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陈云财经思想的历史演进与主要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9 共71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陈云财经思想的现实意义研析
  【第一章】陈云财经思想对当代的启示研究绪论
  【第二章】陈云财经思想的历史演进与主要内容
  【第三章】陈云财经思想的基本特点
  【4.1 - 4.4】必须正确处理财经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4.5 - 4.7】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结语/参考文献】陈云财经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陈云财经思想的历史演进与主要内容

  陈云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对各种经济问题都有其深刻的见解。财经思想是陈云整个经济思想体系中最为完整、理论性也最强的部分。

  其中陈云对财经平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人资环等问题的观点和主张,可视为当时中国政府财政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权威性解读。

  2.1 陈云财经思想的历史演进

  2.1.1 陈云财经思想的萌芽。

  一九零五年,陈云出生在江苏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幼年时候的陈云有幸上过几天私塾,后度过初小和高小,又因为家境贫困而早早辍学打工。成人后,他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如愿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他深深体会到劳苦大众的水深火热的日子,立志革命救国。

  陈云财经思想的萌芽是从一九三三年在苏区时候开始的,这一个历史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即中央苏区、延安和东北三个阶段。一九三三年,陈云调到中央苏区任职,当时苏区在经济政策上出现较为严重的"左"倾错误,工人盲目的进行斗争,一味的教条主义至少苏区的经济出现极大的困境。陈云抵达苏区后严肃批评了这些行为,积极引导工人进行正确的工人运动,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在延安时期,陈云面对几经被日军和国民党封锁、包围、轰炸的陕北,在经济极度落后的情况下,他号召陕北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积极实施金融政策,推动工人生产、农民劳作,有效的抑制了物价飞涨、财政赤字等多项困难,这为他今后实行综合平衡的财经思想奠定了实践基础。东北时期,陈云指出"要把财政经济建设作为东北革命根据地一项重要的发展工作,来推动全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原来军事性财经工作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一些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政策,像税收、公粮、林业等,只要出现一点变动,就会对群众利益造成影响。这些经济工作都应当由政府来主持,这有利于满足目前形势需要,提高政府工作水平。"2.1.2 陈云财经思想的形成。

  建国之后,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同时也是陈云财经思想正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九四九年,我国因为长期的战争,国内人民大众早已一贫如洗,经济严重停滞发展。陈云在我国中共中央提出的"一五"计划中体现出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积极起草诸多有关经济建设的工作文件,亲历亲为的监督多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实践性的经济指导意见。陈云不仅将目光首先定在了统一财经、稳定物价这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制定实施国内供需计划,保持供需平衡,其次他指导三大改造工作,对工商、个体、手工业三大行业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改造。在这一历史时期,陈云正式提出了按比例的综合平衡思想和"三主三辅"理论,这意味着陈云财经思想的正式形成。

  2.1.3 陈云财经思想的成熟。

  一九五八年,中国大地上上演的"大跃进"愈演愈烈,全国人民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盲目的大生产,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天灾人祸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问题。此时,陈云向中央提交《就钢铁指标给毛泽东的信》。在信中,他明确自己的观点,指出人民生产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的追求高指标,高产量。同时,陈云发表了《保证基础建设工程质量的几个问题》以及《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等重要讲话。陈云坚决指出"提出压缩城市人口,压缩重工业指标和建设规模,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合理比例关系的思想。针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提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统一物资管理,恢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保证市场物价稳定的思想".

  这一历史阶段,充分体现了陈云财经思想在面对现实问题上,有自己独立的、敏锐的、正确的观点,这是他财经思想的升华与成熟。

  2.2 陈云财经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财政经济要适应国情国力。

  陈云重要财经思想的核心就是非常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强调经济建设的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同时把经济安全置于政治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基础地位上来考虑。

  陈云在 1957 年初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经验,尤其是针对 1956 年的"小冒进"时提出"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的著名论断,并把它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原则。他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

  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陈云在这里从经济决策的高度提出了维护经济稳定安全、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要使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这是马克思再生产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陈云将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它所做出的创新性应用和发展。

  为了使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维护国家经济的总体安全与稳定,陈云提出了一系列方法。第一,要做到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的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

  陈云指出:"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这是陈云从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五年财政收支平衡保证了物资供需平衡的正面经验,以及一九五六年财政赤字导致物资供应不平衡的反面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同时他还指出必须要保证财政收支略有结余,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便需要逐年增加物资的周转量,也就是要适当地增加库存量。"第二,要做到物资的合理分配及排队使用。陈云指出在进行大规模国家建设前必须先保证必需的生产和消费,保障人民群众最低限度的生活的需要,从而避免由于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而造成生活必需品生产的不足,这合理安排了生活和建设的顺序,并且很好地处理了民生和建设的关系。第三,要做到人民的购买力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必须与消费物资的供应量相适皮,并且要使人民购买力提高的程度与消费品增长的程度相平衡。第四,基本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的平衡,不单要看当年,而且必须瞻前顾后。国家的财力物力主要包括原材料、机器设备、投资、消费物资、外汇等方面。陈云通过总结 1956 年的经济由于只做到与当年财力物力的勉强平衡而没有瞻前顾后,最终导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与国力不相符的严重教训,指出国家要制定年度建设计划时,必须要对之前和之后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仅看到当前情况从而造成严重损失。第五,要注意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约束力,经济建设规模不能超过农业的负担能力。这是由我们是在拥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中进行建设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能加重农民的负担。

  2.2.2 注重财经平衡。

  经济平衡包括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所谓实现经济的对内均衡,主要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既实现资源的充分配置、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对外均衡,主要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一个经济体同时达到双重均衡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当平衡被打破时就需要调整,以重新恢复经济的对内和对外的均衡,以求经济的平稳增长。

  陈云在综合平衡论中所指的平衡也是指国民经济全局的平衡,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流通诸环节之间、环节内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以经济运行的全局进行总体计划工作。这里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有:农业与工业的比例、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经济建设与人口之间的比例、各部门内部的比例等。这些比例关系的协调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陈云关于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平衡的观点为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准确的理论指导。他指出,"如果不认真研究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必然造成不平衡和混乱状态""经济建设的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③平衡发展就是指通过不同经济部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按比例发展达到整个经济体系协调发展,它要求根据客观经济本质的、内在的联系,自觉地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包括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间的联系。陈云提出的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思想目的正是达到这样一种均衡状态。

  2.2.3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统一。

  陈云在经济工作中,是一贯重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陈云坚持早期的思想基点,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补充、完善和发展了原有的理论观点,为探索我国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课题提出了新的创意。

  1979 年,他专门写了一份《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在其中陈云提出,无论是苏联还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都将宏观计划控制下的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不加区分地以微观计划来决定,这是有缺点的。他说,"1917 年后苏联的经济计划和 1949 年后中国的经济计划,都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办事的。当时苏联和中国这样做是完全对的,但是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马克思的原理(有计划按比例)加以发展,这就导致现在计划经济中出现的缺点……(即)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在经济生活的某些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长期以来的情况是,"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计划又时常脱节,计划机构忙于日常调度。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据此,他认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

  这就是陈云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内容。陈云 1979年写的这提纲,既坚持了"八大"时的思想,又有所发展:提纲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更加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思想更加理论化,在范围上也把计划与市场的共存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此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用语,就成为陈云有关计划与市场思想的规范表述。

  在马克思的计划经济理论被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普遍承认为社会主义公理的时代,陈云是其中的一个身体力行者。进入改革年代,陈云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在指出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有诸多弊端的同时,仍然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苏联和中国在革命胜利后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实行计划经济"是完全对的".在陈云看来,社会主义不能离开计划经济,只是有一个搞什么样的计划经济的问题。这从陈云 1979 年以后的著述中看得很清楚。

  陈云在 1985 年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他以此为题目,并在这个题目下,紧接着又讲了两句话,"我们是共产党,共产党是搞社会主义的";"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上述三句联在一起的话不难看出,陈云是坚持把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同共产党搞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并且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规范了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虽然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是陈云"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的最一般的理论基础,但是,陈云又认为,应当"根据己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马克思的原理(有计划按比例)加以发展".陈云强调要"发展",还在这两个字下面加了着重号,并且认为,由于没有发展,导致以往计划经济中出现了种种缺点。这种发展,从理论上来看,最1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实际上也就是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因此,陈云不仅很早就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市场调节,在别人只讲计划经济的时候他强调还要有市场调节,而且对于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和具体构想给予了肯定。显然,陈云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是他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2.2.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

  到 1956 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由于改造后期的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也遗留下了一些问题,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该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等等,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陈云最早提出了较完整、系统的体制改革构想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

  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这些建议提出伊始,被毛泽东和党中央所接受,毛泽东曾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1957年 1月他又委托陈云领导五人小组负责落实 1956年国务院制定的改进管理体制的决定。

  1958-1962 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一段时期,经历了"左"倾冒进出现--纠错的初步尝试--"左"倾思想继续延续--全面调整四个阶段。在这段混乱复杂的经济进程中,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站在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冷静地观察、思考着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他用实事求是的目光犀利地审视出"多、快、好、省"的方针,盲目的基本建设投资,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稳定、协调发展。苏共二十大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1个补充"的设想。由于 1958 年经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倾错误,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被迫中断,"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终究没有实现,但它对 20 多年以后的体制改革起到了启示作用。

  2.2.5 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建设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突出。这种矛盾不仅导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大幅度下降,自然资源也开始出现严重短缺。而且由于工业污染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制约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陈云未雨稠缪,对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工业建设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1979 年 6 月 17 日,他写在给李先念、姚依林的信中就明确指出:"现已办了的工厂,哪些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我们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同时,陈云就水资源节约问题在信中指出:"要注意全国各地的水资源情况。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都要用水,有些地区如京津地区,水资源已很紧张。"他强调:"今后工厂的设立必须注意到用水量,即使有水资源的工厂也应有节水办法。"由此可见,陈云不仅注意到了防治工业污染的重要性,而且对资源的节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982 年 10 月 26 日,陈云在批转给胡耀邦和赵紫阳关于《上海出现酸性雨污染环境》的材料中指出:对环境治理要确保将其所需费用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如果不这样做,将会"后患无穷".

  陈云在视察上海宝山钢铁厂时再次指出:"随着工业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注意保护环境".

  在当时片面追求工业建设高效益的环境下,陈云的正确主张没能引起中央的足够重视。

  直到 1988 年,陈云看到由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分别登载的两篇关于环境调查的文章,使他感到工业化建设中自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两篇文章分别是《卫星看不见的城市--本溪市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和《四川排放污染总量约占全国十分之一》,两篇文章都从实际出发客观反映了两地近年来工业化建设给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和破坏情况。陈云对文章中所反映的情况感到非常震惊,为求证文章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陈云专门调来了反映本溪污染情况的录像片。看到一幕幕工业建设污染环境的画面,更加坚定了陈云治理工业污染的决心。当时陈云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一职,实际上已经退居二线,但是他怀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给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写信反映此事。他在信中指出:"治理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同时陈云对治理的具体办法提出了三条意见:"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为了监督上述工作能够落实,陈云要求有关环境治理方面的材料,有关部门要及时报送给他。在陈云的一再督促之下,国务院重新成立了新的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到 1992 年,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工业建设开始朝着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向发展,这一结果是和陈云的长期努力分不开的。

  实践证明,陈云这一思想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义,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上而得,陈云关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想不仅找准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点,而且有效克服了轻重工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新中国工业在保证质量、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总体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