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毛泽东民主理论的内容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9 共5095字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本文的课题来源是自选课题。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话题,它犹如灯塔,指引着无数志士不懈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汲取近代仁人志士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带领人民群众创建了中国的民主制度,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儿女的民主愿望。毛泽东倾其毕生心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中国的民主制度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完善,中共十八大开启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并将“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作为一项重要的奋斗目标。
  
  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民主”和“人权”问题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这迫切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因此,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1.2 选题意义
  
  第一,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以抵御西方和平演变。
  
  第二,选题的实践意义: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有助于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彰显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1.3 研究现状

    毛泽东民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的研究历程一致。国内外的研究既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也存在局限。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1.1 国内研究的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1938 年至 1949 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们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专门的学问,未建立起科学的研究体系。主要成果:一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并将其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涵义、渊源及某些特征的阐释。
  
  第二,曲折发展阶段(1950 年至 1978 年)。研究特点:第一,20 世纪 50 年代初,毛泽东思想研究随着毛泽东着作的出版而逐步深入,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是重点;第二,1954 年至 1960 年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同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息息相关,仍以哲学为重点;第三,1961 年至 1965 年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涉及毛泽东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思想,范围十分广泛;第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正常的毛泽东思想研究难于开展。
  
  第三,拨乱反正阶段(1979 年至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研究重新开始。邓小平和叶剑英分别关于四项基本原则与国庆三十周年的讲话为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纪念性文章较多,学术性着作较少且研究文章多以单个观点或单篇着作为主,但研究开始以学术为重点且逐渐理性化。
  
  第四,多领域开拓研究阶段(1981 年 6 月至 1989 年)。有关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兴学科出现,研究开始呈现出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内容上涉及毛泽东思想体系及其各个部分,学术成果大量涌现。
  
  第五,研究高潮阶段(1990 年至 1993 年)。学者们发表了大量学术着作以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毛泽东研究热出现。国内外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交流增多,我国对国外的研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第六,深入研究阶段(1994 年至 2000 年)。学者们对于毛泽东思想多个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成果。
  
  第七,新世纪新的研究阶段(2000 年至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日趋理性化并深入探究其本质。学者们开始研究毛泽东与其他人物的思想比较、毛泽东的早期生活经历对其革命的影响等。
  
  1.3.1.2 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王虎丹在《毛泽东民主哲学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中认为,民本思想、“以天下为己任”思想和“王道”、“霸道”思想分别是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思想、民主集中制思想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1].刘晶芳在《继承、创新与局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考析》中强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理论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形成有影响[2].
  
  第二,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雍涛在《毛泽东民主思想论析》中认为,毛泽东关于人民当家作主及民主共和国等方面的思想很重要且精辟,但其局限性在于主张人治和民主的阶级性等[3].李成军在《毛泽东民主思想浅议》里从制度层面将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四个部分,即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专政、党内和军队民主、民主监督与政治协商[4].
  
  第三,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现实意义。房宁在《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中指出,忽视法制是毛泽东的民主思想的一大局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是探索民主的合适形式与方法,民主的功能是有限的[5].王晨艳在《毛泽东民主思想启示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指出,毛泽东对民主的阶级性过于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对民主的社会性引起重视并构建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6].
  
  第四,毛泽东民主思想的阶段性考察。学者们重点研究了建国前后特别是毛泽东晚年的民主思想,认为吸取毛泽东晚年民主实践的教训对于当今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烈在《对于毛泽东民主思想误区几个问题的商榷》中强调,毛泽东将“为民作主”与“由民作主”相对立并否定“为民作主”是错误的做法[7].姜至强在《毛泽东究竟把民主当作什么手段?--毛泽东晚年“民主手段轮”的表现及评析》里认为,毛泽东运用了民主的五大手段:巩固国家政权、集中、管理国家各方面事务、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斗争[8].
  
  第五,毛泽东与其他人物关于民主思想的比较。汤明珠在《孙中山与毛泽东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里认为,孙中山借鉴了西方议会民主模式,注重法治,以实现让民作主为目标;毛泽东受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和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影响,注重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依靠领袖权威为民作主[9].杨松在《毛泽东和邓小平民主思想的比较》中强调,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民主思想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在于其不同的思维模式:毛泽东的民主是理性主义的必然逻辑;邓小平的民主是经验主义的伟大实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2.1 国外研究的阶段
  
  第一,研究前奏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国际不仅于 1927年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刊登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而且于 1934年以《经济建设与查田运动》为名出版了毛泽东的文集,这扩大了毛泽东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作用。美国的相关报道和研究主要包括: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是最早向世界介绍井冈山时期红军的西方作品;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世界认识毛泽东及其思想最有影响的书;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的《毛泽东的思想》是世界上首篇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一书初步涉及了毛泽东思想研究。
  
  第二,研究展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苏友好时期,苏联翻译并出版了《毛泽东选集》来介绍毛泽东思想。1950 至 1954 年,麦卡锡主义的推行使美国的毛泽东研究处于低谷,直到 1958 年,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才在美国迅速发展。施瓦茨在《中国共产主义和毛的崛起》一书里首次提出了“毛主义”,他还和费正清、布兰特合着了《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1921 年至 1951 年》,上述两部着作被公认为开启了西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第三,热潮形成阶段(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苏东国家在政治上对中国有严重偏见,全面歪曲毛泽东思想。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欧美学者开始了广泛的中国问题研究,国外毛泽东研究的热潮随之形成,美国很多大学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费正清和施拉姆等学者在《中国季刊》杂志上开展了两次关于“毛主义”的本质有无独创性的大论战,涌现出重要的理论成果。
  
  第四,反思转折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苏东国家在中苏关系缓和后重新科学地研究毛泽东思想。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毛泽东思想,同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公开了有关毛泽东的更多史料,使西方学者在上述基础上更加科学且深入地研究毛泽东思想。
  
  1.3.2.2 国外研究的学派
  
  第一,哈佛大学派。费正清、施瓦茨等人是该学派的代表,他们首先探究了什么是“毛泽东民主思想”,再比较研究了其与马列主义民主传统的关系。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施瓦茨的《中国共产主义和毛的崛起》以及二人与布兰特合着的《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1921 年至 1951 年》是西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研究基础[11]126.费正清指出,中国的政治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实际上已经相对停滞了,19 世纪西方的海上侵略有力冲击了中国的古老政治文明,在这种冲击下形成的中国近代争取民主的历史成为世界民主历史的重要一部分。
  
  第二,牛津大学派。该学派以迪克?威尔逊为首的一批牛津大学的学者为代表,他们从政治心理方面来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威尔逊将毛泽东的个性特征作为解释毛泽东的民主政治倾向及实践的重要因素。他认为,毛泽东如同普通人一样具有自身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会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是毛泽东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11]127.
  
  第三,东京大学派。20 世纪 70 年代,大冢有章在东京大学创建了毛泽东思想研究院,东京大学派由此而来。该学派注重毛泽东民主理论的整体性,强调毛泽东民主思想是由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民主思想的集体成果。
  
  第四,莫斯科学派。该学派由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的将毛泽东及其民主思想列入马列主义研究的一些学者组成。中苏关系恶化时期,该学派批判毛泽东及其民主思想。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该学派的有些学者实事求是地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第五,孔子学院派。该学派由孔子学院的研究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学生创立,其主要的观点包括:一是毛泽东正确的民主思想具有普世性;二是毛泽东和孔子关于教育民主的观点接近;三是建议在孔子学院内部成立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中心;四是主张在全世界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第六,自由职业派。该学派由出于兴趣来研究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作家、政要、哲学家及商人等组成。该学派以平民化的视角来探究毛泽东民主思想,强调经济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民主化。
  
  1.3.3 国内外研究缺陷
  
  1.3.3.1 国内研究的缺陷
  
  国内的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研究不存在翻译和文化方面的障碍,权威性强,成果丰硕,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体系。但是国内的研究偏重于理论的解读与重构,与现实的结合力度较小。
  
  1.3.3.2 国外研究的缺陷
  
  国外学者的研究特色鲜明,在个性特征和历史地位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在特定领域内的研究很深入且见解独特,值得国内学者借鉴。但是国外的研究有三大缺陷:
  
  第一,国外学者对于同毛泽东有关的文献存在语言翻译方面的障碍,使其研究进度及深度落后于国内研究。
  
  第二,在政治层面上,国外学者受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的制约,不能完全客观地研究毛泽东民主思想。
  
  第三,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范围,对于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4 研究思路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方法,辩证地剖析毛泽东的民主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本文的三大部分研究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研究毛泽东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证了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观条件和实践基础这三大形成条件,以此为基础,根据毛泽东生活的时期,将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划分为萌芽、基本形成、成熟及发展四个阶段,同时研究了毛泽东晚年关于民主认识的三大局限性;第二部分,深入地论证了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四大主要内容及四个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主要从理论及实践层面论证了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彰显毛泽东民主思想对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独特价值。
  
  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毛泽东民主思想如何与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彰显其价值,预期目标是将毛泽东民主思想与现实相结合以解决当代中国民主建设中的困难,做到论述充分、观点明确。
  
  本文的研究方法有三种:一是历史研究法,将毛泽东民主思想置于历史大视域中进行阐发,沿着历史脉络对其深入剖析;二是文献研究法,参考有关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着作、刊物和学术论文等,整理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三是比较研究法,将毛泽东民主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对比中深入研究。
  
  本文采取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在整体把握历史的基础上抓住历史的本质,进而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科学地把握理论并认真地分析现实矛盾,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1.5 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
  
  第一,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使毛泽东民主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实际相结合,使毛泽东民主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彰显其当代价值。
  
  第二,就毛泽东本人的成长轨迹来探究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变化特点,将毛泽东民主思想作为一个宏观的概念,从整体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第三,比较古今中外的民主思想,将毛泽东民主思想置于历史大视域中进行研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