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2 共82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研究
【第一章】邓小平农业发展观念探析绪论
【第二章】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四章】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论/参考文献】邓小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理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2.1 直接理论来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存在的第一大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大问题是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的问题,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才能保障食物、衣服、房屋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说:“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恩格斯也说过“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现在它更是这样了。”[2]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也为我国确立农业的基础地位的理论基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发展不仅为我国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也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也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他们对农业的地位、特点、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些论述也体现了当今社会我们所追求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问题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的地位,即农业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各个部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农业发展了,社会各部门才能快速平稳的发展;没有农业的发展,社会各部门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文章中曾指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3]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具有基础性意义。

  第二,推动农业发展的方式,即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走农业合作社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论土地国有化》等着作中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土地属于国家集体所有,因此,农业的发展要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为了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解决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发展合作社的问题。他认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生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发展的新的生产方式,并且也肯定了农业工人、小农、中农和大农都是农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恩格斯 1872 年还写了《伦住宅》一文,严肃地批判了蒲鲁东把大地产分割成若干的细小农户的主张,同时提出了土地经营实行农业合作社生产的条件和意义,即“现存的大土地所有制将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来由组合工作者经营大规模的农业,只有在这种巨大规模下,才能应用一切现代辅助工具、机器等等,从而使小农明显地看到基于组合原则的大规模经济的优越性。”[4]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了一些社会主义社会农业发展的构想,这些构想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俄国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的深刻总结。其一,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也必将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土地将收归国家集体所有;农业的发展将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生产和集体占有的形式。其二,农业的集体生产又可以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三种组织形式,即原始传统类型的集体生产、农业合作生产形式以及现代发达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形式。其三,农业的集体合作劳动,是建立在具备肥料、农业科技以及机器设备等集体劳动所必需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简单的土地合作。但是,集体合作劳动所必需的这一切的生产资料都是在机器工业大生产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农业的发展还要有工业的发展来支撑。其四,发展现代的、机械化的集体大农业,还需要有大量的经费做支撑,因此,国家也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马克思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社会要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步的走向现代化,在他的很多着作中都体现了现代化的思想,但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现代化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阐述过现代化理论的思想。

  在《资本论》的序言中也曾有这样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资本论》一书,根据马克思的这句话,系统阐释了现代化的含义。因此,现代化理论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现代化思想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

  2.1.2 列宁的农业思想

  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应用到实践的第一人,他在俄国革命及其政治活动中也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同时他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和现代化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及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国家发展应该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大力地发展农业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保证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才能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更好更快的发展。列宁的农业思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是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但是,由于被当时俄国的具体国情所束缚,列宁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土地问题、帝国主义问题、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等方面,农业问题还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他对农业的关注相对较少。在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农业方面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农业发展的问题逐渐地显露出来,此时,列宁被迫把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问题上来,并把农业的发展放在了俄国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列宁在 1921 年 11 月召开的莫斯科省第一次农业代表大会上,曾指出:“目前整个形势所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我们共和国国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之一提出来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5]并提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在于:无论如何要使农业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并且要立即付诸实现。”[6]这就突出了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即是农业问题,同时也确立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其次,粮食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俄国内战结束以后,整个社会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政权得不到稳固,其重要原因在于,战争严重的摧残了国民经济,使得农业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造成了全国上下粮食紧缺的问题,甚至苏维埃政权也处在被颠覆的边缘。面对这一系列严峻的国家形势,列宁指出:“没有这些粮食,国家政权就等于零。没有这些粮食,社会主义的政策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7]

  可见,他已充分的认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粮食国家政权的基础,事关政权存亡;粮食储备充足,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得到巩固。自此以后,列宁深入地研究农业发展问题,想方设法地提高粮食的产量,逐步的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粮食储备得到了保障,也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则会为社会的稳定奠定基础。在战争时期,为了给战争提供物质保障,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该政策刚刚推行时,按照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的的原则,保证留足口粮,只征余粮;但最后因为粮食不足,国家被迫扩大了征粮的范围,使得农民的严重不满,出现了各种农民暴动,甚至开始直接的反党反政府,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社会的稳定,究其原因是,农业遭到破坏,粮食严重匮乏。列宁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指出要解决当前的严重问题,“应该以粮食作为出发点,因为它是全部困难的根源。”[8]

  因此,主张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改变对农业的态度。只有农业发展了,粮食储备才能有保障,政权才能巩固,社会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2.1.3 毛泽东的农业思想现代化理论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封建王朝统治的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的历史,传统农业在我国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探索奋斗的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高度地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农业生产,是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只有消灭封建制度,才能取得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1957 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作为我国伟大的领袖,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他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农业思想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就萌生了农业现代化的思想,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断探索,这一思想逐渐地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毛泽东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奠基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即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国在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于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变革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就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毛泽东认为,中国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首先要把单个的农民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新型农民,把个体劳动变为集体劳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业生产上遇到的诸多问题,更好的规避自然灾害等给农业带来的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即是农业的机械化。建国以后,毛泽东借鉴吸收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农业科技作为支撑,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机械化属于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得到逐步的解决。因此,农业机械化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没有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也将会是空谈,毛泽东在 1959 年也曾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着名论断。

  最后,从事农业生产要遵守规律,注重科学的作用。毛泽东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须要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发挥科技是生产力的作用,实现科学种田。他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在该阶段还需要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农业的发展也要遵循经济建设规律,注重等价交换,确保农民、农业的地位。

  2.2 客观基础和现实依据

  2.2.1 中国国情实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在总体上还处于不发达的状态。由于我国农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因此,在建国之初,农业还是“一穷二白”,十分落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也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一九七六年,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水利设施、化肥农药、农村用电、农业机械等大大增加,农业的生产条件有了显着改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有了不少改进,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逐步得以建立,这些成就也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底子太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之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差,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农业生产力在世界上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再加上,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许多农业资源开发不充分,现有的各种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同时农民大多受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较大。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农业建设的这一国情,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客观基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9]

  邓小平的这一观点根源于他对我国农业现实情况的具体分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明了基本方向: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条件,并以充分考虑中国具体国情的为基础的,因此,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及历史经验,必须探索出一条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也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

  2.2.2 改革开放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为我国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1978 年,中共中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自此,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极大地挖掘了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创造活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中,严格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行事,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注重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取得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否则将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必须要激发农村的成产潜力,农民创造性的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农业经营方式,就极大地唤醒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站在时代的潮流前,响应时代的召唤,热情的肯定和支持了人民群众的这一伟大创造,并把这一创举上升为国家政策,最终废除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民公社制,同时,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付诸实践行动,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年之后,全国 96.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模式,粮食的总产量达到 4200 亿公斤,农业总产值和 1978 年相比增长了一倍,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村的开创性改革更对保证供给、支援工业、稳定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全国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中国的农村切实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也为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在 80 年代以来,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地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农民增收困难,收入甚至有下滑的趋势;城乡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业的投入减少;耕地急剧减少等。出现这种矛盾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我农村长期受人民公社制度的束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迅速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的总量迅速增加,同时市场对产品的的需求量很大,这时,只要有生产就会很快的被消耗掉,因此,农民增收。但 80 年代以后,市场上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产品便出现了难卖的现象,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减少了。其次,这些问题还受到政府长期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为发展工业,严重损害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最后,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日益的暴露出来,由于耕地分散,土地经营集聚效应不强,使得农业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受到了限制,同时也难以开展机械化生产。这些问题也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推进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

  2.3 邓小平发展性思维方式

  2.3.1 邓小平对发展问题有长期的思考

  邓小平在总结以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发展思想,该思想紧密结合了国内外的新形式,也吸收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教训,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对发展问题有着长期的思考,他通过对中国发展实践深入研究,指出发展就是搞现代化,从落后的状态上升到发达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它把发展看成是现代化的同义语,对中国而言,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根本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主张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为了实现国家发展的需要,他认为,使中国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10].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对邓小平发展观的集中概括即是“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中心线索,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首先,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对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要使国富民强,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只能是落后挨打。其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虽然在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但是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灾害,使得我国各方面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上仍然处于贫困的行列。要想摆脱贫困的现状,必须通过发展,并且要着重的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也曾说过:“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11]

  最后,这也是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曲折性与反复性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也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也下降了。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邓小平更加意识到了发展的必要性,社会主义落实在发展上,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贯彻邓小平的发展这一着名论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更好的为工业提供物质保证,促进工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因此邓小平也高度的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3.2 “三个有利于”彰显发展思维

  “三个有利于”思想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深受有很多的思想流派的影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同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这一问题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因此,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央,探索出了衡量中国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思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三个有利于”思想的提出,也是邓小平及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而得出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仍然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实现国富民强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邓小平创造性的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改革的过程中,他认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紧迫、最关键的任务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 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 ”[12]

  在 1980 年,邓小平还强调“我们一定要、 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 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 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 ”[13]

  这也体现了邓小平已充分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状况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后来,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一思潮的出现严重扰乱了经济的发展秩序,也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为解决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思想,解决了当时发展过程中“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问题,鼓励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中要勇于探索的勇气,也稳定了民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思想也充分展现了邓小平勇于创新的发展性思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