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15 共5616字

  3.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3.3.1中小企业自身问题

  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实力弱、数量多、比重大;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低;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程度差等特征,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也有着很多特有的优势。如投资规模小,能够迅速投产进入生产经营状态,并能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映;中小企业管理层次少,管理成本低,决策快,易于抓住市场机会等。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中小企业也体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a.市场调研不够充分,盲目性大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在国内经营的最大区别是企业将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去进行生产经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应尽量在进行详尽调研、可行性评估、风险预测及具备基本条件基础上实施这项战略行为。而一些投资决策者在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环境、市场前景以及各种可能的风险,没有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就草草确定项目,造成立项失当、仓促上马,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遭遇风险时,还会陷于被动境地。当以合资的形式进行对外投资时,有些企业对合作伙伴的实力、布局、企业结构以及信誉等资信情况也没有详细调查研宄,以至合作失败,使我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海外经营既受东道国政府的管制,也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及技术等变化的影响。有的企业由于没有详细了解东道国政府对所生产产品所制定的特殊政策,导致产品没有销路,投资失败。另外,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往往经常需要大量使用各种外币,对汇率的波动情况没有一个总体的掌握,也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对这些风险估计不足。

  2009年6月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悼马曾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腾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终因在拟议的时间里,未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许可而己失败告终。腾中是一家普通的中型民营企业,注册资本仅为3亿元,2008年销售收入为15亿元,而收购悼马品牌却需1.5亿美元,况且在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博马汽车己有格格不入之势,2006年惧马卖掉6万辆,而到了 2008年这个数字跌到3万辆,悼马品牌本身并不是好资产。而腾中企业是一家以建筑机械、新能源、石化设备为主的企业,并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缺乏汽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运营收购来的悼马。腾中企业要从工程机械领域跨越到机车制造领域需过三关:

  第一关,审批关,一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政府会给予特别的关注,第二关,生产制造关,腾中企业若不能消化利用好悼马的制造技术,则收购的意义不大,甚至有害。第三关,运营关,腾中企业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是否支撑得了伟马巨大的运营成本是一大疑问。交易规则规定,悼马在美国将保留三千个工作岗位,153个国家的经销商,且总部仍设在美国。这对腾中企业来说,成功运营几乎无可能。

  b.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由于历史和制度等诸多原因,我国很多的国有大企业虽然实现了跨国经营,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不够完善,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经营观念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误区。没有建立人才管理的相关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实现盈利。主要表现在我国由于现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以劳动人事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主要部分,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具有能动性和可激励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事"为中心,如何实现人与工作之间的相互适应,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人性管理成为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而对于我国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就中只有人事管理,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工作上,要求人去适应工作,同时企业绩效管理还十分缺乏,在薪酬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这种以工作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对于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十分不利,从而进一步抑制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我国企业受到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对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基木上还沿袭着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在劳动、人事、组织、生产经营、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很多方面得缺乏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对陌生的海外市场环境,缺乏市场调查能力。另外,长远战略眼光、企业品牌意识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所匮乏的C.缺乏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全球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状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缺乏己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成为全球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人才缺乏的问题己近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最大的制约瓶颈。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那些即懂语言,同时又懂管理、专业知识以及法律等综合知识的人才,势将成为主导我国中小企业未来国际上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跨国公司经营中,很多企业是通过人才培训来实现公司人力资源储备的,但是在现代国际市场的发展中,人才的快速流动导致了传统人才储备方式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同时现代新型工业,例如计算机网络、信息产业等多种新兴行业高待遇的吸引,使得传统的工业和外贸很难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致使人才的流失十分普遍,这样就使得普通公司培养的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威胁。中小企业不够注重企业的本土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国经营人才缺乏。同时跨国经营中最常见的偏差是企业经营人员单一使用某种协调模式,而让其他协调模式处于暂时的休眠状态,从而无法发挥出不同协调模式的协同效应的优势。近年来欧洲公司逐渐开始对分散的海外子公司实行经营集权制协调,而日本公司也开始逐步釆用适应企业发展的正规化的体制和制度政策。

  d.研发水平低,创新能力弱

  中国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还远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更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在发达国家中,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型企业中完成的。但在中国的企业中,尤其是民营企业,设有独立研发机构的则凤毛麟角,研发能力的严重不足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企业针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及原有市场的维护投入都严重不足,必将导致后续产品类型及质量跟不上用户市场发展的需要,甚至还会导致系列产品的断档现象,严重地落后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用户会因此而得不到应有的技术支持。基于此,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市场都在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

  中国只有全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和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才有可能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环境下逐步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和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这也是中国企业腰杆真正能"直、硬、挺"起来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能力是指科技投入、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创新能力的总和,自主创新不能只看科技投入的指标,还必须关注科技与产业的关联度、创新环境、创新系统的效率等多个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固然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形成一种完善的制度规范,形成对创新活动的尊重、激励,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健全环境。如此,便可以引导众多的企业投入到自主创新的活动中来。
  
  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战略投入,中国的企业要想改变只注重短期收益的问题,就必须改变现行的评价考核体系,把研发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实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要有一大批具备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但在我国丨到达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应成为中国下一阶段提高创新能力的着眼点,同时更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人才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国家政府也一直在倡导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并不多,尤其是针对民营企业诸多政策的落实。

  对于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科技含量偏低,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技术,缺少产品核心技术优势同时技术创新能力相对对国外企业而言较差,对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技术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是指一项新工艺、新产品从研宄开发到投入市场并进入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创新水平低。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经济状况恶化进一步抑制了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讲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严重不足,技术创新投入大部分不足企业销售额的10%,高新技术人才缺乏;有些企业在投资上重视短期内见效益的新项目,缺乏战略思考;在资金使用上重视扩大产量和规模,轻内部挖潜改造;技术构成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抗风险能力打了个折扣。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还属于以加工制造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仅仅10%.

  3.3.2政策约束和管理体制问题
  
  a.政策体制限制

  我国目前有关海外直接投资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宏观上缺乏对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必要的协调、管理,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保险、信息、海外市场调查、促销等方面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措施,但并没有配以充分的特别机制来实行,而仅有的也手续繁杂,审批过于严格,致使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b.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缺失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自接投资项目相对金额较小,无法获得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的保障,这就势必极大增加了中小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风险,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而对于当代发达国家在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正不断完善投资信用保证制度,以便促进其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向海外投资扩展。日本实行的信用保障制度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库是日本为中小企业实施融资担保的主要实施主体。其中中小企业保证协会是由日本政府支持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机构,其主要的任务有:第一,为由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寻找融资渠道并且提供担保服务;第二,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亏损的现象,那么企业就由保证协会代为偿还债务。信用保险公库,是日本政府直接处在建立的,主要职能是为保证协会提供资金,另外还以保险的性质补偿信用保证协会的损失,来保证保证协会能够稳定的发展下去,并且取得一定的盈利。

  C.中小企业企业融资困难,社会服务和信贷体系不完善

  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相对于大型企业处于明显的劣势,对于融资方面,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实现融资。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资本弱化现象十分突出。同时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法中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小企业在资本、人力、企业信誉等各个方面存在不足,同时中小企业在经营中还款能力差、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不少企业存在拖欠账款以及不良融资率较高的问题,这对于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国际上,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美国建立的"出口援助中心"、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存在"惜贷"现象,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资金支持很难。

  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相对来讲比较狭窄,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自身发展的积累来实现资本积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主要表现为:内源融资为主,外援融资为辅;间接融资为主;债券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较小,在融资渠道上偏好非正规渠道的融资。

  中小企业在外源融资上面,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来实现融资的,但是这种机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态度,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企业发行股票债券还存在很大的限制,但部分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获融资。同时中小企业以但以融资渠道为特点的融资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较大,面临着较大的融资风险。

  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融资结构不尽合理。我国中小企业不能够向大型企业那样,通过通过招股或发行债券的形式实现融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讲存在很大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额度较小,融资相对较为分散,一般来讲银行贷款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向银行提供担保,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减少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

  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使得我国现存的社会服务和信贷体系不健全。从整体上讲,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没有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基本市场中中间服务机构缺乏,使得我国资本市场不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很难实现融资;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的纵向金融体系以及严格的金融管制使得中小企业被排除在融资之外,以上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企业融资。

  在软环境方面缺少完善的出口管理规范又缺乏相关的对外投资的辅导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对外发展。中小企业对如何进行跨国经营、以及境外的投资环境、投资国的投资政策、营销渠道等等相关信息的缺乏。在利益和市场的驱动下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对外从事跨国经营与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缺少相关的信贷支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专业银行正逐渐过渡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没有以前那么苛刻而主要依据产品是否有市场,企业是否有效益。对于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暂时性的出现销售困难、市场前景不乐观,就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方面的资金势必也很难获得满足。在直接融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限制要远比大型企业严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