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我国煤炭大宗商品电子化发展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2 共4959字

  6 结论与展望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这样的巨大需求下发展起来。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对象主要为个人消费客户,面对大型消费企业和贸易商的大宗商品交易和物流服务的互联网支付业务,目前还处在调研和开发阶段。本文旨在通过第三方支付方案的实际研究,从政策环境、煤炭资源环境、支付牌照及信用方面进行了必要性分析,从行业现状、风险及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煤炭大宗商品第三方支付从业务、技术、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旨在准确把握支付市场发展的总体态势,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业内领先的产品及服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实现网上支付的解决办法。传统的煤炭大宗商品交易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陕煤化集团交易中心开展业务,是在的基础上,围绕交易中心的发展设计的也符合陕煤化集团的发展战略,所以该方案是可以落地实现的。的,有助于煤炭大宗商品第三方支付方案的实施 6.2 展望总体来说,作为传统的煤炭大宗商品,多年来形成的交易及结算习惯已根深蒂固,传统的交易模式向网上交易模式转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用问题,由于网上交易是不见面交易,那么交易双方都会对对方的信用产生疑虑,这个问题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则迎刃而解。第三方支付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有益补充,不但带来了金融创新,同时依据支付机构与银行的合作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在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今天及未来,第三方支付与大宗煤炭商品的结合,对于煤炭等大宗物资企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 大宗商品交易的结算有其独特性,即交易频率不大,但是单笔资金额度较大,而且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客户一般都具有法人资格,对资金、信息的安全非常重视。第三方支付与大宗商品的融合要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对系统的安全性要高度重视,结合大宗商品的特性从系统架构、流程设计、内控制度等方面建立起一套严格的风险防控体系,切实保障支付安全。

  第二 目前针对 C 端客户的应用已非常成熟,而 B 端尤其是大宗商品第三方支付应用不多,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把握时机,找准定位,形成细分的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在煤炭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后,再行发展,也可在后牌照时期,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积极深入其他行业支付,开拓市场,促进企业制定的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目标的达成。

  第三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对金融业和电子商务的理解,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结合煤炭商品产业链各环节,与银行合作为客户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同时,探索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合作,为产业链各个环节培育打造一个整合平台,提供金融、信息、物流等相关服务,这才是以服务为本的第三方支付行企业发展的正道。

  第四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及企业进入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要利用行业特点扬长避短,创新运营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本篇论文的撰写由于作者理论水平的有限,对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防范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在对第三方支付的方案方面仅从参与主体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整体涉及面较广,研究的深度不够,还有待加强。还会一些,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Horne B, Pinkas B, Sander T. Escrow services and incentives in peer-to-peer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3rd ACM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CM,2001: 85-94.
  [2]Hu X, Lin Z, Whinston A B, et al. Perceived Risk and Escrow Adoption: An EconomicAnalysis in Online Consumer-to-Consumer Auction Markets[C]//ICIS. 2001: 271-274.
  [3]Antony S, Lin Z, Xu B. Determinants of online escrow service adoption: An experimentalstudy[C]//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ystems(WITS '01) pp. 2001: 71-76.
  [4]Hong H, Yu W. Research on revenue distribution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enterprise andbank[C]//Management of e-Commerce and e-Government (ICMeCG), 2010 Four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0: 298-303.
  [5]King R C, Schilhavy R A M. Are All Commercial Websites Created Equal? Web VendorReputation and Security on Third Party Payment Use[J]. 2011.
  [6] Patel A, Scipioni G. Escrow payment to faciliate on-line transactions: U.S. Patent8,112,314[P]. 2012(2)。
  [7]Li Y. A Design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theRemittances[M]//Adva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 2012: 587-593.
  [8]Lai Y. A Study of Secured Transaction on Third Party Payment Model[J]. 2012.
  [9]邵兵家,吴传淑,许博。 C2C 网上交易中感知风险与第三方支付担保服务使用[J].软科学,2007(05),45-48.
  [10]方艳杰,郭零兵。 C2C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09),208-209.
  [11] 李 敏 . 基于模 糊 综合评价 模型 的第 三方支付 信用 风险 评价 [J]. 中国信息界,2010(05),44-46.
  [12]王勇。 探析“捆绑式”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基于第三方支付中的反洗钱视角[J]. 浙江金融,2009(11),13-14.
  [13]黎四奇。 对钓鱼欺诈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或不作为法律问题的思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03),178-185.
  [14]李育林。第三方支付作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04),11-17.
  [15]徐莎莎。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16]马骁,胡松筠。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2(7),152-153.
  [17]赵燕。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电子商务,2012(12),169-170.
  [18]陈维滨。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模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D].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12.
  [19]张红梅。从支付宝看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
  [20]于小洋,高雪林。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探究[J].电子测试,2012(13)。
  [21] 王 青 林 , 陆 军 , 李 响 . 国 内 外 第 三 方 支 付 市 场 发 展 实 践 研 究 [J]. 金 融 电 子化,2012(7),48-50.
  [22]林丹,张睦。简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分析[J].财经视点,2011(4),130.
  [23]韩国红。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十年回顾: 一个文献综述[J].企业经济,2012(12),95-98.
  [24]郑秋霞。第三方支付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147-148.
  [25]谭卡吉。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2(04),97-90.
  [26]孙蕾。第三方支付行业 SWOT 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2(02),119-120,123.
  [27]徐显蜂。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视角[D].硕士学位论文。2013.
  [28]聂嘉。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3(18)。
  [29]王慧琳,邱淑英。我国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
  [30]毕翼。网络第三方支付市场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J].福建金融,2013(08)。
  [31]陈佳春。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和挑战[J].现代金融,2013(07)。
  [32]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第三方支付业务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思考[J].华北金融 2012(7),38-41.
  [33]许明,王珊珊。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2013(05)。
  [34]王哲,周均旭。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1(08),68-70.
  [35]王逸晨。浅谈第三方支付产业沉淀资金制度建议[J].法制博览,2013(06)。
  [36]吕卓。网络第三方支付的风险防范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博览,2013(06)。
  [37]郑倩。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3(19)。
  [38]李秋燕。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几个问题的思考[J].新经济,2013(20)。
  [39]赵紫剑,高洁云。第三方支付网络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点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1)。
  [40] 马永保。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准入 :现实依据、问题透视及改进路径[J].商业研究,2014(01)。
  [41]李文韬。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初探[J].时代金融,2014(05)。
  [42]Charles M. Kahn, William Roberts. Why Pay? An introduction to PaymentsEconomies [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9(0l):l-23.
  [43]Committee o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USA)。Survey of development inelectronic money and internet and mobile Payment[R],2004.
  [44]Alistair Milne.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Post-trade clearing and settlement[J].Journalof Bank&Finanee,2007(10):2945-2961.
  [45]郭希敏。网络第三方支付所隐含的风险[J].中国金融,2009(23),94.
  [46] 贾 美云 , 李杰 在 . 我国第 三方电 子支 付工具 安全性 问题 研究 [J]. 科技和 产业,2010(08),33-36,61.
  [47] 柯健 . 金融创新的风险形成及其有效应对 [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09(04),605-608.
  [48]杨茵。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现状及改善建议[J],西南金融,2010(03),49-50.
  [49]张劲松。网络金融理论与实务[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0] 李建军 . 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协调的可能性探讨与协调建议 [J]. 商场现代化,2010(08),158.一[51]方艳杰。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研究[D].硕士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52]李里涓子。第三方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湖南大学。2012.
  [53]陆弘彦,韦欣:cZc 网络市场的信用体系比较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9(02),76-79.
  [54]吕伟梅。第三方支付业务监管当议[J].金融电子化,2010(03),54-55.
  [55]网络: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揭秘[56]高侠。第三方支付价值分析与发展思考[J].科技与市场,2009(06),62.
  [57]刘燕,吴凡。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的微妙关系一一合作与竞争[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5),32-33.
  [58]马宁。第三方网上支付的风险控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9.
  [59]欧阳卫民。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创新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0(08),51-53.
  [60]欧阳卫民。中国支付体系现代化的历程[J],中国金融,2009(03),20-22.
  [6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我国新型支付组织发展现状及管理政策思考[J].上海金融,2008(12),78-81.
  [62]钟伟等。第三方支付的创新趋势与监管思路[J].中国金融,2010(12),26-27.
  [63] 徐 勇 , 刘金弟 . 第 三方支 付信用 风险 分析及 监管机 制研 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0),167-169.
  [64]郑建友。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现状、问题及监管建议[J]. 金融会计, 2006(07): 32- 33.
  [65]范青。对我国支付体系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6),254.
  [66] 谭润沾 . 银行支付业务的战略重要性 - 基于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视角 [J]. 南方金融,2010(01),71-74.[67]王利锋。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其对我国金融体系影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
  [68]陈进。网络金融服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56.
  [69]熊方杰。淘宝网盈利模式拓展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70]肖林。我国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武汉金融,2010(0l),65-67.
  [71]肖崎。支付体系变革及其对中央银行的挑战[J],上海金融,2009(12),29-34.
  [72]杨怀珍,支付宝与 paypal 的运营比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2),129-130.
  [7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致 谢
  
  本论文从选题构思开始,到论文的修改、完成都得到了指导老师张金锁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作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繁重的工作对学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导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业上都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支持,使我在这几年受益颇多,谨向导师致以最衷心的谢意。

  感谢西安科技大学所有关心和指导过我的老师们,让我有幸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

  工商管理硕士的同学来自于各行各业,从他们身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感谢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

  由于本人学识和实践有限,文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