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创业模式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14 共5610字

  第 2 章 创业模式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2.1 创业与创业模式的概念。

  2.1.1 创业的概念。

  创业(entrepreneurship)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坎狄龙(RichardCantillion)提出。之后,理论界的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创业进行定义。创业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动态地演变,由最初的创办新企业、新组织到依托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李政(2005)认为创业的本质是创新, 其核心在于超越既有资源限制而对机会的追求[2].论文引用姚毓春(2014)为创业下的定义,认为创业是指创业主体依托自身初始资源,通过识别并把握创业机会开发和提供新产品、新服务、新理念,进而创新商业模式、创立新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3].

  2.1.2 创业模式的概念。

  理论界没有明确的创业模式的定义,对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依据也各有不同。

  汪岳林(2014)根据创业方式总结了代理加盟型等 5 种大学生创业模式并且分析了各种创业模式的特点和优劣;马君、郭敏、张昊民(2012)根据影响创业的内外部因素将创业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并且指出,随着大学生创业内在资源禀赋与外部机会和资源的不断优化重组,其创业模式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动态演进的;娄季春(2009)根据创业的核心要素,将创业模式分为技术创业、资金创业、项目创业、管理创业、加盟创业、服务创业、团队创业等七种形式;徐磊(2011)根据创业方式将创业模式分为打工创业、依托公司客户创业、模拟孵化创业、网络创业。

  论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模式的界定,认为创业模式是创业者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及外部创业机会,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和创业领域进行创业活动。

  2.2 创业模式的经济学理论溯源。

  2.2.1 创业相关理论。

  (1)新增长理论。

  卢卡斯在其 1988 年的《论经济发展机制》一文中,尝试利用人力资本来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罗默(1990)等内生增长理论家通过 R&D 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知识溢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新增长理论的生产函数为Y = F( K,L,H,t),其中Y 代表总产出,K 代表物质资本存量,L 代表劳动力投入量,H 代表人力资本存量,t 代表技术水平[4].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式,认为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具有"知识外溢"的效应[5].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创业活动可以有效的"创造"知识,促进知识外溢,促进经济增长。

  (2)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创新是创业的本质,他将"创新"的概念定义为五种情况:①引进新产品;②采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商品市场;④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⑤实现企业的新组织[6].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本质上揭示了创业的手段和过程。他认为创新是一种"破坏性创造"过程,经济进步是由具有新产品、新想法、新组合的企业家的创新行为推动的,创新是经济进步的内生动力。

  2.2.2 创业与创业模式的关系。

  创业模式是对创业活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的提炼和升华。创业模式的概念是随着创业活动的逐渐兴起被提出的,创业活动单一,则创业模式也就相对简单和固定,而创业活动的日益丰富和类型的多样化也使得创业模式更加多样、复杂。

  创业各要素影响创业模式的形成,创业模式随着创业活动的变化而动态的演进。创业模式随着创业活动的变化而动态的变化,创业主体的资源禀赋、创业环境、创业政策等内外部的要素组合变化,促使创业模式动态演进,从总体上来看,创业模式随着创业活动的日益高科技化、高创新性而日益高级化。

  创业模式是创业选择和开展创业活动面临的核心问题。创业模式是从创业活动中被抽象出来作为基本规律和特征的凝练,对创业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创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的质量和发展前景,越是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的创业模式,其创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发展前景越广阔。

  2.2.3 创业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不进揭示了创业的本质,同时也间接地说明了创业模式的形成过程和演变的趋势,也揭示了创业模式的演变背后同样是创新驱动。从创业活动的发展过程来看,创业模式随着创业活动的发展和演化而动态的发展着。

  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内陆市场商品总类和数量较少,对各种商品的需求较大,但内陆市场供给不足。部分创业者发现并抓住了创业的机会,开始下海创业,成为了中国的首批创业者。当时的创业就是成立新的企业,依靠引进沿海经济发达和商品丰富的地区的产品到内陆地区开辟新的市场。创业模式也相对简单,就是依托新兴市场商品的垄断地位挣取差价,这种依托引进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进行创业的模式目前仍然大量存在,并且延伸到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随着经济和交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商品总类逐渐丰富,同质化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创业者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创造新的产品,创立新的企业,利用新产品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较高的利润。这种创业模式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或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性、技术性、创新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随着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创意思维进行概念创新的创业模式也逐渐兴起和发展。

  21 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产品和服务的新组合创造了条件。由此,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模式兴起并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成为创业的大的时代背景。这种产品组合、功能新组合、材料新组合、服务新组合的"企业的新的组织"迅速发展。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正在席卷各个行业和领域,"互联网+"应运而生。

  随着创业活动的逐渐兴起,创业活动延伸到各个领域,通过将商业模式引入到公共服务的供给当中,公益创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公益创业最早在美国兴起,近年来逐渐得到政府、高校、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的重视和支持,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由此可见,创业模式的演变背后是创新驱动,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动态的演变的。创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的结果,同时又通过创新积极地作用于经济发展。

  2.2.4 创业模式相关理论。

  虽然创业模式的概念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创业活动的逐渐兴起才被提出,但是创业模式的理论支撑却早已隐含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当中。理论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创业模式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但关于创业模式的理论解释也见诸许多的相关研究之中。

  (1)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最初由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成本劣势的产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由于各地域的分工不同,生产各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因而也就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分工不同造成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深化。

  "比较成本学说"提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发展自由贸易,但是"比较优势"的思想却广泛的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决策、生产、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创业活动也可说成是一种生产行为,生产的是产品或者服务。创业者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生产,由此也导致了不同创业模式的产生。

  (2)分工与协作理论。

  马克思在考察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与协作时指出:"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组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7]."由此可见,马克思看到了在特定的组织中进行分工与协作的组合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为组合创新、集成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创业者通过创立企业,组合各种资源和要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创业模式。

  (3)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由劳动创造,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8].创业模式不同,其企业的劳动性质和结构也存在差异,越是高级的创业模式,复杂劳动的比例越高,竞争力越强。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9]."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生产过程的社会组合等条件正是影响和决定创业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决定创业模式竞争力和创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高度熟练的创新型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方式,创新型的创业模式的劳动熟练程度更高,生产率更高,竞争能力越强。

  比较优势原理为创业模式的和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分工与协作理论为创业模式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理论解释,劳动价值论为创业模式的竞争力提供了理论解释。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创业模式进行了理论解释。

  崔向阳等用价值链为创业模式提供了理论解释。他们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认为价值增殖过程存在着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链式结构。在竞争的作用下,所有领域的各类资本都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取得预付资本的增殖额。分布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的资源是难以替代的稀缺资源,谁掌握了这些稀缺资源就能获得整个价值链的控制权,进而获得从其他环节转移的超额利润。创业资本按照分工的不同,通过创立企业以不同的资本形式进入到价值增殖的不同环节,进行利润的获取和分配。而这种分工方式、协作方式和资本进入的领域同时决定了创业模式。

  任慧英等用垄断为创业模式做了解释。他们认为垄断可以分为资源型垄断和价值型垄断,其中资源性垄断是由资源稀缺性引起的,资源被少数的企业掌握,价值垄断是由于资源的价值差异而形成的垄断。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不同的,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会更具有竞争力,这类垄断叫做价值型垄断。垄断源于差异,差异由技术决定,技术反映对现有资源开发的能力,技术差异要来源于创业者的创新与创造潜能的差异。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保证持续的垄断优势,垄断者必须进行持续动态的创新创造活动。

  2.3 创业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关于创业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Jiayue Ao, Zhao Liu(2014)认为文化、政策、教育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选择存在影响。Marina Solesvik, Paul Westhead, Harry Matlay(2014)认为感知文化因素、感知满意度、感知创业可行性影响创业意向,教育可以提高积极的文化价值观、激发创业的热情、提升创业技能;董金秋、贾志科(201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包括人格特质、能力、社会阅历、社会适应度等影响创业模式的选择;王蔷、付杰(2012)认为在知识经济时期时代下,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融资难度、产权政策、创业区域等因素制约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粘永昌(2009)认为创业动机是影响创业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认为实现创业目的是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的核心问题。

  2.3.2 关于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的研究。

  David J.Teece(2010)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如何创建并提供给客户价值,它既需要发现市场和机会,以满足不求回报的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又必需将价值转化为利润,并从创新中获利。他认为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精髓在于它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确定由该企业响应并提供客户价值的方式,诱使客户支付价值,并通过适当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各种元件的操作将价值转换为收益;冯雪飞、董大海、张瑞雪(2015)分析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内涵、实质,分析了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营销、盈利等价值模式的变革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洪添凤、张耿、许倩(2014)研究认为关注用户体验、实行免费模式、运用社会化营销是互联网思维的三个特征,认为大学生要用创新的思维看待客户、市场、产品、销售,进行互联网思维下的创业;柳进军(2014)认为开放、合作和连接一切的精神特质,参与经济,点对点的直联,大数据成为重要资源等是互联网思维的显著特征,并且催生了免费模式、聚化模式、平台模式、微化模式、共生模式等五种创业新模式。

  2.3.3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的研究。

  郭必裕(2010)认为,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途径,应该鼓励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创业。为此应该深化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业项目库、设立创业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创业融资渠道、制定完善创业政策和相关制度,为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岳华、李姗姗、任子蓓(2012)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降低创业风险。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和激励政策、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的发展;钟松(2000)认为,"高科技"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优势,高校和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学生创业者的介入。

  2.3.4 关于公益创业的研究。

  曾家、王娜(2014)认为公益创业存在着社会影响力较小、持续时间不长等问题,公益创业受到工商条件、企业性质、融资方式、市场竞争、法律体制、创业者自身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黄菲娅、章程(2014)分析了公益创业的国内外发展过程和现状,认为应从加强公益创业教育、宣传公益创业理念、借鉴学习国外公益创业模式、加强公益创业项目孵化指导、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来促进和支持这种创业模式;郑晓歌、浦汉淞(2014)对公益创业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公益创业内涵的界定、类型的划分,认为应该加强对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我国公益创业事业的机遇与挑战共存。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创业模式尤其是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公益创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关于三种创业途径的研究中,有关公益创业的研究相对较多,关于公益创业的内涵、类型、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关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国内外学者大多论证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可行性,关于创业的途径及创业需求的研究还较少;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创业的政策研究上,关于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具体过程和路径、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及需求等研究还比较匮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