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信息共享下的供应链协同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3 共6614字

  第2章相关理论回顾

  2.1供应链协同的内涵

  2.1.1协同的内涵

  协同概念可以追溯到系统科学中的协同学,该词汇来源于古希腊文字,本意是共同工作。协同学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由德国科学家Haken和Graham共同提出。协同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世界万物虽然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其在本质上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的关系,如果各个单元独立行事,将没有一定范围的联合行事能够更加有效地抗击风险、克服障碍。协同理论实际上表达了和唯物主义相同的系统观:即,整体的价值要高于各个部分价值的简单加总⑴。这一思想也为企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将协同思想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的是美国着名学者Igor Ansoff,他在1965年的代表作《企业战略》中详细阐述了企业在多样化环境中必备的四项战略要素:市场界定、发展规划、竞争优势和战略协同。他将企业管理中的协同形象地定义为“2+2=5的企业活动”,并将企业协同进一步划分为销售协同、运营协同、投资协同和管理协同[2]。

  当然,Ansoff认为,协同效应并不是一定是好事,有时候是正向的协同效应,有时候则可能出现负向的协同效应。1999年,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了协同商务的概念,认为企业管理的协同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资源的协调使用上,还有延伸到外部资源范围,追求企业与合作者的战略协同,这实际上就涵盖了供应链协同的思想雏形[3]。Gartner Group公司还由此提出了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为企业协同管理提供必要的工具。

  2.1.2供应链协同的内涵

  以上所述的企业管理协同还基本停留在企业或者集团内部,强调在职能部门或业务单元之间实现协调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的国际分工的深化,竞争层次不再局限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集团与集团之间,高度商品经济化的当下,每组商品逐渐形成了以利润为核心的跨产业联合,这就是供应链。每个成员企业显然都追求各自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使得各自的业务进展相对独立,降低了供应链生产运营的调度空间和抗击风险的能力,为了应对越来越密集的市场风险,供应链协同管理成为必然趋势。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企业在供应链目标指导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极力压缩各种不确定性,利用协同思想将整个供应链体系从独立的微观平衡带领向整体的高级平衡[51。

  Rothwell (1992)就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一个多要素的协调控制过程,既要在企业内部还要在企业之间实现集成整合,并将供应链协同称为“第五代创新”。Horvath也认为,协同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所在此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于密集化,对于供应链协同较为正式的界定也随之出现。

  Anderson和Lee将供应链协同定义为各成员企业基于共同的供应链战略目标加强协调控制和业务交往的全部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和使用内不外资源,从而提升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Mentzer认为,供应链协同是成员企业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联合协作,在协作中不仅信息和收益共享,还要风险共担Simatupang和Sridharan (2002)则将供应链协同定义为企业为了以更低的成本更加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从而增强联合协作以获取比单打独斗更加有利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他们还进一步刻画了协同供应链的框架,将协通供应链的核心要素总结为协同绩效体系、信息共享、决策同步、激励联盟和过程集成五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论文摘要

  2.2供应链协同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从交易费用理论看供应链协同

  交易费用理论最早由制度经济学大师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交易成本忽略不计时,双方自发交易就可以完成市场职能,这种自发交易能够以企业内部交易的形式出现,整个市场范围都可以罗织在这个企业中。但当不得不正视交易费用的存在时,企业界限的出现就成为必然:当企业规模或者范围大到其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厂商独立交易的成本时,意味着企业达到了上限[力。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另一位杠鼎人物奥利弗?威廉姆森在科斯研究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交易费用的三类影响因素: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发生的频度。也正是从威廉姆森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找到供应链模式存在的价值:

  首先,资产的专用性越强的话,“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也就越显着,交易双方将被迫选择持续性和稳定性更强的合作方式维持下去,供应链成员企业正是因为某一类或者一组商品的生产而串连在一起,资产的专用性很强,它们之间因此形成了一种锁定效应,只有通过密切的合作和监督,减少自利主义和机会主义风险,才能最大化地为所有成员企业节省交易费用。

  其次,通过供应链这种组织形式,能够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性,这样的话,每个企业都需要单独面对的市场风险就被合并成了一股,既使得风险种类变少,也使得风险暴露面无形中缩小,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也加强了它们应对市场风险的耐力和能力[9]。这样,原本由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部分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控制。

  第三,供应链模式使得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常态化,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避免了企业频繁更换合作对象、频繁搜索谈判等带来的额外交易费用。在后续的研究中,威廉姆森提出,当参与交易的各方拥有相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时,应该釆取中间组织模式这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实施交易。而协同无疑为交易各方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注入了相同的内容,使得它们能够在供应链这种中间组织模式下实现最高效的交易。从这一角度讲,供应链的存在有两大优势:一是在不大幅增加组织管理费用的前提下无形中扩大了原有的企业边界;二是通过供应链协同实现有效率的交易,这两点都为供应链成员企业节省了交易费用。

  2.2.2从关系理论看供应链协同

  美国管理学家Dyer和Singh (1998)最先提出了关系理论,他们认为竞争优势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资源,还可能存在于企业间合作的异质性上,这是一种类似于强强联合的意思,通过结盟等方式将彼此的核心业务嵌入到对方组织中去,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Dyer和Singh将这种竞争优势命名为“关系租”,即企业通过选择特定的合作伙伴并整合内外部资源,从而创造出的独特价值或能力,并依靠这种价值或能力获取额外租金。关系租可以凯子关系专属资产、资源互补,也可以来自于信息分享。

  (1)关系专属资产。关系专属资产由Amit(1993)提出,被认为是产生关系租的关键条件。对于关系专属资产的投资也会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营方式。Madhok (1998)的研究认为,关系专属资产是实现协同效应的核心所在,能够通过诱导方式促进协同利益的获取。如供应链中的人力资源、交接地点和设置装备等方面的关系专用性投资可以创造出特有的价值,也就是关系租。关系资产的专有化程度越高,供应链协同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也就越强。

  (2)资源互补。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方面表明企业在某一方面的较强能力,另一方面也衬托出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根据木桶原理,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会被其弱项所拖累,从而降低了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就更加具有说服力,通过组建供应链,企业可以抛弃自身并不擅长的业务,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克服自身弱项,通过协同,企业则可以有效整合各种内外资源之间的衔接性,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和优势互补,从而建立持久竞争力(3)信息共享。关系理论认为联盟企业之间要实现必要的知识扩散和信息分享,这是一种价值交换活动。为了有效防控机会主义的自利行为,必须要在企业间建立合理旳规制机制,通过规制确保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持续下去。联盟内投资于规制上的力度越大,它获取关系租的可行性也就越大。不仅如此,信息共享规制机制还会敦促企业之间保持信息的透明度,从而规避可能的搭便车行为[13]。

  2. 2.3从知识活动理论看供应链协同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一项不可忽视的核心资源,知识活动理论就是着眼于从知识角度研究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知识活动理论认为知识具有默会性、专用性、可传递性以及集成能力,企业的本质就是为知识资源的整合提供一个合理边界,因此,知识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形成和集成知识的能力差异性也成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4]。

  企业知识活动理论首先对企业进行了界定,企业被定义为以知识活动为核心构建的专门机构,企业的存在方便了员工之间专有知识的交流和互利,使得其能够将各自的知识和职责匹配起来,组成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资源,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生产活动。

  知识活动理论的提出在现有时代条件下有其必然性,传统的土地、人力、资本、原材料、能源等各种物化资源已经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才是藏在市场竞争浮华外表下企业核心竞争资源的渊薮所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以知识为指导,以物化资源为工具进行的。

  因此,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应当围绕知识资源进行供应链管理和运营,通过协助各成员企业通过相关技术对获取和传播信息、学习和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交换和更新以及供应链成员企业知识共享的结构、知识商品的提供进行连续管理,帮助管理者借助知识管理创造价值,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要,利用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

  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在进行知识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时刻向供应链输出必要的信息,同时从供应链摄取所需的信息。以知识活动为基础的供应链运用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知识互补,增强每一方的核心能力,从而带动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提升。

  2.2.4从动态核心能力理论看供应链协同

  在曰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唯一赖以生存的就是要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各种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凭借一己之力构建核心竞争能力将变得非常困难,企业必须善于利用自身能够获取的外部资源,通过内外部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以期在较短时间内构建起较强的核心能力。

  动态核心能力的概念最早由Teece和Pisano (1997)在《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一文中提出,并勾勒了动态核心能力的战略框架。在他们的研究中,主要强调了两点在前人研究中没有被注意的问题:一是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具备动态性,即通过不断地调整自身结构而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二是企业的竞争能力要体现在在整合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上的主导地位[15]。

  动态核心能力理论非常适用于供应链企业的情形:供应链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共同组成,面对市场上千变万化的形势,它们这种结盟也必须具备动态性质,能够随时调整以规避风险或抓住机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协同,即在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中如何掌握在动态中联盟,在动态中协同。成员企业掌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也是有偏的,不均勾的资源配置产生了其专属性,也产生了不利性,在供应链协同的模式下,企业无疑能够扬长避短,利用每个企业最专长的职能为其他企业谋利[16]。而且,供应链协同也让企业在合作中获得了独立时无法获得的额外资源,如市场配额、行业声誉等,可以说,企业的强强联合和利益协同催生了更为稀有、更难模仿的综合资源,从而增强了供应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3信息共享下的供应链协同

  从上述供应链协同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到,供应链协同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最为高级的状态即时供应链协同,二者彼此辅助,互为圭臬[17]。因此,在供应链协同的研究中,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的问题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献研究多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2. 3.1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

  Maloneetal (2007)在供应链环境下研究了季节因素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时间因素将给市场需求带来很大的波动,因此,供应链中信息共享机制会有助于缓解供应商订购数量的波动,但订货提前期与时间的相关系数会影响信息共享机制的执行程度。

  Chee和John (2009)的研究发现,激励机制和管理成本决定了供应链环境下实现信息共享的成败与否,前者是信息共享的额外收益,后者是信息共享的实现成本。

  Van-De-Ven (2010)则在更广阔的基础上归纳了实现信息共享的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行业发展潜力、竞争激烈程度、当地文化背景、信息技术实力、企业规模效率、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等七个方面[18]。

  罗伯特.巴泽尔(2008)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检测了若干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的影响程度,包括需求相关系数、需求波动程度、供货提前期、存储管理成本、缺货损失费用等多个因素,结果表明,需求方面的两个因素对信息共享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

  付金龙、陈梅、李石山(2009)将供应链模型简化处理,假设两条相似且竞争的供应链仅由一个生产商、一个零售商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供应链之间形成契约管理和保持信息共享的可行性。不同契约关系和不同成本形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共享总是对契约关系发挥负面作用,无论成本如何,零售商的最佳选择都是不对信息共享机制进行投资。

  庄品、王宁生(2010)针对196个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供应链环境下的不确定性以及约束关系都会对信息共享产生重要影响,如节点企业的信任程度有助于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而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高级管理层能够对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建设性作用,而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随机性、技术的未知性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承诺都对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没有太明显的作用[2G]。

  2.3.2信息共享的观M其价值

  信息共享最为核心的作用就是能够抑制供应链环境下的“牛鞭效应”,这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研究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所谓‘‘牛鞭效应”,指的是供应链信息传递中的需求量变动方差将大于实际需求量的变动方差,而且这种变动方差还会沿着供应链传递的方向继续放大,从而严重偏离了实际需求。

  Robins (2007)着力研究了共享高级需求信息对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机制。他认为,相比传统需求信息而言,高级需求信息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更有助于对市场前景的把握,基于市场,控制经营。如果能够实现高级需求信息的共享,将使得生产商的生产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消费者也能够享受到更为低廉的价格和性价比更高的服务[21]。

  Huang etd (2009)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供应链在无信息共享情境下、部分信息共享情境下以及完全信息共享情境下的供应商订货数量、最终库存以及补货数量。

  模拟结果显示,信息共享将使得零售商以外的各种销售者都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库存和补货数量,生产商也能够将补货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从而全面带来成本降低和效益提高。

  国内学者吴宪华(2007)在数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与否下的供应链绩效,发现需求预测和订货提前期是造成“牛鞭效应”的罪魁祸首,但如果能够实现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完全共享,将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牛鞭效应”。

  石小法等人(2008)模拟研究了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形成和发展,论证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程度,从而有助于生产商控制库存,降低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

  王迎军(2009)从信息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管理的机制,他认为供应链中的信息能够有效刻画节点企业以及节点企业之间联系的特征,供应链信息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数量上,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信息共享的程度上。因此,节点企业要想强化供应链运营流畅性,就必须努力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减少资源的内耗,所谓,内耗即浪费。

  2.3. 3信息共享的风险及障碍

  信息共享涉及很多的不确定性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对立,因此,要实现信息共享乃至供应链协同,就必须致力于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

  Ansoff (2008)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将供应链简化为一个供应商、一个零售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激励机制的可行性。其研究显示,供应商要想激励零售商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存在均衡解。

  Dana和Spier (2009)借用博弃论中的双寡头古诺模型分析了寡头垄断市场下企业分享信息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只有少数情况下,信息共享才是企业的占优决策,而供应链环境正是最有可能实现信息共享的环境之一。

  Sahin和Robinson (2010)将模型升级,假设供应链是基于一个生产商与两个零售商的模式,则在零售商的相互竞争下,情况将变得不一样。该研究发现生产商的生产决策将独立于零售商市场的竞争类型,假如此时不加入激励机制,零售商将没有动力与生产商分享自己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

  侯世旺、马锡琪(2009)的研究认为,零售商其实也不一定能够从与上游生产商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获益,因为在信息共享中两者获得的利益输入完全不对等,必须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入利益共享才能够保证信息共享的协调性和参与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下,信息自下而上传递,利益自上而下流动,信息共享成为了一种实质上的内部交易活动,只是这种交易能够给双方都带来额外的好处。

  连庆利、张钦、沈厚才(2009)认为,传统供应链环境下,零售商不仅不能从与上游生产商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获益,而且还可能会因为私有信息的泄露而导致更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更是一种不对等的行为,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协调机制拉动下游企业的共享积极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