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虚假发票的表现形式、危害及整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25 共2903字
论文标题

  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付款凭证。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虚假发票屡查不止、屡查屡犯。虚假发票通过各种方式将不合规甚至违规经济事项变更成为看似合理、合法支出行为,不仅破坏了财务制度,扰乱了正常的财经秩序,还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同时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诱发了腐败。

  一、虚假发票的表现形式

  假发票、假业务。假发票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质地较差,用的纸张是普通纸;二是印刷字体、荧光度与真发票相比差异较大;三是税务水印防伪标志或者防伪水印印刷不清、印刷突出;四是假发票的密码覆盖层一般很粗糙,有明显的凸出感、颗粒感;五是通过税务机关的发票查询系统鉴别查询不到信息。在 2010 年某市侦破的全国制售假发票案件中,假发票票面可开总金额高达 1640 亿元,其中查获的假发票煤炭销售票最大可开吨数达1181万吨。

  假发票、真业务。这种发票的开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业务活动确实发生了,但销售方所提供的发票为问题发票,如审计中发现某单位在某工程项目中支出的一张金额为 23.8 万元,开具内容是建筑材料的发票,在国税信息查询系统中查询为“无此信息”。调取销售单位出库单、建设单位入库单和实地走访,发现此项交易是真实的,入账发票为销售单位从发票推销人员手中购得的假发票。第二种为业务单位发生一些额外支出等费用,而这些支出一般是无法通过财政集中支付予以报销的。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和单位采取各种变通手段,如某单位发放春节福利 6 万元,发票上却开具了“办公用品”。

  真发票、假业务。以虚假经济业务开具的发票,此类发票的开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业务虚假,另一种情况是业务量虚假。辨别虚假业务内容和业务量的发票,除了需要一定的经验判断,对疑问发票,还应到发票开具单位调查了解,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的网上查询系统,对发票查询系统提示信息比对不符的,还应到发票开具单位所在的税务机关进一步查询是否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

  过期作废发票。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取得的入账发票是几年前已经换版的过期作废发票,甚至是十几年前已经多次换版的发票仍然在使用。

  二、虚假发票的危害

  发票本是国家为完善财务制度,防止公私财产被人恶意侵吞的一种专业票据,现实中反而被一些人当成弄虚作假、牟取私利的工具,被形象地称之为“第二钞票”。尽管发票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特别是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如此忽视和纵容,无疑助长了假发票制售者和“消费者”的气焰。发票犯罪已经成为当前扰乱税收征管秩序、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大不稳定因素。

  一方面,虚假发票使记录经济事项的会计资料失真,偷逃了税款,减少了地方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如青海省“西格复线”系列发票案件,青海省国税部门发现西宁至格尔木铁路复线 8 家承建单位取得的砂石等材料发票中有伪造的国税机关代开发票、假发票等问题发票 1360 份,涉及金额 1.83 亿元,税款738 万余元,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计780万元。假发票流通像白蚁一样,在一点点掏空中国经济大堤,任其发展,无疑将严重危害国家的经济秩序,破坏公平的市场环境,损害全民的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虚假发票又为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温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滋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2010年审计署抽查 56 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 张可疑发票中,有 5170 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 1.42 亿元。其中,8个部门本级和 34 个所属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背景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 9784.14 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等;12 个部门本级和 37个所属单位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接受虚假发票报账 4456.66 万元。根据抽样调查测算,每查处一份虚假发票平均查补税款 700 多元。由此推算,假发票将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财税损失。一些中央部门都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虚假发票所造成的后果已经不同于一般的“贪腐”行为,而是构成了对国家信用体系的严重破坏。

  三、多管齐下治理虚假发票

  虚假发票盛行的原因之一是利益的驱使。据悉,制售虚假发票在中国有着惊人的暴利,一个生产印刷虚假发票的窝点,成本仅 30 万元,但半年就可盈利 60 万元。而贩卖虚假发票则更能赚钱,一个批发商半年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百万元以上利润,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介入发票制假售假市场另一原因在于监管不力,惩罚不严。目前假发票被检查发现以后,多数偏重于对单位处理处罚,忽视了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未触及相关责任人的切身利益。使用虚假发票只是套取资金的一个手段,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并非一个独立问题,其背后反映的是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弊端以及报销管理制度的漏洞。假如没有权力寻租,没有利益驱使,没有多余的资金;假如没有制度的弹性,没有预算的约束;假如监管到位,假如处理处罚到位,失去生存空间的虚假发票还能有存在的市场吗?治理虚假发票,必须多管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严格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规发票的产生

  税务部门应当抓好发票领购、开具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发票的管理监督。一方面在经营者领购发票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他们的财经法规意识;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应建立领购发票号码索引库,审计机关建立不合规发票号码索引库,两个部门定期核对,对提供、开具不合规发票的单位和个人,一查到底,并进行严厉制裁。

  (二)健全、完善发票管理使用法规体系

  在我国现代经济生活中,发票成为结算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国内对普通发票的需求和用量域广类多,给发票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现行的发票管理办法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在现行的发票管理法规和对发票管理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建立全国常用发票统一模式,制定科学的发票管理法规体系,把发票管理使用行为真正引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

  (三)强化会计监督责任,杜绝虚假发票入账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单位财务会计人员一方面应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识,另一方面对入账票据的报销,要严格履行程序,杜绝假公济私甚至侵占、贪污等现象。对发票的来源是否正常严加审核,除财政、税务机关统一印制或监制的发票可作依据报销外,对来历不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坚决拒之账外。

  (四)提高单位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首先是注重单位法人代表的学习,一把手的财经法规意识增强了,才能把好签批发票这一重要关口;其次是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在票据的审核、把关方面,将工作做细做好;再次是加强单位干部职工的法制学习,提高他们的财经法规意识,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发票。

  纪检监察及相关执法部门要坚持“对人对事对单位”的原则,对发票违规违纪行为涉及的单位、领导及当事人予以严肃处理。对指挥下属以虚假发票套现的领导者,一律就地免职;以虚假发票套取的巨额公款,一律没收上缴国库,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