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鲁迅生命伦理理论的价值取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23 共640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鲁迅的生命伦理观探讨
【第一章】鲁迅关于生命伦理的理念研究绪论
【第二章】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
【3.1 3.2】鲁迅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内涵
【3.3】 鲁迅生命伦理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鲁迅生命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3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生命之爱”,是很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同样鲁迅的很多作品中,“爱”也是不变的主题,贯穿其作品始终。他的“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激励挚爱,满满的爱都是在批判之中表达的。“爱”是一个抽象的意念,承载它的不但有文学作品形式,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这两者是“爱”的主要表达方式。生命伦理中“爱”已经是人与自然基本要义了,在关系体系中“爱”在社会环境中,呈现了世人在多变环境中人生情感的复杂多样性。这种爱的意义,不是功利的,也不是自私的,它成了“宽容的爱”.这种爱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爱是生命的基本属性,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爱也是高尚的道德精神,可以通向生命的最高层次-“至善”“至真”.
  
  生命伦理中“爱生的一切”,涵盖了鲁迅生命观。他多以批判形式,来书写他对“爱”的理解。众多作品,表达了批判旧道德的,建立新道德的渴望,身陷各种争斗之中还坚持对梦想的追求。鲁迅追求人的解放和人性自由,此种人性需求的慢慢满足,是自我人性价值的实现,同样这样的发展也逐步的把他的生命价值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自我实现和生命价值一直以来是鲁迅期待实现的理想,而“人与自然”两者的的默契融合,正是鲁迅对于人性的最高境界。当然也可以很明了的表达,“爱”是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在思想领域的表现,也是其基本价值取向,此价值取向不但包涵个体之爱、群体之爱,还包括了人类之爱乃至自然之爱。
  
  3.3.1“小我”的个体之爱
  
  鲁迅的个体之爱,一方面是一种认同感,不但有对人的自爱的认同,还有对他爱的认同,认为人自身的生命很珍贵,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问题,还涉及到对他人问题的思考与反省上。鲁迅他认为,爱个体小我是有条件制约的,不是脱离社会的“我”,它与自己与别人都有所联系。纵观其鲁迅的成果,发现鲁迅的文学作品,和其从事的工作,都在为实现生命价值努力,个体的价值也涵括在内。鲁迅的个体之爱,在作品中有所体现。作品表达的内容,说明了个体先是保障生命的存在,然后在努力,才能实现了自我的理想和追求,“小我”个体的生命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一)爱“我”
  
  鲁迅从少年时期开始就接触到死亡了。成长在黑暗战乱的旧社会,他对生命的稍纵即逝倍感无奈,还对生命异常珍贵,渴望活着,但不赞同苟活。通过对生命的体验,去证实生命的价值。辗转与战火中,在乱世中避难,都是因为心中有爱,也明白倘若没有自身生命的健在何以去拯救更多的苦难民众,爱惜自己的生命,也是人存在于世界的前提。鲁迅自身的“贵生利己”价值观体现了这一点。
  
  鲁迅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受其影响,他认同“贵生利己”观,又不拘泥与此,形成自身的“贵生利己”观,认为是有条件的付出与奉献。可以从以下进行说明。
  
  首先,“贵生利己”的价值观,理解为“利己”.它指非利个人主义,具体来说是利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此观点认为是理所应当付出奉献的,“贵生利己”也是实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其次,鲁迅认为伤害生命,利于他人,也是可取的,把“贵生利己”外延扩大,珍惜他人的生命而不顾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
  
  在特殊情况下,伤害生命,此种行为不利于自己,保护他人,已变成道德的,赋予了应该的,善的了。最后,伤害生命,不利于自己,使自己身处绝境,最终把牺牲生命变成不道德的,更是成了不应该的,恶的。“贵生利己”观中,这一点与儒家贵生厚德相一致。战乱时期鲁迅反对没有意义的学生“请愿”,他也从来不叫他人作牺牲,信奉不伤害珍爱生命原则,一直站在人道主义立场看待革命,用作品控诉中国宗法文化制度,还涉及了纲常伦理残害人的身心健康,封建伦常让人麻木愚昧而不自知,在这种制度下,甚至是一干人等的愚昧,联合起来共同伤害触犯封建伦常的人,作品中多表现在用社会舆论压力伤害人,也就是“人言可畏”来杀害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鲁迅对于贵生观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人必须要有自我意识,并且爱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对于轻生的行为一直都持反对意见。他同时也认为人应该在最好的年华,去追逐自己的理想,把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鲁迅日夜操劳得了重病,仍为民族事业奔波劳累,认为自己支配自己的生命,比命运处置更合理。为寻求生命的独立与自由,自少年求学国外,后奔波与各地教育事业,撰稿于文化抗战重地,是为“小我”救亡图存的人生理想,曾有人嘲笑鲁迅是缩头乌龟,四处避难,没有牺牲精神,更不会为革命牺牲自己了,鲁迅认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具有一去不复返性,生命是珍贵和脆弱的,不能盲目的去送死已达到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相比较价值的大小,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大的价值,鲁迅辗转于战火纷飞之中,就是为了自己能保存力量,继续以笔诛伐丑恶的旧社会,推翻腐朽的封建帝国,建立民主开放欣欣向荣的新中国。鲁迅是一位生命意志力坚强的“战士”,其生命意识旺盛,不论是国内生活中的,还是留学他国的鲁迅,他都信守着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的信仰,在任何情况下都激昂斗志,依靠坚定的信念,摆脱了束缚在自身身上的枷锁,获得生命自由,鲁迅勇于跟命运的较量,使自己的生命之火,绽放光芒。
  
  (二)爱“他”
  
  鲁迅“少私寡欲”,一般人觉得他不适合,其一生都在呐喊推翻旧的的封建体制,应该是追求私欲的代表之人,结果他的寡欲,让他的敌人都无计可施,不得选择更愚钝的方法攻击他。名利欲望的诱惑很大,很多政客与学者都被吸引了,而鲁迅,还是坚定的拿起手中的笔,讨伐黑暗现象和制度,鲁迅是“革命斗士”,毛主席这样评价的,他为革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同时推动中国文化进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①。真实体现了鲁迅一生,鲁迅他默默无私奉献生命,呼喊人们意识的觉醒,还帮助向上青年,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弟子看,用心指导和教育他们,作家:丁玲、萧红、唐弢,诗人作家:柔石,革命者:刘和珍,学者:胡风,等等,都受到鲁迅的帮助。关于鲁迅自身生活描写,有这样的片段:
  
  “那褪色的暗绿夹袍,褪色的黑马褂,差不多成了同样的颜色。手弯上、裤子上、夹袍内外的许多补丁,炫耀着异样的光彩,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四周也满是补丁”②。这是许广平先生初见鲁迅时的记忆。可见鲁迅衣着上就是艰苦朴素的,生活上也过得很节俭,与此相一致的是,鲁迅非常珍惜时间,其毕生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认为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生命也是宝贵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就先需要处理好,个人生命与民族大义的问题。
  
  他认为:“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③认为时间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不珍惜时间,就是不珍惜生命,生命价值的实现,内在的要求了珍惜时间。
  
  在鲁迅的生活中,他对青年学者充满关爱,不管作者名气如何,思想派别如何,鲁迅的文章很大一部分,表现的是对国人的批判,凸显的都是犀利的语言,感受不到,鲁迅对国人的爱与耐心,而实际上,这却是他拳拳之心的表现,他热心对待进步青年,也一如既往的救济向他寻求帮助的青年作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3.2“大我”的群体之爱
  
  鲁迅一生都在写作,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无数经典的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在不论是让人可悲可哀的阿 Q,还是温情的长妈妈,还是孤独的魏连殳,他都同情,对他们的温暖爱意,都显而易见,更多的是对生命蕴含的崇敬之情。一直以来,鲁迅都注重民族精神重塑,而民族精神重塑的希望和力量源自国民。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了力量的源泉。
  
  两种不同的生命形式却表现出一致的情感取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刻画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多为他熟悉生活的江浙一代,对故土的浓浓之爱,多通过批判的方式让人觉醒,实现人的尊严和独立自主,不再愚昧,表现作者拳拳之心。阿 Q 是没落农民的典型,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悲惨,性格丰富,典型的精神胜利法,虽然他最后是死于自己的麻木无知,但是鲁迅对其生命的消失,还是悲哀,甚至更加促进他唤醒人民的觉醒,对社会底层更多的是人道主义关怀。《祝福》中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尊严被践踏,受迫害,最后被封建礼教迷信所吞噬。《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老年闰土的对比,都表达了“我”对他的关爱。鲁迅的爱憎感情,在他灵魂深处始终是包含了对江浙下层人民的无限温爱与同情。
  
  社会底层的农民是鲁迅熟知的,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他也时刻在反思知识分子。其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分茴香豆,教“茴”字的写法,迂腐中不失爱心,欠酒钱后来都会归还,有自己的行为规则,“偷书不算贼”的自辩以及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受封建教育熏陶又受资产阶级教育影响,反叛封建制度脆弱还缺乏韧性,最终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变得“迂腐”和“孤独”.《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追求自由和幸福离开了封建家庭,但是在叛离封建礼教以后又陷入在自我个人奋斗的狭小圈子里,与社会脱离而变得迷茫。
  
  知识分子多是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熏陶,他们其中的部分人也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洗礼,他们都参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本应该起到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挑起大梁,承担和实现反封建的重任。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力量总是很单薄,有些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诸如:有教员、有文员、有作者,等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都对于传统或是现代的知识的掌握的少,在伦理道德上也多失去社会价值。这两点却成了他们的共同点。鲁迅批判知识分子的无知和无耻,并且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现状的原因,首先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人们既有的传统的封建旧文化,和西方传入的新文化在同一时间交糅,出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没有明确的界定;其次,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中,主要矛盾不在是国内矛盾,“救亡图存”成了时代主题,这就意味着知识分子必然的被忽视;最后,知识分子的无知还是源于道德沦丧。以批判形式表达对知识分子的关爱,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让知识分子觉醒成为精神骑士。
  
  3.3.3“对全人类博爱”的人类之爱
  
  鲁迅思想里“人道主义”从伦理学上来说就是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主要是指“仁爱”的一种人道精神,在鲁迅身上表现为一种高尚为人的道德意识。鲁迅的理想就是“人道主义”中的“仁爱”,它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博爱”,包含了对人类的“仁爱”和人性自由解放的内在意义,鲁迅也把这两项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他提倡人性的纯良本真,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他对人类的关爱多以反叛封建道德意识开始,关注人性的觉醒,以呐喊战斗形式去实现人性意识,甚至牺牲奉献自己。
  
  鲁迅“博爱”的人道主义,贯穿其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和文学事业,他用毕生精力去爱朋友,恨敌人,哀国民。这样强烈情感的背后是“爱有生的一切”,包括了对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深深爱意,相互关爱乃至人类之爱。对社会弱势群体和不幸者予以巨大同情同时寄予反思,鲁迅创作的底层农民和封建的知识分子以及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都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革命者夏瑜的牺牲,祥林嫂的坎坷命运,子君的不幸,阿 Q 的悲哀,魏连殳的诚服,鲁迅都对他们充满同情,并讥讽和反叛造成这一切的反人道的封建礼教思想。鲁迅主张呼吁人类无私的去爱幼者,这是爱祖国爱人类的表现,他曾写到“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所以觉醒的人,以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容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①。
  
  民族的苦难,使得原本束缚的人性就更加变得扭曲了,追求人性的解放更加迫切了,同时也迫使鲁迅透过战争的表面,呼唤着世界局势的和平。这也是他的心中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推动他为民请命。从而使他用他心爱的一支笔作为武器,在创作中张扬人性,同时也在创作中,重新建造国民的新的民族品德。鲁迅通过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人心意相通的道德理想,也想往“善”
  
  这一最高道德关系发展,这是他一直所期待的,也是他一直都为此而努力着。鲁迅用抗争的形式反对旧的伦理思想,他把生命从单个的个体存在上升到整个人类的整体存在上来,尝试用对人类的博爱将各个民族的个体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统一民族。这样让他的作品具有了对全人类博爱特色的人道主义,也在其作品中赋予了永恒的价值。
  
  3.3.4“追求人与自然契合”的自然之爱
  
  鲁迅生命观的重要部分包括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价值的肯定,这也是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鲁迅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在爱人与爱自然上,而爱人与爱自然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生成、相互作用。
  
  (一)自然之美
  
  军阀混战,国不成国,追求心灵和自然的恬静,在战争年代变成遥不可及的理想了,鲁迅先生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主要追求的是最基本的三个层次:生存、温饱和发展。生存成了人发展的前提,鲁迅深受西方进化论影响,认为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社会的更替,自然中的物竞天择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
  
  鲁迅是一位生命型作家,儿时的经历,其中在私塾求学的过程,培养了他善于观察事物的心,敏感而又灵性。鲁迅热爱大自然,这为其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他关于大自然的作品大多意境优美、形式独特,这也造就了他爱美的价值取向。童年美好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的: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等。《社戏》中描绘看戏途中沿途的美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①。
  
  鲁迅世界里,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只有置身于自然之中,用心去感受自然,自然带来的生命震撼力和自然所呈现的其它美的事物,人的心灵才会真切的贴近自然,从而让人关注对审美追求,人类的这种状态,就是 “人与自然契合”的默契体现。鲁迅认为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适用于自然和人类的发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也遵循着自然的变化规律;同时,自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赋予了人类源自自然的品性和气质。此种品性和气质合成了人的生命特质。
  
  (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博爱,是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体现,追求人的个性自由,个性解放,同时还有对万物的生命之爱,鲁迅热爱自然和人的生命,并且认为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此种博爱思想在关于自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托尔斯泰眼中的自然是充满了他所崇拜的宗教和信仰,有着不可磨灭的神性,而鲁迅眼中的自然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觉得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相互交织构成真正的人。人性包含了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两个方面和谐发展才可以促使人健康发展。自然给予了人类无穷的智慧,人类也给予了自然很大的变化。很多事实表明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时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人的生命价值。鲁迅一直推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命与自然都是新陈代谢的进化过程,适者生存,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适者生存的有利体现,他一方面反对不满于传统文人的“美政”
  
  思想,另一方面又反对文人的一味遁隐山林的野趣,不向往人与自然完全脱离现实的仙境,而是把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给现实人生带来的实在意义。不沉溺于自然美景带来的惬意,而是更喜欢美景给未来带来的实际悸动。鲁迅热爱自然山水,希望人与自然和谐,而他更多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在社会层面更深刻。用文字书写,生命之火,光彩照人。鲁迅从小到大,看到这个民族的堕落处和人性的扭曲,人的精神处于失衡状态,他曾经想用科学知识自然知识来治疗这种病但未成功,希望通过用自然的力量对生态世界和人的自然本性来改变现实的堕落也未成功。他为自然的生命本体,生命的自然常态,在现实中生命本性的隐退而深感痛惜,因而重视自然生命本体在社会中的释放,成了鲁迅文学作品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鲁迅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巧表达了,其对人的自由和生存维护,本真的追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