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精神病学论文

越鞠丸联合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观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7-03 共1246字
论文摘要

  中风后抑郁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西医治疗药物主要有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等,易引起变态反应和“撤药综合征”,中药结合电针疗法与之相比,具有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简单易行等优势,本研究采用越鞠丸结合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来源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哈尔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共60例,脑梗塞40例,脑出血20例,病程3~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3岁,平均(58.87±8.31)岁,脑出血10例,脑梗塞20例,平均病程(4.44±0.85)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4岁,平均(58.07±8.60)岁,脑出血10例,脑梗塞20例,平均病程(4.49±0.83)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如降压、降糖等,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予以越鞠丸,每次6g,日三次口服;取百会穴向后平刺0.5~0.8寸,印堂穴沿皮向下平刺0.3~0.5寸,太冲穴直刺0.5~0.8寸,足三里穴直刺1.0~2.0寸,得气后在穴位上接通D8606-Ⅱ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频率2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6天,休息1天。对照组每日早餐后顿服百忧解20mg。
  
  1.3 疗效判定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法评定,以HAMD(17项)为疗效评价标准:治愈:HAMD(17项)总分<8分;显效:HAMD(17项)总分前后减少≥50%;好转:HAMD(17项)总分前后减少≥25%且<50%;无效:HAMD(17项)总分前后减少<25%或病情恶化;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1、表2。

论文摘要  
  表1可见,疗前两组比较P>0.05,具可比性,经治疗两组HAMD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明显抗抑郁作用,疗效相当。

论文摘要  
  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相当。
  
  3 讨论
  
  中风后抑郁属于中医学“郁病”范畴。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可行气解郁。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归属于脑,百会为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印堂位于督脉之上,督脉与任脉相通,任督二脉对十二经脉起着维系与沟通作用。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具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可健脾和胃。四穴相配,共奏行气解郁、安神醒脑之功。关于作用机理方面,杨友泌等人发现针刺可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血中皮质醇含量,这可能是针刺治疗的机理所在。临床研究可见,越鞠丸结合电针治疗使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到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友泌,陆卓珊,裴玉珍,等.针刺对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的组化定量分析[J].针刺研究,1998,13:247-25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