、草牧场流转 1599 万亩。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6621 个,入社 4.18 万户,带动 10 万户。市级以上示范社 155个,其中:国家级 9 个、自治区级 46 个、市级 100 个。但总体状况为运作良好的只占 1/3,多数仍然是单户分散经营,农牧户的生产组织程度还处于低下阶段。

  (4)利益联结。

  现阶段龙头加工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较松散。目前全市 156 个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企业 45 个;其中订单合同型 17 个,股份合作型 2 个,服务协作型 5 个,价格保护型 3 个,流转聘用型 1 个。有的企业多种形式并存,形成了集多种模式于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但 71%的企业采用随行就市的现货交易形式,利益联结松散并且作用发挥的不够。如图 2.5、2.6,能够清楚的反应出目前我市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的紧密情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