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理论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7 共347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体系研究
【第2部分】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建议研究绪论
【第3部分】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理论基础
【第4部分】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分析
【第5部分】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理论分析
【第6部分】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管理建议和策略
【第7部分】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理论分析

  4.1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高校自身固有的特点和所属性质的不同,高校内部控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内部控制目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自主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校渐进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来。目前高校的具体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方面日趋广泛,具体涉及到教育科研、基础建设、融资租赁、物资采购、校办工厂、附属医院等多个领域,这就导致内部控制的目标比较广泛。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内控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导致控制力度不够,频频发生经济犯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内控建设上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按照国家颁布的内控规范要求,不断地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

  第二,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多样性。目前国内高校的资金来源不再是过去主要靠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划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自主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其资金来源也变得多种多样。渠道有财政拨款、学费收入、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生产经营活动收入、房屋租赁收入、基金收入等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在资金使用上不仅需要为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支持,还会开展一些例如商品流通、投资、附属医院经营、基础设施更新建设、工业生产、培训咨询服务等等五花八门的经营活动。这就要求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的多样性进行有效的内控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会计核算体系复杂多样。目前由于高校的教育经营活动日趋广泛,使得会计核算体系日趋复杂化。这其中不仅包括教育科研的经费核算,还有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费核算。这些不同经费的核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几乎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会计核算。高校会计核算的复杂多样要求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相对应的财务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4.2 高校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理论分析

  国内高校原有的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理论基础大多都是借鉴美国 COSO 委员会于1994 年修订的 COSO 报告。但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国内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所面临的运行管理环境也日趋复杂化。在此背景下,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理论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用以指导高校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框架建设。

  高校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理论在借鉴美国 COSO 委员会新框架“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活动的基础上来发展和完善适应国内高校特点的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理论,用以满足日趋复杂的高校运行管理需要。

  第一,控制环境。国内高校的环境要素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主要包括高校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承诺;主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制定及其绩效施以监督;建立内控目标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架构、报告途径以及适当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创建人才发展战略,吸引和留住人才,以配合学校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风险评估。是指国内高校管理层要制定足够清晰的运行管理目标,以便识别和分析对教育科研、经营活动、财务报告、重大决策、高校竞争等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风险。评价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考虑如何规避风险和潜在的舞弊行为。结合高校的具体业务活动,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目标。

  第三, 控制活动。是指国内高校对运行管理过程中确认的风险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以保证高校运行管理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通过政策和程序来部署控制活动主要包括: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确定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运用程序来实现各项目标。

  第四,信息和沟通。是指国内高校自身的教育科研信息、会计信息、资产信息、项目信息、经营活动信息等信息进行有效地内外沟通交换,生成和使用相关的高质量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各项值得关注问题的发展情况,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指导和监督,以支持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

  第五,监督活动。是指国内高校对动态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和评估活动,并将评估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和整改措施上报给学校相关领导和相关整改方的过程。

  高校的内部监督主要是通过其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来完成的,包括普通审计监督和专项审计监督。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充分揭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形成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通报给相关的整改方,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效。

  4.3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

  国内高校原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原则都是遵循国内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中的设计原则。进入 21 世纪以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财政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新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有助于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国内高校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丰富和完善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我国高校内部控制设计实施的首要原则,具体的来说就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标准,不能有任何与之违背和抵触的情况发生。

  第二,全面性原则。在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在 COSO 新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和特点进行全面的构建。具体来说就是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活动五个基本要素全面覆盖到高校的各项运行管理当中去,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没有超越的特权。

  第三,重要性原则。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应注重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高校所面临的风险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外部风险;来自于内部的战略风险、融资和投资风险、办学定位风险、债务风险、财务风险等。高校在内部控制建设时,要密切关注实施主体在具体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设置内部控制措施,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支持高校各种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制衡性原则。在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个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都要经过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控制环节来共同完成。在横向关系上需要至少又能够保持相互独立的两个部门或者是人员来共同办理;而在纵向关系上需要至少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岗位环节来完成,这样就可以确保同部门上下级和不同部门和岗位的相互制衡相互监督。

  第五,风险控制原则。我国高校在进行风险控制的建设时,要借鉴 COSO 新框架理论的原则和属性,认真贯彻和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指导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业务活动,建立清晰的风险评估对象目标,对其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全面、科学、严谨的风险评估,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和程序。

  第六,岗位责任制原则。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要根据已经确立的内控体系来设立工作岗位,明确其责、权、利,将相关的各项操作规范以及处理程序都落到实处。在责任性较大的岗位设置时,需要进行不相容职责划分,使得各个部门以及人员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监督并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

  第七,协调配合原则。由于我国高校各个职能部门间通常是同级别的,容易出现互不买账、各自为政的现象。所以在高校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协调配合原则,建立沟通协调机构负责内部和外部的沟通,保证校内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能够彼此配合,协调一致,避免互相扯皮,降低不必要的消耗;保证学校跟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以此保障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连续而有效。

  第八,人员素质控制原则。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内控工作人员的素质。由此可见,高校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内控工作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有相应的要求。

  第九,成本效益原则。我国高校在内部控制设计时要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控制目标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岗位人员配置,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不断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避免重复劳动,建立一个花费少而控制效率高的内部控制系统,避免浪费,遵循用较小的控制成本获取较大收益的原则。⑩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基于美国 COSO 新框架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可应用的理论成果比较有限,但是我们也应可喜的看到在我国知名专家和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针对于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 2014年 1 月 1 日起已经正式实施了,这套规范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设计原则和具体要求。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