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90后”大学生婚姻观现状、影响因素及引导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5 共5515字
论文摘要


  大学生婚恋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等的基本看法, 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而且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1]而“90 后”大学生则是指在 1990 年及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具有活泼好动、自我为中心、观念开放、有较强的民主平等意识、好奇心重、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善于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等特点。

  一、“90后”大学生婚姻观的现状

  “90 后”大学生是一批乐观开放的大学生,他们热情奔放充满活力。但是基于种种原因,他们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不完全相同, 具有不同的婚恋观。 为深入了解“90 后”大学生的婚恋观状态,笔者对 H 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问卷 200份,有效问卷 198 份,有效率为 99%。 在 198 名学生中, 男生 129 名, 占 65.1%, 女生 69 名,占34.8%;大一学生 67 名 ,占 33.8%,大二 78 名 ,占39.3%,大三 53 名 ,占 26.7%;来自农 村的 85 名 ,占 42.9%,来自城市的 113 名,占 57%。 目前处于恋爱中的学生有 123 名,占 62.1%,未恋爱的有 75名,占 37.8%。 以下是此次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

  (一) 多数大学生的婚恋观具有较为理性、积极向上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婚姻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最需要双方互相尊重。 调查显示,有 93.4%的人 认 为 选 择 配 偶 的 最 佳 方 式 是 自 由 恋 爱 ,有77.7%的人认为维持爱情的重要因素是感情与彼此尊重。

  2.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都比较理性,有 54.3%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前提, 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 大学生认为,婚姻应该以感情作为基础,恋爱是双方增进相互了解、 培养真挚爱情的必经阶段。

  3.大学生 在选择恋人的重要因素中 ,将恋人的人品、性格、生活习惯等列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不是将一些物质因素作为选择恋人的前提。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在恋爱前会看重恋人的人品、性格、生活习惯的分别占了 79.6%、88.8%、45.2%。

  4. 大学生选择婚恋对象的时候比较知性,有87.2%的人要求对方能给自己一定的自由空间、能彼此平等相待。 甚至有一部份大学生考虑更为深远———认为谈恋爱需要时间和金钱投资, 需要考虑家庭因素,双方的家乡距离、双方父母的态度及生活环境等。

  (二)部分大学生 婚恋观 具有盲 目、消 极等特点:

  1. 部分大学生一味以自我为中心, 比较单纯简单。 有 22.2%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是两个当事人的事,与他人无关。认为他们的恋爱只是两人的纯粹感情问题,与社会、父母、亲友、物质等等都没有关系。

  2. 部分大学生认为恋爱和婚姻是分开的、互不相干的, 有 40.7% 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排遣学校生活的寂寞,他们的恋爱不考虑未来,认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就好,恋爱并不一定要结婚。反正毕业后天各一方,分开了也没有必要再纠结感情。

  3.还有部分大学生比较直接和开放 ,调查表明,同意“喜欢了就应该大胆追求”的大学生占有49.6%,当然也有 31.5%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抱持着玩一玩的心态。更有部分大学生对婚前的同居、试婚问题比较赞同。

  二、“90后”大学生婚姻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婚恋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逐渐形成的,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个人因素

  1.受教育 程度:当一个人受教育较少时往往会缺乏主见, 在婚姻问题上易接受家人朋友的安排,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对于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追求自由恋爱,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会更加地重要。调查显示,绝大部分“90 后”大学生会选择自由恋爱。 并且,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通常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 他们选择婚恋对象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要求。

  2.品德:品德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 良好的品德主要有善良、诚信、勤劳、友爱等特点。 “90 后”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们在校期间,不仅接受良好专业知识的学习, 也接受高尚品德的学习与培养。 他们的高素质比较容易吸引优秀异性与自己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缔结婚姻相伴一生。

  3.个性心理:“90 后”大学生大都是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长大,他们积极、开朗、上进。 他们对自己具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值,他们渴望出类拔萃、希望别人羡慕,这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等不良的心理。这些心理造成他们在对待恋爱和婚姻的时候,易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对方的感受,与恋人经常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二)家庭因素

  18 世纪法 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 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不仅仅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大学生所在家庭的物质条件、精神氛围及家庭的婚恋教育。

  1.家庭物 质条件 :指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日常生活所需,主要有衣、食、住、行、用等。 缺乏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的孩子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惑,长大之后可能会产生拜金主义思想或者虚荣心比较强;当然也不乏有穷且益坚的孩子。在家庭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情况成长的孩子通常无忧无虑,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良好的家庭物质条件中,如果父母溺爱孩子,则容易使他们养成奢侈、自大等个性,在对待婚恋对象时易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他人感受。

  2.家庭精神氛围:主要包括父母的价值观、婚姻观、婚姻状态、家庭氛围等。 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逐步形成的价值观, 都离不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父母间夫妻关系是否和谐, 家庭氛围是否融洽都会影响孩子: 和谐的家庭氛围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激情,对待自己的恋爱对象也比较温和、谦让;父母失和甚至有家暴的家庭,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进而对婚姻家庭充满恐惧,无法相信自己能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调查中关于 “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否会影响大学生婚恋观” 的问题, 选择有很大影响的大学生有16.7%,选择有一定的影响的大学生占 57.4%。

  3.家庭的婚恋教育:近些年,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子女的学业教育,而忽视其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家庭的婚恋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本次调查显示, 从来没有对子女进行过性教育或是介绍过婚恋方面知识的家长占了 69.4%; 只是偶尔和子女谈论婚恋等方面知识的家长有 27.8%; 经常会和子女谈论婚恋方面知识的家长仅占全部调查者的2.8%。 这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家长对子女性教育、婚恋教育的缺失。 这些缺失使得大学生面对婚恋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 面对诱惑时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三)学校因素

  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均有助于大学生放松身心, 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大学生恋情的发生。 特别是 2005 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 21 号),高校不再限制在校大学生结婚以后, 校园内成双成对的恋爱人群、婚恋话题随处可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陷入热恋相当自然。 当然,也有部分“90后”大学生受从众心理影响而加入恋爱队伍。本次调查显示,有 20.4%的“90 后”大学生选择谈恋爱的动机是受他人影响。校园恋曲、恋爱视频在校园频繁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婚恋观。 学校附近网吧较多且管理不善,大学生容易受黄色、暴力等不良视频的影响;同时,校园附近的众多的小旅店也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等提供了方便。

  (四)社会因素

  1.朋友的影响:“90 后”大学生的婚恋观易受到同伴、朋友的观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良好的婚恋观和婚姻生活能让大学生对未来的婚恋生活充满向往,比如“同学和朋友都结婚有宝宝了,好幸福哦”;不良的婚恋观念、婚姻状态会使得大学生对未来的婚恋生活产生阴影。“你们不幸福的事对我们造成不想找对象的阴影, 我们都看不到幸福在哪里? ”

  2.媒体的 影响:现今媒体发展迅速且影响范围广。 杂志、小说、音乐、影视、新闻、网络等媒体关于婚恋方面的传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十分深远。 某些电视、报刊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对性行为、婚外情、试婚、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进行露骨描述[2],误导大学生追求刺激的婚前性生活。而对完美爱情的过度渲染, 更易误导大学生幻想不切实际的爱情,追求所谓的浪漫爱情。 “90 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 他们的生活易受网络的影响, 对网络宣传的婚恋观念和行为会出现盲目模仿等情况。

  3.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一些人奉行拜金主义, 一些人盲目追求糜烂的生活方式,认为有钱就有爱情。这直接导致目前我国“90 后”大学生产生了追求物质的心理:“金钱至上”、结婚必须“有房有车”或者通过婚姻攀上“高富帅”“白富美”来改变命运等类似的婚恋观念无形中渗透到了大学生的婚恋观之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的形成。

  三、“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措施

  “90 后 ”大 学生 婚恋观的形成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也应该采取综合的措施:

  1.优化学校教育,加强大学生婚恋指导

  良好的学校环境, 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大学生感到身心舒畅,还应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佘双好就谈到:“大学生婚恋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帮助他们学会恋爱的教育, 而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教育,一种人格教育,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更是美的教育。 ”[3]大学除了讲授相关专业知识以外, 还需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处理婚恋问题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让学生排练、表演与婚恋知识有关的微电影、小品、话剧等,对大学生以感性的直观的引导。 学校还应设置婚恋或大学生情感咨询中心来帮助那些碰上情感问题的学生; 学校校报可以有一个专门用来宣传婚恋知识的版面; 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搜集有积极意义的小说、故事、话剧等印刷成册定期发放给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 学校还应积极联系相关单位规范校园周边网吧、旅馆、钟点房、洗浴中心等,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让孩子衣食无忧、专心学习知识,所以父母应该努力工作、共同奋斗,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求外, 还应注重对孩子精神和素质的教育培养, 切不可只重视成绩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 对正值青春期孩子的择友恋爱问题应多加关注和指导。 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间的恩爱、互相关心,家庭的温馨气氛的营造,父母素养的不断提高,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婚恋观。 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不断吸纳新思想,增加新知识,研究新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

  3.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不良社会风气的盛行实际上是在诱惑人们实施不良的行为。 而净化社会风气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举办“建设文明城市”、“婚恋经验分享舞台”、“优秀模范夫妻评选与宣传”等活动宣传正确的婚恋观。除此之外,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提升“爱的能力”等讲座,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国家还可以在每年选出“模范夫妻”并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夫妻间的和谐相处。 网络逐步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的消极面容易把大学生引入错误的泥潭。 为此,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规范网络,形成健康的网络环境; 国家还应设置网络监督软件用来清除阻挡消极的婚恋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提高网吧管理者素养, 防止他们私下传播不健康的婚恋内容。

  4.吸取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积极因素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现代人的爱情婚姻观念日益多元。 人们在爱情和婚姻中困惑也越来越多。为此,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学习传承其中所包含的忠贞、坚忍、富于牺牲和奉献、夫妇和顺等精神。经过历史沉淀与凝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婚姻恋爱的文化知识,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不良婚恋观, 矫正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恋爱行为,为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奠定基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在于婚恋对象相处的时候,要懂得严格约束自己。 比如诗经中用以表达感情的《关雎》中提到的关雎,它是义鸟,代表专一,而且只要求自己,不要求配偶[4]。 可以用此来教育那些在恋爱婚姻中只知道索取、占有,不知道付出、朝三暮四、玩弄感情的人。

  其次, 恋爱要求双方两情相悦, 要有感情基础,还应懂得尊重。 《韩非子·备内》讲:“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 爱则亲,不爱则疏”,强调夫妻间要恩爱和谐,夫妻才能长久,在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夫妻间更不能没有爱。 《道德经》讲“守柔曰强”,《女论语》中“夫刚妻柔,恩爱相因。 ”恋人、夫妻间相处,不能都刚强不屈,要懂得守柔适时地让步,才能使得双方相处得更愉快。

  再者,寻找伴侣要更注重内涵和品德修养。中国有句古话“找一个好媳妇可以旺三代”,这里的好媳妇是指品德高尚、 能持家的女性。 这告诉男性:找女朋友或妻子不能只看外貌,要看修养。 同样女孩子找男朋友或丈夫也是一样道理。 《女论语》中所言“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 。

  提示人们要提高自身修养与德行, 在婚姻家庭中同样要讲究礼义和恩爱,这样爱情才能长久,婚姻才能幸福。

  总之,大学生的婚恋观受个人、学校、社会和手机网络等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是可以塑造的,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有助于大学生今后拥有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

  参考文献:

  [1]莫 丽 娟 ,李 聪.当 代 大学 生 婚恋 观 现 状 分 析 与 教 育 对策[J].河南教育(中旬),2011(4).

  [2]李东风.成长环境对独生子女婚姻家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3]大学生婚恋教育应是一种情感教育———访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佘双好[EB/OL].

  [4]钟茂森. 窈窕淑女的标准:《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