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近代文学论文

单士厘游记的女性书写方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29 共5296字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的女性书写方式

  与单士厘同时代的域外游记作家,大多都是男性,如康有为、梁启超、郭嵩焘、王韬、刘锡鸿、张德彝等等,在以男性创作为主的局面下,单士厘能突出重围,这与她游记创作中独特的女性书写特质是密切相关的。

  女性书写,又被人称为"阴性书写",此概念首先由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作家埃莱娜·西苏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梅杜莎的嘲笑》一书中所提出。由于性别的迥异,女性书写与男性书写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女性在陈述和表达自己时,使用的是自己性别独特的语言。下文试就单士厘的《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浅析其女性书写特质。

  一、女性化的细腻笔触。

  女性心思缜密,这根本上决定了女性所看到的与男性是截然不同的,女性更加擅于捕捉细节和微妙之处,再加之女性细腻的文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写景、物。

  (一)、细致形象的比拟。

  单士厘在《归潜记》中所写的关于宗教建筑的文字,全面地抓住建筑物的形态,并加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或拟人,将建筑物的外观形状直观地呈现出来,并进行细致入微的充分描绘,就如同电影中特写镜头一般,把要表现事物的特点清晰地展示出来,形象逼真,力求给人以身临其境、如在目前之感。如:

  艮覆下有铜亭,高九十五尺,一六三三年柏尔凝所作。其铜来自维尼斯,或曰取邦堆翁旧物来也。亭之四柱基,向外者八面,皆刻乌尔庞八之家徽。徽际隐一人面,自正面右角始,环至左角止。人面状一少女,先笑而苦,苦极而欢。徽之高凸,先平渐高,高极复平,最後为一婴儿貌,凡以状女产孩也。

  栏臂与枘桴纵横相交之中央,为一寺正中,通例此处有坛,坛设供几,直向正门。坛之四隅,有柱支顶,盖是谓 ciborium(ciborium 者,埃及一种植物,实如豆荚。希腊人象其形为酒器。教中用豆荚形之匣,以藏祈神所用之面饼及酒,匣藏于亭,故用此植物名以名亭)单士厘在描写铜亭时,先用具体数字向世人展示其雄伟之势,全面清晰地描绘铜亭的样貌与布局,接着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铜亭上家徽的样子比拟为一位少女与婴儿的人面,并活灵活现地形容其"哭与笑"的各种表情,让读者形象逼真地了解铜亭的结构样貌等。在描写圣饼匣时,将其外观形状比喻为豆荚之貌,使人看后则可立即想象出其真实的样貌来。这种将建筑物样貌比拟为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事物的手法,使得其样貌、构造、方位等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让一个个没有生命的冰冷建筑在我们面前"活"起来了,更加真实可感,如临其境。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1、比较中彰显意图。

  单士厘在写作《癸卯旅行记》时还经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两者进行比较,从而烘托出所要赞扬之物的优点,达到放大此赞美之物的作用。如:

  守官导游十馀所之宫殿,尽广洁古雅,想见唐宋遗型。外子言,此与西国宫殿,华朴天渊。西国宫殿,一石之嵌,一牖之雕,动以千万金相夸,陈列品无非珠钻珍奇,予益知日本崇拜欧美,专务实用,不尚焜耀。入东京之市,所售西派品物,亦图籍为多,工艺为多,不如上海所谓洋行者之尽时计、指轮以及玩品也。故从上海往游日本者,大率叹其"贫弱",正坐不知日本用意耳!

  此处文字实为赞扬日本的专务实用,不尚奢华的优良作风,在叙述中多半的文字却在描绘西国和上海的各种峻宇雕墙、奢华富丽。这样行文的目的则在与他国的奢糜形成对比,从侧面突出日本的戒奢从俭,使得其节俭的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以此达到"烘云托月月更明"的效果。

  2、陌生景观熟悉化。

  还有些比较手法的运用,企图达到陌生景观熟悉化的目的,在陌生环境中寻找一份熟悉的安全感。使得不为人熟知的景物可以更加准确、形象地浮现脑海中。

  如在写贝加尔湖时:

  环湖尽山(峭立四周,无以隅之缺),苍树白雪,错映眼帘。时已初夏,而全湖皆冰,尚厚二三尺(湖面拔海凡千五百六十英尺),排冰行舟,仿佛在极大白色平原上,不知其为水也。别有天地,何幸见之。或谓此世界上水最清澈之湖,惜今日之见冰不见水也。然吾江浙间之太湖,上受天目诸水(如贝加尔之上受色楞格水),下泄吴淞等江(如贝加尔之下泄昂噶拉江),虽大小什一,亦复极目无际,水清澈底(贝加尔水之淡而不咸,以水流泄故)。而皑皑白冰,非所见也。故此渡极乐。

  单士厘首先用唯美的笔触将贝加尔湖的风貌形容一番,随其笔触来到了一个"环湖尽山,苍树白雪……仿佛在极大白色平原上"般的仙境,正是这份让人流连驻足的美,单士厘决定要让国人能够如在目前般地感受到贝加尔湖的美,于是将贝加尔湖与太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中国太湖为标,阐述贝加尔湖的水源、水清等。这种将陌生事物熟悉化的比较手法,使得所描写之物更加生动形象。又如单士厘在俄国期间,时时将俄国风光与中国江南风景联系在一起:

  鄂穆司克以西,平原大陆,变为波形起伏,河流有舟供渡,浮鸭知春,略见江南风景。

  今日车行纡回于萨马拉河、倭尔葛河之间。倭为入里海之大川,汽船为有名浅水船,偶望见之,明轮在船尾。忆在汉口曾见一上驶宜昌之汽船,亦如是??河流弥漫,长堤断续,舟楫鱼簖,一切景物极似江南。

  3、关注细节。

  单士厘在游记创作过程中,常能阐发经史微奥,留心观察人文景观的细微之处,并对以讹传讹的误读加以纠正。如,在描写阿博隆(由书中注释可知,为阿波罗)的雕像时,对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认真对比新旧像之间的微小变化:

  今像完备,乃后人所补续者,观于支干上端,新旧交接有线,而新旧又不相贯串,可知其非初雕面目矣。旧干有月桂树叶二三枚,新补处无之。

  枯干自不宜有叶,则旧干之叶何从来?推想原雕,阿博隆右手必执月桂枝,而枝上之叶,连触于干,故旧干有叶……今新补之干端无月桂叶,新补之右手无月桂枝,固于射状为得神,奈未存其旧何?且原像左手本缺,续雕者又何所据而谓其握弓也?臂受衣压,原不适于射,初雕或非射姿乎?

  这里单士厘通过仔细观察注意到阿波罗雕像"新旧交接有线",从而推测"其非初雕面目矣",展开对新旧阿博隆雕像的比较,通过树叶的有无区别,推敲得出"阿博隆右手必执月桂枝",且"旧干有叶",进一步推测雕像的姿势变化。即使是如此细小的不同之处,依旧无法逃脱单士厘敏锐的观察,并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分条缕析地阐释雕像的各处变化,使其描写更具信服力。对于女性作家而言,具有如此缜密的逻辑思维,并将其运用于写作,实属难得。

  又如,在描写劳贡雕像时,特别注意力与美的问题,观察到了雕像手臂曲与直的细微部分:

  室之前隅右壁,有劳贡臂断片,为孟德淑里修像时初稿。其臂半伸,蛇绕于肘。迨定稿时,乃改臂为直伸,而手握蛇胴也。左臂亦有劳臂断片,石色古旧,为博拉克氏发见于约翰门外某石匠之工场者,尺度较小,且约翰门与系链彼得寺,相距颇遥,决非集像上物,而为别一本之残臂。此臂弯曲,指且接于耳上发际,是原本为曲臂之说所由起也。

  由上可见,单士厘游记的描写笔触关注到许多细微之处,小到石雕是否有月桂叶和其姿势,以及塑像的不同版本等,对西方的神话雕像美学如此观察至细,描述至微,在同时代的学者中可谓绝无仅有。

  二、女性化的抒情、描写。

  晚清男性作家在创作域外游记中,大多采用议论、说明的表达方式,比较少的记叙描写和抒情。与他们截然不同,在单士厘的游记中很大篇幅是在记叙和描写景物,抒情的文字也有一些。

  在西方各国游历,涉猎了众多域外的新奇文明后,自然希望能清晰、明了地将所见所闻介绍和传达出来,再加之男性内在简单、直接的性格本质,故大多数的男性作家首选最简单直接的文学表现手法:议论、说明,以直观准确地介绍西方各种不同形式的文明进步。男性作家的近代域外游记中较多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数字法,如:

  即往观森沙蒙炮厂。厂立于一千八百三七年,七十五年如大扩充。今计五万六千股,股五百佛郎。岁炼出钢铁三十七万吨。

  使者所过之时,方架尺许巨链二,辅链各三,径三、四寸,长百八十六丈四尺,宽二丈五尺,水面二十三丈。铺链上挂滑车,车悬木兜如方盘,容三、四人,即前所遥望如雀笼者也。

  还有使用列举法的,如:

  粤东省城内八门,东曰大东门,西曰正西门,北曰大北门,从北门,南曰正南门,文明门,归德门,定海门( 俗称小南门) ,外八门,左曰小东门,永兴门( 俗呼便门) 右曰太平门,竹栏门,中曰油栏门,靖海门,五仙门,永清门。

  男性作家的域外游记还有许多作品中采用了图表法(单士厘的两部游记中仅有两个图表),来说明事物的情况,如:康有为在《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中使用图表多达14次,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及其他》中更是多达19次。

  男性作家喜好运用议论手法表达出对于世界局势和潮流,以及中外差距等的看法和观点。如:

  据社会主义家所统计,美国全国之总财产,其十分之七属于彼二十万之富人所有;其十分之三属于此七千九百八十万之贫民所有。故美国之富人则诚富矣,而所谓富族阶级,不过居总人口四百分之一。譬之有百金于此,四百人分之:其人得七十元,所馀三十元,以分诸三百九十九人,每人不能满一角,但七分有奇耳,岂不异哉,岂不异哉!此等现象,凡各文明国罔不如是,而大都会为尤甚。纽约、伦敦,其最着者也。财产分配之不均,至于此极。吾观于纽约之贫民窟,而深叹社会主义之万不可以已也!

  首先摆论据,将社会主义家的统计数字呈现出来,然后有理有据有条地围绕其中心论点"贫富悬殊"进行相关论证,道出了作者梁启超对西方资本主义下的贫富差异的极大不满,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万不可以如此。此段文字虽简短却精悍,如同一篇完备的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都具备并详实有力,支撑其论证观点。

  然而,在单士厘的游记着作《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中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描写、记叙,还穿插着一些抒情手法的运用,议论与说明手法的运用则比较少。记叙和描写是文学作品创作中经常用到的,比较基本的方式。记叙,即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即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在描写和记叙国外的新奇文明时,油然而生的赞美之情、慨叹之感又需通过抒情来表达。

  通过记叙、描写将笔下之景刻画地惟妙惟肖,再加之情感的抒发,让作者的游记内容情感丰富,有血有肉,极具感染力。如:

  此一段海程,左右皆山,浓树扶疏,耕渔错落,为风景绝佳处。入夜,渔火隐现如繁星,尤称绝景。西人过此,每坐甲板上眺望不忍去。予八度经此,亦观览不厌。

  这里通过描写神户海域的美丽景象,认为其是"绝佳处"、"绝景",更是发出了"眺望不忍去","观览不厌"的感叹,让人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左右皆山,浓树扶疏,耕渔错落"的画面。

  "午前四时抵长崎,予屡屡经此。起见山翠空蒙,残月在水,心境旷然,如逢故人。"写出日本长崎"山翠空蒙,残月在水"的美丽景象,让单士厘陶醉而旷然,并对这佳境倍感熟悉亲切,"如逢故人".这让身在异乡的单士厘,心中油然而生一份挚爱。

  又如:"晓梦初醒,见彩霞旭日,交映水中,山耸螺鬟,波如砥镜。亟起,携远镜登甲板窥望,则一岛孤耸,灯塔高峙,知是海参崴港外矣。"初到海参崴港,眼前即现一番"彩霞旭日,山耸螺鬟,波如砥镜"的景象,引起了关注,便登甲板窥望,见一岛和灯塔,才知已是海参崴。此段描写抓住了海参崴港绚烂的彩霞,如镜般的水面,以及前方耸峙的灯塔,找到前行的方向,给人一种希望与期待之感,正与前面的"晓梦初醒"对应,让人不禁猜想,此处的梦境或许是作者片刻的迷茫。

  聊举数例,以兹窥探单士厘游记中描写、记叙、抒情手法的使用情况。上述文字皆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但在单士厘笔下,不同的风景呈现出的是截然不同的美丽,抓住了所写的诸多景、物的与众不同,使其各具姿态,韵味十足,如"耕渔错落"的神户,"山翠空蒙"的长崎,"山耸螺鬟"的海参崴。在写景的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露着作者心中丰富的情感,如"不忍去","观不厌","心境旷然","如逢故人"等,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

  以描写、记叙、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使得游记呈现出了与男性作家的域外游记不一样的美学风格,相对而言,单士厘的域外游记审美性和可读性都大大提高,使其游记充满着诗情画意,文学意味也更加浓重。

  综上所述,单士厘游记内容丰富多元,不仅记述了异域的奇闻逸事,更介绍了他国的先进文明,如政治制度、科学文化、经济体制等内容,并时时回顾对照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教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在艺术手法上,单士厘独特的书写角度、细腻的女性书写方式、清丽雅淡的文字风格,均使《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具有冲淡的诗性之美,因而具有很大的解读和研究空间,是晚清域外游记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篇目。

  更难能贵的是单士厘游记中在在体现出的先进思想文化意识。虽然身处封建社会之中,但单士厘勇于创新和探索,敢于跨出国门,以外交官夫人的身份,远渡重洋,跋山涉水,亲身体验异国文化与生活。《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两部着述如同纪录片般,带领着处在闭塞愚昧中的国人领略别样的异国文化,尤其是日、俄、欧的多样文明形态、先进教育理念、开化社会风气等,启发和唤醒国人审视自身,认清本国的落后与愚昧,以及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奋起直追,呼吁每一位国人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单士厘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累累着述,开启了女智,传播新风,并创造了晚清女性游记写作的新纪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