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PPP模式项目投资运行现状及政策演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31 共9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高铁建设领域PPP融资模式推广研究
【第2部分】高铁项目PPP融资模式的优化导论
【第3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4部分】 我国PPP模式项目投资运行现状及政策演变
【第5部分】国外高铁建设PPP的运作模式及启示
【第6部分】我国高铁建设中PPP模式选择与优化
【第7部分】推进PPP模式推广及应用的对策建议
【第8部分】高铁建设公私合营融资经验借鉴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我国 PPP 模式项目投资运行现状及政策演变
  
  3.1 我国 PPP 模式早期运行案例

  PPP 模式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被引入中国,并且开始探索在基础建设领域里面所起的作用。从现有的数据看,最早的 PPP 模式是在 1984 年的沙头角 B 电厂的建设和运营模式(BOT 模式),该电厂当时由深圳特区电力开发公司和香港合和电力公司合作,项目历时 4 年的建设及试运营,于 1988 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香港电力公司享有 10 年的特许经营权并在 1999 年交付给大陆的运营方,即现在的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在 1995 年,经国家批准中国第一个 BOT 的试点项目在广西来宾建成,其项目为广西来宾 B 电厂 18 年特许经营权,是有当时着名的欧洲电力公司法国电力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联合体共同获得。项目的中方为现商务部的前身--对外经贸合作部,广西来宾项目算是真正意义上国家在 PPP 模式应用的试点,这个项目的建成及运转为以后我国 PPP 模式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及借鉴。其后,在进入 21 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尝试用 PPP 方式建设管理和运营基础设施项目,国家层面也陆续推出了指导意见或规章条款来促进和规范 PPP 项目的建设管理及运营。

  3.2 我国 PPP 相关政策的出台及演变

  自 1995 年至今,我国关于 PPP 及相关模式的投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不断出台,随着政策的演变,能够看出我国在激活民间资本,放开部分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和成效。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大规模建设PPP 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各个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积极的使用 PPP 模式承建自己的基础设施,期间 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 号)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是由于当年的国家的 4 万亿资金的投入使得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更多的民间资本借由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大量的进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样也导致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爆发式增长,为今日大量存量地方债务埋下了隐患。

  但总得看来,由于 PPP 模式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的资金被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多的民间资本也在其中分享到了发展的机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