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研究心理诱导法应用于儿童口腔急诊外科的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18-07-10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作者:白羽,姬爱平,孙伟 本文字数:2609字
  摘要:目的:将心理诱导法应用于儿童口腔急诊外科的护理中, 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60例口腔急诊外科患儿收入本文实验资料, 依据是否采用心理诱导法分组, 未采用心理诱导法的30例患儿归于参照组, 采用心理诱导法的30例患儿归于实验组, 观察2组患儿的合作总计率, 对比2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合作总计率和参照组患儿参比研究, P<0.05, 形成明显数据差异, 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总计率和参照组患儿家长参比研究, P<0.05, 形成明显数据差异。结论:在儿童口腔急诊外科的护理中采取心理诱导法展示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诱导法; 儿童; 口腔外科; 急诊护理;

口腔
  
  儿童就诊口腔急诊的时候多存在一定的恐惧、烦躁心理, 加上儿童的年龄比较小, 对相关口腔急诊操作的配合度不高。所以, 将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提升十分重要。诱导法是凭借某种方式将其兴趣激发, 积极引导其根据需求目的将指定事项完成[1-2].笔者实验研究对象资料是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本院60例口腔急诊外科患儿, 研究心理诱导法应用于儿童口腔急诊外科的护理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文实验研究对象资料是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60例口腔急诊外科患儿, 参考是否采取心理诱导法分组实验, 30例患儿入组参照组, 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8比12, 最高年龄14岁, 最低年龄5岁, 年龄平均值是 (6.36±0.09) 岁, 依据患儿的口腔疾病类型区分,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儿有10例, 乳牙滞留的患儿有6例, 牙齿外伤的患儿有5例, 口腔溃疡的患儿有5例, 多生牙的患儿有4例;30例患儿入组实验组, 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9比11, 最高年龄13岁, 最低年龄4岁, 年龄平均值是 (6.39±0.06) 岁, 依据患儿的口腔疾病类型区分,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儿有11例, 乳牙滞留的患儿有5例, 牙齿外伤的患儿有6例, 口腔溃疡的患儿有4例, 多生牙的患儿有4例。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口腔外科急诊患儿的数据资料参比, 统计学工具验证得到P>0.05结果, 显着数值差异性并不具有。
  
  纳入标准:年龄在3岁及3岁以上的患儿;血常规检查、肝肾相关功能和凝血相关功能均正常的患儿;身体发育显示正常的患儿;患儿家长的配合度良好。
  
  排除标准: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存在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存在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或是视力障碍的患儿;患儿家长的配合度较差。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参照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中。常规护理联合心理诱导法应用在实验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中, 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接诊之后, 并不是直接将相关诊治操作实施, 先与患儿开展沟通及交流, 增加语言方面的互动, 护理工作人员需保证声音比较柔和, 护理工作人员需保持和蔼面容, 保持亲切的态度, 将患儿的好奇性把握住, 可以采取看图画、看动画片、玩玩具等方式将患儿存在的警惕、烦躁和害怕心理消除;若患儿存在比较强的警惕心, 不要特别急切, 护理工作人员需和患儿家属进行交谈, 对患儿的喜好进行了解, 从而投患儿之所好, 满足患儿的需求;另外, 就诊及治疗环境也会影响患儿的心理, 需要保证就诊及治疗环境相对比较温馨以及卡通, 促使年龄比较小的患儿容易融入, 将患儿的戒备心消除, 将患儿的信任获得, 提升患儿的依从性, 进而对患儿开展治疗和护理。
  
  1.3 指标观察
  
  (1) 研究及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的合作总计率。 (2) 研究及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总计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60例口腔急诊外科患儿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 (SPSS 21.0) 检验, 口腔急诊外科患儿的合作总计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总计率采取例数 (n) 或率 (%) 表示, 行卡方检验, P<0.05结果出现, 统计学对比和研究意义存在。
  
  2、结果
  
  2.1 统计和比较两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的合作总计率
  
  实验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的合作总计率参比于参照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数据值, 予以统计学工具处置之后, 得出P<0.05数据统计值, 证实统计学对比和研究意义。

两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的合作总计率研究
  
  2.2 统计和比较两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总计率
  
  实验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总计率参比于参照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家长数据值, 予以统计学工具处置之后, 得出P<0.05数据统计值, 证实统计学对比和研究意义。

两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总计率研究
  
  3、讨论
  
  儿童在就诊口腔急诊时, 由于对环境比较陌生, 相关医疗设备及仪器对患儿带来恐惧感及畏惧感, 患儿多需于强迫下将口腔操作完成, 但是容易对口腔外科疾病患儿带来一定的心理阴影[3-4], 产生就医害怕及排斥等不良心理, 容易出现哭闹现象, 而且, 予以口腔外科疾病患儿相关强迫操作的时候也容易发生误伤事件。所以, 予以口腔外科疾病患儿积极有效的护理具有必要性, 可将口腔外科疾病患儿合作度提升[5].
  
  按照口腔外科疾病患儿存在的相关心理特征, 予以心理诱导法, 可将患儿的恐惧及排斥心理降低, 促使患儿可以坦然以及依从的完成口腔外科相关诊疗[6].而且, 心理诱导法相对比较容易实施, 心理诱导法对患儿的身心平衡也比较重视, 而不是仅仅对患儿予以诊疗, 更加重视患儿的心理状况, 可以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及理解, 提升配合度, 将护患之间的关系有效改善[7].本文结果呈现, 实验组口腔急诊外科患儿合作总计率对比于参照组患儿数据, 出现P<0.05明显数据差异, 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总计率对比于参照组患儿家长数据, 出现P<0.05明显数据差异。体现了心理诱导法应用于儿童口腔急诊外科的护理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在儿童口腔急诊外科的护理中采用心理诱导法展示使用价值, 能将口腔急诊外科患儿的配合及合作情况提升, 有助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周萍。口腔科儿童牙病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16) :219-219.
  [2]赵丽萍, 董文亮, 徐喆等。口腔科门诊儿童牙病护理配合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 2014, 22 (11) :604-606.
  [3]高影。儿童牙科综合护理对儿童牙科畏惧心理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 (1) :35-36.
  [4]赖剑萍。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在儿童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1) :72-74.
  [5]李秀芬, 曾月华, 李望雄。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 2013, 19 (4) :5-6.
  [6]舒晓玲, 黄彦, 王秋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 (12) :111-112.
  [7]黄玲燕。口腔门诊儿童牙病诊疗的心理护理[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3, 27 (1) :85-86.
    论文来源参考:白羽,姬爱平,孙伟.心理诱导法在儿童口腔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4[2018-07-10].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