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范文8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老师
发布于:2017-07-06 共28104字
  第二阶段: 1964 ~1985 年军政府执政期间,巴西发展出一整套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数体系。
  
  通货膨胀指数体系的核心是巴西军政府为了筹措资金发行的指数型国债。1964 年,巴西军政府颁布4357 号法令,宣布发行与通胀因子相挂钩的指数型国债。军政府强制要求企业采用 “币值校正”方法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重估增值部分按照 5%征税,或者选择购买两倍于应缴税金的指数型国债。4357 号法令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重估增值金额的50% 计提折旧,随后逐步放宽至允许全额计提折旧。
  
  此外,军政府还创造了 “营运资本保有量”的概念。“营运资本”主要是指流动资产加上长期应收项目减去所有负债,企业用上年 “营运资本”乘以通胀因子得出本年的 “营运资本保有量”,变动部分允许从所得税税基中扣除。“营运资本保有量”仅用于计税,不在财务报表中确认。1968 年,巴西军政府颁布 401 号法令,要求企业为 “营运资本”计提准备金,计提比例不得高于当年营业收入的 20%,并在所有者权益项下列示。1973 年起,巴西将 “营运资本”准备金计提上限放宽至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100%.1976 年起,巴西先后修订公司法和税法,税务实际上支配了会计。修订后的税法以企业财务报表作为征管基础,要求企业使用 “币值校正”方法逐月调整固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账面金额。
  
  这一阶段,巴西军政府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逐步推广通货膨胀会计的应用范围,通过 “营运资本保有量”反映通胀对流动资产、长期应收项目和负债的影响,通过 “币值校正”反映通胀对固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但是,巴西军政府公布的通胀因子往往低于实际的物价变动情况,反而扭曲了会计信息。
  
  第三阶段: 1985 年至今,巴西会计开始向国际趋同,重要标志就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
  
  1985 年,巴西解除军事管制,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掌握会计准则制定权。由于通货膨胀持续恶化,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87 年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使用 “持续购买力法”编制财务报表,该方法的核心是创造虚拟的会计货币单位,根据全国投资银行协会公布的利率将名义货币逐日折现为会计货币单位。财务报表项目按照取得日至资产负债表日的折现值入账,折算损失计入损益表,折算利得不予确认。1994 年,巴西用新货币雷亚尔按1: 2759 置换旧货币克鲁扎多,并冻结汇率为1 美元兑1 雷亚尔。货币改革以后,巴西的通货膨胀率回落至10%以下,“持续购买力法”也逐渐停止使用。
  
  2005 年,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将减少巴西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转换成本,标志着巴西会计开启国际趋同进程。2007 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允许在巴西使用 IFRS 编制财务报表,明确指出会计和税务拥有不同的基础,由此实现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回顾巴西应对通货膨胀的实践,一方面,实务中各种方法的基础来源于理论,例如 “通胀因子”“持续购买力法”等类似于一般价格水平模式, “营运资本保有量”“币值校正”等类似于现时成本计量模式; 另一方面,巴西政府作为会计政策的制定者,在实践中倾向于选取对自身最有利的政策,例如“币值校正”法下重估增值要缴纳税金、“持续购买力法”下单边确认重估损失等。巴西政府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方,其确立的优先实现财政目标的会计规则之下,巴西债权人的借贷意愿很弱,缺乏高效融资渠道迫使巴西企业只能以高利率借入本币或者在境外市场借入外币,导致企业运营成本高企、国家外汇积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预期。
  
  三、研究结论。
  
  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对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梳理了学术界为通货膨胀会计提出的两种主要理论模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回顾了巴西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的会计实践,对比了实践方法和理论分析之间的异同。
  
  在理性的 “自利”动机之下,利益相关方会充分利用地位不平衡来制造利益不均等的局面,对优势一方来讲,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弱于其自身利益。在巴西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分配结构中,政府占据绝对的话语权,而政府的核心利益是保证财政收入。因此,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政府制定了种种有利于实现财税目标的会计规则。财政支配税务、税务支配会计的模式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负担,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和通货膨胀的解决。反观 IASB 制定的IAS 29,虽然在理论上调和了通货膨胀会计的两种模式,但是准则的制定过程缺乏目标环境,在应用中难以与具体国家的商法、税务相互协调。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以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为基础,而且需要构建公正、透明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借助合理的应循程序平衡各利益相关方以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宝宇。 巴西的通货膨胀与反通货膨胀经验 [J] . 拉丁美洲研究,1995 ( 3) .  
  [2] 张鸣。 中国会计学会物价变动会计、外汇业务会计问题研讨会纪要 [J] . 上海会计,1991 ( 3) .  
  [3] 葛家澍。 通货膨胀会计 [M]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4] T. Minassiam ( 1997) . Brazil: Selected Issues and StatisticalAppendix [J] . IMF Staff Country Report,( 99) : 2 ~ 10.  
  [5] Paton,W. A. and Littleton,A. C. ( 1940) . An Introduction to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J],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86,( 12) : 48 ~ 5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