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9 共685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村道德教育专业化发展探究 
【绪论】农村道德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绪论 
【1.1  1.2】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思想 
【1.3】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对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前提追问 
【第三章】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体系设计 
【结语/参考文献】农村道德教育模式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理论与实际: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立论基础

  任何课题研究的立论基础都是充分考察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开展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研究同样离不开对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的考察。在本章中,我们以唯物史观的道德教育理论为学理基础,在阐述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观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基本涵义

  在日常生活与日常工作之中,“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具体的辩证法。这些基本原则或具体方法给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以重大启发。

  一、何谓“专门化”

  从一般意义来理解,“专门化” (specialization)“一般指任何系统的不同功能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①。为什么会出现专门化现象呢?对此,可以说是人言人殊、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最司空见惯的论点就是增进实效性。这种“为增进实效性”的思想方法,事实上是把事物的功能等同于产生事物的原因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事物的效用不是它存在的原因,(虽然)它能存在也需有它所以存在的效用。”

  只要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任何事物的功能或效用都是在对比中呈现出来的,只要有“比较”的存在,即说明了事物的先在性,进而言之,即把事物的功能等同于产生事物的原因,那是颠倒因果,是一种目的论的思想方法。

  那么“专门化”是怎样产生的呢?涂尔干认为是“因为适应环境”③造成的。

  所谓的“适应”也就是主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了制衡的过程及现象。这适应过程中,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找寻更能发挥功能、增加实效的方式。因此,适应过程也就蕴含着专门化。正如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托马斯。哈定所说的:“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也包括专门化,即一种排除向其他方向变化,向已发生变化的环境作适应性反应性的单方面发展。”

  接下来的问题是:适应及其衍生的专门化能否带来功能更大程度发挥、实效更大程度增加呢?情况其实不然,“适应是创造性的,但同时也是自我限制的”①。这就是说,主体与环境之间虽然是相制衡、相适应的,但高制衡性与高适应性可能会限定事物的功能与实效,例如“飞”是飞禽的专门化、“走”是走兽的专门化。好在人与动物不同,除了具有自在性,还具有自觉性;除了具有自然性,还具有社会性;除了具有被动性,还具有能动性。人按文化而行为,凭借文化的可塑性超越了一切非人存在物。在一般的意义上讲,作为个体的人不能兼具专门化与可塑性,但作为类的人与作为群体的人却是可能实现专门化与可塑性有机统一的。

  二、何谓“道德教育专门化”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②从所厘定的概念来看,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有:道德教育参与者,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道德教育的内容,即“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道德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道德教育的实现,即受教育者的内化活动。如果我们将道德教育放在伦理学体系上,那么,所谓“道德教育专门化”,就是按照特定社会的特定道德规范要求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如果我们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学体系上,那么,所谓“道德教育专门化”,就是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实际需求,对道德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展开有针对性、专门化的实施。事实上,道德教育,作为以道德为主要内容、培育社会成员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其专门化内在地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特定社会所要求的特定道德规范,即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的专门化;二是教育活动环节的针对性,即道德教育过程与实现的专门化。只有这两个点都真正地做到并实现了,才能称之为道德教育专门化;任何择其一做法,都有失偏颇。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把特定的教育内容内化到教育对象,实现了特定的教育目标,这才是道德教育专门化。

  论及道德教育专门化,有一重要问题不可回避,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应该包含于道德教育之中?换言之,道德教育专门化在内容上的边界范围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的内容。学术界对此问题无非就是两种观点: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包含于道德教育之中,其理由主要认为是把这些内容纳入进来,也就泛化道德教育了,进而既消解“道德教育”概念本身,又泛化的道德教育过程或道德教育机制。二是主张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其理由主要认为这样做既符合我国道德教育历史,又符合我国道德教育现状,认为认知性、规范性与方向性在道德教育中是有机统一的。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任何一个概念范畴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其边界是十分明确的,道德教育不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统称。

  三、何谓“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

  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是针对特定空间场域(即农村)、特定教育对象(即农村社会群体,主要是农民)而提出的。虽然我们不可能考虑到每一个村庄的道德建设状况、每一个农民的道德观念,但专门化教育的实效性总比那种笼而统之、不加分别的道德教育要好、要强。所谓“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就是把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特定道德规范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对农村社会群体(主要是农民)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期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农民所处的社会阶层、所处的社会环境、性别构成等变量划分不同类型,每一类型又按年龄特征、职业分布、文化程度等变量划分不同层次,最后根据农民所属的类型与层次分别解析各自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以及道德风尚,展开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本文分析问题的视点在于道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而不是教育对象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针对性。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不再是笼而统之、不加分别的,而是与特殊的空间场域(农村)、特殊的历史方位(社会转型期)、特殊的教育对象(农村社会群体,主要是农民)切实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二是乡俗性。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不仅其内容与资源具有乡俗性,而且其方式与载体也具有乡俗性。三是时代性。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不再是穿个新马甲的传统道德教育,而是具有新目标、新内容以及新方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总之,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不是“贴标签”式的简单做法,而是立足于特殊的空间场域、特殊的历史方位、特殊的教育对象的道德状况,反观传统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与方式的基础上的辩证操作。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思想

  本文是以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观为学理基础的,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思想,是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观点与关于农民道德的理论观点,将为我们研究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问题提供方法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

  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经典作家立足于他们所处社会倡导的那种虚假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原则,展开了对道德教育的思考。从童年与学生时期道德理想的萌发到人本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再到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深化、发展,经典作家对道德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价值目标、参与主体、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基本方式等五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对道德教育价值目标的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其最高价值目标。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人们可以发现,经典作家多次阐扬了他们对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终极价值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在未来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写道: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在致《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再次写道:

  未来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③甚至在恩格斯晚年都还强调:“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④也正是在这一崇高的、终极的目标引领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形成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并不断丰富发展其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对道德教育参与主体的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参与主体--不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是“现实的人”.经典作家认为,道德教育活动就是“现实的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而对“现实的人”所展开的教育活动。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现实的人”具有类、群体、个体三重存在样态。作为道德教育出发点的人则是“现实的个人”.而由“现实的个人”所构成的“现实的群体”(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直至“现实的类”(现存人、历史人和未来人),也都是道德教育参与的主体。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可以发现作为道德教育参与主体的教育者主要有三类:一是政党组织(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二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三是普通群众。而作为道德教育参与主体的受教育者则包括无产阶级群众、农民、小资产阶级、少年儿童等等。

  (三)马克思主义对道德教育主要内容的认识

  选取哪些内容来实施道德教育,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努力思索的问题,他们认为:“现在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

  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批判旧道德以及旧的道德教育,并不断总结符合历史潮流的新的道德因素,主张把共产主义社会理想、道德要求、价值观念培育成“现实的人”的道德品质和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从而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个方面都确立了基本内容。他们认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②,这些原理、观念和范畴就是“用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③。例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经典作家强调真理、正义和道德;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强调了爱情、婚姻与家庭的伦理道德要求;等等。

  (四)马克思主义对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认识

  综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人们可以发现:经典作家所确立起来的道德教育基本原则,都是在他们从事批判性活动之中建构的。这些道德教育原则就散落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着作之中,具体有:第一,反对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④。第二,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因此,开展道德教育仅靠批判是不够的,“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⑥第三,以真理性理论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教育并不是那充满道德义愤的批判,而是要以真理性理论说服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⑦第四,他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五)马克思主义对道德教育基本方式的认识

  明确了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运用基本原则将相应内容转化为教育对象内在道德品质并促使外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即实现既定的价值目标的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可以发现经典作家采取了这么些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第一,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开展道德教育。经典作家终身从事批判活动,他们先后对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拉萨尔的机会主义思潮、杜林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在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第二,通过政党组织、报刊论着等载体开展道德教育。内容的传播离不开有效的载体。“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选择政党组织、报刊论着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是经典作家的一大特色。马克思恩格斯先后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同盟、布鲁塞尔德国工人协会、国际工人协会、社会民主工党、第二国际等组织,创立或争取了《莱茵报》、《德法年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改革报》、《北极星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等等,写作了《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着作。正是通过利用政党组织、报刊论着这些途径影响群众和社会舆论开展道德教育。第三,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开展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宣传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激发阶级道德情感,二是以自己的言行为无产阶级树立道德榜样。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立足于每一个“现实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批判旧道德与倡导新道德的辩证统一中进行道德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道德的理论

  综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农村问题的研究,其成果颇丰,主要有对对农民及其革命性论述、地租的论述、农村公社的论述、小农改造的论述、工农联盟的论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论述、农业现代化的论述、城乡关系的论述,等等。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德国农民战争》、《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法德农民问题》、《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反杜林论》、《经济学手稿》、《<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历史学笔记》等着作和关于德国、法国、俄国、印度、中国等国的有关文献中。在这些论着中,经典作家不仅阐述了以上关于农民农村问题的思想,还深刻阐扬了农民道德的阶级基础、特点及其局限性问题。认真梳理这些理论,对开展农村道德教育专门从事研究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道德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归根到底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因此,研究农民道德问题,首先就得深入研究农民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农民阶级的经济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展开过深入分析和深刻阐述。在《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一文中,他们把农民分为富农、小自由农、佃农以及农业工人四类。包括富农在内,所有农民都存在着对贵族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在经济上处处受到贵族的压迫与剥削,在政治上,“农民的整个生活状况使得他们太软弱无力”,“不可能在德国成为统治阶级”②。况且,“农民的劳动是孤立的,他们的生产资料是零星分散的。在这些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作为上层建筑,建立起了一套迥然不间的社会政治观点。”③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关系上,引申出了当时的农民道德。

  (二)农民道德的基本特点

  经典作家通过对农民运动、农民战争以及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的研究,总结出他们时代的农民道德特点。第一,反对剥削、要求平等是农民阶级的道德诉求。在《德国农民战争》一文中指出,农民“被当作一件东西看待,被当作牛马,甚至比牛马还不如。”④因此,“农民身受贵族敲骨吸髓的剥削和虐待,理所当然地要以贵族为他们的死敌。”⑤事实上,这是“对极端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的对立的自发的反应”⑥。第二,淳朴善良、勇敢无畏是农民阶级的道德品质。例如在《从巴黎到伯尔尼》一文中写道:“这些农民是善良的,好客的、愉快的人,他们对外来的人很殷勤,很关怀”⑦。价《德国农民战争》一文中,经典作家高度评价了农民阶级在战争中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崇高道德品质。

  (三)农民道德的历史局限

  经典作家既看到了农民道德的积极性、革命性,又注意到农民道德的消极性、局限性。他们认为,农民阶级由于受小生产地位的影响,故而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常常会表现出自私性、保守性和狭隘性。例如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写道:农民“作为未来的无产者,他本来应当乐意倾听社会主义的宣传。但是他那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暂时还阻碍他这样做”①。事实上,农民阶级的自私性、保守性和狭隘性,是由“小农的整个经济地位、由他的教育和隔绝的生活方式所产生”②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