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2 共862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研究
【第一章】邓小平农业发展观念探析绪论
【第二章】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四章】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论/参考文献】邓小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理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1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农业是根本,不能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重视农业的发展,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究其原因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够牢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牢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把农业的发展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视为基本的出发点。他认为“重视农业发展,不管天下发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都好办了。”[2]这也充分说明了邓小平已经认识到,只有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才能真正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因此邓小平也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了系统的阐述。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部门也是社会上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3].邓小平多次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他认为,我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要用世界上 7%的耕地来满足 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靠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一旦我国农业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人民的生存;甚至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特殊国情的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生产,都不能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邓小平在1957 年整风运动中曾指出:“如果不发展农业,不但影响最大多数人的生活,影响工农联盟和人民团结,而且也不可能迅速地发展工业。”“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使农业现代化,使大量的农民从农业转向工业、交通、艺术、文化。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工农并举,一不能丢工业,二不能丢农业。”[4]

  在大跃进时期,国家为了快速发展工业,快速的赶英超美,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的生产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1962 年邓小平针对时代的需要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5]

  后来,他还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6]邓小平关于农业地位的这些论述,无不体现了他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国民经济各部的发展奠定基础。农业的根基不牢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其次,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前提,农民的富裕是整个社会富裕的标志。农业、农村、农民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三个方面也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健康有序的推进。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的生产力被束缚,农村也十分落后,中国大部分农民还在饥寒之中苦苦的挣扎,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威胁了中国政治局面的稳定,制约了中国工业等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和国际不稳定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因此,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7]

  1984 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谈话中,邓小平又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8]

  他还反复强调:“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9],这展现了邓小平全局性的眼光,也说明了农业的发展不单单是农村事,更是事关整个国家全局的大事。中国的迅速崛起及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成果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这一思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我国是一个大国,不同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农村地区是我国发展的短板。从新中国成立到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仍然有很多的农村人口还没有吃饱饭,这严重违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面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也不是社会主义,吃不饱肚子就更不是社会主义。”[10]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业人口占 80%,因此,只有农民摆脱了贫穷,中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3.1.2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以后,邓小平以其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勇气,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争论,成为邓小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上,党中央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总路线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使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力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关键。1984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后来他又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充分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也离不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邓小平反复的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放和发展以后,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还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农民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要素,也必须得到解放和调整。邓小平曾反复的强调,要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把生产的自主权,土地的自主权,经营的自主权等权力返还给农民,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进而通过农业的发展逐步解决农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向前发展,为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研究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可以得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是农民的共同富裕。但是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并不是让全体农民在同一时间所达到的富裕程度一样。在社会主义中国,农民的共同富裕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分阶段分步骤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既要加快东部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的步伐,同时也要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1.3 农村经济要搞活需要开展多种经营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严格的计划控制农业农村的发展,实行单一的传统农业发展理念,人们普遍认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村农民的富裕只有靠粮食生产才能实现,这不仅禁锢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农村农民的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地倡导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化的大农业。他认为,必须破除传统单一的农业发展理念,树立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思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同时,”农业要有全面规划。农业翻两番首先要增产粮食,当然不能只靠粮食,只靠粮食达不到。“[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粮食则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粮食的生产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农业作为三大产业之一,它包括很多的分支产业,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其中,粮食的生产属于种植,但种植业中还包括棉麻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由此可以看出,仅靠粮食的生产是无法实现活跃农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因此,农村发展必须开展多种经营方式。

  农业开展多种经营,邓小平认为最重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发展饲养业,二是发展林果业。“[13]这也就是说发展多种经营方式要从丰富农产品的结构开始。邓小平还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开展多种经营的意义,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只有发展多种经营,才能做到尊重各个地方的发展规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来发展高质量优质的产业,做到因地制宜的实现农村各地的现代化。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第二,发展多种经营,可以带动农业商品化,活跃农村经济,同时还可以扩大就业途径,缓解农村社会的就业压力。邓小平曾说,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第三,发展多种经营,还可以丰富人民的生活,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多样化的商品。这一方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能改善城市的副食品供应结构。第四,发展多种经营,还可以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非农化,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在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农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重大的调整,使得农村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也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3.1.4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民占总人口的 80%.”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的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4]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农村,而农业发展则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因此,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邓小平在 1982 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了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深刻总结,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业基础仍然十分的薄弱,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及投入。1979 年中国农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央重新制定了对农村的政策,注重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主张破除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另外,党和政府还要充分的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使党和国家一切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都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农村改革制定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政策,使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了分离。另外,还主张在确立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引导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及股份合作制经济。这些政策调整了农村的基本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农村的经济,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政策基础。

  农村改革以前,由于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农村只能是靠天吃饭,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15]

  他还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马克思也曾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指出,”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6]

  列宁和毛泽东也非常的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邓小平在这些革命导师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思想,他把这一思想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他认为把农业科技极大地转化为生产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他还突破了推动农业现代化主要靠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观念的束缚,指出将来农业发展的出路,要靠生物工程和尖端技术。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增加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实现以科技为先导,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2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3.2.1 科学的预见性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也形成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该思想也蕴含了其独特的科学的预见性特点。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毛泽东为领导的党中央,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错误的判断,最后,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制度,不仅没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快速发展,还打击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损害了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的生产,甚至使整个国家都处在缺粮的危机之中。因此,邓小平指出”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来得及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期不得不退回去,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7]

  这体现了邓小平已经预见到了这一时期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要推动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也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有战略、分步骤的进行推进。文化大革命以后,针对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开始了深刻的反省,邓小平还指出了”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不断地吸取前人农业现代化理论思想的前提下,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创造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这一思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具有极高的科学预见性的特点。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制,给农民一定的生产自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把集体的土地资源承包到个体农户,实行双层经营。这一政策的实行极大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一次实现了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但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对生产力具有积极地反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逐渐的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针对这一制度出现的弊端,邓小平在 1990 年”国际形式和经济问题“的谈话中提出了”第二个飞跃“的思想,即实现规模经营,走集体经济之路。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又明确地确定:”把家庭承包这种经营方式引入集体经济,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又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必要的统一经营。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是集体经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决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权宣之计,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动摇。“[19]

  根据这一《决定》的思想,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加快了农村的改革步伐,使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第二次的飞跃式发展。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因此,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其科学的预见性。

  3.2.2 内容的丰富性

  农业是一个大产业,农业生产也具有系统性,也需要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相互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这里所指的农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不是单指农业中的粮食生产。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分析了当时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他主张农业生产在经营管理方面,也要遵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经济规律,所以农业生产采取经营管理方式也一定要和中国农业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他不是单纯的为了农业而发展农业,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实现农业与现代化的统一。另外,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不仅仅是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更要把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所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农业生产方面主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经营管理上实行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采取集体所有制和农民个体所有制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农业科技的作用,要善于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对农业的巨大促进作用。第二,通过农业开展多种经营方式来活跃农村经济,推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先进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化。第三,主张农业的生产经营,要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坚持市场取向,逐步形成新的农业产品的购销体制,即农产品的价格的形成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基础,实行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还要采取措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开放有序的社会主义农产品市场体系。第四,他还注重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等,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新型农民,进而,也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这些丰富的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2.3 实践的可操作性

  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0]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21]

  由此不难看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逐渐形成的,因此,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实事求是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确立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认为实事求是也是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思想。任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要把实事求是作为其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正确的看待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也特别的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就曾提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仍然存在,同时农业的基础薄弱 ,农村的生产力也非常落后,农民也处在异常的贫困之中。农村的这一实际情况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绝对不能盲目的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而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吸取国外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探索属于自己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于是,邓小平就探索提出了,中国要走由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经过实践的检验,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通过农村改革实施,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邓小平又总结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22]

  可见,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实事求是也蕴含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在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党和政府切实的制定了”科教兴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个有利于“等发展战略,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