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效果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作者:雷鸣
发布于:2021-11-30 共3950字

  脂肪肝论文第五篇: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对照组(否)及试验组(是),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传统措施干预,并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及试验组脂肪肝轻度与中度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及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 试验组HBeAg转阴率57.14%、HBV-DNA转阴率60.00%、ALT复常率65.71%低于对照组的97.14%、97.14%、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AST(39.23±1.04)U/L以及GGT(29.32±1.24)U/L高于对照组的(26.18±1.02)、(23.89±1.0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脂肪肝中度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脂肪肝中度患者血清AST以及GGT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效果,但合并脂肪肝会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抗病毒;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干扰素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个方法,由于干扰素治疗耐受性差和使用不便,核苷类似物治疗已成为主流药物,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抗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具有耐药性低、抗病毒作用强、副作用小等优点[1]。2006年美国批准上市的恩替卡韦临床资料显示,其抗病毒活性良好,国产恩替卡韦的上市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恩替卡韦正日益成为各种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高于健康人。有研究[3]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脂肪肝会影响其临床疗效。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脂肪肝的主要因素与患者年龄等代谢因素有关,而与患者病毒乙型肝炎载量无关[4]。因此肝脏脂肪化不会对患者治疗产生不良影响。肝活检仍是诊断脂肪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创伤大、风险大和采样误差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接受,限制了临床常规应用。作者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合并脂肪肝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室就诊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对照组(否)及试验组(是),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9.60±2.23)岁。试验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8.90±2.2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检查结果符合2012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HBe Ag持续1年以上,HBV-DNA载量>2×105 copies/ml。排除标准:排除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炎病毒感染者;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传统措施干预,卧床休息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站立时肝脏血流减少20%,运动时减少70%~80%,因此应引导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卧床休息和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患者肝功能改善后可以适当的增加运动,但不要过度;同时患者要戒烟戒酒,保持排便通畅时定时排便,天冷时,要及时加衣服来防止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肝病患者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营养不良现象。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饮食,选择患者喜欢的食物种类,引导患者食用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避免干性、硬和寒性食物,以预防门静脉高压症,避免因静脉曲张出血。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4,规格:0.5 mg×7片),剂量0.5 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用罗氏电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HBe Ag,用罗氏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两组患者的HBV-DNA载量。给药2周后,对患者行肝活检,取活组织标本(长1 cm,直径1 cm),石蜡包埋切片后染色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给药35周后HBe Ag阴性率、HBV-DNA阴性率、ALT复常率等病毒学指标。当HBV-DNA载量>103 copies/ml时,评估阳性值。记录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肝功能指标。于给药后35周记录轻度脂肪肝和中度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AST和GG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比较

  试验组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血清AST以及G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试验组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病毒学指标比较

  试验组脂肪肝中度患者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试验组不同程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脂肪肝中度患者血清AST以及GGT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比较[n(%)]  

1.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1.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试验组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病毒学指标比较[n(%)]  

1.png 

  注:与轻度患者比较,aP<0.05

  表4 试验组不同程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标比较  

1.png 

  注:与轻度患者比较,aP<0.05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临床高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性应激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病理特征为肝小叶、大疱性脂肪变性以及肝细胞聚集[5,6]。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的患病率显着上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肝也逐渐增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高能量和高蛋白饮食,有利于肝细胞修复[7,8]。肝功能受损对糖、脂代谢有一定影响,所以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较一般人群逐渐增多。研究发现[9],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增加纤维化和炎症反应,这大大提高了治疗难度,增加了患者的危险因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减少肝细胞炎症和肝纤维化,延缓和预防疾病进展来预防肝失代偿、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恩替卡韦为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经典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HBV-DNA转阴率,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对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影响,有助于通过正确的指导临床用药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慢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可增强固醇调节酶结合蛋白-1c的能力,从而激活γ受体后变性造成脂肪肝。临床上常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但是否会影响合并脂肪肝患者疗效,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变性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学反应无明显变化,但其生化反应下降。而国内相关研究[10]指出,合并脂肪肝,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包括:脂肪堆积受细胞相关色素酶降低的影响,从而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造成负面影响:脂肪堆积可激活T淋巴细胞,导致炎症因子增加和促进肝脏脂肪变性。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HBe Ag转阴率57.14%、HBV-DNA转阴率60.00%、ALT复常率65.71%低于对照组的97.14%、97.14%、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AST(39.23±1.04)U/L以及GGT(29.32±1.24)U/L高于对照组的(26.18±1.02)、(23.89±1.0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脂肪肝中度患者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脂肪肝中度患者血清AST以及GGT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效果,但合并脂肪肝会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勇.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脂肪肝变性的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2020, 28(10):150-152.

  [2]徐国荣脂肪肝变性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人人健康, 2020(14):672.

  [3]龚航,李良平. 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 FIB-4联 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 36(3):541-545.

  [4]李慧丽,李勇.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 29(5):419-421.

  [5]汤莉伟,唐东旭黄钟鸣等恩替卡韦联合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24):2648-2651.

  [6]黄娇凤,林苏,王明芳等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及其对肝组织脂肪变的影响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 21(6):863-867.

  [7]李仲华. Fi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纤维化程度的相关因素的临床观察苏州大学,2018.

  [8]吴卫锋.盖晓东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变患者肝脏病理表现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373-375.

  [9]汪涛恩替卡韦联合肝癖I号膏方治疗肝郁脾虚痰湿内蕴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

  [10]许俊黄敏拉米夫定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初始和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观察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 19(2)-:210-211.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
原文出处:雷鸣.恩替卡韦抗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0):168-17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