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宗祠文化及乡村村落的概念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22 共6163字

  第 2 章 宗祠文化及乡村村落的概念分析

  2.1 宗祠文化的概述。

  2.1.1 宗祠文化的概念。

  宗祠文化是一种姓氏宗族文化,是传宗接代的标志,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宗法制度、宗庙制度、宗祠建筑等方面的物质文化。宗祠文化在祭祀祖先、维护封建统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解决矛盾纠纷、传承仁义孝德等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2 宗祠文化的溯源及发展演变。

  (1) 宗祠文化的溯源。

  宗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组织,它以男性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当同时具备血缘、地域、组织者和组织机构等因素时,就形成了宗族组织,宗祠文化便由此产生,宗祠文化的发展与祖先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的祖先崇拜,就是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是由人们精神上的灵魂崇拜和图腾崇拜演化而来,其作用在于确立和巩固家族的血统,保证家族的权力和财产的正常分配与继承,由于当时祖先崇拜思想的盛行,大量的祭祖活动也就随之产生,祭祀先祖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也是一种权力,更是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而祭祖活动所需要的祭祀场所--祠庙也应运而生,这种宗庙便是祠堂的前身。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祭祖礼制是有一个从强到弱、祭祖权力由社会上层向社会下层扩大、专门祭祖的宗庙由特权阶层向庶民普及的过程。这种祭祖礼制通常被称为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本产生于周代,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随着汉族与各少民族的融合,宗法制度也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展。对当今社会来说传承宗祠文化的精神有益于社会发展,例如发扬祖辈优良传统、重礼仪、行孝道、敦和睦等具有积极意义,能激发民族认同感,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2) 宗祠文化的发展及演变。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宗庙的萌芽,人们不仅崇拜祖先,对大自然的山、水也都充满了崇拜之情,周代时,宗族制度已趋于完善,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合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合太祖之庙为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合太祖之庙为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不得立祖庙"[1].宗庙祭祀制度在成立之初就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只有士以上有身份的人才能建宗庙祭祖,庶人则无权建宗庙,只能在生活居室中进行祭祀,建庙的数量以及规格也都是由身份等级决定的,但是只要是为了祭祀祖先而建造的建筑物,无论存在多少等级的差别,都称之为"宗庙".如此等级分明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凸显统治阶级、贵族的政治身份和地位,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当时除了王族和贵族阶层以外,其他阶层对祖先的追溯还没达到与之相当的水准,宗族组织的发展历史也还不是很长,因此,在先秦文献中,宗庙系统只与王族相连,这种宗族等级制度对后世宗族的祠堂制度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秦汉以后,墓祀开始慢慢流行起来,汉代时,人们把建造在墓碑前的祭祀场所称为"墓祠",这种墓祠是专门为个人特别建造的,祭祀也只针对个人。

  战国时期,政治等级制度进一步深化,宗庙祭祀逐渐成为了王族祭祀历代帝王的专属方式,而王族以下的其他各阶层,则把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称为"祠堂"如楚国屈原流放到汉北,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2].从此祠堂这一名称便逐渐从帝王宗庙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祭祀系统,但是,那个时期的祠堂与现在所说的祠堂不同,就其建造的位置来说,以前的祠堂大多会建造在墓地边上,而后世的宗祠大多会建于宗族居住地的中心。就其功能来说,它也不一定都是为了祭祀宗族祖先而建,还为纪念和感怀任职期间颇有政绩而调离升迁的官员而建的"生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间建造"墓祠"这一现象遭到了非议,庶民立祠堂祭祖被政府严格禁止了,因为有人认为这一现象违反了庶民只能在寝室祭祖的规定。晋朝政府曾下令:"诸葬者,皆不得立祠堂、石碑、石表、石兽".由官方负责统一记载世家大族的谱系,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以建家庙,六品以下官员以及庶人只能"祭祖于寝"[3].唐末时期,社会大乱,各级家庙大部分被毁。

  宋朝建立后,宗法制得到了很大发展,严禁各类宗族设置家庙,直到庆历年间,宋仁宗颁布"赦书"允许文武官建立家庙,但人们任然心有余悸,不敢奉行,直到仁宗皇祐年间,才逐渐恢复唐朝旧制,宗祠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此时的贵族家庙祭祀与民间祭祀有所不同,贵族士大夫和富人家会在悬挂有祖先图像的影堂进行祭祀,影堂是一种家人祭祀近祖的独立场所,而一般居民则是在居所的正厅设置祖先牌位进行祭拜。由于建造祠堂、修编族谱、以及祭祀仪式等都需要大量财力的投入,因此,在南宋末年,一些宗族就通过合族置办或捐置等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宗族祠堂--公共祠堂,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宗族活动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也加强了本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明朝中期后,一套比较完善的汉人宗族祭祀系统才正式出现,这时由于贵族特权逐渐衰落,地主和庶民的势力开始增长,因此,普通的民众都获得了自建祠堂以祭其祖的权利,至于祭祀场所,除了帝王仍袭用宗庙这一称谓外,其他各阶层都称其为祠堂。一时间,各地名宦巨贾,强姓望族,纷纷建立祠堂,来显示家族的实力,从此大大加强了祠堂这一建筑形式和文化的传播。

  经过各封建王朝的发展,封建宗法制度在明清时期终于达到颠峰。由于"居家变祖祠"得到普遍的提倡,再加上政府的竭力推广,以至于出现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凡有屋,必有祠堂的现象。

  在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鼎盛发展后,宗族制度最终在民国时期开始走向衰落。

  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传统的封建体制崩溃,也使旧式宗族制度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民法的制定,它使传统的家庭关系遭到解体,否定了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法观念,使宗族制度失去了原有的法律保护。后来,宗祠更是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没收了族田和族产,宗族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被推倒,宗族势力的统治也被消灭。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彻底地打击和消灭封建思想,大量的族谱与宗祠被没收或毁灭,从此宗族制度几乎被消灭殆尽,人们对于宗祠文化的记忆也慢慢淡化。

  2.1.3 宗祠的分类。

  宗祠是供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是封建礼制性建筑的象征,可分为总祠、支祠(房祠、分祠)和家祠,是在传统的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下产生的。

  (1) 总祠。

  总祠是最高级别的宗祠,也是规模最大的宗族组织,它虽然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但其祭祀范围已经超出了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包括了血缘关系较远、地缘范围较广的同姓同族不同支派的族系,甚至还包括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异姓家族,供奉着各支派最高祖先,统领各个支祠或房祠。

  (2) 支祠。

  支祠又称房祠或分祠,是由宗族的分支--"房"所建立的,祭奉该房的直系祖先,血缘关系更亲近,长幼字辈十分明确。支祠是这该房区域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建筑,但是并非所有的"房"都有建祠堂,这与该房的的物质基础和丁兴旺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当支房兴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再次分房,成为支房或小房;当支房或小房人丁和财力达到一定程度了,就会建立起祭祀该支房直系祖先的祠堂,支祠的数量也就这样不断的扩张下去了。

  (3) 家祠。

  家祠为合户之祠,又称家庙,是由宗族的基本单位--"户"所建立的,祭奉该户直系祖先,是早期的民间祠堂形制,也是祠堂类型中规格最小的,祭祀的范围仅限于高祖以内五世之祖。也不是所有的"户"都建祠堂,一般人家只是象征性的在自家堂屋设立牌位。中国传统有"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说,在家族社会,家中人丁兴盛,有多个儿子是令人羡慕和值得高兴的大事,家中长老为了维护整个家庭的团结,在有相当财力的情况下,会在公共的地方,统一布局,设置祖堂,是就是家祠。

  2.1.4 宗祠的地位。

  (1) 宗祠在宗族中的地位。

  宗祠是宗族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的原始功能是祭祀祖先,并为其提供场所,同时,宗祠也是宗族的活动中心,为开展各项宗族活动提供场所,祭祀祖先是宗族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具有明孝道、敦教化的作用。在宗祠内按辈分、地位等顺序摆放各世祖先的神主牌,并将其摆放在神龛内供子孙后代祭拜,通过这种祭祀祖先的仪式来增强族内子孙的血缘认同感、增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强化宗族的地域势力等,宗祠还是宗族最高的权力机构,利用这种固有的血缘宗亲关系,以及人们对祖先的崇敬精神,由以族长为代表的长老们对本族的族员进行教化,强化根脉、增强孝悌意识、指导族人的行为活动,培养本姓子孙考取功名、担任官宦,使宗族更加兴旺和谐。另外,社会成员是否属于建有祠堂的宗族成员,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因此,古时候逐出本族祠堂成为族人犯错后严厉的处罚。总之,宗祠是宗族凝聚力的核心与标志物,在宗族当中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2) 宗祠的社会地位。

  宗祠在当时的社会中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与标志,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建造宗祠的,只有具有一定威望和功名的家族或人才能建造。一个宗族在社会中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功名人物官位和地位的高低,功名人物对宗族社会地位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门第等级观念盛行的宗法社会中,某些宗族特别是起源于贫贱之家的不得不借助别的途径来提高宗族在当地的地位与名望,他们往往会攀附名门,冒认祖先,把历史上的同姓功名人物攀附虚构成自己的祖先,以显示其高贵血统,壮大宗族势力,提高本族在社会中的地位,但是这种行为一般会被禁止,因此一些名门望族都会密藏族谱,不允许示人,以免其他同行宗族攀附冒认,破坏本族的血缘宗亲关系,毁坏本族的名声和威望。例如古代常有"黄金犹可惜,家谱不可惜"的家训。

  2.1.5 宗祠的功能和作用。

  宗祠是宗法组织的象征,是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的中心,是宗法社会基层组织及多功能公共场所。提供祭祀场所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理念、显示宗族至高无上的族权。除此之外,它还是举行重要活动如婚丧嫁娶、年节演戏以及议事厅和招待宾客的社交场所,还具有奖惩和教化族人的功能。凡是一切与宗族有关的事务都可以在祠堂里举办。

  (1) 祭祀祖先。

  祭祖是宗祠所具有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宗祠建造的初衷所在。祠堂会在上厅设置放置神主牌位的神龛,将本族历代先祖的神主牌位按照昭穆顺序放置在神龛内,以供后世子孙祭祀,使之对祖先的崇拜和吊念之情得以抒发,还可以使族人更加了解本族的历史,祭祖活动以春冬两季为主,一般会选择在清明和冬至这天,当有子孙考取功名、晋升官爵或受朝廷封赏后也会打开祠堂举行特祭。但不同地区、不同宗族祭祖的时间并不统一,各有各的规矩。祭祀活动中所需要的资金,一般都由各族族田的收入来承担。

  祭祀是一个庄严肃穆的活动,各族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的程序是非常讲究的,祭祀者还包括该祠堂相关的各房支派的代表,在祭祀的当天,人们必须穿戴整齐、神态严肃、心存敬意的在指定的祭祀地点,按照辈分高低、长幼次序等依次进入祠堂进行祭祀,不容许有一丝不敬的行为发生,祭祀结束后,会举行酒宴,一些实力雄厚的的宗族还会请戏班表演,供全族人同乐。

  (2) 聚族议事。

  宗祠是家族的议事厅,当族中有重大事宜或关系全族的利弊,如推选族长、维修家谱、兴建祠堂等,需进行商讨时,族长就会召集全族成年人在祠堂开会讨论。

  族员可以各抒己见,当需要制定族规和宗族管理制度时,族长便召集各支各房代表在祠堂共同商讨。

  另外,一般每年在春秋两祭期间,大多数宗祠会在本族的祠堂内举行两次固定的会议,将族中众人聚集在一起,首先由族长公布上半年全族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然后共同商讨下半年族中的主要事物。

  (3) 修篆族谱。

  族谱,又称宗谱、家谱、谱牒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家族或宗亲家世渊源、血缘亲疏、世系传承和家族人物事迹的表册文书,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经济学、地名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资料。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历来也被视为与正史和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是非常珍贵的家族文化遗产,它对家族的族产、人口等情况也有完整记录,又是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的法律依据,还是族中众人辈分和身份的象征,族人可以依照本族族谱中对辈分的排序来确定自己在宗族中的地位和权利,所以一般各个宗族都会极其重视对家谱的修篆。

  (4) 奖惩族人。

  在宗族社会,族规是很严厉的,家法族规相当于家族的法律,也可以说是封建国法的补充。因此,作为宗族最高行政机关的宗祠也被称为"封建道德的法庭",族长就是该家族中的法官。一般在祭祀过后,族长会向族员宣读本族的《族规》

  以及劝诫训勉之词和先贤语录。一旦族中有人违反了家族族规,就会被带到宗祠进行公开的审判,根据所犯罪责的轻重施以惩罚,轻则罚款、责打、罚苦役,重则送公庭制以官刑,有的甚至会被革族逐出祠堂或沉潭,其中革族对族员来说算是最重的处罚,因为这个不同于一般的处罚,它是精神上的,是将宗族价值规范的源泉和基础提到了生死攸关的高度,如果一旦被革族,将会成为家族的耻辱,从此在族人中再也抬不起头。另外,对于扬名显亲,有杰出贡献的族人则由族长主持给予表彰。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使家族人才辈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5) 婚丧嫁娶。

  宗祠就像是一个大的聚集空间,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还是举行族中大型活动如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场所,不仅因为场地空间大,更因为祠堂是摆放列祖列宗灵位的地方,在这里举行婚丧嫁娶等事宜,会得到先祖的庇佑和见证。比如,在举行婚礼当天,新娘在嫁进男方家里之前,需要先到夫家祠堂里祭拜祖先,以表示对祖先的尊崇和祈求祖先保佑,然后再举行婚礼。根据古时候的习俗,每当族中有老人即将去世时,族人必需在其断气之前将其抬到祠堂里,以使其灵魂与祖宗的灵魂在一起,表达一种生是族中人,死了也要归于宗族的情感。

  2.2 乡村村落的基本概念。

  2.2.1 乡村。

  (1) 乡村。

  乡村,是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在《辞源》一书中,乡村被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1],又称为农村。

  乡村又被称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且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

  (2) 美丽乡村美是一种思想感觉,以人为中心,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并通过实物表现出来,使之看得见摸得着。美还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

  美丽乡村应该是"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范,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指让乡村拥有美丽的外壳,还要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塑造美丽的物质空间和良好的精神文化空间。此外,***主席在 2015年 1 月对云南进行调研时说道:"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乡村的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

  2.2.2 村落。

  村落,主要是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自然村落(自然村)、村庄区域[2].也是农村聚落的简称,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缘清楚的固定地域的农业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宽广舞台[3]."就其规模而言,村落的规模虽然远远比不上城镇的规模,但是它却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农民生活的场所[4].

  村落一般由一个一个的家庭组成,以农业或其他用于定居土地的生产业为基础,具有世代相承的性质,所以居民都互相熟知,甚至大部分还是亲属。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科学等研究价值,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所形成的村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