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推荐六篇范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29 共13391字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参考:

  题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村燃气市场开发策略思考

  摘 要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为了推动农村燃气市场发展,助力小康社会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燃气市场趋势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在调研分析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基础上对农村燃气市场趋势进行了研判,指出农村燃气市场发展前景是农村燃气市场需求量和消费量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占农村能源消费比重将有较大幅度上升,成为农村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农村燃气市场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提出了积极稳妥的市场开发,市场用户分类分级开发,优化配气管网布局,整合城市、城镇和农村市场,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将农村市场与城市、工业市场捆绑;技术、安全先行,为未来市场发展打基础。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燃气 天然气 市场策略

  目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村能源基础设施、能源消费建设自然不能缺位。而文献调研[1-4]分析和统计数据表明,农村能源消费仍以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大的秸秆、薪柴、煤炭等3大能源为主,其总量占整个农村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优质能源总量占比不到10%,特别是天然气消费量几乎排在最末位。因此,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空间大,提高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比例是建设美丽农村、生态农村的必要的、有效的措施[5]。但同时,这也面临基础设施成本高,技术支持、安全保障薄弱等一系列瓶颈。为此,笔者以农村燃气(主要为天然气)为例,研究农村燃气在既有需要又有困难双重条件下的理性市场策略。

  1、农村能源(燃气)消费现状

  1.1、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善,但秸秆、薪柴、煤炭三大传统能源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村沼气、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农村能源结构持续改善。2005-2012年,秸秆、薪柴、煤炭三大传统能源消费量占农村能源总量由约 88%降为76%,下降12个百分点;沼气、太阳能、天然气三大清洁能源农村能源总量由不到2%升为近8%,上升约6个百分点[6-7]。但总体上看,秸秆、薪柴、煤炭等传统能源仍在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任务十分艰巨。

  1.2、农村天然气消费实现“由无到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10年江苏丹阳市后巷镇某新农村小区开始用上川气东送管道天然气、河南偃师市顾县镇顾县村农村燃气工程竣工,2011年四川宜宾市珙县珙泉镇官沱社区农村通气;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天然气消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无到有”。近两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气化农村、村村通气工程此起彼伏,掀起一个小高潮。川渝地区较为典型,该地区大部分城市周边农村都已用上天然气,甚至部分较远的县域周边农村都已安装。此外,北京市将根据《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将于2016年实现北京市农村地区146万户居民全部改用燃气做饭烧菜。

  2、农村燃气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1、有利因素方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农村燃气市场发展提供根本而持续的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最重大的历史任务。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这决定了农村燃气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同时,农村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作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克服农村能源基础设施成本过高这一农村燃气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将持续释放农村对天然气等清洁优质能源的需求。

  2)全国燃气管网的日益成熟为农村燃气市场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性的骨干天然气管网,这推动各大中城市燃气管网、城镇管网迅速发展。农村燃气管网常常是城镇燃气管网的延伸,因此,燃气管网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为降低农村燃气管网建设成本提高有效的支持。

  2.2、不利因素方面

  1)农村燃气市场开发面临经济效益相对差的制约。农村燃气市场总体经济效益比城市工业市场差是制约农村燃气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改变。① 农村用气总规模小。农村用气主要为家庭燃气、乡镇小型企业用气,总体规模远比大中城市小。② 燃气管网建设成本高。从全国范围来看,即使在城镇化的农村、农户集中的新农村建设燃气管网,其分散度依然较大,导致平均成本相对较高。这种高成本可能使燃气公司望而生畏。③ 从农户的角度看,即使由于政策扶持开户费已经较低,农民仍然可能难以承受。

  2) 农村燃气市场开发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对更高。农村用气安全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对于农村来说,管道燃气利用还较为新鲜,安全意识、危害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缺乏,而克服该难题还需相当长的时间。

  2.3、发展前景:管道燃气占农村能源消费量比重大幅上升,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前述分析,随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度持续增加,农村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有序推进,以及城镇燃气管网的进一步完善,农村燃气市场需求量和消费量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占农村能源消费比重将有较大幅度上升,成为农村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了实现农村燃气市场的美好前景,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和重视农村燃气市场,并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利于克服农村燃气市场经济效益相对差、安全风险相对高等劣势。

  3、农村燃气市场开发策略

  3.1、积极稳妥的市场开发策略

  积极是指供气企业要坚持关注农村市场,充分挖掘农村燃气市场潜力,努力发掘农村燃气项目社会、政治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的农村燃气项目,即使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也应该考虑投资。稳妥,即要理性开发农村燃气市场,既不能退避三舍,也不能盲目急进;要注意规避重大经济风险、安全风险,制定项目投资经济安全风险底线和应对措施。调研分析表明,绝大多数项目都是基于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供气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燃气项目是一项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企业应当有所担当,主动作为,绝不能因为经济效益差而完全忽视农村燃气市场。

  3.2、实施市场用户分类分级开发策略

  优选社会影响大、市场潜力大、城镇管网条件好、居民集中的市场区域先行开发,利于积累经验,为后续农村燃气市场的长远开发打基础。目前,全国城镇燃气管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对农村的辐射能力也初步显现,特别是城镇周边、管网沿线,以及已经实现城镇化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均是燃气公司进军农村的首选。

  3.3、优化配气管网布局,整合城市、城镇和农村市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燃气市场的开发必须着眼长远,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总体市场并不小,造成经济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分散度过高。但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以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这个局面应有大的改观。因此,燃气公司应该统筹规划城市、城镇、乡镇和农村市场,走城乡结合之路,以期未来发挥效力。

  3.4、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将农村市场与城市、工业市场捆绑

  目前,全国天然气供需形势趋于宽松、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速、市场竞争加剧,供气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如何创新市场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供气公司的生命线。在一个区域性市场,城市、城镇市场经济效益高,各燃气公司都愿意进入,竞争激烈;农村市场经济效益差,竞争较小。对政府而言,城镇市场、农村市场具有同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甚至农村市场意义更为重大。因此,供气企业应树立双赢理念,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将农村市场与城市工业市场捆绑,提高城市工业市场竞争筹码,实现以小博大,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3.5、技术、安全先行,为未来市场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供气企业应更多地站在农村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当前,农村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开户费及其他经济问题,二是使用安全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对于企业而言,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发展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技术。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用户对管道燃气还不熟悉,安全意识不够、安全控制措施掌握不熟练。供气企业应持续加大农村用气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直接向用户提供专业培训,实现所在市场区域安全服务全覆盖;同时,注意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产品。

  4、结束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村燃气市场具有市场需求持续稳定的优点;具有用户分散度高、全国总体用气规模大但局部有效市场用气规模小、安全问题突出、市场开发难度大等弱点。笔者在分析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思路和市场开发策略,强调了供气企业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高度来审视农村燃气市场的特殊意义;可为供气企业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如何开发农村燃气市场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阚士亮,张培栋,徐艳,等. 2012年山东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环境影响分析[J]. 中国沼气,2014,32(6):83-88.
  [2] 鲜福,韩静. 乡镇燃气发展基本情况[J]. 上海煤气,2014(4):45-46.
  [3]李光全,聂华林,杨艳丽.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29-33.
  [4] 常春苗. 农村能源工程对居民生产生活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3):285-286.
  [5]方琦,虞益江. 华永新农村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途径探讨农业环境与发展[J]. 2013(3):42-45.
  [6]刘利花,尹昌斌.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及能源结构分析:1999-2010[J]. 浙江农业学报,2014,26(2):503-509.
  [7]田宜水. 2013 年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国能源,2014,36(8):10-14,4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