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内涵与推行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08 共4829字
论文摘要

  随着空军转型建设深入开展,航空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新机新装备保障力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成为空军新质战斗力生成与提高的决定性因素。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作为培养空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人才的主力院校,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积极挖掘现有教学体系潜能、探索提升新机新装备教学能力的方法途径,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空军在《2020年前空军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对该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内涵

  模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即指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按照“信息主导、网络贯通、模拟为主、实装为辅”思路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构建教学保障体系的教育教学活动展开方式。

  首先,界定了新模式的适用范围——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职业素养为基本目的,在军事任职教育中,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这一概念明确了“网络+模拟+实装”的原则要求——“信息主导、网络贯通、模拟为主、实装为辅”。“信息主导”是指着力提升实践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以信息的产生、传递、处理及相互作用的过程表征和牵引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为实践教学体系化、规范化、制式化奠定基础。

  “网络贯通”有两层含义:以装备教学为例,第一层含义是指从原理到部、附件,再到装备系统,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衔接互补、融会贯通,全面满足岗前培训、深化培训、整建制改装培训等多种教学任务需要;第二层含义是指在特定实践教学活动中,或相关联的若干实践教学活动中,信息可能发生变化的所有节点(包括非物理的——从教员到学员、物理的——从终端到终端)均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相互访问,构成一个理论上边界可无限延伸的广域网。比如,院校携手部队开展分布式训练,一方面利用加密网络实现配属各部队的分布式模拟训练设备互联互通,不同空间分布、不同建制单位的装备维修人员在统一指挥和协同下开展训练;另一方面,院校通过CBT教室或其他形式与部队分布式模拟训练设备共同组建远程学习网络,每名教员和部队参训人员、每个分布式模拟训练设备及其他终端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信息节点,节点之间保持无障碍信息交换,在提高训练质量的同时实现训练效益最大化。

  “模拟为主、实装为辅”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实现教学信息载体的置换加工,改善教学信息传播渠道、呈现方式,模拟器成为最主要的教学信息载体及教学辅助工具,实装仅在不得不使用的极少数教学环节中出现。“网络+模拟+实装”并非几个名词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以“信息主导”为基础、“网络贯通”为特征、“模拟为主、实装为辅”为原则的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组训方法策略体系。

  再次,这一概念明确了“网络+模拟+实装”的作用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保障条件等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按照“网络贯通”的要求,立体化呈现与该单元教学有关信息节点的相互交联关系;在教学手段选择上,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通过全程模拟使学员“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模拟的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上,建立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大力开发高度信息化、标准化的模拟训练场所、平台、载体,突出与真实职业情境直接相关的学习场所创建,包括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科学设计实验实习工位数量、合理配置实验实习设备。

  “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出发点,是为了挖掘现有教学体系潜能、提升新机新装备教学能力。在航空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系统构成越来越复杂、造价越来越昂贵的背景下,依赖实装组织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模拟”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网络”围绕“模拟”搭建,教学内容基于“模拟”展开,教学手段以“模拟”为主体,教学保障条件以“模拟”为支撑,“模拟”是整个模式的核心,模拟训练的深度、广度、质量、效益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效果。为使模拟训练切实发挥其核心作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其中的关键在于改变实践教学体系原生态丛林式布局,走标准化建设的道路。

  二、推行“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关键

  建立标准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推行“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关键,唯有标准化才能使信息真正成为主导、网络真正实现贯通,模拟为主、实装为辅的实践教学全过程各信息节点之间保证互联、互通、互操作。

  (一)运行机制标准化

  运行机制标准化主要包括标准化教学条件建设与标准化管理运行方式,是从宏观层面由外而内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的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教学条件建设是指各教育训练主体(院校、基地、部队、科研机构)按照总部机关制定的标准化方案开展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教学条件(主要指师资、场所、设施等教学环境资源)建设。这有两个重点:一是标准化方案必须是由总部机关牵头制定,或由院校提出经总部认可颁布实施,以树立其权威性和法规性;二是标准化方案必须全面、具体、可操作。这方面民航的经验做法很值得借鉴学习。民航拥有各类机型80余种,学员通过培训要到不同的航空公司服务不同的机型,如何使学员的技能具备广泛的适应性,是民航机务培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民航总局飞标司制定颁发《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作为规范教学活动的标准化文件强制推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院校或教育机构无法获得培训资格。多年来,我国民航一直以极低的事故率名列世界首位,这与其标准化的教育培训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标准化管理运行方式是指各教育训练主体按照标准化的管理体制、组训流程、分级分类方法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标准化管理运行方式是实现不同实践教学主体兼容对接的前提。管理体制标准化指各教育训练主体成立主管实践教学的常设人员和机构,归口管理与之相关的所有工作;组训流程标准化指对实践教学的起点与末端、学制与学时等要素进行规范;分级分类方法标准化是指对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分级,按照技术系统、战术系统等科目归属分类,统筹安排各教育训练主体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平台载体标准化

  平台载体标准化是在微观层面对实践教学进行的细节设计,对象主要指开展实践教学所使用的模拟训练装设备及不同模拟训练单元、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协议等。

  平台载体标准化遵循统一、精简、协调、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统一是为了保证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各项模拟训练活动都能具有满足需要的秩序和效率,同时也是学员在训练系统转换时获得同等训练效果的前提条件。比如,制式化同级同类模拟训练所使用的平台或载体,功能、外观整齐划一,新开发的模拟训练平台或载体在通过审定之后及时推广。精简是指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实际需求,对模拟训练平台或载体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多余、低效、可替换的部分,以保持模拟训练系统整体的精炼、合理、高效。精简的重点在精不在简,不是以少代多,而是以少胜多。协调是指在我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模拟训练平台或载体功能的不断拓展、系统之间的兼容和对接,通过信息化手段协调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连接、适应与平衡关系,为系统间快速、准确、高效的信息交换创造条件。最优化是指在满足以上需求的前提下,应谋求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化的训练效益。

  (三)考评认定标准化

  考评认定标准化的目的是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施管控,为此应建立起包括质量标准、能力标准、评价标准在内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体系。质量标准是实践教学的过程标准,据此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效益进行评估;能力标准中的“能力”是指教育训练主体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可将实践教学能力分为若干级,综合考虑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层次等因素进行分级;评价标准是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标准,通过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照确定分级标准。

  学院在推行“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按照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从装备认知与技能训练两个方面准确界定了教学场所、设施、器材建设的目标标准,依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习室和实训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形成支撑。建成制式化的以歼-10为主体的三代机维修训练中心,中心具有平时维修与战伤抢修结合、关键科目全流程呈现等鲜明特征,具备从原理教学到装备检查、拆装、系统测试、深度故障排除等多种功能。在有效满足三代机航空维修初次任职培训、技术骨干深化培训、成建制接(改)装培训的同时,也能够为四代机维修保障人才培养提供可扩展平台。该模式应用以来,歼-10飞机各专业、各类型机务人才整体培训能力大幅增强,先后完成了歼-10飞机上岗培训、骨干深化培训以及整建制改装培训等任务。

  三、“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拓展应用

  从“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内涵要义及其核心主旨来看,该模式充分兼顾了新装备保障力快速生成、保持教育训练质量、提高教育训练效益、优化教育训练资源等多方面需求,不仅在同类院校具有推广价值,在全任务、一体化、分布式训练等领域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调整信息节点数量和类型,该模式能够涵盖装备使用与维护的全部训练科目,不同实践教学单元布局成网,受训人员可按照既定规则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训练任务。

  其次,在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时,标准化模拟训练体系支持设计方、制造方以及有关院校从源头对训练数据进行修订,增加或删除训练模块,使实践教学单元满足新武器装备的教学训练需求。全任务训练主要是基于效率与成本的考虑,目的是使教学训练资源在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时得到充分利用。美国空军习惯上在主力机型换代时建立新的训练中心,比如在谢泼德空军基地建立F-22维修训练中心,在艾格林空军基地建立F-35维修训练中心,从我军实际情况来看,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原有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训练功能替换更为可行。

  一体化训练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军事训练改革的重点。所谓一体化训练,简而言之就是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对诸军兵种各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进行的综合集成训练。一体化训练伴随联合作战理论出现而产生,因此也被称为联合训练或一体化联合训练。目前,我军的一体化训练还不够成熟,基本上仍局限于部队训练,院校对开展一体化训练准备不足,理论上的铺垫刚刚起步,软硬件条件建设还没有完全展开。部队的一体化训练也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是很理想,整体水平偏低。

  “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设计思路与一体化训练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吻合的,将此模式加以相应改造和丰富,对加快空军一体化训练进程将会产生促进作用。

  分布式训练的思想来自于高级分布式学习,它是网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充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分布式训练网络支持小组(飞行中队级)、团队训练(师团级)的协同训练以及与其它航空兵部队、其它机种、其它军种的联合训练。分布式训练软件应用了可共享内容对象的参考模型,实现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式训练,有助于受训人员根据各自的背景、任务、作业、环境和训练目标,对教学软件进行适应性重组,以满足飞行人员、维修人员和保障人员不同的训练需要。从表现形式上看,分布式训练是“网络+模拟+实装”实践教学组训模式的延伸和放大,对该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对提高部队分布式训练质量、效益产生强大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张建华.美空军航空机务人员训练组织特点及对我启示[J].航空杂志,2010,(2).
  [3]沈桂桥.关于外军一体化训练研究[J].商情,2011,(43).
  [4]祃海霞.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模拟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12).
  [5]黄卫东,洪小娟,孙秀成.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模式设计[J].高校教育管理,201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