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老厂的转型发展战略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3403字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实现贸易顺差、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业是一个长链状的产业,从整条纺织产业链分析,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越往前端制造端延伸,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越密切;二是越向后端营销端延伸,其时尚特点就越明显.随着时代发展,全世界的纺织工业经过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大量采用了高新技术和纺织新材料,使得纺织业的国际竞争更多注重引用高新技术,并更注重品牌间的竞争,进而取代了原有的以质量、价格为主导的低层次竞争,使纺织业在全球的结构产生了改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纺织方面主要利用本国的技术和资金等优势,开发新原材料、应用新设备新技术、以此推进新的国际标准,进而掌控了全球高档纺织品市场.其中,高技术纤维及产品生产几乎被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主要大公司所垄断,业内公认的高档纺织、服装品牌几乎全部来自海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即价值链的最低端(只占总利润的 10% -- 20%).

  我国的纺织产品、生产模式总体上仍以跟踪模仿为主,原创产品和自主创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传统纺织工业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结合行业产业能级提升、理念升级的实际需求,在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社会环境下,发展时尚产业是切入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通道.而时尚产业之所以有条件成为兼具市场活力和个性的都市产业的理由是,该产业富有丰富的内涵,不但包含传统的服装服饰设计、成衣加工、量身定制,还发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如陈列会展、时尚传媒和文化艺术等,只有充分地辨识在整条纺织产业链上的商机,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才能使纺织业走出传统工业制造业的框架.

  回首全球制造业界的发展历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产业都经历了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向以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为驱动的高附加值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依托原有产业,逐步进入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这个服务业很大范围上是从制造产业衍生和发展出的,从核心产品和技术出发,向核心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开始,逐渐发展处居于企业主要利润来源的服务产业,以此加强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制造型产业想要突破低附加值的"红海"竞争,必须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拓展新的赢利增长点,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来整合制造和服务,进而从制造向服务转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是发达国家与服务相连的制造产业在工业产值中的份额不断增高,评判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程度高就取决于该国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这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课题.美国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达58%,日本占比 15%,而中国仅为 2%.由此可见我国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的势态尚未形成,制造业的服务化体系还不完善.悬殊的差距也意味着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应在这个理念上积极布局,开拓制造型服务业的新局面,将会对完成下一阶段的产业、技术升级,摆脱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角色,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于此同时,我国纺织企业投入在新品研发上的力度也低于发达国家.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 年中国纺织业用于创新研发的投入在化纤类占比 0.86%,棉纺织类占比 0.47%,与 2005 年相比只分别提高了 0.2 和 0.4 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平均 2%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利用生物资源和高新科技开发研制的纺织材料品种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不多,高技术含量纤维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高附加值成衣及家纺、服装面料开发、技术装备水平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国产服装及纺织机械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①.于此同时,产业转型与升级也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自信息革命以来,技术变化迅速,产业变革迅猛.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

  针对制造型企业,升级就是通过全面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内部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冲击着原来落后的产业格局.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不断更叠,新产业不断诞生.信息化技术在电子商务、物联网条件下竞争与合作,不但涉及资源配置,还融入纺织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与决策,纵向与横向结合产业链的全过程.

  1.2 研究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我国纺织工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收缩后,2002 年中国的纺织纤维加工量占全球纤维消费量的1/4,为 1750 万吨;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总额的 1/7;主要纺织产品中的丝绸、棉纱、化纤、服装等产量居世界第一.纺织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部门,纺织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持性主要表现在:虽然在这个时期小规模纺织企业占多数,但资本投入的产值高于其他行业;行业整体的科技含量及高新产品的产值不高,但因产业链较长,利润回报持续稳定;在中国工业化时期,纺织出口量大,是国家外汇主要来源;除此以外纺织行业还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给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力.在 2002 年纺织工业增加值为 2641.90 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 5.8%;全行业实现利润 336.28 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的 18.97%;在年销售收入五百万元以上规模的纺织企业 23600 余家,总计就业职工 789 万人,占国家工业企业职工人数 14.5%.

  ①在看似可观的数据上对中国传统的纺织产业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轻纺产品之所以成为廉价商品的代名词,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在相互竞争中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降低成本和更新营销模式等传统管理手段上,而没有在产品的创意和概念的提升上下功夫.纺织企业需要的不仅是管理模式上的革命,也是经营思维上的革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纺织服装产品的主体功能随着时尚、文化内涵在纺织产业中的影响力提升已被逐渐弱化,当纺织类相关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地位提升,居于价值链高处的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链条被锁定控制,低附加值的制造被移到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后,就生成出了时尚产业.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世界五大时尚之都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表明,在这些城市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的纺织服装业经过了业态转变,其产业链逐渐延伸,并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美、英、法、意、日等这些当年的纺织制造大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为世界性的时尚中心以后,成为国际服装产业的领军人物.类似十七棉这样曾经辉煌一时,后因技术、设备、知识陈旧了的的老纺织企业,怎样才能使企业顺利转型升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采用正确的转型战略是关键.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十七棉当时所处的内外部大环境,分析集团所采用的转型战略和具体实施过程,并以实际成效论证转型的重要作用.

  1.3 研究的思路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 先从十七棉的历史背景入手,利用管理学理论分析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转型的必要性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再从企业实际拥有的资源论证十七棉采取的转型方式;继而将企业主打产业进行价值链分析,再从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经过价值链再造,借鉴了国内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后,介绍企业从纺织制造端出发保留和转移了可持续业务,再持续向时尚产业发展转型.

  本文结合企业原有产业背景,具体评析了产业转型的实施方案,如何完成阶段性的产业升级,摆脱传统低端的制造加工角色,如何从低附加值生产型产业向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转型的创新模式,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4 论文结构

  第一章 绪论.以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为例,简要概述传统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地位.介绍了纺织制造业在发展中所必然遭遇的瓶颈期,引出论文研究的目标、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企业战略转型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价值链和价值链重组、创新理论及相关研究结果.

  第三章 纺织行业和十七棉概况.分析行业背景及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对原有工贸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和评估,认识所存在的不足,引出所采用的转型战略.

  第四章 战略调整中有选择地保留部分可持续业务.阐述了所保留下的制造环节的产业现状及转型中所采取的考量工具,并介绍了转移和提升措施.

  第五章 十七棉由制造业向时尚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本章通过对时尚及时尚创意概念的进化演变,引出企业转型后的发展定位,并经过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重组价值链及对价值独特性的识别,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对整篇论文做一个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纺织制造业和时尚产业的发展展望及对其他制造型企业的转型提供借鉴和经验支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