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转型期乡村教育的三重价值取向探析(3)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王天平
发布于:2017-05-16 共11410字
  (二)乡村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

  乡村社会所秉持的农业文明在强势的工业文明冲击之下失去了强有力的社会竞争力,原因在于乡村社会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被工业文明所解构,并且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之下农业文明的内生性转型、改造、再生还远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社会对于村民的生存与发展所提供的机会极大地少于城市社会,于是村民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离开乡土。由此看来,乡村社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仅仅给予村民提供了留下来的可能,而只有乡村社会得到发展,而且是较好的发展,村民才能真正愿意留在乡村,甚至已经逃离乡土的村民才会重新回到乡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教育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其一,乡村中小学需要利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挖掘乡村及学校周围的课程资源,构建学校与社区共进的教育模式,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如成都浦江就利用茶叶产业优势,构建学校+企业+农民+社区“四位一体”学校社区发展模式,通过茶史、茶情校本课程传递茶乡文明,将学生培养成为茶技“小先生”,让他们回家提升农民的茶技。其二,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教师是乡贤,在乡村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乡村教师需要走出校园,扎根乡村,带领学生服务农村社区,在助推乡村民主、弘扬乡土文化、纯化乡风民俗等方面作出贡献。其三,乡村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构建农民教育机构和乡村职业学校,培训农民的生产技能、生活技能、政治技能等。如山西永济蒲韩社区办了农民学校,为全区3 800多农户每年免费培训种棉相关的技术,同时乡村学校的儿童也可以利用周末到农民学校和农场学习种棉、纺纱、织布等技术[10].

  四、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取向。

  对于乡村受教育者而言,乡村教育同样需要秉持特定的乡村价值取向。在乡村教育中,在受教育者层面,主要的教育价值主体是乡村儿童,因而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乡村教育对于“乡村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价值取向。

  (一)乡村教育的乡土价值取向。

  在一定程度上,乡村是落后的代名词,“乡巴佬”“土里土气”等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通常被用来描绘乡下人。这使得乡村社会对城市生活艳羡不已,乡村儿童一出生就受到这种观念的熏陶,当进入学校以后这种鄙夷乡村、艳羡城市的观念就更加被强化。“那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现代学校里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农业专家‘……当年轻人从学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对农业却一无所知。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心底藐视自己父亲的职业……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11]在工业文明里生发的现代教育,对于乡村的态度是漠视的、决裂的。事实上,乡村教育是代表工业文明的城市教育在乡村的延伸,乡村教育首当其冲是服务于城市社会的,通过一系列选拔机制为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输送人才。这就使得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乡村儿童一旦接触乡村教育,就自觉地选择离开农业文明与乡村文明,在自身的人格体系中将乡土特质自动驱除,而缺少乡土气息的、来自乡村的人才势必成为一个被工业文明撕裂的、异化于乡村的、片面发展的人。对于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等的建设与发展而言,与乡村文明和传统乡土文化相决裂的、生长于乡村的人才难以有效地肩负起这些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至于生长于城市、浸淫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人才就更加困难了。由此看来,乡村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要让乡村儿童的人格体系具有、接纳、包容乡土的特质,“促进乡村青少年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当下乡村少年生存的现实,引导他们更多地认识脚下的土地,建立个人与乡土的和谐联系,培育他们的文化自信,从整体上促进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12].

  事实上,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达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将减少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非农产业,使得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继续下降。在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大趋势还未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乡村教育价值的乡土取向并不完全是将乡村儿童培育成为必须呆在乡村、服务乡村的村民,而是即使他们离开长于斯的乡土,也需要让他们在价值观念层面具有乡土意识、乡土认同、乡土情怀。乡村教育要激发乡村儿童的乡土意识,让乡村儿童认识到他们自己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乡土是自己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成分,来自乡土的纯朴与磨砺对自己的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乡村教育还要激发乡村儿童的乡土认同,引导乡村儿童认同自己生活的乡村社会,热爱养育自己生长于斯的乡土,孝敬养育自己的父母等。乡村教育更要激活乡村儿童的乡土情怀,无论乡村儿童在长大后生活在乡村还是远离乡村,都应该时刻关注乡村的发展,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教育需引导乡村儿童形成新型的乡村生活方式。在当下,乡村生活的传统封闭性已经被打破,经济现代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使得乡村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敞开,需引导乡村儿童意识到自己是乡村生活的主体,提升乡村儿童与乡村自然、社会的原初沟通,丰富他们对于乡村社会的生活体验,基于此生发出现代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构建起基于现代经济、科技等的新型乡村生态文明。

  (二)乡村教育的公民价值取向。

  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状态下,村民被认为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愚昧的、土里土气的。生于乡村、在乡村学校受教育的儿童,天然地带有乡村的气息。在不断地摆脱乡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乡村儿童通常不断地屏蔽自己身上的乡村气息,甚至刻意地回避自己曾经是村民的事实,尽力用城市生活、城市风尚、城市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将自己的村民身份改造成为市民身份。但是,在公民社会里,市民和村民都是公民,都是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对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进行自由选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下,从村民组到农村社区、从落后的农村到宜居的美丽乡村,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乡村生活,倡导村民与市民在国家公民层面上的平等。这就要求乡村教育将乡村儿童在国家公民层面进行教育,培养乡村儿童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

  乡村教育需让乡村儿童理解乡村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乡村对于国家而言与城市一样重要,村民是国家公民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乡村学校课程知识需要更多地纳入乡村知识和乡村文化,像城市知识和城市文化一样赋予它们同等重要的生活意义。对于有关城市知识与城市文化的学校课程知识,需要基于乡村儿童的认知特征、学习习惯等进行解读与重构,让乡村儿童基于乡村生活世界更好地理解。此外,乡村教育需要培育乡村儿童作为一个好公民所需要的素养,包括知识文化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等。尤其是让乡村儿童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发展历史等地方性知识,结合国家对公民素养的普遍要求,培育出适宜于乡村生活的公民素养。

  五、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理路。

  价值取向的核心功能是引领主体实现价值选择。“价值理论研究应当指引人们正确的行动方向,应当提供给人们价值判断的正确标准,应当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当的,是合理的,是高尚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不高尚的,并鼓励人们坚持前者,抛弃后者。”[13]因此,根据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引导乡村教育主体实现乡村教育价值选择,发挥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正向引导功能,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明晰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系统功能。

  在过去较长时间的现代化过程中,乡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人力与资源的输送地,乡村社会自觉地模仿城市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的工业现代化遮蔽了乡村的农业现代化。受此影响,乡村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取向,在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的进程中这一取向更为凸显,从而导致乡村教育去乡村化、忽视乡村儿童的发展需求等。为此,需要明晰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系统功能。首先,明确乡村教育价值国家取向的引领性。乡村教育价值国家取向是国家依据发展需要而对乡村教育提出的价值诉求,对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系统具有引领作用。乡村教育价值取向不能过于局限于城市化,需要系统考虑国家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国家安全等对乡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固着乡村教育价值社会取向的发展性。乡村教育远离乡村社会而更加接近城市教育,使得乡村教育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功能变弱。因而,乡村教育价值社会取向需要乡村教育回归乡村社会,将乡村教育的根牢牢地固着在乡村社会,让乡村教育更多地关注、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第三,强化乡村教育价值育人取向的核心性。乡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给乡村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乡村儿童健康地成长,为乡村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可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教育的国家取向和社会取向。

  (二)提升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水平。

  乡村教育价值取向能否有效地引领乡村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是否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作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4]

  因此,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目的性表明国家、乡村社会、乡村儿童等核心主体对乡村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别的、甚至有时还出现冲突,强化国家对乡村教育需求的引领性,夯实乡村儿童对乡村教育需求的根本性,发挥乡村社会对乡村教育需求的促进性,从而将三类主体对乡村教育的需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对于乡村教育的总体需求。乡村教育的客观属性就是乡村教育发展、乡村儿童健全成长的内在属性,以及乡村教育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外在属性,并将这两种属性整合起来,构成乡村教育的客观属性体系。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合规律性就是通过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将乡村教育主体的总体需求与乡村教育的客观属性体系连接起来,既要反映乡村教育主体的总体需求是合理的,也要阐明乡村教育的客观属性体系在特定程度上是可以满足这种总体需求的。

  (三)设定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限度。

  在某种意义上,特定的乡村教育价值取向代表着特定时期人们对乡村教育的理想诉求,可以引领乡村教育朝着理想的、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是不能脱离现实的,需要坚持现实条件与理想追求相统一。这使得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产生、作用、效果等需要基于乡村教育主体的生存发展需求、所处的现实境遇、所承载的历史传统等。如乡村教育仅是乡村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乡村社会发展水平、乡村的文化传统、村民对乡村教育的认识与支持等都影响到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落实。这种情况实质上调整了在特定时空中乡村教育主体的总体需求得到乡村教育的客观属性体系的满足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4.
  [3] 徐贵权.论价值取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40-45.
  [4] 邬志辉.乡村教育现代化三问[J].教育发展研究,2015(1):53-56.
  [5]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6] 苏刚,曲铁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及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2-16.
  [7] 李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战略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8-105.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9] 刘云杉.“悬浮的孤岛”及其突围---再认中国乡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4-19.
  [10]屈一平.农村教育多元回归启示[J].了望新闻周刊,2013(24):27-28.
  [11]PRAKASH M S.Candi?s postmodern education:ecology,peace and multiculturalism relinked[J].Journal of Wholistic Educa-tion,1993:11.
  [12]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3-18.
  [13]马风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35-42.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97.

原文出处:王天平. 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79-8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