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平安集团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29 共26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平安收购案中的风险控制探究
【第一章】 平安集团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导论
【第二章】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第三章】企业并购模式与风险
【第四章】并购风险控制与识别
【第五章】平安收购案中动因与风险案例分析与启示
【总结/参考文献】平安集团并购风险防范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并购活动不论是在公司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有呈上升趋势,从 2005 年的 70 件猛增到2007 年的 500 件1,全球的并购浪潮处于空前的增长态势。与全球范围的企业并购浪潮同步,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也日渐频繁,许多大企业间的并购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并购并不是企业间简单的合并、重组或拆分。兼并和收购作为企业在寻求外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结构促发展的政策逐步落地,企业并购活动发生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企业在减少竞争对手、面对经济全球化、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时候,并购活动往往是企业在短时期内完成资本累积,形成规模经济和构建大型销售网络或快速进入新行业并迅速取得一定规模效益的最好途径。
  
  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一书中曾指出,企业通过并购活动消灭、压制竞争对手获得自身发展壮大是近代经济史独有的现象。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在 2000 年,全球并购交易金额总计达到 3.4 万亿美元的新高,大约占到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至 2010 年全世界企业并购金额已经达到 2.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地区的并购交易总额大约为 2000 亿美元,约为世界总交易额的 8%左右;2013 年,全球并购共有 27201 笔,交易往来金额总计超过 2.3 万亿美元2;2014 年,仅我国并购就共发生 487 笔。虽然,21 世纪初期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活动频率有所放缓,但是每年并购交易的金额仍能达到 1 万亿美元以上3.
  
  我国企业并购开始的比较晚,在上世纪 80 年代年以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壮大,围绕国企改制,我国国有企业之间掀起了一波并购高潮。在本世纪初吉利收购沃尔沃、东方航空收购上海航空、美的收购小天鹅、中国石化斥巨资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等并购事件更是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2015 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可能开启中国新一轮的企业合并重组高潮。
  
  尽管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每年都有大量新的并购案例,但并购成功的案例远不及人们所期待的那么多,狂热的背后也有一道冰凉的风景,许多企业因为并购活动的失利而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更有甚者因为并购活动而动其根基并最终破产。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企业并购成功的案例只有三到四成,换言之六成以上的并购活动都以失败告终。美国著名商业周刊--《商业周刊》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 3/4 以上的企业并购都没有获得成功;美国《财富》杂志 2002 年的调查也发现,平均每 100家并购企业中有 75 家的并购活动所带来的并购收益不足以弥补其并购成本。
  
  在大量并购失败的事实的面前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并购动机我们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在模仿其他企业,并购过程中我们是否谨慎地评估了企业并购的风险,作为主要的风险承担者,并购方又是否知晓怎样控制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当今我国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存在一个通病,即忽视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不确定事项,过多关注企业财务报表,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缺乏对并购风险的充分研究,对并购风险的认识不足。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 2003 年对当地企业破产失败率的调查表明:中外合资企业最终的成活率不足五成,而合并企业最后走向衰亡的概率最高,甚至会高达 74%4.为什么并购企业的失败率如此之高,失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对于并购时可能的风险我们在事先,事中和事后分别应该做什么,值得我们去深思。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特殊性问题,特别是在中央政府提出“中国制造 2025”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2015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的大的政策背景下,在我国保险集团对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控股并购这种的深度合作还是国内资本市场上之前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下,研究并购风险,使企业认清风险,把握机遇,节约并购成本,维护股东权益,对我国企业新一轮的并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选取中国平安集团的并购案例,分析说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也想为其他企业的并购提供借鉴。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文章首先从并购的含义着手,在充分学习前人提出的并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平安收购上海家化的案例,详细分析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方法与并购风险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再以企业并购过程为主线,进一步研究企业并购的风险,研究并购各个阶段的独有风险和共同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在并购的不同环节的控制防范措施。在风险研究的过程中,本文结合了中国平安集团并购上海家化的具体案例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分析,最终得出预防和控制并购风险的具体措施。
  
  本文主要采用了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1)规范研究法
  
  在对相关基本理论分析时主要运用规范研究法。首先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得出不同视角下的不同论点,再汇总各家论点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本文所涉及的问题。
  
  (2)案例分析法
  
  本文围绕“平安收购上海家化”这一案例,对其面临的并购风险从并购流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本文在研究企业并购风险时,重点结合平安收购上海家化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平安合并家化的动因,并购方式以及后来的整合结果分析,希望将理论能灵活运用到企业实际并购中。
  
  本文的具体结构为: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研究的成果,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展开并购的动因、采取何种并购方式和“国字头”企业面临的并购风险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为本文的下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找到本文的研究空间。
  
  第三章根据企业并购的动因和并购模式分析潜在的风险。针对不容的动因和并购模式可能为企业带来的不同的并购风险,本文逐一列举说明了其潜在的风险,分析关键风险因素,通过比较并购模式的不同,判断风险程度,为企业提出降低风险的方法打下基础。
  
  第四章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风险控制研究。针对不同并购风险的关键因素不同,控制风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文章依据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把握关键因素,提出关注重点,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五章我国国有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与对策。对我国重大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了国有企业并购现状与相关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开展并购活动的建议。
  
  第六章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本文在对理论阐述过程中,不再是枯燥的阐述理论,而是与案例描述相结合,生动形象的、由浅入深的分析理论。而且,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整体这个层面上分析并购绩效,或者仅仅用案例来验证假设。本文专注于一个案例并对它展开多角度分析,且通过对案例抽丝剥茧的分析得出结论和启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