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蚁族”形成的主要原因与解决策略(4)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胡春明
发布于:2017-03-17 共11249字
  ( 一) 建设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流动体系
  
  在社会层面需要营造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流动体系,以确保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发挥良性作用。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个体从一个社会群体流向另外一个社会群体。从社会流动的方向上来看,社会流动的基本趋势是“趋利避害”.任何一个群体都希望通过适当的奋斗和努力改变其所在群体的社会层次,向较高层级的社会迈进。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上来看,社会流动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蚁族”现象凸显的是纵向流动的问题。在不同社会群体成员发生社会流动的多种方式中,教育是实现不同层级成员相互流动的一种有效、简便、合理的方式,然而不良的社会流动又限制了教育应当发挥的促进社会流动合理发生的功能。在传统社会中,教育领域中的精英主义观点就体现了不良社会流动对教育促进社会应然、良性社会流动功能的限制。持精英主义教育观的学者认为,在社会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必须选择那些最为优秀、最为努力上进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和领导阶层。这一基本观点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但是在公平竞争的外衣下,一般社会成员在与主流社会群体竞争的过程中很难体现出自己应然的社会价值,这进一步扩大了不同阶层成员之间的对立,更加坚固了不同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阶层堡垒。时至今日,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层级、结构的群体由于在金钱、权力等方面资源的占有量不同,决定了较高层级的社会流动的发生只存在于社会优质资源占有量较高的群体成员之间,这就限制了教育促进社会合理、良性流动功能的发挥。正如同教育领域的平等主义教育观的主张者所认为的,个体自然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所造成的社会流动事实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个体的社会背景、社会层级等个体的社会条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是不能被认可的。要改变这种现实状况,需要在日益体现开放性特征的社会形态中,努力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社会流动体系。在开放性社会结构中,个体不因为其所在群体既有的社会阶层状况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其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命运,弱化个体社会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凸显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水平和努力程度。
  
  ( 二) 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高等学校体系内部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校毕业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养结构的基本诉求。教育活动能否有效促进社会流动的发生,除了社会宏观背景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内部要素,即教育活动所培养出的受教育者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素养结构的要求联系最为紧密,其所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如果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养结构的基本要求,受教育者个体所期望的社会流动就能较好地实现,反之则不能实现这一良好的社会流动功能。这就需要在高等学校体系内部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首先,以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为指导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在专业设置方面,需要以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基本指向,既考虑到高等学校内部专业发展的稳定性特征,同时又要考虑到社会对某些紧缺专业的需求状况。在人才培养质量方案调整方面,既要注重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与此同时需要将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人才培养中。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融合模式。其次,以素质教育为基本指向,增强高校毕业生对社会各行各业的适应能力。在文凭本位的社会中,文凭是社会选择人才的唯一依据,通过应试教育就能够实现社会层级结构的基本需求,但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使得文凭不仅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考察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在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素养水平。
  
  ( 三) 正确认识社会流动和分层的客观现实
  
  高校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客观实际,对社会就业现实有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合理预测。由于个体的社会条件所造成的社会分层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要树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社会不同层级结构的合理流动,在既有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结构,完善自身多元化竞争的能力。克服盲从、攀比、享乐等错误观念,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达到精确定位,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切实际的观念和认识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认为天之骄子、祖国栋梁身份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的观念需要改变,就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群体依然无法在大城市找到既高薪又稳定的工作,不具有本地户籍的他们只能飘荡在陌生大城市的边缘地带,成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蚁族”.很显然他们是一个尴尬的群体,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特殊产物。阶层本身是社会非常正常的现象,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沦为“蚁族”的同时不得不让我们考虑社会流动与阶层固化的问题。而更为可怕的是“蚁族”群体的学历也在逐渐升高,在我国“211工程”重点院校毕业生“蚁族”硕士比例增大,占到接近3成的比例。[22]3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不断构建和完善与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社会流动机制,为更多的人创造上升流动的机会[23].一个社会如果能给它的成员创造足够多的机会而进行流动,那就足以代表着它的进步性。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韩晗。京沪穗三城“蚁族”阅读调查[N].中国图书商报,2010 - 05 - 22(3)。
  [3]韩恒。漂在城市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智力型民工的形成与群体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10(9)。
  [4]董泽芳,王彦斌。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1)。
  [5]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流动[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6]朱磊,魏姝。基于公民权视角的城市“蚁族”群体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
  [7]刘新庚,李炎利。大学生“蚁族”择业从众心理探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8]麦克思研究院。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中国教育在线网,2016 - 06 - 12.
  [9]李薇辉。对知识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上海经济研究,2005(3)。
  [10]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11]汤啸天。“蚁族”的形成与高等教育评估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2)。
  [12] 田鹏。“蚁族”背后的三重悖论[J].经营管理者,2010(8)。
  [13]布迪厄。再生产: 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14]特伦斯·霍普金斯,等。转型时代[M].吴英,译。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保罗·威利斯。学做工: 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M].秘舒,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3.
  [16]杨东平。教育的阶层差距仍在扩大[J].南方人物周刊,2008(11)。
  [17]闵维方,丁小洁,等。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1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教育[M]∥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0]刘云杉。精英的选拔: 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0)。
  [21]廉思。从“蚁族”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2(02)。
  [22]廉思。蚁族Ⅱ---谁的时代[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0.
  [23]透视“蚁 族”现 象: 安 居 乐 业 的 青 春 梦 想 如 何 飞扬[EB/OL].新华网,2010 -08 -20.
原文出处:胡春明. 大学生“蚁族”现象的教育社会学探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63-17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